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手术方法治疗儿童间歇性外斜视的效果对比

2021-04-29 14:35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8期
关键词:单眼直肌斜视

王 宁

(运城市眼科医院斜视与小儿眼科,山西 运城 044000)

在外斜视患者中,间歇性外斜视患者的占比为50%~90%。间歇性外斜视是儿童的常见病[1]。此病患儿若未得到及时的治疗,可导致其发生恒定性外斜视[2]。目前,临床上对间歇性外斜视患儿常进行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保守治疗方案主要包括为患儿配戴负球镜、进行遮盖治疗、融合功能训练等。但对此病患儿进行保守治疗的耗时较长,效果也不理想。近年来,手术治疗被广泛用于治疗儿童间歇性外斜视中。双眼外直肌后徙术与单眼外直肌后徙术联合内直肌缩短术均是临床上治疗间歇性外斜视的常用术式。在本次研究中,笔者主要比较用双眼外直肌后徙术与单眼外直肌后徙术联合内直肌缩短术治疗儿童间歇性外斜视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是运城市眼科医院收治的118 例间歇性外斜视患儿。本次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为:1)其病情符合《我国斜视分类专家共识》(2015 版)中关于间歇性外斜视的临床诊断标准。2)其病情经各项检查被确诊为基本型间歇性外斜视。3)其眼球运动功能正常。4)其家长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其排除标准为:1)合并有内分泌疾病。2)合并有免疫性疾病。3)合并有血液系统疾病。4)合并有其他眼科疾病。5)合并有先天性疾病或遗传性疾病。6)近期接受过重大手术。7)合并有严重的肝、心等器官的功能障碍。将这些患儿随机平均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在参照组患儿中,有男30 例,女29 例;其年龄为4 ~13 岁,平均年龄为(6.11±1.52)岁;其病程为3 ~16 个月,平均病程为(6.35±1.32)个月。在研究组患儿中,有男33 例,女26 例;其年龄为3 ~14 岁,平均年龄为(6.31±1.33)岁;其病程为3 ~15 个月,平均病程为(6.25±1.43)个月。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过运城市眼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2 方法

术前对两组患儿均进行斜视检查、视力检查、血常规检查、凝血功能检查、尿常规检查及心电图检查等各项检查。对参照组患儿进行单眼外直肌后徙术联合内直肌缩短术。具体操作方法为:指导患儿取仰卧位,对其进行全身麻醉。用利多卡因对患儿进行结膜下注射。在患儿颞下方的穹窿结膜上做一个parks 切口,将其眼外直肌勾起,将其眼节制韧带与肌间膜分离。使用6-0 可吸收缝合线对患儿眼外直肌的肌止端旁约2 mm 处进行套环缝合,随后将其眼外直肌离断。在患儿巩膜表面测量眼外直肌后徙的距离,将其眼外直肌固定在其浅层巩膜处。然后,在患儿鼻下方的穹窿结膜上做一个切口,钩起其眼内直肌。根据术前测得患儿的斜视度对其眼内直肌进行截除及套环缝合。注意在缝合前将缝线拉紧、固定在患儿眼内直肌的肌止端。术毕,对患儿的结膜切口进行间断缝合。对研究组患儿进行双眼外直肌后徙术。具体操作方法为:指导患儿取仰卧位,对其进行全身麻醉。用利多卡因对患儿进行结膜下注射。切开患儿的结膜,将眼外直肌勾起,将节制韧带与肌间膜分离,使用6-0 可吸收缝合线对肌止端旁约2 mm 处进行套环缝合,随后将眼外直肌离断。在患儿巩膜的表面测量眼外直肌后徙的距离,将眼外直肌固定在浅层巩膜处。术毕,对患儿的结膜切口进行缝合。术后,对两组患儿均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1.3 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患儿手术的效果。将患儿手术的效果分为手术过矫、手术欠矫及手术正矫。手术正矫:经治疗,患儿眼的外斜度≤10 度或眼的内斜度≤5 度;手术过矫:经治疗,患儿眼的内斜度>5 度;手术欠矫:经治疗,患儿眼的外斜度>10 度。2)术后,观察两组患儿立体视恢复的情况。采用立体视图评估患儿的立体视功能。将患儿立体视功能恢复的情况分为立体视提高、立体视不变及立体视降低。立体视提高:术后,患儿的视差较术前减小;立体视不变:术后,患儿的视差较手术前未有明显改变;立体视降低:术后,患儿的视差较术前增加。3)术后,对两组患儿均进行12 个月的随访,观察其看近斜视度及看远斜视度。

1.4 统计学处理

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均采用SPSS 21.0 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接受手术的效果

两组患儿的手术过矫率、手术欠矫率及手术正矫率相比,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接受手术的效果[%(例)]

2.2 术后两组患儿立体视功能恢复的情况

术后,两组患儿中立体视提高、立体视不变及立体视降低患儿的占比相比,P>0.05。详见表2。

表2 术后两组患儿立体视功能恢复的情况[%( 例)]

2.3 术后两组患儿的看近斜视度及看远斜视度

术前,两组患儿的看近斜视度及看远斜视度相比,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两组患儿的看近斜视度及看远斜视度均较低,P<0.05;术后,与参照组患儿相比,研究组患儿的看近斜视度及看远斜视度均较低,P<0.05。详见表3。

表3 术后两组患儿的看近斜视度及看远斜视度(度,± s)

表3 术后两组患儿的看近斜视度及看远斜视度(度,± s)

组别 观察例数看近斜视度 看远斜视度术前 术后 t 值 P 值 术前 术后 t 值 P 值参照组 59 37.65±2.78 8.82±1.50 70.104 <0.001 31.66±2.52 8.92±1.66 57.883 <0.001研究组 59 37.59±2.88 6.65±1.31 75.114 <0.001 32.00±2.30 7.22±1.32 71.775 <0.001 t 值 0.115 8.370 0.765 6.157 P 值 0.454 <0.001 0.223 <0.001

3 讨论

间歇性外斜视是儿科常见的一种外斜视类型。此病的发生与患者眼外肌或眼球发育异常相关。间歇性外斜视患儿的主要临床表现为畏光、复视、注意力不集中等[3]。间歇式外斜视的类型包括外展过强型、类外展过强型、集合不足型及基本型。临床上对间歇式外斜视外展过强型患儿常实施双眼外直肌后徙术;对间歇式外斜视基本型、类外展过强型及集中不足型患儿常实施外直肌后徙术联合内直肌缩短术。关于双眼外直肌后徙术与外直肌后徙术联合内直肌缩短术的研究较多[4]。在本次研究中,对间歇性外斜视患儿实施双眼外直肌后徙术,可改变其眼部的生理解剖结构,提高其眼的融合能力,进而可延缓其外斜视的进展,促进其患眼恢复正常。有研究资料显示,对间歇性外斜视患儿进行单眼外直肌后徙术可改变其眼外直肌的张力及长度,降低其患眼外直肌的外展功能,进而可矫正其外斜视。但对此病患儿进行单眼外直肌后徙术时由于眼外直肌外展的功能较强,可能导致手术欠矫[5]。对间歇性外斜视患儿进行眼内直肌缩短术可切除其部分功能不足的眼内直肌,提高其眼内直肌的肌力,强化其眼球内转的力量,进而可使其双眼重归正位。但术后患儿的远期疗效并不理想。在本次研究中,对间歇性外斜视患儿进行单眼外直肌后徙术联合内直肌缩短术,可在短时间内提高其眼内直肌的功能及眼的集合能力,进而可促进其患眼的恢复。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两组患儿的手术过矫率、手术欠矫率及手术正矫率相比,P>0.05。术后,两组患儿中立体视提高、立体视不变及立体视降低患儿的占比相比,P>0.05。术前,两组患儿的看近斜视度及看远斜视度相比,P>0.05 ;与术前相比,术后两组患儿的看近斜视度及看远斜视度均较低,P<0.05 ;术后,与参照组患儿相比,研究组患儿的看近斜视度及看远斜视度均较低,P<0.05。本次研究结果提示,对间歇性外斜视患儿进行双眼外直肌后徙术与单眼外直肌后徙术联合内直肌缩短术均可取得较好的效果。对间歇性外斜视患儿进行单眼外直肌后徙术联合内直肌缩短术时截除其眼内直肌后,可提高其眼内直肌的张力,进而可在短时间内改善其外斜视。但术后随着患儿眼肌“绳索效应”的减弱,可降低其接受手术的效果。对此病患儿进行双眼外直肌后徙术不会对其眼部结构造成较大的破坏。因此,与进行单眼外直肌后徙术联合内直肌缩短术相比,对间歇性外斜视患儿进行双眼外直肌后徙术其远期疗效较好。

综上所述,用双眼外直肌后徙术与单眼外直肌后徙术联合内直肌缩短术治疗儿童间歇性外斜视的效果均很好。与对此病患儿进行单眼外直肌后徙术联合内直肌缩短术相比,对其进行双眼外直肌后徙术后其看近斜视度及看远斜视度均更低。

猜你喜欢
单眼直肌斜视
单眼外直肌后徙联合内直肌缩短术治疗对间歇性外斜视患儿视觉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基于互联网延续护理在单眼孔源性视网膜脱落术后的应用效果
两种术式对小儿集合不足型间歇性外斜视患儿视觉功能影响
外伤致单眼盲者健侧眼视觉功能受损的法医学鉴定1例
食肉动物眼睛向前,而食草动物长两边
腹直肌分离CT表现1例
弱视和斜视先治哪个?
直肌返折术治疗水平斜视60例临床研究
白内障术中局部注射麻醉导致的术后斜视及治疗
下斜肌切断术与下斜肌转位术治疗V征斜视的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