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传统:布朗族“贡母”节的当代重构及其仪式实践

2021-05-09 12:36黄彩文沈彭
民族学刊 2021年11期
关键词:文化变迁民间信仰

黄彩文 沈彭

[摘要]云南省永德县布朗族的“贡母”节起源于送归布朗族传统的“拱木”会,是永德布朗族重要的民俗信仰活动。当地布朗族文化精英为了在现代社会变迁中拓展布朗族文化的生存空间,弘扬和传承优秀民族文化,与地方政府合力推动重构了“贡母节”,由此重塑了地方社群的传统仪式与文化空间,并使之成为维系布朗族历史记忆和文化认同的重要标志。这种“传统的发明”、节日的再造和“非遗化”的传承不仅有助于提高布朗族的民族自豪感和社区凝聚力,维护中华文化多样性,而且成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平台以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纽带,为乡村振兴背景下永德布朗族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

[关键词]送归布朗族;“拱木”会;“贡母”节;民间信仰;文化变迁

中图分类号:C9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91(2021)11-0070-08

基金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越、老、缅跨境民族地区民间信仰数字地图集”(17ZDA210)、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乡村振兴战略与中缅跨境民族地区乡村治理研究”(18XMZ057)以及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科研项目“布朗族传统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价值及其创新发展研究”(2020tdxmy18)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黄彩文(1970-),

男,云南永胜人,云南民族大学云南省民族研究所(民族学与历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民族学博士,研究方向:民族学、文化人类学;沈彭(1993-),女,山西榆次人,云南民族大学云南省民族研究所民族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族文化。云南 昆明 650504

民间信仰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和深厚的社会基础,指的是流行在中国一般民众尤其是农民中间的(1)神、祖先、鬼的信仰;(2)庙祭、年度祭祀和生命周期(life cycles)仪式;(3)血缘性的家族和地域性庙宇的仪式组织;(4)世界观和宇宙观的象征体系。[1]从民间信仰变迁的内在逻辑来说,主要有两个层面的变迁动力。一方面,由于受“文革”期间政治运动的批判和压制,我国各民族的民间信仰曾经被视为“封建迷信”遭到取缔而一度失去了生存空间。不过,20世纪80年代以来,民间信仰因应于国家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重新确立而渐次恢复,更因民俗文化地位作用的彰显而迅速扩长。[2]相关研究表明,在我国民族社会中,民间信仰不但没有在现代化的过程中消亡,反而在经过短暂的断裂之后迅速复兴,在现代社会变迁之中获得了生存和发展,并逐步参与到国家的活动中,充分展示了民间信仰面对社会变迁和国家力量所表现出来的极强的适应性。[3]换言之,中国当代社会的现代性成长或将持续激发传统民间信仰内部发展和自主发展的动力。[4]另一方面,从民间信仰作为文化特征来说,民间信仰在本质上也会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产生相应的变迁。例如历史上洱海流域的水神呈现出阶段性流动的特点,但是各阶段的水神元素却在白族人的宗教实践中迭代并存,相互融合,最终在现实中构建出一个多元的水神信仰结构。[5]再如,金平傣族多种信仰文化通过长期交融与变迁,呈现出以民间信仰和南传佛教信仰为主、兼有道教文化以及儒家文化信仰的多重信仰文化的特色。[6]因此,中国当代民间信仰通过哪些方式得以重构与复兴,又将表达出何种信仰实践特征,皆是值得探讨的重要问题。[7]近年来,边疆民族地区的村落文化精英与地方政府合力推动民间信仰“节日化”与“非遗化”传承发展,从而导致民间信仰及其仪式变迁的现象值得我们去关注和探讨。

“贡母”节是近年来在云南省临沧市永德县布朗族文化精英与政府合力推动下重构的一个民族节日,起源于送归布朗族传统的“拱木”会,是永德布朗族重要的民俗信仰活动。送归行政村地处永德县永康镇西南部,全村辖大送归、小送归、落阿洼、南木丘、蚕豆园和小白水6个自然村,截至2017年底,全村共有393户1545人,其中布朗族1528人,①是一个典型的传统布朗族聚居区。2017年至2018年,笔者三次到永德县送归村进行关于“贡母”节的田野调查,运用参与观察法和访谈法收集到大量的第一手资料。本文通过永德县送归布朗族重构“贡母”节的个案,从集体记忆和文化变迁的角度探讨送归布朗族历史记忆中的“拱木”会是什么?布朗族文化精英与当地政府如何再造传统?其再造的过程是什么?如何重构“贡母”节要素?从而为我们理解边疆少数民族社会的民间信仰与文化变迁提供一个鲜活的案例。

一、布朗族集体记忆中的“拱木”塔与“拱木”会

法国著名社会学家莫里斯·哈布瓦赫认为,集体记忆是一个社会建构的概念,既是一种物质客体、物质现实,比如一尊塑像、一座纪念碑、空间中的一个地点,又是一种象征符号,或某种具有精神含义的东西、某种附着于并被强加在这种物质现实之上的为群体共享的东西[8]。送归布朗族民间信仰中最重要的集体记忆是“拱木”塔和“拱木”会。“拱木”一词在永德送归布朗语中是“佛塔”之意,最初是南传上座部佛教的产物,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在地化为永德送归布朗族的民间信仰。当地村民解释说,“拱木”山远远望去与佛塔有些相像,因此而得名。“拱木”会与“拱木”山、“拱木”塔息息相关,在送归布朗族村寨中,流传着一个关于“拱木”塔起源的神话故事:

传说在很久以前,送归布朗山寨突发瘟疫,不少村民死于这场瘟疫,姓金的总寨头也不幸染上瘟疫去世。有天夜里,观音菩萨托梦给金夫人说,布朗山寨有一座形似佛塔的山峰,只要让一个佛爷到山峰脚下诵经祈福七天七夜,瘟疫便可消除。为了挽救布朗族村民,金夫人带着是佛爷的儿子来到山下诵经祈福。时间一天天过去了,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染上瘟疫的村民也逐漸康复。到了第七天晚上,昼夜不停地诵经祈福的佛爷已经累得睁不开眼,金夫人一边看着儿子一边心疼得流泪。当佛爷诵经祈福的声音戛然而止,金夫人的泪水也已流干,佛爷颤巍巍地站起来向母亲跪拜。突然,一道祥云从天而降,托起了这对母子向天上飞去……后来,各寨头召集布朗村民商议,大家一致同意将形同佛塔的山峰称为“拱木”山,并在山下建造一座佛塔,以感恩成仙的金夫人和佛爷,同时希望布朗族子孙后代永远铭记母爱的伟大以及对母亲的感恩之情。[9]

实际上,在永德县送归村曾经有两座古老的佛塔,每年堆沙节后附近相邻村落的各族群众都会在此处举行盛大的“拱木”会,是整个永德地区南传上座部佛教信众以及布朗族群众共同参与的一项民俗活动,主要内容是祭拜“拱木”塔,祈求平安,后来逐渐演化为送归布朗族的民间信仰。

送归村的布朗族老人介绍,以前“拱木”山有很多堆起来的小“拱木”,也就是当地人所说的“师傅坛”,传说有各路神仙栖居于此。手艺人或习武之人若想讓自己的手艺、武功超人一等,在勤于学习和实践的同时,每年都要在固定的日子祭拜“师傅坛”。除此之外,寨子里或村民家里遇到麻烦事或家运不顺时也会去“拱木”山祭祀祈福。祭山神的主祭人蒋金贵向笔者讲述:“以前村子里的老人都会说起‘拱木山的故事。以前村子里谁家的牛找不到了,走丢了,他们就去‘拱木山那里跪拜,祈求‘拱木山神把牛送回家里,结果过了几天家里走丢的牛回家了。还有要是有人生病了,吃药很久都不见好转的话,家人也会去‘拱木山那里祭拜祈祷”。②在布朗族人的心中,“拱木”山是他们的保护神栖息之地,是必须心存敬畏而绝对不可冒犯的神山。因此,当地大多数布朗族都会自觉保护“拱木”山的一草一木和鸟兽奇石,不会随便砍伐“拱木”山的树木或采挖山上的花草和石头。若有违犯,将会受到神灵的惩罚。

“拱木”塔。从前“拱木”山脚下有两座佛塔,塔依山而建,送归布朗族称之为“拱木”塔,是送归布朗族祈福拜神的重要信仰空间。据送归布朗族文化精英、云南省布朗族研究会副会长、曾任永德县工会主席兼人大副主任委员的金常学向笔者介绍,“拱木”塔大概建于南诏时期的公元851元,据说当时建“拱木”塔的工匠师傅是村民专门到大理请来的,南诏汇集了大批从四川等地来的能工巧匠。“拱木”塔由“公塔”和“母塔”组成,因此民间也将其称为“公母塔”。位于小山坡上地势较高之处的为诵经塔,一般诵经祈福等活动都围绕诵经塔展开,人们习惯称之为“公塔”;位于地势较低处的为舞摆塔,人们会在塔周围跳舞玩乐,人们习惯称之为“母塔”。“原来的塔有两个呢,有的人也叫它公母塔。在山上那座叫公塔,颜色是砖红色,整个塔都是圆(柱)形的,越往上越尖,一般祭祀去世的人,给过世的人送一些金银财宝啊,或者是吃的东西,就要在那里祭祀,消灾解难祈求平安也是在那里祷告。下边那座是母塔,是黑色的,整个塔都是那种大石条建的,底部是方形的,越往上越圆,底部是实心的,年轻人嘛,去了以后想跳舞跳摆啊,就在那边敲鼓跳摆”③。此外,离“拱木”塔约两百多米远的地方,有一眼青龙泉,泉水被送归布朗族视为圣水,以前每年“拱木”会时人们都要用青龙泉的水来滴水祈福。

“拱木”会。“拱木”会一般于堆沙节即泼水节后三天(有时为两天)在“拱木”塔旁举行。堆沙节在永德布朗语中被称为“过赛”,民间也称之为“闹拱木”。堆沙节时各自然村的村民聚集到有佛寺的村寨,各家将洗净的沙子集中堆成五堆沙,上插鲜花等物以及蜡烛、粑粑、水果等供品,老人前往寺内“赕佛”,听佛爷和尚念经,年轻人“跳摆”和戏耍,三天之内人们不做农活,穿新衣服,吃肉饮酒,大家互相泼水祝贺。各村寨的村民在寨子里过完堆沙节后相聚于“拱木”塔,并开展以下活动:一是要拜塔祈求平安,村民们各家准备好水果、鲜花、粑粑等供品用来献塔。二是佛爷诵经为信众求福,诵读的经书由佛爷抽签决定。三是跳摆庆祝,据说以前跳摆的均为男性,女性不得跳摆。四是年轻男女举行对歌或“串姑娘”等活动,“拱木”会为未婚青年男女交友恋爱提供了空间。五是泼水祝福,“拱木”会为堆沙节的一项活动,因此延续了堆沙节最有特色的活动——泼水祝福。六是进行商贸活动。老人们回忆说,“拱木”塔被毁之前,每年“拱木”会都会聚集很多本地村民和外地商贩进行商品贸易,主要销售衣服鞋帽、农产品、小食品及各种手工艺品,大概要持续七天之久,十分热闹。此外,周边村寨信众甚至耿马、缅甸等地的僧侣每年“拱木”会期间也会聚集于此,拜佛祈祷,做斋供佛,祈求平安。可惜“拱木”塔毁于1967年,“拱木”会也从此停办。

二、传统的再造:从“拱木”会到“贡母”节

在现代化与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变迁已经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人类学家认为,文化变迁是一切文化的永存现象,就是指或由于民族社会内部的发展,或由于不同民族之间的接触,因而引起一个民族的文化的改变。[10]从田野调查的情况来看,民族文化的传承经常处于一个动态的过程,其中包括文化持有者对自身文化传统的解构与重构。随着现代性的日益渗透以及国家对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力度的不断加大,永德布朗族文化精英与地方政府围绕“拱木”会这一布朗族的民间信仰展开了一系列的社会动员和仪式重构,并通过申报为县、市两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式将传统的民间信仰活动“拱木”会建构成为属于自己的民族节日,其重构与再造主要有三个标志性的事件。

(一)成立布朗族文化传习所

法国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布迪厄提出了文化实践及其再生产理论,以便独到地揭示当代社会的基本特征。他指出,当代社会是一个以文化实践及其不断再生产作为整个社会的基本运作动力。[11]14换言之,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国家和民间力量的参与下,不同区域的民族文化经历了从“无意识的传承”到“有意识的创造”这一过程,正是一种“文化的生产”与“文化再生产”的过程。[12]永德县送归布朗族“贡母”节的现代重构,是在当地布朗族文化精英的大力推动下,以传统“拱木”会为基础对其民族文化进行“生产”与“再生产”的结果。在民族文化保护传承过程中,各民族的文化精英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一般而言,民族文化精英可分为各种符号、知识领域内的专家和文化秩序的阐释者两类。[13]永德布朗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本民族文化精英金常学的努力与推动。出生于送归村的金常学,早年曾到部队当兵服役,退伍转业后进入政府部门工作,并在乡镇和县里的多个部门担任领导职务。在他的大力推动下,永德县于2012年4月14日在德党镇石门寨自然村成立了布朗族文化传习所,金常学兼任布朗族文化传习所名誉所长及顾问。布朗族文化传习所成立后,在县民宗局的大力支持下对永德县各布朗村寨的民族文化进行了实地调查研究和挖掘保护工作,为传承和发展布朗族文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重建“贡母”塔

民俗作为一种传统的力量,总是作用于一定的民众群体,或者说,一定的民众群体总是建构、流行自己特色的民俗惯习,或行为模式。[14]早在2002年,送归村委会就集资对小送归的佛寺进行了翻修,2008年集资塑立了一尊高2.16米的大佛,2010年又在小送归佛寺内建造了一尊傣式佛塔——平安塔。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布朗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促进永德布朗族民俗文化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传习所决定在“拱木”塔遗址处建立一个集布朗族文化传习培训、布朗族民俗展示以及布朗族传统节庆活动等为一体的文化园,由此展开了恢复重建“拱木”塔的工作。布朗族文化传习所在永德县旅游局的支持下拟定了《关于修建永德县“贡母”文化园的项目书》,经多方论证后开始实施。2013年1月21日,重建“拱木”塔工程启动仪式在佛塔遗址处举行。送归布朗族村民不仅积极集资捐款,而且还投工投劳帮忙施工建塔,经过两年多的紧张施工,2015年4月底完成了“拱木”塔的建设。新建成的“拱木”塔为砖混结构,共计七层六角,占地面积约50平方米,宽5.8米,高21米。塔身一层为空心结构,实际为一座佛寺,供有一尊释迦牟尼佛像。

(三)举办节日活动

2015年佛塔建成后,金常学与永德县文体局分管副局长、送归村委会书记、祭山神主祭人蒋金贵以及布朗族教师杨正发等人商议,决定将以前的“拱木”二字改为“贡母”,将重建的佛塔更名为“贡母”塔,并策划在佛塔开光当天举行第一届“贡母”文化旅游节,以此延续送归布朗族历史上传统的“拱木”会。当问到为何要将“拱木”改为“贡母”时,金常学向笔者解释说:

用“贡母”二字代替“供木”,主要基于以下考虑:一是永德布朗语中的佛塔发音为“拱木”,“贡母”二字由此音译而来;二是送归布朗族关于“拱木”塔的神话传说也是讲布朗族母亲和她的儿子为了拯救遭受瘟疫的村民而化为神仙的故事,因此用“贡母”二字更能体现布朗族孝敬母亲的传统美德和优秀品质,孝敬母亲有积极的寓意,与主流文化价值观相适应;三是“贡”有无偿的意思,即孝敬贡奉母亲是不讲条件的。归根结底,以上这些想法都是为了更好地与主流文化接轨,更好地把布朗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代代相传下去。④

格尔兹认为,文化是“从历史上沿袭下来的体现于象征符号中的意义模式,是由象征符号体系表达的传承概念体系,人们以此达到沟通、延存和发展他们对生活的知识和态度”[15]103。文化通过符号传递并发展,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一个简单的文化事项要通过一定时间来丰富意义,才能建构为一种符号。“贡母”节就经历了这样的过程。在金常学等人的精心筹备下,2015年5月3日举办了首届“贡母”文化旅游节暨“贡母”佛塔开光大典,有来自送归和周边村寨的布朗族、佤族、傣族、彝族、汉族以及耿马、施甸等地的近三万各族群众参加。除了举行传统的祭塔仪式、千人点油灯、跳摆等活动外,还举行了盛大的文艺演出活动。佛塔重建和首届“贡母”节的成功举办,使“贡母”节成为永德布朗族标志性的文化符号以及维系布朗族历史记忆和文化认同的重要标志。

为了进一步拓展布朗族传统文化的生存空间,布朗族文化精英还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和社会关系网络,积极推动“贡母”节的“非遗化”进程,继2016年永德布朗族“贡母”节被列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之后,2017年又顺利入选临沧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类)保护名录。在短短两年的时间里,“贡母”节先后入选县、市两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除了得到当地政府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外,布朗族文化精英在重构“贡母”节的过程中也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贡母”节仪式实践与文化展演

随着首届“贡母”节的成功举办以及入选临沧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永德布朗族的“贡母”节在临沧地区少数民族村寨的影响逐渐扩大。从2016年开始,“贡母”节的举办时间定为每年农历三月十六日至十八日三天,但主要的仪式活动主要在农历十六日这天举行。2017年4月12日(农历三月十六日),笔者参加了永德县第三届“贡母文化旅游节”,第一天的主要仪式活动过程如下:

一是祭祀山神。上午十点,首先要进行祭祀山神仪式,祈求山神保佑来参加节日的人都平平安安。祭祀山神的主祭人是蒋金贵,主祭人属相必须属龙或属蛇。祭祀需要准备的供品主要为:红毛的公鸡一只,大米和米饭各一碗,腊肉一块,香三炷,蜡烛两支,食盐少许,一些白酒和茶葉水。祭山神分“领生”和“回熟”两个环节,“领生”即生祭,首先将青蒿放在烧红的犁头上,然后用沸水浇灌其上,谓之“打醋汤”,以示除秽和清洁。之后点燃三炷香供在“贡母山山神之位”的石碑前,分别代表天地、神、人。再点燃两支蜡烛放在香的前方,并把装有大米和食盐的碗摆放于“贡母”山神牌位前。最后将公鸡杀死并滴血,将鸡血置于有食盐的碗中供于山神牌位处。摆好祭品后,主祭人一边撒谷米花一边开始祷告:

尊敬的天神、地神及各路神灵,就举办贡母节的美好日子,现在为你们举行生祭礼仪,点燃香火为你们铺路,点亮蜡烛为你们照明。大红公鸡的鲜血象征感恩的誓言,我们永远铭记你们的护佑。在这个清秀明净的环境里,我们向你们真心祈祷,请你们,护佑人间的太平美好,保佑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保佑贡母节圆满举办,保佑参加贡母节的人吉祥平安。[9]

主祭人祷告完毕,将公鸡拔毛处理后,与米饭、腊肉放在一起煮。待米饭、腊肉和鸡煮熟,就要进行“回熟”,即“熟祭”。之后将茶水和白酒分别洒在香和蜡烛的下方。最后在茶杯和酒杯里放入白米饭和鸡肉等,然后对着大山祈祷,并将杯子里的东西全部泼洒出去,意为分给周围的孤魂野鬼,告诉他们不要来和山神抢食吃。

二是祭祀龙神。祭龙神也就是祭水神,目的是祈求水神保佑布朗族村寨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祭龙神活动一般在祭祀山神活动之后进行,其仪式过程比较简单,需要准备的祭祀用品一般是蜡烛、谷米花、鲜花还有三面小白旗,其中一面白旗做成龙的形状,另外两面白旗为三角形。先将三面白旗依次(左右为三角形,中间为龙形)插在青龙泉石碑前,然后点燃蜡烛,插好鲜花,将谷米花洒在空中和石碑前,还有青龙泉中,并向龙神祈愿:

尊敬的龙神,就举办贡母节的美好日子,我们虔诚地祭拜您,美丽的鲜花代表对您的赞颂,点亮的蜡烛为您照明,纯净水为您洗尘和解渴。我们永远铭记您的护佑。在这个清秀明净的环境里,我们向您真心祈祷,请您护佑人间的太平美好,保佑五谷丰登、六畜兴旺,风调雨顺,保佑贡母节圆满举办,保佑参加贡母节的人吉祥平安。[9]

三是赶集交易。商贸活动是“贡母”节的一项重要活动,早晨九点左右,贡母塔附近就聚集了一些来赶集的小商贩,有一些是从附近的端德、端楞等傣族寨子过来的,有一些是从县城里过来的。傣族村民大多销售手工刺绣品和具有傣族特色的风吹粑粑,从县城来的大部分是汉族,他们主要出售各种小吃及小商品。据说从前的“拱木”会就在“拱木”塔旁边举行,一般会持续七天,有很多商品都在这里交易,现在缩短到只有三天的会期。

四是祭塔拜佛。“贡母”塔内设有佛堂,内供释迦牟尼佛。“贡母”塔前方是烛台,人们前来焚香拜佛。烛台右方是天地神,主要保佑天地平安,大众平安。从早晨开始就陆续有周围村寨的群众前来祭塔拜佛,拜佛的群众以女性居多,她们先在烛台处点燃两支红色或白色的蜡烛,并将带来的糯米饭、粑粑和鲜花等物供奉于此,然后面朝佛塔跪拜,叩头祈福后起身。接着脱鞋进入佛堂内,每个人将带来的糯米粑粑、水果、生米饭还有少量现金聚在一起,面朝释迦牟尼佛像,跪坐在周围叩头祈福,安章坐在旁侧诵经祈祷。走出佛堂后,人们沿顺时针方向绕塔祭拜一周,在六面佛像前祈祷许愿,之后又到天地神处,点两支蜡烛供奉,并放一些糯米饭、水果、鲜花等,祈求平安。最后来到诵经塔旧址处,再次祭拜祈祷。

五是树立幡杆。大约中午十二点以后,送归各村寨村民便纷纷出发前往“贡母”塔。出发之前由各村寨的“穑长”(送归布朗族村寨保护神“穑神”祭祀仪式的主持者)带领几个青壮年砍一棵大约六米高且笔直顺滑的龙竹竿,然后前往“贡母”塔。到达“贡母”塔后,各村寨“穑长”在附近的空地上选一个地点开始挖树幡杆的坑,村民则从竹竿顶部往里面塞几元现金,之后用一个事先准备好的木鱼封顶,并在顶部插上鲜花,同时用鲜花枝沾水洒向竹竿,滴水祈福;接着在挖凿好的坑里放入一些零钱,并用葫芦在竹竿底部和坑里滴水,洒入一些谷米花后,伴随着阵阵欢呼声,村民们合力将幡杆竖起来,再洒水庆祝。之后,各个村寨的村民围着幡杆跳摆庆祝,祈求村寨来年吉祥如意。

六是诵经祈福。大约下午三时许,两位佛爷和几位安章陆续来到佛堂并开始诵读《平安经》。经文《平安经》主要是为前来参加“贡母”节的村民和外地群众祈求平安。整个诵经过程持续了将近三个小时,诵经过程中也不断有人拿着鲜花、粑粑等供品去佛堂里拜佛祈愿。

七是文艺会演。到了下午两点左右,“贡母”文化旅游节文艺会演便在“贡母”塔的小广场上正式开始。文艺会演共有十余个节目,分别是布朗族的“葫芦舞”以及傣族、佤族的传统歌舞等节目。整个文艺会演持续两个多小时,舞台周围聚满了前来观看表演的村民与游客,有时台上的演员还会与观众互动,为演出增添了不少娱乐性。

八是“贡母”仪式。文艺会演结束后,还要在“贡母”文化广场举行“贡母”仪式,即致敬母亲,主持人一般由寨头担任。在仪式中通常会选一位年纪较长且德高望重的妇女作为母亲代表,接受晚辈的叩首礼和献花。母亲代表端坐“贡母”塔前不远处,面前是跪在地上手捧鲜花的晚辈们,在主持人的指引下,晚辈们向这位德高望重的妇女三叩首,以表达对母亲的养育之恩。

九是跳摆狂欢。“贡母”仪式结束后,大家便在贡母塔附近的小广场上围成一个大圆圈跳摆,中间有几名男性,有人背着象脚鼓,手上缠着白布用来敲击象脚鼓;有人负责敲大铓和小铓。布朗族女性,年长者一般身着深蓝色上衣和黑色筒裙,用黑布包头,年轻者身着颜色较为靓丽的上衣及筒裙,用橙色或者黄色带花毛巾包头;傣族女性,年长者一般身着白色上衣和黑色筒裙,用白布包头,年轻的穿着颜色鲜艳的傣装,直接盘头发;佤族女性一般用各式各样的布来做包头。各民族群众以及外地来的游客跟着象脚鼓的节奏载歌载舞,共同欢庆“贡母”节。跳摆进行一两个小时后,大家渐渐散去,第一天的“贡母”节仪式活动全部结束。

农历十七、十八日这两天,送归村的布朗族群众主要在村寨里举行树幡杆、跳摆和打陀螺等庆祝活动,一些村民也会到“贡母”塔进行滴水祈福以及赶集交易。从传统“拱木”会到当代“贡母”节,送归布朗族不仅建构了属于自己的民族节日,而且地方文化精英还在传统民俗活动的基础上对活动形式以及内容进行了解构与重组,由此导致其节日时间、节日内容以及节日内涵等方面也发生了流变。

一是节日时间的变化。布朗族传统的“拱木”会一般在堆沙节后两天或三天举行,重构后的“贡母”节则将举办时间固定在每年农历三月十六日。金常学告诉笔者,将“贡母”节的日期固定在这一天举行的原因有以下兩方面:一方面是因为农历三月十五当地有“供土佛”的活动,“贡母”节日期定在“供土佛”后一天,那些来“供土佛”的人也可以顺道前来欢度“贡母”节,有助于扩大节日参与群体和影响力;另一方面是因为农历三月十六为准提菩萨诞辰日,佛教徒认为准提菩萨是一位感应甚强、对众生至为关怀的大菩萨,更是三世诸佛之母,其福德智慧无量,功德广大,能满足众生愿望。

二是节日内容的重组。以前的“拱木”会祭祀山神是在“拱木”山下路边的一块石头处进行,且没有固定的主祭人和祭祀流程。如今的“贡母”节将祭祀内容重新整合,重新塑造了“贡母山山神”之牌位和“青龙泉”之牌位,有了固定的主祭人和规范的祭祀流程。“贡母”节还增加了文艺会演、旅游文化宣传等环节,从而使“贡母”节具有悦神与娱人相结合的特点和功能,“贡母”塔也成为神圣与世俗相互转化的仪式活动空间。自第一届“贡母”节举办以来,吸引了周边汉族、傣族、彝族、德昂族、佤族等民族的广泛参与,并逐步演变为一个集祭祀仪式和旅游娱乐为一体的现代性民间信仰节日。

三是节日内涵的彰显。“节日作为集体共享的特殊时间,它需要有特定的精神核心,以实现对群体的吸附与主导。精神是文化的核心,节日精神是凝聚群体、组织仪式活动的心理保障。如果节日失去精神核心,节日也就成为没有意义的空洞符号,它离消亡的时间也就不会太远了。”[16]在费瑟斯通看来,民族文化通常与国家形成过程相伴随,文化专家们在此过程中重新创造传统、重新塑造和修整人们的族群精神内核[17]124。送归布朗族的“贡母”节,蕴含了布朗族“供奉母亲,孝敬母亲”的传统道德观与伦理观,顺应了当今社会大力提倡的“孝敬父母”的思想道德主流。在“贡母”仪式中向母亲献花叩拜的仪式展演,更是充分彰显了布朗族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对年轻一代起到了言传身教和潜移默化的良好示范与教育作用。

四、结语

在现代化与全球化背景下,要实现民族文化的可持续发展,重要的一点就是如何更新我们的文化,从传统向现代转化,将自己的民族文化融入世界文化体系中,并在这里找到自己文化的位置与坐标。[18]随着现代性的日益渗透以及国家关于民族文化保护工作的深入推进,永德县送归布朗族也在积极寻求保护、传承和发展本民族文化的有效途径。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布朗族文化精英利用各种资源对其传统的民间信仰“拱木”会进行了建构,通过“传统的发明”重构了永德县送归布朗族“贡母”节,并赋予其新的文化内涵与时代意义。可以说,这是送归布朗族文化精英在现代社会变迁中为了拓展本民族文化的生存空间而采取的一种应对策略。成功申报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后,政府主导下的“贡母”节“非遗化”传承以及每年定期举行的仪式实践活动与文化展演,既不断强化着永德布朗族对传统民俗“拱木”会的历史记忆和文化记忆,也成为地方民族节日文化再生产的重要动力。[19]

霍姆斯鲍姆曾经指出,“被发明的传统”意味着一整套通常由已公开或私下接受的规则所控制的实践活动,具有一种仪式或象征特性,试图通过重复来灌输一定的价值和行为规范,而且必然暗含与过去的连续性。[20]2不过,“我们不应把这些仪式和庆典被发明的事实当做是凭空被创造出来的:它们借用了具有某种合理性的传统与族群文化”[17]131。永德布朗族“贡母”节,正是借用了合理性的传统,隐喻着与过去的关联和对传统的接续。因此,一方面,送归布朗族文化精英与地方政府通过有选择的行为实践建构了布朗族的文化符号,重塑了地方社群的传统仪式与文化空间。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送归布朗族“贡母”节,成为“在特定的时空中为特定的群体、个人所传承,是维系地方社会历史记忆、文化认同的重要标志”[21]。这种“传统的发明”、节日的再造和“非遗化”的传承不仅有助于提高布朗族的民族自豪感和社区凝聚力,维护中华文化多样性,而且成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平台以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纽带,为乡村振兴背景下永德布朗族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

注释:

①资料由送归村委会2017年12月提供。

②访谈对象:蒋金贵,男,布朗族,1964年生,永德送归村委会南木丘村民。访谈时间:2017年3月29日。

③访谈对象:李有明,男,布朗族,1943年生,永德送归村委会落阿洼村民,访谈时间:2017年7月10日。

④访谈对象:金常学,男,布朗族,1957年生,永德布朗族文化传习所顾问。访谈时间:2017年7月23日。

参考文献:

[1]王铭铭.中国民间宗教:国外人类学研究综述[J].世界宗教研究,1996(2).

[2]张祝平.论中国民间信仰的现代化转型及其限度[J].青海民族研究,2018(4).

[3]黄彩文.民间信仰与社会变迁——以双江县一个布朗族村寨的祭竜仪式为例[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

[4]崔应令,何菊.民族宗教的自主性发展——以大理周城白族村本主信仰变迁为例[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4).

[5]杨跃雄.白族水神的历史嬗变及其意义[J].民族学刊,2020(2).

[6]和光翰,和少英.金平傣族多重信仰文化探析[J].民族学刊,2020(1).

[7]张晓艺,李向平.民间信仰的当代建构与信仰实践——基于津、闽、粤三地妈祖信仰的比较研究[J].河北学刊,2016(3).

[8][法]莫里斯·哈布瓦赫.论集体记忆[M].毕然,郭金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9]李有旺.感恩祈福贡母节[J].中国西部,2016(6).

[10]黄淑娉.文化变迁与文化接触——以黔东南苗族与美国西北岸玛卡印第安人为例[J].民族研究,1993(6).

[11]高宣扬.布迪厄的社会理论[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

[12]麻国庆.全球化:文化的生产与文化认同——族群、地方社会与跨国文化圈[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4).

[13]高永久,柳建文.民族政治精英论[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

[14]万建中.民俗的力量与政府权力[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3(5).

[15][美]克利福德·格尔兹.文化的解释[M].纳日碧力戈,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16]萧放.传统节日的复兴与重建之路[J].河南社会科学,2010(2).

[17][英]迈克·费瑟斯通.消解文化——全球化、后现代主义与认同[M].杨渝东,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18]方李莉.“文化自覺”与“全球化”发展——费孝通“文化自觉”思想的再阐释[J].民族艺术,2007(1).

[19]黄彩文,于霄.地方节日的历史记忆与仪式表征——以广南壮族皇姑节为例[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

[20][英]E.霍布斯鲍姆,T.兰格.传统的发明[M].顾杭,庞冠群,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

[21]刘晓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方性与公共性[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

收稿日期:2020-12-20 责任编辑:许瑶丽

猜你喜欢
文化变迁民间信仰
基于问卷调查的民族高校大学生民间信仰问题调查分析
藏族文化变迁对其教育的影响
传统与重构:一个水族村寨端节文化传承与变迁模式的调查与分析
浅析魏晋南北朝服饰文化的特征
探析民间信仰作用下的社区公共生活
基于文化变迁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浅析迪士尼童话电影的继承与创新
仡佬族民俗体育文化的历史溯源及民间信仰
遵义仡佬族民间信仰中的伦理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