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践思考

2021-05-08 05:28范永平
中国应急管理科学 2021年7期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范永平

摘 要:在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逐渐形成符号意识、几何直观、数感、数据分析观念、空间观念、应用意识、推理能力、模型意识、创新意识等核心素养。因此,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需将核心素养作为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鉴于此,本文将先就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基本概念以及核心素养的特点进行简单概述,再基于小学数学课堂中核心素养的基本原则进一步分析如何实践核心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课堂教学;小学数学;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獻标识码:A                                              DOI:10.12296/j.2096-3475.2021.07.194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量和要求标准也逐渐有所提升。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在学生日后的发展过程中,小学阶段的成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小学阶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经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教学任务。核心素养理念下,其对传统的教学方式及教学目标进行了改变。这对于教师而言是一种全新的挑战,要求教师能够不断研究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践核心素养的培养。

一、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基本概念

回顾我国小学数学教育改革,其一共经历了四个重要发展阶段,分别为教学大纲、双基、素质教育以及核心素养,而目前我国小学数学改革的核心即为“核心素养”。所谓数学核心素养,可将其理解为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数学的综合性能力,而非单纯意义上的数学能力。数学核心素养是在数学知识技能基础上,同时又超越了具体的知识技能。数学核心素养能够将数学思想和数学本质充分反映出来,其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具有持久性、整体性以及综合性的特征。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离不开数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会直接影响学生对于对数学这一学科本质的理解程度,且对于数学评价和数学教学的开展与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1]。

二、核心素养的特点

1.具有数学的实践操作性

在实际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有助于教师进一步培养学生们的实践能力,使其能够在对数学问题进行解答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一个良好的问题分析以及思维能力,有助于促进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长时间的积累下,有助于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从而愿意主动提升自身的数学实践能力。

2.确保课堂数学体系的完整

作为小学阶段数学教师,要想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们的核心素养,务必要以此为基础将更为健全的教学体系建立起来,不断将教学体系进行完善,如此便可促进学生重新认识数学课堂。通过将教学环节进行不断丰富,对每一阶段的教学内容都更为细致的为学生进行讲解,加强培养其数学能力,有助于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一个健全且良好的个人品格及数学素养。

3.目标更加具体化

通过培养小学阶段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能够将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目标更为具体化。在数学课堂中,教学可围绕教学内容不断丰富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基于此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及效率,使学生发展的更为全面[2]。

三、小学数学课堂中核心素养的基本原则

1.主体性原则

任何一学科的教学都应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且和谐共生的一个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担任的是一个实施者与组织者。作为学习过程中的主导者,其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

(1)具有专业自主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切不可机械单一的对教材生搬硬套,而是要作为知识的“贩卖者”,将教学的自主权充分发挥出来,能够善用发展性的目光,基于学生们的视角,将教材更具创造性的发挥出其作用,合理选择教学策略,将以往传统的教学方式变为自主性的确定要如何去教。

(2)具有自主自觉性

作为教师,需要时刻具备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的自觉,能够善于将课堂作为不断提升自我、实现自我的实践平台。通过将实践与理论相联系,并基于此对自身的教学方式不断提升与反思,将自身的专业能力与教学理念逐渐内化于日常的数学教学组织活动与教学设计中,为学生营造出更为良好的学习氛围,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

(3)具有教学灵活性

教师需要懂得融会贯通,时刻具有主动学习的信念,积极向名师、同伴及书本进行学习,能够结合学生们的年龄特点灵活的设计教学方式。通过不断丰富自身的教学经验,逐渐形成具有自己个人特色的教学方式。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则为学生的主体,其主要表现为:

(一)具有学习主体性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确定教学内容的过程中来,同时能够结合教学内容自主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进行选择[3]。

(二)具有学习能动性

学生需要能够自主批判与调控自己的学习活动,能够客观且主动的去发现问题,并能够以创造性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三)具有内化提升性

在学习活动中,学生作为实践者,其能力、方法与知识均能够在自主构建的过程中逐渐实现内化提升。

教师所发挥出的主导作用,其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将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出来,而学生能够更好的将主体性发挥出来的前提条件就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因此,双方是在互相推动的过程中,逐渐实现不断发展和共同进步。

2.目标性原则

“为什么而教”、“教些什么”以及“要教导什么程度”即为课堂教学目标的主要需要回答的问题。一个教学目标是否定位足够准确,将会对以上三个问题的实践与回答产生直接影响。就目前来看,普遍存在教学目标虚化的现象,因此会对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产生直接影响[4]。鉴于此,教师可由以下几方面入手对教学目标进行明确:

(1)研读标准

对于课程标准而言,其属于一个相对完整的目标体系,其中的总体目标即对学生多长时间需要达到如何的学习效果进行了明确规定;学段目标则属于学习的一个阶段性目标;教学目标则属于教学过程中具体化的目标。鉴于此,教师需要将教学目标与课程之间的关系有更为正确的理解,从而将其作为制定教学目标的一个主要依据。此外,教师需要能够准确领会并更好的把握课标精神,尤其需要关注学段目标及总体目标的教学要求,并逐渐观察其发展与变化情况。

(2)领悟教材

所谓教学内容实际就是结合教学目标而制定出的具体操作内容,作为教师需要对教材进行认真研读,将教材中的重点难点、需要学生提升的技能点、情感态度的着力点、进合作学习的操作点等进行重点掌握,同时进一步细化教学目标。

(3)分析学情

面对不同的学生,同样的教学方式其教学效果也会存在差异,因此要求教师能够做到“以学定教”[5]。在课堂教学前,教师需要充分研究学情,对学生的认知基础水平进行详细了解。只有做到对学生的综合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对学生的认知需求与思维水平进行进一步分析,才能更为准确的掌握学情,才能将教学目标制定的更为可行且更有针对性,从而将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有效性进行进一步提升。

(4)加强创新

现如今,计算机技术开始被广泛应用于教育教学中,要想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全面型人才,充分结合现代社会需求十分关键。鉴于此,教师在实际数学教学中,需要灵活运用更多新型的教学方式不断丰富教学课堂。可以通过情境教学及多媒体技术等,将课堂氛围活跃起来,充分激发学生们的参与积极性。例如,在认识图形的过程中,单纯靠教材进行讲述难免枯燥无味,通过应用多媒体,能够更为形象的为学生展示各种图形,在创设更为活跃的教学氛围的基础上,加深学生印象。

3.问题性原则

作为数学课堂教学的核心,在课堂中教师应以“问题”作为教学的主线,将“解决问题”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主要内容,师生一同对问题进行探讨,共同探索并解决问题。一个有效的学习通常是建立在解决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过程中,如此才可将学生的能动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出来[6]。

(1)激发、启动

作为教师需要能够将教材中的主要矛盾抓住,结合学生自身的心理特征及知识储备,为其营造出一个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以及求生欲的教学情境,只有将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因激发出来,同时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探究目标与思维方向,才能够充分发挥其主体的能动性。

(2)监控、调节

在对问题进行探索的过程中,教师要做的不仅是对学生对问题进行自主探究的进程进行调控,还需全面关注学生们的参与效度,适当对其进行策略性的指导。在探究过程中,虽然学生为整个探究过程中的主体,但这一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一方面来看,在思考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思路脱节、思维受阻的情况,此时教师需要适当适时的予以引导与启发,使学生能够打破思维上的禁锢,将问题顺利解决。另一方面来看,在探究过程中,学生难免会由于认知水平问题而出现盲目猜想、简单判断的情况,此时学生需要予以科学的引导,使学生能够进行有效尝试与科学预测,最大限度减少偏差[7]。

(3)体悟、反思

在学生将问题顺利解决后,教师还需要做最后一步就是组织学生反思问题解决的过程,其中可以对研究方法、研究过程以及研究结果进行反思,并客观评价自身的学习效果及学习质量,逐渐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四、情感性原则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需要遵循以下两点:

1.鼓舞、激励学生

作为教师,需要将学生始终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对班级内每一位学生都予以尊重和关注,善待他们,提升学生们的归属感和自信感。此外,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教师需要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其充分的关怀、重视与期望,结合学生的能力水平、性格特点、能力水平以及知识基础等多方便对教学内容进行设计,在为学生提供学习方面的策略指导及心理支持的基础上,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就感[8]。

2.加强学生间的互动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强调使每一位学生参与到学习中,还需强调学生之间进行一定的互动与交流,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与分享。只有学生建立起一定的信任关系,才能够进行有效合作,且只有学生能够宽容、真诚的待人,当他人提出不同的意见或出现过错时,学生才能够依然积极的参与到问题的解决中,与小组成员共同将问题更好的解决[9]。

3.真诚的进行教学评价

小学数学教学中语言的简练十分重要,有助于提升学生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也需相对精简,同时要科学的进行评价,加强对学生的鼓励,即使学生存在一些错误也不可直接的批评和指出,容易伤害孩子的自尊心。通过真诚且富有感情的点评,有助于保护孩子的自尊心,从而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以鼓励为主的鼓励,既不会打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同时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五、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需要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将其主体地位明确是基础。此外,教师在为学生讲授数学专业知识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数学知识的教学引导学生对身边的一些事物有更为客观且清晰的判断,从而帮助学生树立一个健康正确的三观,将其对待数学的态度进行端正。通过有效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有助于让学生们更为热爱数学学习,甚至更为热爱生活。通过加强培养学生们的实践能力,有助于充分发挥数学教学的“育人”作用,提升学生们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蒋春丽.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數学课堂导入教学思考 —— 以"用计算器探索商不变的规律"教学导入为例[J].数学教学通讯,2019(28):28-29,39.

[2]温发达.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践思考[J].文渊(小学版),2019(9):387-388.

[3]宋玲萍.核心素养之课堂教学思考——怎样落实于具体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之中[J].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2017(12):39-40.

[4]梁翠玲.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分析[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20(5):168-169.

[5]苏芹.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课堂深度教学的思考与实践[J].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2019(9):14-17.

[6]马秀芳.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分析[J].数码设计(下),2020,9(5):137-138.

[7]余悦珊.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翻转课堂的教学实践[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20(19):144-145.

[8]刘萌.核心素养观照下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思考与实践[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20(25):60-61.

[9]杨永茂.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核心素养的几点实践和思考[J].数码设计(上),2019(7):107-108.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以培养素养和能力为核心的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研究,编号SJGZY2019003。

(鹤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黑龙江鹤岗  154100)

猜你喜欢
核心素养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