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平凉核桃产业发展现状调查及科学发展建议

2021-05-14 08:19
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 2021年3期
关键词:平凉市核桃树核桃

蔡 琪

(甘肃省平凉市林业科学研究所,744000)

核桃是平凉市继苹果之后重点发展的果树产业之一,目前全市核桃种植面积已有36万亩以上,在规模扩张上起步良好,但作为新兴产业,发展中问题较多,发展效果与预期尚有差距,为了提高核桃产业发展质量,我们对全市核桃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调查,旨在发现问题,寻找差距和短板,分析原因,为核桃产业科学发展提供建议。

1 平凉市核桃产业发展现状调查

核桃是平凉市古老栽培树种之一,栽培历史悠久,目前全市7县(区)均有核桃分布,近年来华亭、静宁、庄浪、崇信等县市均进行了规模化发展,实行产业化经营,为了保证产业良好运行,平凉市依托平凉市林业科学研究所成立了“优质核桃高效栽培及低产园改造示范推广”项目组,争取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项目支持,为了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我们从2018年12月上旬开始了平凉市核桃生产现状的调查,历时1年多,调查了平凉市核桃生产中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为平凉市核桃产业的持续向好发展提供科学依据。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1.1 平凉能不能栽植核桃树的争论

核桃作为平凉市传统栽培果树之一,长期以来,以群众自发零星栽植为主,发展没有受到重视,能不能栽植的争论不太明显,但作为产业开发培育,由于要投入大量资金、土地、人力,其前景如何成为决策者和每个生产者高度关注的问题,因而出现了“华山论剑式”的争论,能栽、不能栽两种声音同时出现,能栽的从多年遗留的古树及群众自发的栽植看到了希望,如静宁县境内发现了栽植于明代,距今有300多年的核桃树,目前仍生长健壮,具有较高的结果能力(图1)。在静宁县农村从南到北100年生以上的核桃树随处可见,群众自发栽植的核桃园星罗棋布。

图1 生长于威戎镇马山村的古核桃树

我们下乡期间发现,不论是南边的仁大镇(西张村),中部的雷大镇(曹沟村)、古城镇(上李村)、威戎镇(梁马村)、司桥乡(张彭村)、甘沟镇(大柳村),还是西北部的细巷镇(郭尹村)、红寺乡(吊岔村)、四沟镇(麻岔村)、灵芝乡(杨岔村)均有群众发展起来的核桃园,虽然面积不是太大,但零星建园的成功充分说明处于平凉市最西边的静宁县是完全可以栽植核桃的。发展核桃产业有部分群众认同,有一定的基础,特别是在静宁县西部的灵芝乡杨岔村有群众栽植的500多亩山地核桃已进入结果期,为全县核桃产业的发展树立了很好的样板。当然静宁县为高海拔地区,按核桃对环境的要求,并非核桃生产的适生区,位于核桃适生区边缘地带,在栽植核桃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产业的开发难度较大。如灵芝乡、四河镇近年来大面积栽植核桃树,由于品种选择不当、苗木质量问题等原因,导致成活率较低,越冬疏于管理或方法不当,保存率较低,因而静宁县不能种核桃的说法盛行起来,其实这是产业培育初期必遇的现象,静宁县苹果产业发展初期也经历了相似的情况。

1.2 核桃树栽植成活率低的原因

在调查的过程中,群众普遍反映核桃树不好栽,成活率低。根据近年来平凉市核桃发展实际,我们认为导致核桃栽植成活率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核桃特性。核桃喜温暖湿润的环境条件,较耐干旱,但对土壤水分状况比较敏感,土壤干旱阻碍根系吸收功能的发挥,在平凉市年平均气温7~21℃的地区均有核桃分布,在年平均气温8~16℃的地区可正常生长结果。平凉市六盘山以西的静宁、庄浪等地年平均气温7.0~9.3℃,勉强可满足核桃生长的需要,但春旱现象发生频繁,由于春季风大,春季土壤水分散失严重,墒情差,规模化栽植核桃,补水跟不上,导致部分树不能成活。

(2)苗木质量。由于核桃育苗技术含量高,育苗成本较高,平凉市核桃苗木的培育远落后于产业发展的速度,生产中大量苗木靠外调。陕西等地所育苗木由于采用大肥大水培育,苗木多虚旺、抗性差,栽植到平凉干旱地区多表现水土不服,栽植后成活率低。在苗木培育过程中,育苗单位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所育苗木很少采用断根措施,所供苗木毛根少,栽植后成活率不高。

(3)苗木管理不当。由于平凉市核桃生产中苗木大部分靠外调,育苗地和栽植地气候不一样,陕西等育苗地气候温暖,苗木发芽早,因而核桃起苗较早,而平凉市气候较陕西省冷凉,外调的苗木须进行假植后栽植。在起苗到栽植这段时间内管理不当,苗木起出后暴露在外,风吹日晒,毛根枯死,运输过程中保湿措施不严,苗木失水严重,运到后假植方法粗糙,均会影响成活。

(4)栽植方法欠佳。核桃苗木栽植后,根系有个修复过程,只有当毛细根产生后,才能恢复吸收功能,这个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而苗木栽植后,地上部分的蒸腾作用正常进行,特别在气温高的情况下,蒸腾作用旺盛,根系吸收的水分远不能满足地上部蒸发之需,会导致地上部干枯死亡。

1.3 核桃树保存率低的原因

调查发现,有的核桃园栽植后当年成活很好,但越冬后第2年大部分苗木出现死亡现象,导致保存率低。根据我们调查,平凉市栽植的核桃保存率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要完成地铁噪声的主动消声控制,首先须对地铁噪声来源及其频谱特性进行深入分析.铁路噪声源主要包括线路噪声、站场噪声和工厂噪声三大部分,而我们所要分析和研究的为线路噪声.线路噪声属于流动污染源、具有线长、面广、间歇性等特点,由于其污染程度随列车速度的提高而日益加重,因此本文主要讨论铁路线路噪声的特点及其控制措施.普通铁路线路噪声的声源主要包含机车鸣笛噪声和轮轨噪声,以轮轨噪声为主,而对于提速后的城市轨道交通,其线路噪声还包括铁路桥梁结构的噪声、空气动力噪声以及集电系统噪声[9].

(1)品种不适。核桃品种不同,其抗性差异较大,由于平凉市部分地区处于核桃适宜栽植区的边缘地带,当栽植品种选择不当时,如出现跟风种植,发展早实核桃及清香、香玲等名优品种,则在冬季极易受冻死亡,导致保存率低。

(2)重栽轻管。由于核桃的1年生枝中空,组织极不充实,髓心大,易发生抽条现象,加之平凉市有的地方海拔较高,冬春季冻土层厚,春季解冻迟,气候干燥多风,发芽前枝条蒸发作用强烈,水分散失多,而根系吸收能力弱,根系吸收的水分不能满足枝条蒸发的需要,出现枝条干枯现象。生产中大部分核桃树一栽了之,冬季不进行树体保护,冬春过后,苗木干枯死亡。

(3)防寒方法不当。根据观察,平凉市核桃抽条现象主要发生在早春,主要是水分供给失衡现象造成的,有的核桃园栽植后,当年采用埋土进行防寒,可春季较早放苗,严重地影响了保护效果,没有起到理想的预防效果;有的采用塑料编织袋装土进行防寒,但由于不能全部包装,导致裸露部分干枯。

(4)气候影响。核桃为喜温果树,在休眠期,幼树在-2℃条件下可出现冻害;展叶后,如温度降到-4~-2℃新梢可被冻坏。近年来,反常天气频繁出现,核桃树体受冻严重,特别是2018年清明前后的极端低温冻害,导致很多核桃树没有保存下来。

1.4 核桃树适龄不果的原因

在生产中,往往有些核桃树栽上多年不结果,这严重地影响了群众的种植积极性,对产业的顺利发展十分不利,根据我们调查,平凉市核桃适龄不果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品种问题。核桃品种有早实和晚实之分,如果种植早实核桃品种,一般进入结果期早,有的栽植当年即可见果,栽后3~4年就可大量结果(图2);而晚实核桃品种进入结果期较迟,有的7~8年后才开始结果。

图2 早实核桃栽后3年结果状

(2)苗木问题。核桃苗木根据繁殖方法不同,有实生苗和嫁接苗之分,一般嫁接苗进入结果期早,实生苗进入结果期晚。由于核桃嫁接苗生长周期长、嫁接费用高、嫁接成活率低,生产中有的育苗者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在育苗时直接在砧木上取芽、取枝嫁接,或在芽周划长方形口,冒充嫁接苗,这类苗木栽植后进入结果期迟。

(3)栽培品种单一,缺少授粉树。核桃雌雄同株,但绝大部分品种雌花和雄花开放时间不一致,导致授粉没有保障,在栽培品种单一的情况下,不易坐果或坐果很低。

(5)气候因素。秋雨连绵时,核桃树枝梢生长旺,树体积累养分少,成花能力差,春季霜冻及极端低温冻害易导致花器受损,不利于坐果,春季扬尘易在柱头上覆盖,影响授粉,均不利于坐果和产量的形成。

1.5 核桃树低产的原因

在核桃生产中,群众普遍反映核桃树产量较低,根据调查,核桃树低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核桃自身的特性。核桃本身为低产作物,世界上核桃生产先进国家美国平均亩产300千克左右,最高500千克,我国核桃平均亩产70千克左右,国内河北省元氏县西岭社村创造的吉尼斯纪录,平均亩产量达528千克。

(2)环境不适,自然灾害频发。近年来核桃花期冻害频繁发生,导致产量降低,乃至绝收,是核桃低产的主要原因之一。

(3)栽植过稀。由于核桃为长寿命树种,成龄核桃树冠径较大,因而栽植较稀,前期田间覆盖率低,光合产物积累有限,产量难以提高。这是核桃树前期低产的主要原因之一。

(4)园貌不整齐。核桃移栽成活率低,幼龄核桃树冬季不耐冻,枝梢易抽干,补植几率大,同一园片中“祖孙同园”现象比比皆是,园貌不整齐,影响产量的提高。

(5)立地条件差。由于核桃树对栽培条件要求不严,长期以来,多栽培在山坡、地埂边等立地条件较差的地方,核桃树的生长受到抑制,不利于树体健壮生长,小老树、弱树现象很普遍,树体结果能力低下。

(6)放任生长,坐等收成。核桃是典型的“懒人庄稼”,对管理要求不严,有些核桃树栽上后,放任生长,不施肥,不修剪,不喷药,不松土,光等收核桃,加之核桃自疏作用强,树体大小年结果现象不太明显,生产中“核桃年年都有产,肥水不用管”的观念很普遍,对核桃进行掠夺式经营,长此以往,产量会越来越低。核桃枝梢年生长量大,树体高大,修剪普遍未受到重视,结果部位外移,结果表面化现象很常见,产量很难提高。

(7)雄花放任,消耗营养。在核桃树体中,雄花仅起授粉作用,有5%~10%的雄花就足以完成授粉,其余90%~95%的雄花消耗养分,对结果是无益的。

1.6 低效的原因

由于核桃产量低,目前发展的早实核桃风味淡,为了抢市场,大量没有成熟的绿核桃上市,品质低劣成为核桃生产中的突出问题,加之全国超量发展,导致近年来核桃价格下滑现象明显,核桃销售价格已由21世纪初每千克40元左右,降到目前每千克不足20元。销售价格下滑,而核桃生产中劳动力成本及农资价格上涨,多种因素导致核桃生产效益降低,已成为核桃产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2 平凉市核桃产业科学发展的建议

针对以上调查中发现的问题,根据核桃的植物学特性,借鉴国内外核桃生产先进经验,就平凉市核桃产业发展提出如下建议,供参考。

2.1 栽培区域化

任何植物在自然界都有它的适宜范围,在适宜范围内种植,表现最理想,管理省工,生产成本最低,效益最大;而超越一定界限种植则表现种种不适,会增加管理成本,而且效益也很难提高。核桃也一样,在平凉市,有些地方并非栽培核桃的理想区域,特别是六盘山以西的静宁县有些地方处于核桃适生区的边缘地带,核桃栽植后抽条现象严重,越冬保存率低,栽植效果不是太理想。因此,在发展核桃产业时一定要搞好合理区划,将核桃种植在最理想的地方,以利生产效益的提高。特别是适生区边缘种植时,应在温暖向阳的地方建园,尽可能地避免在低洼、山顶梁峁、风口、阴坡等易受冻的地方栽植,为将来效益型生产打好基础。

2.2 品种良种化

核桃品种较多,性状各异,判断一个品种的优劣,要选择有利于克服当地栽培主要问题的品种,如在静宁县西北部种植核桃时,应优先考虑品种的抗寒性,生产中应侧重发展辽核系列、温185、陕核1号、西扶2号、元林、秋香等抗寒、抗晚霜、抗旱品种,只有抗寒、抗旱性强的品种才能活下来,存活下来才有早果、丰产、效益可言;在平凉市绝大部分地方,由于气候温暖、降水相对丰富,核桃的成活是没有问题的,在品种选择时则应侧重于发展进入结果期早、丰产性好的清香、香玲、新新2号、鲁光等;在六盘山以东的华亭、崇信等二阴山区发展核桃时,由于年降水量多、空气潮湿,病害发生严重,生产中则应侧重选择中林6号、辽核3号、辽核7号、礼品1号等抗病性强的品种,以减少果园生产年用药次数,降低生产成本。

2.3 栽植规范化

在核桃栽植前应了解所栽品种的特性,根据品种特性确定种植方式,一般如辽核1号、辽核4号、中林1号、香玲、丰辉、陕核1号等品种树姿直立,适宜密植栽培;而辽核3号、辽核7号、中林5号、鲁光、绿波、温185、新早丰、西扶2号、薄壳香、礼品1号、晋龙1号、晋龙2号、清香等品种树姿开张,栽植密度不宜过大。早实核桃进入结果期早,便于以果控冠,栽植宜密;而晚实核桃进入结果期迟,树冠不宜控制,栽植宜稀。由于核桃树冠较大,每亩栽植密度应控制在22~42株(图3)。

图3 规范化栽植的核桃园

核桃开花结果习性较独特,有的雄花先开,有的雌花先开,绝大部分品种雌、雄花开放时间不重叠,影响授粉,因而在生产中对授粉树的配置应高度重视。建园时最好选用2~3个能够相互授粉,本身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品种混栽,以保证良好授粉,提高坐果率。

苗木质量直接关系到核桃建园的成败和经济效益。建园时,采用优良品种的嫁接苗,要求所用的苗木要品种纯正,主根、侧根良好,无病虫害,抗逆性强。

核桃建园栽植时采用挖大坑、施大肥,栽植时用大苗、浇大水,栽植后对栽植穴覆盖地膜的方法,提高成活率。栽植时采用“三埋两踩一提苗”的方法,从而达到“栽正、栽实、根舒展”的目的。栽植时要注意苗木栽植深度,原土印与地表相平为宜,以有效地提高成活率。栽后地面及时覆盖地膜,苗木上套育苗袋,保墒,控制苗木失水,以提高成活率。

2.4 管理标准化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标准,核桃生产管理没有依据,生产方式很随意,产品会千差万别。因此,建议平凉市林业局由平凉市林业科学研究所牵头,吸纳各县区林业技术人员、涉核企业、核桃种植大户参加标准化制定委员会,参考周边生产先进地区核桃成功经验,制定从苗木繁育、品种选择、规范建园、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病虫防治、老果园嫁接改良、果实采收、干燥制作等周密详实的标准化管理规程,以规范生产技术,推动平凉市核桃管理水平上台阶。

2.5 物质保障化

物质决定一切,在生产中应着力改善核桃园的肥水供给,千方百计地增加物资投入,用高投入保障高产出,提升生产效益。每年应及时适量补充土壤因生长结果所消耗的有机营养和矿物质,以满足核桃生长结果之需。核桃叶片大,蒸腾水分能力强,生长结果耗水量大,在有浇水条件的果园可在冬春季进行浇灌,以补充土壤水分,保证树体安全越冬;没有浇水条件的果园,应全力做好保墒工作,通过地膜覆盖,提高天然降水的利用率,以促进产量的提高。

2.6 生产效益化

任何产业,只有效益显著的情况下,才能吸引社会工商资本及广大劳动者加入,产业才能做大,当效益低微时,产业没有吸引力,是很难做大的,因而平凉市在核桃产业培育时,一方面要持之以恒地抓好扩量工作,另一方面要突出增效,着力打造效益型产业,要加强对现有核桃园的改造,通过对劣质核桃园嫁接改造,老化枝组的更新复壮,疏松土壤,增施肥料,覆盖保墒,综合防控病虫,促使核桃园多结果,结好果,促使核桃园早卖钱、多卖钱,增强产业吸引力。

2.7 发展品牌化

由于前几年核桃生产效益好,全国种植了大量核桃,但大部分疏于管理,没有进入大量结果期,可以预测当全国核桃均进入大量结果期后,市场竞争将是十分激烈的,常规化生产产品难卖现象将突现,因而进行品牌化生产将是十分必要的。在核桃生产中应借鉴“平凉金果”“静宁苹果”等域内水果品牌化生产的成功经验,着力建设全国著名核桃生产基地,进行品牌化生产,提高产业竞争力。

2.8 营销双线化

随着“互联网+”模式的普及,商品流通发生了革命性变化,线上销售已成为传统销售方式很好的补充,在核桃生产中,应积极应用电商平台,实现产品线上促销、实行线上线下销售并重,加快核桃产品的流通变现,保证产业链销售端畅通,以销促产。

猜你喜欢
平凉市核桃树核桃
小核桃变身“致富果”
高海拔区核桃树体器官养分累积、分配及生长发育特征
马瑜婕作品
核桃整形修剪技术及注意事项
马瑜婕作品
扶贫扶智 点亮希望——平凉市教育脱贫攻坚工作纪实
甘肃省平凉市检察院依法对魏兴刚决定逮捕
我与核桃树的相遇
老核桃树
黄龙核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