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

2021-05-08 05:28郑新山
中国应急管理科学 2021年7期
关键词:教学效率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摘  要:教学效率的高低并不是由老师在课堂中教授知识的多少所决定的,而是要看学生在课堂中掌握知识的程度来决定。在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中,课堂的气氛比较沉闷,学生学习的动力不足,课堂教学的质量明显不高。老师要善于发现教学中的问题,不断优化课堂教学,以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效率;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獻标识码:A                                                 DOI:10.12296/j.2096-3475.2021.07.256

一、理论联系实际

比如在《24时计时法》这一章节学习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创设生活情境来引入24时计时法的知识点,让学生能够将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结合起来,从已有的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能够在与自己实际生活相贴合的情景当中,学习到24时的计时方法。老师要积极为学生创设思考的平台和空间,让学生学会两种计时方式的不同,理解24时计时法和普通计时法之间的区别,同时在练习的过程当中,老师也可以设计生活情境,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从生活现象当中感受到24小时的变化,让学生能够从节目单和商场营业时间等实际的生活事件当中,认识并且掌握24时计时法,感受到24时计时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另外,老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可以设置打地鼠的游戏,让学生在寓教于乐当中,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最后,老师可以让学生运用24时记录自己的一天,以此来锻炼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培养良好的时间观念。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当中,还可以引入社会热点问题,提高学生思考和学习的积极性,从生活中的案例出发,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从而提高数学学习的热情,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二、找准教学突破口

老师应该根据教学目标研读教材内容,明确最核心的重点知识,将此作为教学突破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难度比较大的知识,帮助学生降低学习的难度,提高课堂学习的质量和效率。比如对于小学生来说,分数这一概念比较抽象,学习的难度比较大,学生在第一次学习时,理解上会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加强直观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老师要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概念,在教学的过程当中,老师要充分发挥出学具的作用,通过折纸和涂色,让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分数的概念。在认识几分之一的前提下,让学生能够用图形得出一个分数,并且能够说出所创造出分数的具体意思。通过这一教学设计,学生能够通过自己动手折一折涂一涂来主动思考,从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到掌握分数的概念,从而极大的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能够正确的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意义。

三、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

在学习《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时,学生要能够正确认知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特点,了解面积单位,由于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是学生在小学阶段首次接触的知识点,同时平面图形面积计算这一概念为学生在后来的图形面积学习奠定重要的基础,因此老师在教学面积公式时,可以将实践操作引入到教学过程当中,让学生通过亲手实验来验证,用几个一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可以摆出不同的长方形,以此让学生可以总结出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在学生掌握了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之后,可以通过知识迁移完成正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学习。老师在课堂当中,可以先让学生自己探索摆一摆几个一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不同的长方形,然后根据所拼的长方形,来思考长方形的面积和哪些因素有关。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实验,能够了解到长方形中的面积单位,和小正方形之间的个数和行数之间有关联,从而能够正确的掌握长方形的长和宽决定长方形的面积,然后可以让学生之间相互交流,探索哪一种方式最为简便,能够快速的计算出长方形的面积。通过设计教学环节,能够将原本单调乏味的数学知识,变得更加的生动有趣,让数学学习融入到实际的生活情境当中。长方形面积学习完成之后,学生通过推理和验证,能够完成正方形面积计算的学习,从而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主动求知的欲望,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四、优化练习设计

在课堂教学环节当中,课堂练习是帮助学生巩固课堂中所学知识的重要环节,老师能够通过学生在课堂中练习的反馈,及时的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以此为依据,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的质量。所以老师应该重视课堂练习,优化练习设计,从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及教学的目标出发,设计科学合理的练习,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比如在教学《简单的周期》这一章节时,老师可以通过设计有梯度的练习题,让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这一章节中的知识。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如何计算周期这一知识点之后,老师可以让学生计算第28面彩旗的颜色,并且让学生学会区分出28面,其中有几面红旗几面黄旗,最后老师可以通过设计三角形、正方形和圆形的规律题,让学生思考第56个图形是什么?在其中有几个三角形,几个正方形和几个圆形,通过不断的提问一,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让学生能够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五、结语

小学数学老师要从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出发,依据教学的目的和内容,设计教学的环节,结合多种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学习的平台,切实提高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让学生能够在课堂当中学到有用的知识,提高其数学能力,发展数学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洪洁.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J].读与写:中旬,2021(1)0133-0133,0192.

作者简介:郑新山,男,山东博兴县人,大专,二级教师,一直从事初中、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工作认真负责,深受学生喜欢。

(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陈户镇中心小学  山东滨州  256600)

猜你喜欢
教学效率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效率
论花样游泳运动员选材和初级教学模式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