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中实施主体性教育教学路径

2021-05-17 03:02裘绍康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1年7期
关键词:初中科学

裘绍康

摘要:让学生接近自然,能够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喜爱科学。因此,为了培养学生崇尚科学、敬畏自然的心理,教师就需要为学生开展高效的初中科学课堂,让学生在科学的学习过程中不仅能够获取自然科学的奥秘,还可以增加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趣味性。此外,教师通过合适的方法能够具体地将科学中的知识表现出来,明确教学过程中的教学主体,运用主体性教育提升自己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初中科学;主体性教育;教学路径探索

中图分类号:G63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07-0020

初中科学最重要的就是让学生能够敬畏自然,而众多教学方法虽然都能够运用于初中科学课堂中,但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有可能会失去兴趣。兴趣才是学生学习了解自然的最好驱动力,因此教师需要考虑如何运用主体性教育策略融入趣味性教学内容,才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学习初中科学知识。首先,主体性教学策略是让教师以学生为主体,那么教师运用翻转课堂,就能够有效地实现这一目标;其次,为了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教师可以让学生完成科学实验,从而让学生感受课堂的趣味性;最后,教师在思考学生的课后作业内容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作业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巩固课堂知识。这样就可以构建从课堂到课后的全面化教学体系。

一、翻转课堂的实践

翻转课堂就是让教师与学生的角色互换,某一个或者多个学生到讲台上为其余学生讲述课堂中的相关内容,教师在讲台下聆听。对于学生出错的部分,教师应通过纠正学生错误的方法帮助所有学生理解科学的相关知识。主体性教学方法目的与翻转课堂的教学目的相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可以通过课下提前与需要上台讲课的学生沟通,先将学生讲课中不恰当的内容一一指出,这样就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上讲述的内容与课本内容相辅相成。同时,对于讲台上讲课的学生来说,他们作为课堂的主体,不仅体现了主体性教学策略的开展,还能够让讲台下聆听的学生专注于科学课堂,提升课堂的趣味性。对于台下聆听的学生而言,讲台上的讲师是自己的同学,那么聆听的学生的注意力很大概率比教师讲课时的注意力更加集中,这样就实现了翻转课堂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突出科学的相关知识,还可以让学生在教学时引入课堂视频等内容。

例如,在学习光的传播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利用翻转课堂的方式,让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因为如果教师直接告诉学生需要讲光的知识,那么授课的学生很有可能就会不知所措,所以,教师可以为授课学生缩小讲授范围,为讲授的学生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讲解。比如,“彩虹形成的原理是什么?”“如何将彩虹的色彩体现于教学中?”这样,学生就可以通过学习光的色散帮助其他学生讲解这部分的科学知识。

二、科学实验的设计

在科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让学生更加具体地了解某一知识点时,就需要运用科学实验的方式,让学生亲身体会科学的探索过程,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憧憬科学课本中的内容,让学生真正愿意学习科学知识。同时,实验的过程就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过程,学生通过独立地完成实验,能够实现教师的主体性教学体系的构建。除此之外,教师在让学生完成实验时,要充分考虑实验的安全因素,有些实验如果不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完成,那么教师就可以为学生播放实验的视频即可,比如如果涉及活泼金属的实验,那么操作不慎很有可能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教师针对这种类型的实验就可以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来完成。对于一些比较简单的实验,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准备实验道具,让学生充分体会科学实验的魅力。

例如,在上述文章中,对于光的色散部分,教师就可以运用两节课的课时为学生讲解,一节课的课时让学生讲解知识点。而第二节课教师就可以将学生带领至实验室中,让学生通过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完成光的色散的探索。同时,标准实验中是使用三棱镜完成的,教师在科学实验中可以为学生准备多种道具,让学生自行探究哪一种实验道具最适合该实验,这样不仅实现了科学实验探索精神的应用,还可以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高效课堂。

三、课后作业的应用

学生如果只是在课堂上完成教学内容,那么学生对科学教学过程中的知识点很有可能会遗忘。这样,教师以上两种教学方式就完全起不到作用了。因此,教师首先需要合理地运用课后作业,给学生布置可以完成的内容,让学生巩固课堂上的知识,这样就能够充分地实现课后作业的作用。其次,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任务量布置作业。如果学生需要完成的作业比较多,那么教师就可以不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再次阅读课本即可。再次,科学的作业还可以是某些实验,让学生在家庭中与家长一起完成某些比较简单的实验,这样不仅能够简化科学作业,还能够让作业以学生为主体,突出作业的实用性,让学生有效地巩固课堂上所学内容。

例如,在学习了光的色散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在课后将太阳光的本质颜色运用不同的实验方法表现出来。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还可以实现教师的科学主体化教学体系。

四、结语

初中科学课堂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多種教学方法实现主体教学方法突出构建。本文通过介绍翻转课堂的实践、科学实验的设计、课后作业的应用三个方面为教师构建了主体性教学的方法与策略,从而实现教师以生为本的教学目的,提高教师科学课堂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丽君,周卫敏.初中科学“摩擦力”实验教学方式之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0,000(006):P.85-86.

(作者单位:浙江省温州乐清市康德寄宿学校325600)

猜你喜欢
初中科学
作业讲评在初中科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性探讨
初中科学家庭小实验的实践与研究
自拍微视频在初中科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不微
浅谈初中科学问题化教育模式的开展
初中《科学》学案复习整理的有效性
论初中科学课前学案应用对质疑能力的培养
提高初中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初中科学课堂教学设计的预设与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