关系嵌入、制度环境与农业产业创新绩效研究*
——基于县域农业产业的多案例研究

2021-04-23 06:12张爱国阙莉莉崔伟伟王亚红张培
科技促进发展 2021年2期
关键词:农业产业县域农户

■ 张爱国 阙莉莉 崔伟伟 王亚红 张培

河北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天津 300401

0 引言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明确提出乡村振兴的重点在于产业兴旺,强调“产业兴则农村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已成为各界共识[1]。县域是发展农业的着力点,肩负着我国农业产业发展的直接责任。如何依靠科技的力量持续引领和支撑县域农业产业创新发展,有效提高农业产业创新绩效,实现产业兴旺,无疑是县域农业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国家科技部为此持续多年开展相关研究工作,本文是国家科技统计专项支持的研究成果之一,也是项目研究成果(如何科学有效度量县域科技创新活动)的进一步深化。

农业产业创新体系包括创新主体、农业创新网络、在网络中流动的创新资源以及创新环境[2]。各创新主体之间相互作用构成关系网络,在政策引导和制度规范的基础上,使创新资源在整个网络内循环流动和应用。不同创新主体间的良好互动能够促进创新资源的流通和吸收,降低创新的不确定性,从而促进县域农业产业创新发展。然而,任何组织健康有序的发展,都离不开有效的制度环境和政策支持[3]。尤其是对于政府主导型的县域农业产业来说,制度环境为产业发展提供了稳定的制度保障。本文所研究的关系嵌入、制度环境与农业产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探讨服务创新生态系统形成的复杂网络关系机制)在产业创新层面展开的研究成果。

现有研究成果主要是对农业产业创新网络的描述,制度环境对农业产业创新的重要作用也得到普遍认可,但是形成的网络关系如何影响县域农业产业创新绩效?同时在政府主导的背景下,县域农业产业制度环境在该过程中具体发挥了什么作用?基于此,本文基于产业创新理论,通过梳理县域农业产业制度环境的内涵和维度,采用多案例研究方法,对3个开展过创新活动的县域农业产业展开对比分析,探讨关系嵌入、制度环境与县域农业产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为县域农业产业发展以及创新绩效的提升提供参考和借鉴。

1 相关理论分析

1.1 县域农业产业创新绩效

胡春华副总理在全国乡村产业振兴推进会上表示农业在县域经济产业结构中占主导地位,能够创造就业、促进城镇建设、富民强县。县域农业产业创新绩效反映的是农业产业创新投入与科技、经济成果的转换关系。关于县域农业产业创新绩效的研究主要是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一方面是创新绩效指标体系构建和评价,学者们主要采用科技进步贡献率、农民人均收入增长率、农民企业利润增长率、政府财政收入增长率等指标来衡量[4-5]。管婧婧等[6]学者构建了涵盖创新活动投入、创新组织和创新产出的全过程指标体系对县域创新活动进行评价。张爱国等[7]结合县域农业产业的创新过程,从知识创新、创新服务和效益产出三个方面构建了县域农业产业创新绩效的评价体系。另一方面是对县域农业产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研究,学者们主要基于供给导向和投入产出思想,研究资金支持、科技创新投入、技术获取和创新网络等对创新绩效的影响,赵丽娟等[8]指出政府应当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通过整合农业科研资源,培养农业科技人才,才能有效提升农业创新绩效水平。吴林海等[9]指出优化农业科技资源配置有助于提高农业科技投入产出效率,进而提升农业产业创新绩效。连建新等[10]综合前人的研究,分析了资源因素、政策因素、市场因素、技术因素、组织因素五个方面对县域农业产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符平等[11]指出创新网络是保障农业产业创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通过改善创新网络来整合资源能够提高不同主体间的创新效率。

1.2 关系嵌入

关系嵌入是组织为获得创新知识和技术,基于共同愿景而建立起来的一种契约合作关系,具有强化信任、信息共享和共同解决问题等作用[12-13]。关系嵌入与产业创新绩效之间的研究多集中在高技术产业和制造业领域,胡雅蓓等[14]指出企业所嵌入的网络环境是创新资源的重要来源,高技术产业的创新绩效主要取决于不同网络嵌入关系中企业之间的相互协调互动关系。吴松强等[15]的研究表明在先进制造业集群中,企业间的关系嵌入程度越高越有利于创新绩效的提高。也有部分学者对关系嵌入与农业产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展开探索,刘克春[16]指出农业企业与农户的关系网络强度越高,越有利于企业从农户获取数量更多、质量更高的农产品,并且越有可能通过要素合作促进双方的协作关系,从而有利于绩效的提高。谢家平[17]在其研究中表示高程度的关系嵌入可以将农户利益与企业自身利益捆绑,可以更好地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高绩效。余翔等[18]学者则从农户间的关系网络出发,研究发现高程度的关系嵌入可以加深农户间的信任程度,推动相互合作以及信息共享机制的形成,促进新技术和新知识被采纳的概率。史焱文等[19]的研究表明,农业产业创新网络中,企业间的亲密联系能够激发隐性知识的扩散以及创新资源的流通和吸收,有利于实现产业创新绩效的提高和竞争力层次的升级。

1.3 制度环境

新制度经济学家认为,制度分为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20]。Kostova[21]以Scott 的研究为基础,对制度进行深入分析,将制度分为政府政策、价值体系和社会知识3大要素。一般来说制度对组织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众多制度共同形成的环境对组织发展的影响[22]。研究表明,完善的制度环境不但能保证当地资源的充分利用,还能有效地促进知识和信息的传播,促使组织间各创新主体形成合作,实现创新资源的共享,引导和激励组织从事创新活动[23-25]。

对于县域农业产业来说,要解决“三农”问题,实行农业产业化,就要抓好政府、企业、农民3个要素,发挥政府协调引导的职能[26]。在县域农业产业发展过程中,政府通过对科技工作的扶持构建适宜产业创新发展的制度环境,能够提升县域产业创新能力。罗必良等[27]指出不同的制度环境中蕴藏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也会不同,因此会影响组织中参与者的行为,进而会导致产生不同的农业绩效。贾俊雪等[28]指出,政府通过积极培育、促进农村专业协会等基层社会组织的发展,并完善激励机制能够有效激发农户的主体积极性,有利于实现农民增收。李二玲[2]研究发现农业产业化地区政府应当依据农户、企业、产业和政府部门不同层次的“需要”,构建县域农业产业发展的激励政策体系,才能更好的激发和调动各类主体进行创新活动的积极性,从而促进产业发展。符平等[11]的研究指出地方政府通过为企业提供人才信息,促进龙头企业与科研机构进行产学研合作,主动争取国家和上级政府的资源和政策等措施,完善了当地的关系网络,促进了农业产业创新发展。饶芳萍等[29]通过研究指出应当结合农业产业发展所需的市场构建完善制度环境的建设,从而激发企业和农户参与项目的主动性,提高相互合作的积极性,才能促进产业创新绩效的提高。

1.4 评述与研究框架

通过研究发现,关于关系嵌入与产业创新绩效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高技术产业和制造业领域,较少探讨对我国基础产业——农业产业创新绩效的研究。同时,对于具有政府主导性特点的县域农业产业来讲,制度环境在其创新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现有研究缺少将其与关系嵌入和农业产业创新绩效放入同一框架下,进一步探讨县域农业产业制度环境在两者之间如何发挥作用,发挥了什么作用?

基于此,本文选取我国县域农业产业进行多案例分析,并结合县域农业产业创新特点,着重探讨关系嵌入、制度环境与县域农业产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丰富县域农业产业创新的相关理论研究,以期为县域农业产业发展提供相应的对策建议。其中,关系嵌入主要包括信任、信息共享和共同解决问题3 个维度[13,30-31];制度环境参考Kostova[21]的研究,结合县域农业产业的特殊性,从政府对农户的扶持和政府对企业的扶持两个方面展开分析;县域农业产业创新绩效从知识创新、创新服务及效益产出3个指标分析[7]。(图1)

2 研究设计

2.1 方法选择

本文的研究问题是探索“关系嵌入如何影响县域农业产业创新绩效”以及“制度环境对二者之间的关系发挥怎样的作用”,即研究的是“如何或怎样(How)”的问题,案例研究能够掌握丰富的现象并对现象进行充分描述,是最合适的研究策略[32]。同时,案例研究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的了解案例现象可能会在何种特定条件下发生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因此,本文采用多案例研究方法对研究问题进行分析。

2.2 案例选择

本文采用理论抽样,选择接受过科技部“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支持的3个县(市、区)作为案例研究对象,基本信息如表1所示。案例选择依据为:一是3 个样本都是接受过“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支持的县(市、区),可以被视为有过完整的县域农业产业创新活动的样本,符合本研究的基本出发点和要求;二是所选取样本是当地重点的产业扶持项目,且样本经验具有可复制性和可推广性;三是所选取3 个样本分属于不同的产业类型,有利于增加研究的普适性。

表1 案例县(市、区)基本信息

2.3 数据收集与分析过程

本文主要通过收集二手资料的方式获取案例地区相关数据,主要出于以下考虑:一方面,农业是现阶段政府、业界和学界重视的产业,行业信息内容丰富、研究成果详实。另一方面本文使用多种数据来源搜集相关信息进行三角验证,收集的二手资料来源于国内外期刊数据库,以及政府公开信息,行业专家、企业家、著名学者的采访评论等,资料信息相对客观详实,可以保证研究的科学性和严谨性[33]。

本文通过对每个案例进行分析后,对县域农业产业的关系嵌入、制度环境和创新绩效的各维度进行编码并通过对数据的归纳和总结以及案例见的对比分析,揭示变量间的相互关系。本文每阶段的数据编码分析至少由两位小组成员独立进行,以渐进的方式进行编码,对于编码结果不同的条目语句,需要第三位小组成员进行编码或由小组讨论决定,以保证数据信息的真实、客观及可靠。最终形成一个包含823个条目的条目库。并请研究农业经济领域的相关专家以很好、好、一般、较差和差5个等级水平为每个变量赋值。变量测度和编码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变量测度和编码结果

3 多案例比较分析

3.1 关系嵌入与县域农业产业创新绩效

县域农业产业创新主体包括农业科研机构、农业企业、农户、农业教育培训机构、农业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以及政府部门等,其中,政府部门、用户和农业企业处于整个关系网络的中心位置,而本文也是基于这3 个主要的创新主体展开研究。以下将参考表3列出的3 个案例农业产业关系嵌入与产业创新绩效的等级及例证展开分析。限于篇幅,本文只列出部分典型引用语。

表3 案例产业关系嵌入、创新绩效与制度环境的特征

3.1.1 信任与县域农业产业创新绩效

信任通过作用于创新服务和产出绩效影响县域农业产业创新绩效。县域农业产业创新主体之间的亲密程度越强,信任程度就越深,反之就越浅。案例A 县农户和企业之间能够坦诚交流,彼此信守承诺、合作共赢,建立了良好的信任关系,为产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内部环境。在政府的引导下,形成了龙头带基地、基地带农户,全县核桃产业产、供、销一体化的产业链条,某龙头企业建设2250亩无公害核桃种植基地,有力地带动了全县核桃产业的发展;2010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已达9310元,超过预期目标的10%。

案例B 县蜂业龙头企业和农户之间相互合作,形成了“龙头企业+合作社+蜂农/基地”的经营模式,由蜂业企业牵头成立的益精蜂业合作社有效推进了中蜂产业化进程,企业和农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政府、农户和企业等创新主体间的信任程度较深。

反观案例C 县水产养殖农户与企业之间联结不紧密,还未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营机制,生产主要采用原始的粗加工,全县的水产品年加工量约占总量的20%至30%,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创新主体间信任程度较浅,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创新服务和产出绩效的提升。

3.1.2 信息共享与县域农业产业创新绩效

信息共享通过作用于创新服务,产出绩效影响县域农业产业创新绩效。案例A 县核桃种植业信息共享处于很好的水平,Y村引进新型薄皮核桃,成立了村核桃协会,形成了产业化、规模化、组织化、市场化发展的新模式,2011年该村核桃种植面积达到700亩,占全村耕地面积的50%,每亩经济效益突也破1万元。通过经验分享,各镇、村学习Y 村的经营模式,25 个村先后已成立核桃协会以及林果协会(合作社)30 余家,建设核桃科技示范基地1 万hm2。2010年A 县核桃种植面积达到20 万亩,年产量1100 万公斤,产值达到3 亿元,百姓的钱袋子真正鼓了起来。

C 县为了满足广大水产养殖户急需养殖技术的需求,也做了一些努力工作,如建设了3个乡镇基层水产技术培训站,该县水产局每年举办多次特种水产养殖技术培训班,对水产养殖大户进行了培训,发放科普书籍2000余册,宣传资料5000余份。

对比案例A 县核桃种植业和C 县水产养殖业,A 县政府、农户和企业之间建有更好的信息共享机制,农户能够更直接的学习到新的技术和知识,并能更快的运用到实际当中,从而获得更多的农业产业创新绩效。

3.1.3 共同解决问题与县域农业产业创新绩效

共同解决问题通过作用于知识创新、创新服务以及产出绩效影响县域农业产业创新绩效。A县为促进核桃产业发展,解决核桃产量和销售问题,林业部门通过选育和引进优良品种,培育了多个核桃优良品种和品系,良种率达到90%以上,形成了优质核桃生产基地;政府每年都从县直部门选派200余名包村干部到多个薄弱村蹲点帮扶,发挥自身优势,为村民解决民生难题;采取“远程教育+专家辅导+基地实践”的教学模式,通过聘请专家和专业技术人员对农户进行知识普及和技术指导,提高农民对科技知识的掌握能力;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户共同合作,将生产的核桃油等产品销往上海、北京、广州等地,并出口东南亚国家。

B县政府部门经常联系蜂业养殖专家深入基层开展养蜂生产调查,针对养蜂农户在生产中遇到的困难以及技术需求,进行指导和培训,提高养殖技术;成立蜂农经济合作组织,实施“蜂农+合作社+公司”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农业龙头公司通过收购农户生产的蜂蜜,解决了养蜂农户的销售问题。

C 县政府虽然在鼓励发展“订单农业”以及建立“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农户”的组织形式,使企业和农户之间形成利益共享的机制,解决产品的销售问题,但是还未形成完整的机制落地实施,生产经营模式主要还是传统的养殖方式,生产经营零星分散,缺乏现代市场经营体系。

总体上来看,A 县核桃种植业和B 县中蜂养殖业的共同解决问题水平高于C 县水产养殖业,相应的其产业创新绩效也高于C 县,由此可见,当组织内部拥有良好的共同解决问题水平后,双方会更愿意增加合作的机会,从而使合作双方能够相互学习和交流,进而将好的经验和知识应用于实际当中,提升县域农业产业创新绩效。

综上所述,关系嵌入可以通过信任、信息共享与共同解决问题分别影响县域农业产业创新绩效的不同维度,深度的关系嵌入程度能够促进县域农业产业创新绩效。其中信任和信息共享主要通过影响创新服务和产出绩效影响县域农业产业创新绩效,共同解决问题则主要通过知识创新、创新服务和产出绩效影响县域农业产业创新绩效。具体作用机理模型如图2所示。

图2 关系嵌入对县域农业产业创新绩效作用机理

3.2 制度环境的调节作用

前文分析表明较深程度的关系嵌入能够提升县域农业产业创新绩效。然而作为政府主导型的县域农业产业,制度环境为其发展提供了保障。那么对于县域农业产业来说,制度环境在关系嵌入与农业产业创新绩效之间具体发挥了什么作用?根据收集的文本资料,表4列出了3个案例农业产业在项目实施期间制度环境的评价等级和相关例证。限于篇幅,本文只列出部分典型引用语。

第一,政府对农户的扶持政策调节信任和信息共享对创新服务和产出绩效的作用。比如项目实施期间,A县政府为了促进核桃种植业的发展,积极开展对农户和农业企业的支持和帮助。对农户的支持方面,政府不仅设立了县林业局包村组、“包村干部”等制度,还积极进行本地化开发并且引入配方施肥技术、节水增肥措施、嫁接新技术、标准化生产综合技术等多项技术,为农户优化种植结构、引树苗、传技术、建协会、扩产业;成立嫁接攻关小组和优质丰产技术推广小组,形成专业技术队伍,帮助农户提高嫁接成活率。

B 县农业局等有关部门加强技术队伍建设,在广大蜂农中着力推广中蜂标准化养殖技术,定期举办技术培训,使蜂农掌握专业的养殖技术,不断提高中蜂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加大对养蜂农户的补贴,通过利用专项资金对规模养殖户进行物资补贴鼓励规模养殖,带动了周边农户的积极性。

A 县和B 县政府通过相应的制度来保障农户的利益,增强了农户对政府的信任以及信息共享的程度,为农户提供了新的技术,帮助农户改善产品质量,提高农产品产量,带动了县域农业产业发展,促进了县域产业创新服务和产出绩效。在2009~2011年期间,A 县核桃年平均亩产由52kg 提高到80kg,单位面积产量增长率为53.8%,B 县中蜂产业年产值在2011年达到1.3 亿元。由此可见,政府对农户的扶持政策能够促进政府部门开展创新服务,构建农户与政府之间良好的信任关系,使农户更好的学习新的技术并应用到实践中以实现收入的增加。

第二,政府对企业的支持调节信任、信息共享对创新服务和产出绩效的作用以及共同解决问题对知识创新、创新服务和产出绩效的作用。C 县水产养殖业在2007年项目结束时,创新绩效仅达到计划目标的50%,但是资料显示,项目结束后为了促进水产养殖全面、协调、健康、可持续发展,C 县政府在借鉴别的县的优秀经验后,按照“扶持大龙头、培育新龙头、发展小龙头”的模式,积极扶持当地龙头企业,促进龙头企业快速成长;此外发布《加快C 县特种水产业发展的决定》、《优化投资环境,加大C 县招商引资力度》等多个政策性文件,积极引进内外商对当地渔业投资的力度。这些对企业的扶持政策对绩效的提升起到很大的作用,在2013年仅半年的时间,全县渔业总产值就已经达到7.87 亿元,比项目期间实现的总产值增长137%。由此可见,政府对企业的扶持政策,能够使政府、企业和农户之间形成良好的信任机制,增加彼此间的交互频次和连接强度,提高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影响县域农业产业创新绩效。

表4 案例产业的制度环境

综上所述,制度环境通过政府对农户的扶持和政府对企业的扶持两种方式调节关系嵌入对创新绩效各维度的影响。图3在案例分析的基础上形成了县域农业产业关系嵌入、制度环境与县域农业产业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模型。

图3 关系嵌入、制度环境与县域农业产业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模型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本文利用多案例对比分析的研究方法,以3 个开展过创新活动的县域农业产业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关系嵌入、制度环境与县域农业产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1)县域农业产业关系嵌入对县域农业产业创新绩效有直接影响,而且关系嵌入的不同维度对县域农业产业创新绩效影响存在差异。其中,信任和信息共享程度对县域农业产业的创新服务和产出绩效具有正向作用;共同解决问题的程度对县域农业产业的知识创新、创新服务和产出绩效具有正向作用。总体而言,深度的关系嵌入有助于产业创新主体间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和利益共享机制,通过相互交流增加对新知识、新技术和优秀经验的学习机会,从而促进当地农业产业的发展,提升农业产业创新绩效。

(2)制度环境在关系嵌入与县域农业产业创新绩效之间发挥正向调节作用,其中政府对农户的扶持政策正向调节信任和信息共享对创新服务和产出绩效的作用;政府对企业的扶持政策不仅正向调节信任和信息共享对创新服务和产出绩效的作用,同时正向调节共同解决问题对知识创新、创新服务和产出绩效的作用。总体而言,制度环境对产业发展的保障作用因保障对象以及保障对象在产业中角色差异而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4.2 建议

基于上述结论,为了促使县域农业的产业化发展,本研究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1)从农业产业的各个环节出发,构建或完善县域农业产业创新系统。县域农业产业发展过程中,由于不同的地区在资源、文化和制度上存在差别使各地农业产业具有独特性,因此县域农业产业发展过程中,政府应充分发挥自身在产业发展中的支持和引导作用,根据当地实际情况,从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出发,完善县域农业产业创新系统,即不仅注重产业链前端的研发,也需要注重后端的宣传推广和销售。积极培育当地农业龙头企业,鼓励龙头企业加强科技投入,进行产品和技术研发,并带动农户和中小企业的发展。

同时,通过构建产业联盟、产业联合体等方式,引入更多的创新主体,引导并加强各创新主体之间的合作关系,通过在创新主体间建立良好的关系网络和闭环,使企业、农户以及各合作方能够形成良好的信任关系,实现信息共享,提高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快推动农业产业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和推广,最终实现企业盈利和农民增收。

(2)政府应因地制宜,扎根于当地农业产业发展实际,完善农业产业制度环境。政府应当发挥好自身引导职能,结合县域自身农业产业的发展现状和特点,优化产业扶持政策。根据农户和农业企业在产业发展中扮演的角色和存在问题,制定相适应的扶持、激励政策和保障措施,并做好各政策和保障措施之间的有效衔接,带动各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共同推动县域农业产业的快速发展,提高县域农业的产业创新绩效。同时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平衡各创新主体之间的利益诉求和各环节的监督管理,保证各项扶持政策和保障措施能够真正落到实处。

猜你喜欢
农业产业县域农户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露地蔬菜创新团队启动会成功召开
可食用香水玫瑰成农户致富新选择
县域经济 绥德“网上货运港”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县域消防专项规划研究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业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刘伟参加5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工作座谈会
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确保农民稳定增收
山东县域GDP排名出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