跗骨窦入路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的效果观察

2021-04-29 14:35宋奇志蒋启龙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8期
关键词:窦入路跗骨活动度

田 中,宋奇志,蒋启龙

(重钢总医院骨科,重庆 400000)

跟骨骨折主要是由于患者的跟骨受到暴力打击所致。以往,临床上对此病患者常进行保守治疗。但在治疗期间患者患肢制动的时间较长,不利于其患肢功能的恢复。采用跟外侧扩大L 形入路法对跟骨骨折患者进行钢板内固定术的效果较好。但治疗后患者易发生切口感染、皮缘坏死等并发症。有学者指出,采用跗骨窦入路法对跟骨骨折患者进行微型钢板内固定术的效果较为理想[1]。在本次研究中,笔者主要观察采用跗骨窦入路法对跟骨骨折患者进行微型钢板内固定术的效果。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是2018 年1 月至2020 年1 月期间重钢总医院收治的50 例跟骨骨折患者。将这些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在参照组患者中,有女11 例,男14 例;其中跟骨骨折Sanders 分型为Ⅱ型的患者有12 例,为Ⅲ型的患者有13 例;其平均病程为(5.2±0.4)d;其平均年龄为(38.2±1.21)岁。在观察组患者中,有女12 例,男13 例;其中跟骨骨折Sanders 分型为Ⅱ型的患者有13 例,为Ⅲ型的患者有12 例;其平均病程为(5.6±0.4)d;其平均年龄为(38.2±1.21)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术前,对两组患者的患肢进行冷敷,并将其患肢抬高。在确认两组患者的患肢肿胀消退后,对其进行手术治疗。采用跟外侧扩大L 形入路法对参照组患者进行钢板内固定术,方法为:指导患者取侧卧位,对其进行腰硬联合麻醉。在患者外踝上方4 cm 至外踝下方2.5 cm 之间做一个纵向切口,然后再做一个水平切口,使两个切口呈L 形(夹角为120°)。逐层切开患者的皮下组织,完全暴露其跟骰关节、跟距关节,对其跟骰关节、跟距关节进行重建。确认患者骨折部位复位良好后,紧贴其外侧跟骨置入经预弯的钢板,用螺钉固定钢板,缝合其手术切口。采用跗骨窦入路法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方法为:指导患者取侧卧位,对其进行腰硬联合麻醉。在患者跗骨窦处做一个长约5 cm 的切口,用克氏针协助对其跟骰关节、跟距关节进行重建。确认患者骨折部位复位良好后,在其跟距关节的边缘置入微型钢板,用螺钉固定微型钢板,拔出克氏针,缝合其手术切口。在术后4 ~6 h 内让患者取平卧位,将其患肢抬高30°,并对其进行常规抗感染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及记录两组患者术毕至骨折愈合的时间、住院的时间、术毕至足部能够正常负重的时间、手术的时间、术中的出血量及术后的第8 个月其踝关节功能恢复的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均采用SPSS 20.0 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毕至骨折愈合的时间、住院的时间、术毕至足部能够正常负重的时间及手术的时间均短于参照组患者,其术中的出血量少于参照组患者,P<0.05。详见表1。

2.2 治疗后两组患者踝关节功能恢复的情况

术前,两组患者踝关节内翻、外翻、背伸及跖屈的活动度相比,P>0.05 ;术后的第8 个月,观察组患者踝关节内翻及外翻的活动度均小于参照组患者,其踝关节背伸及跖屈的活动度均大于参照组患者,P<0.05。详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的比较(± s)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的比较(± s)

组别 例数 术毕至骨折愈合的时间(个月)住院的时间(d) 术毕至足部能够正常负重的时间(周)术中的出血量(ml) 手术的时间(min)观察组 25 4.11±0.21 6.25±1.02 8.2±1.21 135.2±12.35 43.26±2.35参照组 25 5.86±0.35 12.35±2.35 11.65±1.32 166.35±12.3 65.38±5.64 t 值 25.3649 14.0869 11.3982 10.5727 21.4179 P 值 0.0001 0.0001 0.0001 0.0001 0.0001

表2 治疗后两组患者踝关节功能恢复的情况(°,± s)

表2 治疗后两组患者踝关节功能恢复的情况(°,± s)

组别 例数 术前 术后8 个月内翻的活动度 外翻的活动度 背伸的活动度 跖屈的活动度 内翻的活动度 外翻的活动度 背伸的活动度 跖屈的活动度观察组 25 9.19±1.21 16.85±1.21 6.68±0.24 14.56±1.13 4.21±0.24 9.62±1.24 15.68±2.20 25.36±1.21参照组 25 9.20±1.22 16.85±1.22 6.65±0.26 14.58±1.13 6.19±0.55 12.36±1.26 11.39±2.32 19.65±1.21 t 值 1.0211 0.3215 0.2411 0.2641 6.3516 8.6859 6.3265 4.5165 P 值 0.6251 0.2415 0.3022 1.0021 0.0001 0.0001 0.0001 0.0001

3 讨论

跟骨是人体最大的跗骨。跟骨骨折的发生率较高[2-3]。以往,临床上对跟骨骨折Sanders 分型为Ⅱ~Ⅲ型的患者常进行保守治疗。但治疗后患者骨折部位恢复的情况较差。目前,临床上对跟骨骨折患者常进行内固定术、切开复位术等手术治疗[4]。对跟骨骨折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目的为恢复其跟骨的高度、宽度及长度,纠正其跟骨畸形,重建其跟骰关节及跟距关节。采用跟外侧扩大L 形入路法对跟骨骨折患者进行钢板内固定术,可保护其骨折部位软组织的血供,进而可降低其神经损伤的发生率。采用跟外侧扩大L形入路法对跟骨骨折患者进行钢板内固定术时其切口较大,能够完全暴露其骨折部位,对其进行骨折复位及放置钢板等操作均较为方便[5-7]。但接受此手术后的患者身体受损较大,可影响其患处的血供,进而可导致其发生创伤性骨关节炎、皮瓣坏死等并发症的风险升高。有研究资料显示,采用跗骨窦入路法对跟骨骨折患者进行微型钢板内固定术可改善其踝关节的功能,促进其术后康复[8]。采用跗骨窦入路法对跟骨骨折患者进行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时其切口虽小,但切口的位置比较准确,施术者可顺利将微型钢板置入患者的骨折处。采用跗骨窦入路法对跟骨骨折患者进行微型钢板内固定术,对其腓肠神经及腓侧肌腱的刺激较小,其皮瓣坏死、肌腱炎、局部顽固性疼痛的发生率均较低[9-10]。

本次研究的结果证实,采用跗骨窦入路法对跟骨骨折患者进行微型钢板内固定术的效果很好,可改善其踝关节的功能,促进其康复。

猜你喜欢
窦入路跗骨活动度
基于TCA循环关键酶测定研究督灸治疗早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关节活动度的疗效及机制
NLR、C3、C4、CRP评估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的比较分析
经跗骨窦入路微创钢板与螺钉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疗效对比分析
经跗骨窦小切口内固定微创术治疗SanderⅢ型跟骨骨折的疗效分析
能量多普勒评价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度的价值
不同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垂体瘤的疗效与安全性比较
跗骨窦综合征的MSCT与MRI表现
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显微切除垂体瘤的临床手术治疗研究
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40例的疗效观察
低场磁共振在诊断跗骨窦综合征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