膳食炎症指数在社区老年人的应用初探

2021-04-26 09:16闫慧慧刘鑫肖千一王一聂鑫陈浩王姣锋王敬丽高俊岭
老年医学与保健 2021年2期
关键词:摄入量膳食炎症

闫慧慧,刘鑫,肖千一,王一,聂鑫,陈浩,王姣锋,王敬丽,高俊岭

1.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上海200032;2.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老年科,上海市老年医学临床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40;3.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华山),上海200040;4.上海市宝山区大场镇大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200436

慢性炎症是一种持续性的、低水平的非特异性机体炎症状态[1],研究显示:慢性炎症与癌症[2]、糖尿病[3]以及心血管疾病[4-5]等有关。此外有研究显示老年衰弱的发生伴随着炎症状态的改变[6]。炎症因子通过氧化应激、细胞凋亡、细胞周期阻滞等途径诱导细胞衰老,引起组织、器官、系统的损伤,使得衰弱或年龄相关的慢性疾病的发病风险大大增加。大量研究证明,膳食在慢性炎症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不同的膳食模式以及膳食成分都会产生不同的炎症效应。膳食炎症指数(dietary inflammatory index,DII) 是一个基于文献设计开发的、以人群为基础的[7],用以评价膳食对炎症影响的流行病学调查工具。研究表明:DII 与炎症因子有关,尤其是与成年人白介素-6(IL-6)、肿瘤转移因子(TNF- ) 和C-反应蛋白(CRP) 有关[8-9],但尚未见基于中国社区老年人的DII 评价方法。因此,本研究以上海市某社区老年人为研究对象,介绍DII 的计算方法,并对初步探索社区老年人DII的影响因素。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上海市宝山区60 岁及以上的社区居民为研究对象,最终纳入291例。

1.2 调查内容

1.2.1 一般资料 包括社会人口学特征(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月收入);吸烟史;身体活动水平(使用老年人身体活动量表[11]进行测量);慢性病患病情况。

1.2.2 膳食摄入数据 采用食物频率问卷法(food frequency questionnaire,FFQ)询问被调查者过去3 个月是否食用过某些食物、食用频率以及平均每次食用量。

1.3 膳食炎症指数(DII)的计算 DII 评分算法如下:对每个人各种膳食成分日均摄入量计算z 评分,公式为:z 评分=(该种膳食成分的日均摄入量-该种食物成分的全球人均日摄入量)/该种食物成分的全球人均日摄入量标准差;为了减少右偏效应的影响,将z 评分转化为百分位数评分;再将所得的百分位数评分*2-1从而得到一个以“0”为中心,“-1”到“+1”的对称分布(记作P);再乘以食物成分的总体炎症效应评分(E),此时就得到了“食物成分特异性炎症效应评分”;最后将所有的“食物成分特异性炎症效应评分”相加便得到了个人的DII 评分,该评分越高代表膳食模式促炎,其炎症潜能倾向越大,计算公式为:

其中n 为纳入的食物成分的数目。根据中国食物成分表[10-11],本研究纳入食物成分共23 种。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tata15.1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对于计量资料根据正态性检验结果,不服从正态分布的用中位数(四分位数范围)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采用有序Logistic 回归分析影响社区老年人DII 的因素。以<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291 例老年人的年龄为62~88 岁,平均(70.7±4.4)岁,其中48.11%的人年龄大于70 岁,男性(65.29%)较女性(34.71%)多,文化程度以初中或技校为主,占39.86%,超过90%的人为在婚,超过50%的人月收入小于5 000 元。44.33%的人患有3种或以上慢性病,现在吸烟者占18.9%,有66.67%的老年人超重,身体活动水平较低者所占比例为19.93%。

研究对象DII 范围为-3.56~3.63,依据三分位数划分为抗炎倾向组(T1)、中性组(T2)和促炎倾向组(T3)3 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慢性病患病数以及身体活动水平在DII 分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膳食摄入量比较 老年人每日摄入量最多的四种食物由高到低排序依次是:蔬菜、主食、水果以及奶类及其制品。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促炎倾向组老年人主食、干豆类及其制品、奶类及其制品、蛋类、水产品、水果、干坚果及种子类、菌菇以及蔬菜摄入量较低,但肉类摄入量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0.05)。见表2。

2.3 DII 影响因素的有序Logistic 回归分析 以DII 分组为因变量,以T1 组为参考,进行多分类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DII 为中性和/或促炎性的可能性是男性的3.14 倍(95%CI: 1.68~5.88);文化程度为高中/中专和大专以上水平者,DII 为中性和/或促炎性的可能性分别是文化程度为小学及以下者的0.37 倍(95%CI:0.16~0.86)和 0.23 倍(95%CI:0.10~0.54);过去吸烟者和现在吸烟者DII 为中性和/或促炎性的可能性分别是从不吸烟者的2.23 倍(95%CI:1.16~4.27)和2.07 倍(95%CI:1.01~4.23);低水平身体活动者DII为中性和/或促炎性的可能性是高水平者的1.98 倍(95%CI:1.13~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本研究以60 岁及以上的社区老年人为研究对象,初步探讨了DII 的计算方法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T3 组的膳食模式表现为:主食、干豆类及其制品、奶类及其制品、蛋类、水产品、水果、干坚果及种子类、菌菇以及蔬菜摄入量较低,该结果与我国一项成人研究基本一致[18]。上述食物富含多种抗氧化物质,有助

于降低炎症标志物水平[19]。畜禽肉中富含的血红素在小肠中分解后产生的亚铁离子,会激化氧化反应,诱导细胞因子表达[20],从而表现出促炎特性,所以T3组的老年人肉类摄入量较高。本研究结果显示: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者DII 评分较低,这说明文化程度高的人群可能对营养关注较多,选择食物时更注重膳食搭配,从而表现出较高的抗炎倾向[17]。女性有更高的DII 评分,即女性膳食模式更具有促炎倾向。这可能是由于女性更容易通过节食来控制体重,饮食失调在女性中更常见;女性更容易有不健康的饮食如对甜食、外出就餐的渴望以及突然的食欲,在面对压力时女性会比平常吃的更多[21]。这种现象从青少年时期就开始显现,并且会一直持续,但这种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会有所消退[22]。吸烟和非吸烟人群饮食行为比较的研究显示:吸烟,尤其是长期吸烟者,动物脂肪摄入过多,蔬菜、水果与谷类摄入过少[23],处于T3 组[18],与本研究结果一致。身体功能不全者,对一些重要的膳食成分(比如VitA、VitB12、VitC、烟酸等)摄入较少,这是由于身体活动水平较低所致[24]。本研究显示身体活动水平低者DII 为T2 组和/或T3 组的可能性高,这可能是由于VitA、VitB12、VitC、烟酸等成分所起的抗炎作用所致。

表1 研究对象的一般特征及DII 的分布

表2 不同DII 分组老年人的各种食物摄入量比较

表3 DII 影响因素的有序Logistic 回归分析

虽然使用DII 评估膳食的炎症潜能具有一定的优势,但也具有一些局限性。DII 的测量是通过对既往膳食的回顾(例如:食物频率问卷法)进行评价,老年人的记忆有限,可能存在回顾性偏倚。本研究已对DII 的应用有了初步了解,目前有许多关于DII 与各种健康结局之间关系的研究,所以接下来的工作会围绕DII 展开更进一步的研究,探讨DII 与老年人健康结局——老年衰弱的之间关系。

猜你喜欢
摄入量膳食炎症
锻炼肌肉或有助于抵抗慢性炎症
脯氨酰顺反异构酶Pin 1和免疫炎症
膳食纤维对母猪肠道的作用
《感染、炎症、修复》杂志版权转让约定
欢迎订阅《感染、炎症、修复》杂志
速滑运动员的膳食营养补充措施
膳食纤维不是越粗越好
中国人盐摄入量依然超标
营养与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