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Cu-Sn电磁屏蔽织物面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2021-05-10 08:24祖祥凯
印染助剂 2021年4期
关键词:镀层电镀屏蔽

祖祥凯

(川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四川广元 628000)

当今社会电子科技发展迅猛,各类电子产品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但电磁污染日益严重,因此越来越重视对电磁污染防护材料的研究[1-3]。导电金属织物因为兼具柔韧性、透气性和耐折叠性等优点成为研究热点[4-5]。制备导电金属织物的方法主要有阴极溅射、真空镀金和化学镀等[6],化学镀法因金属用量少、镀膜均匀和适用范围广等优势成为最常用的制备方法[7]。化学镀的常用材料是金属铜,原因是金属铜具有优异的导电能力,但耐腐蚀性较差,极易被氧气氧化腐蚀,破坏织物的电磁屏蔽性能[8-10]。而金属锡的抗氧化性和耐腐蚀性很强,即使在潮湿的空气中也不易被氧化腐蚀。与金属铜相比,金属锡无毒无害,对皮肤没有刺激性,可用于改善铜织物的抗腐蚀性和服用性能[11]。本研究通过化学镀制备导电性良好的PET-Cu 织物,用电镀工艺在其表面覆盖一层金属锡保护膜以提升抗氧化性能。通过正交实验和单因素实验优化制备工艺,并且用SEM、EDS 和XRD 手段分析织物样品的表面形貌和结构,评价其结合牢度和电磁屏蔽性能。

1 实验

1.1 材料与仪器

织物:平纹春亚纺坯布(210T 涤塔夫,纱支密度51×38 count/cm2,单位面积质量64 g/cm2,市售)。

试剂:CuSO4、SnCl2、NaOH、KMnO4、H2SO4、HCl、PdCl2、NaH2PO2、柠檬酸、硼酸、Ni2SO4、β-萘酚、明胶(分析纯,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仪器:赫尔槽(济南乐斌化工有限公司),DK-8D水浴锅(郑州安晟科学仪器有限公司),AFD-H50 干燥箱(河南奥菲达仪器设备有限公司),EM-30AX 扫描电子显微镜(苏州森沃斯工业设备有限公司),GM-1.0A 真空泵(上海梅颖浦仪器仪表制造有限公司),AXIS SUPRA 电子能谱仪[岛津(上海)实验器材有限公司],SmartLab XRD 衍射仪(日本理学电机株式会社),DR-913G 防电磁辐射性能测试仪(武汉国量仪器有限公司),MS204TS 电子天平(苏州中泽仪器有限公司),pH 计(上海仪电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1.2 实验方法

1.2.1 织物表面预处理

将坯布样品剪为10 cm×5 cm 长条,在50 ℃下放入10 g/L NaOH 溶液中浸泡15 min 除去表面油污,去离子水洗净,室温下置于2 g/L KMnO4、60 mL/L H2SO4混合溶液中粗化15 min,去离子水漂洗干净,再浸入20 g/L SnCl2、80 mL/L HCl 混合溶液中敏化10 min,去离子水漂洗干净后浸入1 g/L PdCl2、1 g/L NH4Cl 混合溶液中10 min,取出后漂洗烘干,备用。

1.2.2 导电金属织物的制备

化学镀铜:主剂CuSO410~25 g/L,还原剂甲醛15~30 mL/L,络合剂柠檬酸10~25 g/L,用氢氧化钠/硼酸缓冲溶液调节pH。以烧杯为镀槽,将活化后的织物浸入电化学镀铜溶液中50~70 ℃反应20 min,取出织物,漂洗干净并烘干,织物表面即获得导电性能优良的铜镀层。

电镀锡:以PET-Cu 织物为阴极,锡板为阳极,在赫尔槽中加入电镀液(硫酸亚锡50 g/L,H2SO470 g/L,β-萘酚1 g/L,明胶3 g/L)进行反应(2~5 kV,2~10 min),将电镀后的织物洗涤烘干。

1.3 测试

沉积速率:利用称重法进行测量;表面电阻:通过四探针法加以表征;表观形貌: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表面镀层微区和结晶形态:利用电子能谱仪和XRD 衍射仪进行分析;耐水洗性能:参照GB/T 3921—2008《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皂洗色牢度》测试;耐摩擦性能:以织物样品为磨料,每摩擦50 次测一次表面电阻,通过表面电阻值的变化进行评价;电磁屏蔽性能:利用电磁防辐射仪参照GB/T 23463—2009《防护服装微波辐射防护服》分析。

2 结果与讨论

2.1 PET-Cu-Sn 制备工艺优化

2.1.1 化学镀铜工艺优化

正交实验结果统计表见表1。

表1 正交实验结果统计表

由表1 可以看出,5 个因子对沉积速率的影响显著性从大到小为:ACuSO4用量、DpH、C柠檬酸用量、B甲醛用量、E温度。优化镀铜工艺条件为A4B4C3D4E4,即CuSO4用量为25 g/L,甲醛用量为30 g/L,柠檬酸用量为15 g/L,pH 12,65 ℃。

2.1.2 电镀锡工艺优化

织物表面电阻和增重率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见图1。

图1 织物表面电阻和增重率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由图1 可以看出,电压不变,织物表面电阻随时间的延长而减小,因为沉积在PET-Cu 织物表面的锡会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多,表面电阻下降;时间不变,织物表面电阻随电压增大而减小,因为织物表面镀锡层的沉积速率会随电压增大而增大,镀锡量明显增加,电阻减小。当电压超过1.5 V、时间大于9 min后,表面电阻不再显著减小,而时间过长或电压过大则会导致镀锡层过厚(增重率过大),降低织物手感。因此优化电镀工艺条件为电压1.5 V、时间9 min,此时的PET-Cu-Sn 织物导电性能良好,镀锡层厚度适中,对织物手感影响较小。

2.2 PET-Cu-Sn 结构表征

2.2.1 表面形貌

由图2 可知,PET 织物经过清洗后表面较光滑;活化处理后,织物纤维表面出现大量不规则颗粒,为后续化学镀铜提供点位,保证镀铜层的完整性;化学镀铜处理后,涤纶织物表面形成一层结构致密的镀铜层,几乎掩盖了纤维间的缝隙;电镀锡工艺在镀铜织物表面成功镀一层锡,PET-Cu 织物表面的镀铜层完全被金属锡包覆,镀锡层起到保护PET-Cu 织物的作用,提升其抗氧化腐蚀能力。

图2 织物的表观形貌图

2.2.2 电子能谱

由图3 可以看出,化学镀铜处理后的PET 织物谱图中出现明显的Cu 谱峰,Cu 质量分数高达95.12%,表明PET 织物表面基本被Cu 覆盖。与PET-Cu 织物相比,PET-Cu-Sn 织物具有明显的Sn谱峰,Sn质量分数高达96.38%,而Cu 质量分数仅为0.02%,充分证明在制备的PET-Cu-Sn 织物中,化学镀铜层几乎完全被电镀锡层覆盖,金属锡暴露在空气中形成一层氧化膜以保护下层不被腐蚀,因而镀层中存在少量的SnO 或SnO2。

图3 织物的电子能谱图

2.2.3 XRD 衍射

由图4a 可以看出,PET-Cu 织物暴露于空气后出现CuO 和Cu2O 的衍射峰,说明PET-Cu 织物已经被空气氧化,导致导电性降低,而表面电阻增加,影响其耐久使用性。由图4b 可以看出,PET-Cu-Sn 织物暴露于空气前后几乎未发生变化,这证明PET-Cu-Sn 织物在空气中经过长期暴露后未被氧化腐蚀,镀锡层对织物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织物的抗氧化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图4 PET-Cu(a)、PET-Cu-Sn(b)织物暴露于空气前后的XRD 衍射图

2.3 PET-Cu-Sn 性能

2.3.1 耐水洗性能

由图5 可看出,PET-Cu-Sn 织物表面电阻随洗涤次数增加逐渐增大,这主要是因为水洗会破坏织物表面镀层的完整性和连续性。水洗25 次后织物表面电阻仍维持在19.85 mΩ/sq,较初始值(3.17 mΩ/sq)变化不大,说明织物具有较好的耐水洗性能。

图5 织物表面电阻随水洗次数的变化规律

2.3.2 耐摩擦性能

由图6 可知,经过300 次摩擦后织物表面电阻仍小于100 mΩ/sq,表明样品具有较好的耐摩擦牢度。超过300 次后织物表面电阻明显增大,原因是织物表面镀层发生明显脱落,镀层均匀性受到破坏。

图6 织物表面电阻随摩擦次数的变化规律

2.3.3 电磁屏蔽性能

由图7 可知,PET 织物对电磁波都不具备屏蔽作用,而PET-Cu 织物和PET-Cu-Sn 织物因良好的导电性,对不同频率的电磁波都具有良好的屏蔽性能,其中PET-Cu 织物的SE 值为74 dB,略高于PET-Cu-Sn织物(71 dB),原因是Cu的导电性优于Sn。

图7 织物的电磁屏蔽性能

由图8 可以看出,PET-Cu 织物暴露于空气后SE值显著降低(39 dB),说明织物表面的镀铜层氧化,严重影响其电磁屏蔽性能。而PET-Cu-Sn 织物暴露于空气后SE 值较暴露前几乎没有变化,进一步证明织物表面的镀锡层能够保护镀铜层不被氧化,维持良好的电磁屏蔽性能。

图8 织物暴露于空气后的电磁屏蔽性能

3 小结

(1)优化化学镀铜工艺:CuSO425 g/L,甲醛30 g/L,柠檬酸15 g/L,pH 12,65 ℃;优化电镀锡工艺:电镀电压1.5 V,9 min。

(2)PET-Cu-Sn 织物表面可获得理想的Sn/Cu 复合镀层,锡可在化学镀铜层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显著改善织物的抗氧化性能。

(3)PET-Cu-Sn 织物耐水洗性能和耐摩擦性能良好,经过25 次水洗、300 次摩擦后仍具有良好的导电性,且具有优异的电磁屏蔽性能,在6.5~10.0 GHz内SE 值可达71 dB,电磁屏蔽性能不易被氧化破坏。

猜你喜欢
镀层电镀屏蔽
电流密度对Zn-Ni-PTFE复合镀层组织结构和耐蚀性的影响
更正
把生活调成“屏蔽模式”
沉淀/吸附法在电镀废水重金属处理中的应用
纳米TiO2颗粒对Ni-W-P合金镀层性能的影响
电镀行业火灾原因分析和防火建议
低共熔溶剂中电沉积制备Ni/TiO2复合镀层的性能研究
加热工艺对锌铁合金热成形钢镀层组织的影响
朋友圈被屏蔽,十二星座怎么看
如何屏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