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障碍与对策

2021-05-07 02:51韩加国余绵樟
时代汽车 2021年7期
关键词:产业发展新能源汽车现状

韩加国 余绵樟

摘 要:浙江省在研发应用电动新能源汽车及产业化发展中完全可以依赖于原有的对于电动车及电池运用上的传统产业优势。特别是在近些年来,在新能源汽车的关键零部件、结构材料、整车产品开发等重点领域内形成了数量众多的专利,产业已初具规模。但在动力电池循环寿命、节能与轻量化、车型开发和批量生产、电气安全可靠性等技术指标方面均存在较大差距,电极、电解质、隔膜和电池组件等关键材料的自主性研发和核心技术不足,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以及运营模式探索上尚有欠缺。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 产业发展 现状

浙江省政府针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发展过程中的关键零部件、结构材等等多个重点领域都给予了研发层面的资助,也正因此,使得新能源汽车关键共性技术难关被成功攻克,极大地的推动了新能源汽车技术的有效研发及产业化发展,吉利汽车、众泰汽车等整车生产企业和万向集团等零部件生产企业在控制系统、电池、电机和整车等关键技术领域研发了包括发明在内的一大批专利技术。万向集团研发的锂电池、驱动系统、整车安装中控等技术处于国内领先,并形成产业规模。众泰汽车、吉利汽车、东风裕隆汽车、青年汽车等整车企业已具备纯电动或混合动力汽车的自主研发与生产能力。

1 浙江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

浙江新能源汽车产业主要分布在杭州、台州、宁波、金华和湖州等地区。纵观全省,已初步形成汽车整车企业与关键原材料企业、核心零部件企业全产业链协作发展的综合体系。杭州拥有万向电动、广汽吉奥、吉利控股、东风裕隆、浙江飞碟、长江汽车、普拉格、天丰电源、中恒电气、奥能电源、西湖电子等新能源汽车企业;宁波拥有金和新材料、中宇锂电、南车新能源和均胜电子等具备新能源企业研发和生产企业;金华目前已有青年汽车、康迪车业、众泰控股、万里扬、横店东磁、尤奈特等具备新能源汽车研发生产能力的企业;湖州拥有康迪电动、微宏动力、天能集团、创亚动力等新能源汽车企业;台州拥有美思锂电、信质电机、阳光机车等新能源汽车企业。

通过对浙江新能源汽车概念有关的上市公司进行产业链分析,截至目前,共有98家上市公司从事新能源汽车相关领域的研发与生产,并形成产业区域聚集。

(1)动力电池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市场集中度快速提升,技术指标接近国际领先水平。浙江有维科技术、杭可科技、容百科技、南都电源等11家上市公司以研发和生产动力电池作为主营业务,新能源汽车新型动力电池产业规模保持高速增长,配套量年增速连续保持在50%以上,三元电池和锂电池的配套增量并驾齐驱。现有的动力电池的性能、安全性、稳定性都有突破性进展,其中三元电池的单体和系统能量密度均处于国际领先地位,而且制造成本呈下降趋势。

(2)驱动电机产业规模快速发展。目前浙江有圣龙股份、双林股份、星帅尔、卧龙电驱、方正电机和华瑞股份等近10家上市公司以驱动电机的生产研发作为主营业务,研发创新能力大幅提升。

(3)动力电池原材料产业规模庞大。浙江有道明光学、南都电源、容百科技、金鹰股份、航天彩虹、杉杉股份、亚太股份、永兴材料、永太科技、横店东磁、钱江摩托、杭电股份等20家上市公司从事电池材料的研发生产。

(4)电子控制系统技术研发能力迅速提升,并形成相当规模。浙江已有三花智控、双林股份、万安科技、爱柯迪、万里扬、中马传动、万向钱潮等一批上市公司从事该产业的技术研发和生产。

(5)配套的充电桩产业开始集聚。迦南智能、芯能科技、数源科技、宏润建设、浙江众成、中恒电气、炬华科技、杉杉股份等上市公司均从事充电桩产业。

(6)汽车零部件产业方兴未艾。涌现了像康盛股份、亿利达、奇精机械、旭升股份、宁波华翔、双环传动、雷迪克、天龙股份等一批上市公司。

2 浙江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障碍分析

作为国内较早开展新能源汽车研发工作及其推广应用地区之一的浙江省,同样在研发相关关键技术、全产业链生产等多个领域中位居全国前列,现今正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然而,与国际层面的先进技术相比,浙江省在新能源车型开发设计能力、节约能耗、电池寿命和集成化生产、整车电气安全可靠性等技术和性能指标方面仍旧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2.1 企業层面

从新能源汽车生产的整个产业链来看,从上游的电池电机材料,到中游的电池生产、驱动电机、电控系统和关键零部件,到下游的整车技术和集成化,其关键技术均尚待突破。其中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密度、使用寿命以及量产等性能指标均无法满足规模化的商业发展要求,有关电池隔膜、电解质领域内部的关键技术仍旧需要进一步攻关,同时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管理系统仍旧需要做出进一步升级,且一体化的电气安全性仍旧需要做出持续提高,有关电机输出、功率密度等在内的关键领域技术直接影响到新能源汽车整车性能水平的持续提升,并重视持续完善电机驱动控制器的稳定性。

(1)新能源汽车多车型整车开发技术有待提高。目前我省自主开发的新能源汽车的整车车型都是将传统的燃油汽车作为架构基础经过研发改良而来的,无论是包括动力性、经济性、安全性在内的各项汽车性能指标,还是整车材料结构的轻量化程度上,与国际先进水平有着较大的差距。

(2)新能源汽车大规模产业化基础平台技术亟需构建。当前,浙江省的新能源汽车研发及产业化发展在关键的汽车零部件产品及一体化整车产品上,与之相关的测试及安全性能评价体系仍旧处于不完善的状态,缺乏来自本土科研单位及检测机构的技术层面支持。

(3)与新能源汽车相关的储备技术需要继续开发。目前,浙江省的新能源汽车发展脉络已经基本明晰,但其中一些发挥基础作用却又直接阻碍产业发展的关键领域技术仍旧需要科研机构持续进行科研攻关工作,这些技术主要包括纯电动汽车电力电池、关键驱动技术等。

2.2 市场层面

影响浙江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大发展的市场障碍主要包括:

(1)新能源汽车配套设施建设相对于日益增涨的市场需求缺口较大。配套设施是新能源汽车得以普及推广的一个必要条件。目前已经多家上市公司在提前发展相关的配套设施,但从浙江范围看,配套设施建设的区域差异性较大,发展不平衡。

(2)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无法满足目前大规模的市场发展。我省新能源汽车的电池技术有研制成本低、体积小、持续能力强且使用寿命,延长的电池使用寿命是破解难题的关键。

(3)新能源汽车对汽车需求满足程度较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2020年全年新能源汽车产销数据。其产销分别为136.6万辆和136.7万辆,同比增长7.5%和10.9%,增速较上年实现了由负转正,创下历史新高。

(4)相关配套设施建立不完善,带来车辆保养维修不便问题。当前,消费者之所以对新能源汽车有所抵触的原因,除了车辆本身的售价水平较高之外,对其今后的保养维修等工作更加关心,但这类汽车当前维修保养费用相对较高且便利性较差,再加之车辆保险方面业务繁琐,使得消费者不愿意尝试新能源汽车。

2.3 政策层面

(1)区域内新能源汽车消费政策扶持的缺失。我省对于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政策,其一是吃透并落实国家层面的相关政策,其二是杭州、宁波、台州和进化等城市的地方性政策,并未能做到从全省的角度出发,制定出符合全省新能源汽车发展推广的区域性政策,直接影响到了新能源汽车的跨区域使用及普及。

(2)市场扶持政策呈现单一化倾向,缺少灵活多变。要能从消费端扶持灵活地转化为生产端扶持。当前,省内实施的试点城市新能源汽车推广政策,主要是将财政补助给予地方内注册企业的法人代表,并针对常住的居民实施阶梯式的财政补助,且以一次性购车补助为主,无法有效激励新能源汽车消费者购买欲望。

(3)政策与标准的制订落后于企业生产的实践。即便浙江省集中在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及技术层面推出专项政策及标准,但仍旧无法满足企业新能源汽车的生产要求。

3 浙江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策略

为应对发展新能源汽车所面临的挑战,浙江应抓住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重要时间窗口,带动全省新能源汽车产業链的健康有序发展,做到“建链、补链、强链”,优化产业结构,将浙江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

(1)培育龙头企业以点带面做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龙头企业壮大发展,有利于培育新能源整车和关键核心零部件生产技术能力,以点带面完善和延伸产业链,以整车企业带动配套产业发展,发展一批具有较强技术创新能力的关键核心零部件企业。不断壮大动力电池及各类关键原材料、驱动电机、电控系统领域骨干企业。形成供需“上下游”链条关系,吸引投资谋求共同发展,获取倍增效应,以增强新能源汽车产品、企业、产业乃至整个区域综合竞争力。

(2)优化空间布局助推产业集群。鼓励有基础的地区建立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或以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为主导产业的智慧园区建设,对符合条件的入驻企业,在审批、资金、土地、人才和产业配套等方面按照相关规定予以扶持。引导设计、研发、检测、物流、金融等生产性服务机构向产业集聚区域聚拢,逐步形成产业集聚、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制造与综合服务联动的空间布局。鼓励新能源汽车重点企业以外引内联、战略性收购和兼并重组等方式,优化产业布局,整合优势资源,不断扩张产业规模和提升产业能级。

(3)加大核心技术研发支持。浙江省在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过程中,需要在鼓励汽车及其关键零部件生产企业强化与高校之类的科研院所之间的合作力度,在建立技术研发及检验机构平台的基础上,集中科研力量将新能源汽车关键领域内的技术攻克,以此来显著提高浙江省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中的自主研发能力。除此之外,浙江省政府需要对相关企业的新能源汽车开发流程建立及优化给予扶持,以便有效地突破新能源汽车在整车设计、匹配等方面的技术桎梏,从而进一步的推动纯电动汽车的研发及产业化发展。同时,企业也需要在得到来自政府部门的支持后,成立相应的新能源研究机构,主要负责汽车动力电池的研发工作,以此来有效突破制约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电池安全性、循环寿命等关键技术困境,并进一步重视与驱动电机、电动空调、电动转向等在内的关键领域技术研发。围绕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重点技术领域培育出一大批高新技术企业和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支持新能源汽车企业积极参与各类行业标准的制定,以提高行业准入“门槛”。

(4)以“强链”和“补链”的思路加强产业链招商。要运用系统思维聚合力,遵循产业发展规律构建符合龙头企业需求的产业链,建立主导产业的产业链全景图、重点企业和配套企业的名录、产业生态发展路径图,强化产业链精准招商和本地配套企业培育,引导产业成链、集聚发展。同时,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产业链会因其自身差异引发在资金规模及配套项目需要上的差距,继而导致招商引资模式及工作重心出现改变。故此,需要在有效区分项目类型的基础上,做到项目和招商引资策略的高度匹配。

(5)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市场需求。浙江省在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将在城市公共交通服务领域内使用新能源汽车作为切入点,借此来带动城市居民个体购买新能源汽车的行为,以便在提升市场需求量的前提下,推动企业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化发展,并同步提高其生产技术水平及利润空间。同时,仍就需要在公共交通服务领域深入推广新能源汽车的应用,鼓励省内各地级市及区县的行政事业单位、公共服务机构等所用的公务用车、商务用车等优先使用新能源汽车,最好是使用纯电动汽车。将新能源汽车在城市公交系统的应用范围进行进一步的拓展,通过运营权证数量的增加及鼓励整车企业直接参与运营等方式,将传统的燃油汽车逐步替换为新能源汽车,并可借助区域运营示范点的设置,强化出租车领域中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应用。此外,省内的各级政府需要做到逐渐扩大每一年的新能源汽车采购规模,并做到同步落实城市居民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的补贴试点工作。与此同时,电动汽车租赁行业的商业模式需要做出合理的创新,可以通过分时、分期租赁的结合及换电、充电结合的方式,促进电动汽车租赁行业的发展。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6年度浙江省高校访问工程师校企合作项目“浙江上市公司价值创造与产业政策研究——以新能源汽车为例”(项目编号:FG2016180)课题的部分成果。

猜你喜欢
产业发展新能源汽车现状
浅谈新能源汽车的概况和发展
关于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若干思考
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策略探析
基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对汽车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红色旅游产业现状分析及发展中管理问题研究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