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汽车材料》课程教学的一些思考

2021-05-07 02:51黄金凤刘悦
时代汽车 2021年7期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学改革

黄金凤  刘悦

摘 要:《汽车材料》是汽车运用维修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学生通过对汽车材料的学习,获取选取汽车运行材料,辨识汽车制造的工程材料的能力。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社会对汽车专业人才需求也增多,高职院校要积极适应社会和行业的发展需求,进行教学改革,提高专业教学的实效性。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在教学内容、课程实践和教学方法三个方面,总结了关于《汽车材料》课程教学的一些思考,旨在提高学科课程教学质量,同为汽车材料相关从业者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 汽车材料 教学改革

1 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有越来越多的普通高校,转型为职业型、应用型教育,加大了职业教育的竞争。高职院校想要长远的发展,就需要加强核心竞争力,提高职业教学的质量,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专业人才。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使得职业技术不断更新,在汽车材料专业,各种新型材料和专业技术的不断创新,使得专业教育的理论和实践,都需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2 汽车材料课程

2.1 教学内容[1]

汽车材料教学内容,主要内容包括汽车制造的工程材料和汽车运行材料。汽车工程材料主要分为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金属材料包括铸铁、合金钢、有色金属等;非金属材料包括安全玻璃以及塑料、橡胶、复合材料。汽车运行材料主要包括柴油、汽油、汽车用特种液、发动机润滑油、汽车轮胎等。

2.2 课程特点

汽车材料课程具有理论性强和应用性强的特点。教学内容涉及化学、物理、热处理、金属学等多学科知识,概念较多,理论性较强。需要对材料内部进行微观剖析,辨别材料性能和微观结构间的关系。在课程设置上有较多的理论知识,对应的实践教学安排的较少,具有理论性强的特点。

只有物尽其用才可以发挥最大价值,任何汽车的相关材料,也需要使用得当,才可以使汽车的性能最好,所以汽车材料是汽车相关专业最基础的知识。在课程设计中,要让学生掌握材料的特性和用途,了解流通的方式、市场销售等相关知识; 还需要认知材料的品牌、产地、生产工艺等,对材料进行准确的定位,使学生对材料的了解更全面,运用能力更强;并掌握运用材料的思路,更科学的进行经济生产,成为更适应企业和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3 汽车材料课程教学中的不足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汽车材料课程中,存在着教材过于复杂的问题、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安排不合理、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2]。在实际的教学中,应用性不强,教学质量不高。

3.1 教材内容过于理论化

在教材的设计中,理论知识占比较高,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这就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有所欠缺。教材前半部分主要以热处理和金属材料的基础知识为主,逻辑性强、理论性强,同时又枯燥难以理解,占用了大量的教学时间。后半部分教材内容主要是讲解消耗材料,燃油、润滑油、轮胎等应用性比较强的内容,但是内容之间缺乏互动性和关联性,只是把知识简单的罗列。教师在教学中也只是简单带过,没有做重点讲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不深刻。这样的教学设计,就导致学生虽然掌握汽车润滑油的性能与各种型号,但是却不具备具体的应用能力,没办法为车主选取合适的运行材料。

3.2 课程实践安排不合理

本专业的实践应用性也很强,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安排欠妥。一来实践教学安排的占比较小,二来实践环节安排不合理[3]。实践内容更多的倾向于理论性的实验验证,涉及金相制备和观察、材料力学拉伸测试等内容。部分教师在教学中,也适当减少此类理论验证实验,但是并没有增加汽车专业的具有实践意义的实验,这样就导致整个实践教学的安排缺乏整体性,实践环节不合理。

3.3 教学方法单一

教学方法比较单一,主要依靠教师理论传授。前部分侧重于材料学理论知识,学习难度大,课程乏味;后部分汽车运行材料实用性强,但是内容繁杂,讲授又不重点安排,学生学习印象不深刻。

4 教学改革策略

高职院校要加快对汽车材料专业进行课程改革。对教学内容進行改革,使教学目标更明确,教学内容更符合实践需求;对实践环节进行改革,使实践更系统全面,应用性更强;对教学的方式方法进行改革,使教学更灵活、更直观生动[4]。

4.1 改革教学内容

高职院校要根据社会和市场需求,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使教学的指导思想更明确,使专业教学更具有实用性和专业性。职业教育以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为目的,在汽车材料专业教学内容中,应该更多考虑学生的就业需求。综合职业需求和市场需求,以学生的就业为方向,更多的设置实用性内容,对于理论指导性内容适度控制,科学合理的设置教学内容。

对于本专业学生,大部分学生的就业方向是汽车维修、汽车检测和汽车相关的营销工作,进入汽车生产厂家,从事生产经营类活动的相对较少。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对于汽车制造材料的相关理论知识,诸如热处理、金属学等相关理论知识,可以适当减少;对于汽车运行材料的相关教学比重要增加,使学生具备更多的实用能力。培养以学生的汽车检测技能、汽车维修技能为主,对相关的理论知识、专业技能、专业素质进行提升;同时增加行业的先进应用技术知识内容,使学生可以与时俱进,掌握行业的新技术、新动态、新材料,具备相应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也为行业和市场提供更多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4.2 科学安排教学实践

在对实践环节进行安排时,要注重实践的整体性。高职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为主,因此在教学中,要增加实践教学的比重。同时对实践环节的安排,要减少理论验证类的实践内容,多增加适应就业需求、应用性强的实践教学[5]。

教师可以把教学实践分为几个主题模块,进行更专业的教学。同时让学生依据自己的就业需求和兴趣爱好,对实践专题进行选择。教师可以过对学生进行分组教学,以布置小组任务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实践教学。小组成员合理分配任务目标,对专题材料进行收集,撰写市场的调查报告,并进行专题的介绍。通过项目任务完成教学实践。

4.2.1 划分专题模块

专题模块可以分为:汽车燃料专题、汽车美容专题、汽车轮胎专题、非金属材料专题、金属材料专题、汽车用特种液专题、油漆和涂漆专题。对每个专题的进行更专业的实践教学。比如汽车燃料专题,在进行实践教学时,重点实践柴油和汽油燃料的使用性能、使用注意事项、能效指标型号,对市场调查结果进行研究,对市场的经济波动进行预测。对于其它燃料,诸如甲醇、天然气、太阳能、甲醛和电动汽车等,虽然也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使用,但是要对其当前存在的问题、未来发展、性能特点、技术分析进行深入的研究。

4.2.2 小组合作完成项目任务

首先要进行资料查阅。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依据自身选择的专题,进行实践活动,查阅相关资料。这个过程主要是培养学生获取资料的能力,通过合理使用搜索引擎,对信息资料进行收集、筛选、分类、归纳、选用。在实践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小组的实践专题进行跟踪,对于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要予以指正。

其次要进行市场调查。市场调查可以让学生直接接触行业发展态势和社会情况。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会比较胆怯,有的企业也会嫌麻烦不予理会。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指点,鼓励学生大胆说明来意,获取理解和支持。也可以鼓励学生换个身份去咨询价格,学生可以以客户的身份,对各种材料的价格进行咨询。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对行业有个更生动的了解,同时也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最后要撰写专题报告。撰写专题报告,教师要教授学生报告的内容和格式。可以采用图文并茂的专题报告,也可以采用相关论文的格式。论文的格式主要涉及到摘要、关键词、引言、正文、结束语、参考文献。在撰写专题报告时,要注意文章的逻辑辩证性,提高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撰写完报告后,还要对自己小组的调研进行汇报阐述。

4.3 改进教学方式方法

教师要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改进,在理论教学中,可以结合信息技术,通过多媒体、微课、教学平台等多种方式,对学生采用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在实践教学中,可以通过划分专题、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教学,还可以采取与企业合作,到企业进行直接体验的方式,深化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此外还需要聘用一些专业的汽车材料专业教师,不只要擅长汽车工程材料的相关理论知识,还要擅长汽车运行材料专业的相关知识。

5 结语

(1)为避免教学课程大纲中理念知识方面过于繁琐,需更多结合当下企业需要的人才内容,根据学生实际,因材施教,在教學内容上更多偏向于企业和社会所实在需求的内容。(2)实践课程教学中,为防止浮于形式,需要有针对性的根据社会业务需求,划分主题板块,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实践形式,与小组同学交流合作,撰写专题报告。有效地抓住了学生“准就业”的心理特征,从而提升《汽车材料》课程教学质量。(3)传统的课程教学方式单一,教学质量普遍不高。探索与企业教学结合的方式,可以通过微课、远程课程平台的方式引导学生往自己的兴趣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赵亚红.高职院校《汽车材料》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9(21):119-120.

[2]胡锦达.高职院校《汽车材料》的教学改革研究[J].才智,2019(22):85.

[3]苏张磊,孙双娣.高职高专汽车材料课程教学方法探究[J].河南农业,2015(06):30-31.

[4]滕丹,陈婧.高职院校汽车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以《汽车材料》为例[J]. 汽车维护与修理,2020(10):27-29.

[5]田吉花.高职院校《汽车材料》的教学改革[J].科技视界,2012(35):91.

猜你喜欢
高职院校教学改革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