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支原体总抗体与血清总IgE 检验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中的价值

2021-04-26 02:43陈爱萍
中外医疗 2021年7期
关键词:滴度支原体阳性率

陈爱萍

梅州市妇女儿童医院儿科,广东梅州 514000

小儿肺炎是儿科常见病, 临床上诊断小儿肺炎多通过X 线片、血常规检查、病原学检查等措施,但由于患儿早期症状不显著,以及病变多样化,因此可能造成临床诊断的延误, 且由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发生率较高,临床诊断工作方式多样,所以还需要有效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率, 以提高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及治疗的及时性[1]。肺炎支原体总抗体检验与血清总IgE检验是临床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常用措施,但单一检验可能造成误诊或漏诊,难以保障诊断准确率[2]。而临床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中联合应用肺炎支原体总抗体检验与血清总IgE 检验,应有利于提高诊断准确率, 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为进一步评估MP-Ab检验联合血清总IgE 检验的应用价值, 以该院2019 年1—12 月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300 例,非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300 例为研究对象,展开具体分析讨论。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简单随机选取该院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300 例设为研究组, 同时选取同期非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300例设为对照组。 其中,研究组患儿男158 例,女142 例;年龄1~10 岁,平均年龄(4.45±1.02)岁。 对照组患儿男152 例,女148 例;年龄1~11 岁,平均年龄(4.42±1.04)岁。两组患儿年龄、性别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该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

纳入标准:①研究组患儿皆肺炎支原体感染,对照组确诊非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 ②两组皆接受MP-Ab检测、血清总IgE 检测,患儿家属知情同意;③临床资料完善,无数据缺漏。

排除标准:①合并较严重脏器功能不全;②合并免疫系统疾病;③患儿不配合临床检测工作;④家族有过敏性鼻炎、哮喘、过敏性皮炎、食物及药物过敏史的患者。

1.2 方法

采集全部纳入对象血液标本, 血液采集时间为患儿晨起空腹时,采集静脉血3~5 mL,进行血液离心,取血清进行化学发光法检测, 或取血清总IgE 含量数据。另外,以3 mL 静脉血行被动凝集法检测,以血清致敏颗粒滴度评估阳性情况, 并根据支原体抗体滴度进行分组。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血清总IgE 阳性率及血清总IgE水平。其中,血清总IgE 水平>60 U/mL 为阳性[3]。支原体抗体检测中,血清致敏颗粒滴度1:40 为阳性,支原体抗体滴度1:40~1:80 为低滴度, 支原体抗体滴度1:160 及以上为高滴度[4]。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4.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其中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 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清总IgE 阳性率

研究组血清总IgE 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其中,阴性组血清总IgE 阳性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4.875,P<0.05)。低滴度组血清总IgE 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8.397,P<0.05)。 高滴度组血清总IgE 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3.833,P<0.05)。 见表1。

表1 两组血清总IgE 阳性率比较

2.2 血清总IgE 水平

研究组血清总IgE 水平高于对照组,其中,阴性组血清总IgE 水平较对照组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43.995,P<0.05)。 低滴度组血清总IgE 水平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1.191,P<0.05)。 高滴度组血清总IgE 水平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0.806,P<0.05)。 见表2。

表2 两组血清总IgE 水平比较[(),U/mL]

表2 两组血清总IgE 水平比较[(),U/mL]

组别血清总IgE 水平研究组阴性组(n=207)低滴度组(n=65)高滴度组(n=28)对照组(n=300)81.5±20.6 125.5±19.5 258.3±25.0 25.1±6.9

3 讨论

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受支原体感染, 引发支气管炎症、呼吸道症状并易导致肺部炎症,临床症状表现为咳嗽、呼吸困难、肺部啰音、发热等,不仅造成患者呼吸系统功能影响,还累及患儿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等,严重的影响患儿健康发育[5]。 早期诊断患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并给予及时对症治疗有利于提高临床治疗疗效,改善预后,促进患者病情的恢复,减少复发。 因此还需要不断提高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诊断准确率。

肺炎支原体总抗体(MP-Ab)检验是临床上用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的常用措施。 肺炎支原体抗体的产生与机体特异性免疫反应相关, 在患儿受到肺炎支原体感染时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 以肺炎支原体抗体形成免疫机制[6]。 所以在临床诊断中可以通过检验患儿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情况评估患者是否受肺炎支原体感染, 为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提供参考依据[7]。 一般来说,通过患儿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情况评估肺炎支原体感染症状, 多能够有效区分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与非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 但单一检测中可能出现漏诊的情况,如由于患儿机体免疫能力较差、免疫机制不完善等,可能造成肺炎支原体抗体水平较低,因此肺炎支原体抗体检验中表现为阴性, 造成错误诊断[8-9]。 所以在临床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时,还需要配合其他检测手段。

血清总IgE 检验用于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诊断中,可以通过血清总IgE 水平反映机体过敏性体征[10]。 IgE是人体血清中含量最少的免疫球蛋白, 属于抗体的一类,能够引起I 型超敏反应,因此临床检验血清总IgE水平,当检验水平超出正常水平,多提示机体存在过敏性疾病。 由于过敏原进入机体产生特异性IgE,因此造成机体产生对该过敏原特异致敏状态[11]。因此临床诊断肺炎支原体感染时, 可配合血清总IgE 水平进行诊断,能够提示机体过敏性体征,为临床诊断提供有效依据。

该次研究中指出, 研究组MP-Ab 检测结果中,阴性组207 例,血清总IgE 阳性率33.82%(70/207),血清总IgE 水平为(81.5±20.6)U/mL。 低滴度组65 例,血清总IgE 阳 性 率56.92%(37/65), 血 清 总IgE 水 平 为(125.5±19.5)U/mL。 高滴度组28 例,血清中IgE 阳性率67.86%(19/28),血清总IgE 水平为(258.3±25.0)U/mL。对照组血清总IgE 阳性率为0.00%,血清总IgE 水平为(25.1±6.9)U/mL。 且两组患者血清总IgE 阳性率与血清总IgE 水平有显著差异。马婉红[12]在其研究中指出,阴性组阳性率为33.64%,血清总IgE 水平为(81.2±21.5)U/mL、低滴度组阳性率为56.72%,血清总IgE 水平为(124.3±19.4)U/mL、高滴度组阳性率为68.97%,血清总IgE 水平为(256.3±7.5)U/mL。 对照组阳性率为0.00%,血清总IgE 水平为(24.1±7.5)U/mL。 且两组患者血清总IgE 阳性率与血清总IgE 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研究结论与该次研究结果较为一致。 这说明以MP-Ab检验联合血清总IgE 检验能够较准确诊断患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情况, 用于临床上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辅助诊断中能够提供准确参考依据。

另外,从该次研究结果中进行分析,肺炎患儿在血清IgE 阳性率上明显较高, 而非肺炎患儿阳性率为0.00%。 所以在临床上在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或可通过血清IgE 阳性率进行鉴别诊断,同时,在IgE 阳性诊断结果中,可以通过不同MP 抗体滴度阳性率的分析, 为临床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病情提供有效依据,血清IgE 阳性诊断结果不同滴度阳性率也可作为辅助诊断指标之一。 同时,肺炎患儿在血清总IgE 水平上明显高于非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 因此临床上课通过血清总IgE 水平检测用于初步评估是否存在肺炎支原体感染症状, 且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MP 抗体滴度越高,血清总IgE 水平也越高,所以临床诊断小儿肺炎也可将血清总IgE 水平作为辅助诊断指标之一。

综上所述,肺炎支原体抗体与血清总IgE 检验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诊断中具有显著作用, 能够有效提高临床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准确性,为早期治疗与临床疗效评估提供参考依据。

猜你喜欢
滴度支原体阳性率
不同富集培养方法对噬菌体PEf771的滴度影响
重组腺相关病毒基因药物三种滴度的比较与分析
自身免疫性肝病诊断中抗核抗体与自身免疫性肝病相关抗体检测的应用价值
藏羊支原体肺炎的诊断与治疗
猪支原体肺炎的诊断与防治
反复发烧、咳嗽,都是肺炎支原体惹的祸
鸡败血支原体病的诊治
密切接触者PPD强阳性率在学校结核病暴发风险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肌电图在肘管综合征中的诊断阳性率与鉴别诊断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 DNA,HBeAg和ALT滴度与恩替卡韦疗效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