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感教学视角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分析

2021-05-17 03:02周莉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1年7期
关键词: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周莉

摘要:小学数学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一直以来都是教师最为关注的。现如今,越来越多的教学方法涌入小学数学课堂,其中,动感教学的方式取得了很显著的效果。教师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开展动态的、有目的性的教学,不仅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了有效的知识学习,而且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促进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不断提升。本文针对动感教学视角下的数学教学策略展开了讨论和分析。

关键词:动感教学;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07-0059

动感教学是指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基础,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为目标的一种动态式的教学方式,其以学生为教学主体,通过引导学生主动进行思考和创造来学习数学知识,从而在不知不觉中掌握数学知识,提高自己的数学综合能力,培养良好的数学思维。对此,教师应注重在动感教学的基础上设计数学教学,促进学生的学习发展。接下来,对动感教学视角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分析做了详细的阐述。

一、创设真实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一个人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任何知识最核心的内在驱动力,只有对知识感兴趣,学生才愿意开动脑筋,充分激发自己的思维能力去思考问题,才可以得到能力的提升。对此,教师应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创设真实有趣的情境实现动感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其思维能力的有效提升。

以部编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为例,人民币是每一个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都会接触到的东西,这里也包含了很多的数学知识。因此,教师可以利用人民币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创设情境,比如,绝大部分的小学生都喜欢在文具店买文具。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将文具店的实体图呈现在多媒体屏幕上,先给学生造成视觉上的冲击,形成情境。紧接着,教师可以将一些文具标上价格,比如“橡皮2元,文具盒6元,彩笔10元等等”。教师可以随机分发给每一个学生不同价钱的人民币,然后向学生进行提问:“同学们,老师现在要在文具店买文具,我想买一个文具盒和一块橡皮,你们会用手中的钱来购买吗?”这时就充分激发了学生对于数字的兴趣,引起学生的思考,如何分配手中的钱来买文具呢?教师这时可以先向学生做出示范,比如,“老师可以拿5个1元和6个5角来购买想要的文具”,然后鼓励学生积极思考,看看能有多少种人民币搭配的方式购买文具,让学生在情境中不断思考,使其沉浸其中,从而在情境中学习到关于人民币以及数字加减法的知识。教师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形成有效的动感教学。

二、将数学知识与游戏相结合,使数学课堂更为生动有趣,让学生动起来

动感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活跃起来,使整个数学课堂都变得生动,让学生在娱乐中学习并掌握数学知识。因此,游戏教学的方法十分符合这一目的。教师应将数学教学与游戏相结合,使数学课堂更加生动有趣,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促进学生的学习发展。

以部编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为例,教师可以利用剪纸的游戏引入教学,让学生了解关于正方形和长方形的概念。教师可以先将几个不规则图形的剪纸呈现在黑板上,然后向学生抛出一个问题“大家自己观察这些剪纸的图形,有哪些是四边形?”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进行思考。在学生对四边形的概念有了解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剪纸的游戏。比如,教师可以向学生描绘长方形的特征,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来剪出一个长方形,然后再引导学生用尺子量出长方形四条边的长度,再次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观察到剪出的长方形四条边长度有什么特征吗?”引导学生一步步了解并掌握长方形图形的特征。与此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数学解题比赛的游戏。比如,教师可以先向学生讲授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算法,在学生掌握后,将其分成四个小组,共同解答黑板上的题目,然后进行抢答,哪一组最先回答且回答正确就加一分,到最后统计,分数最高的小组获得奖励,以此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思考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数学知识,大大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学习发展。

三、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促进其数学学习能力的不断提升

动感教学重点在于增强学生的参与感,让学生学会自己进行思考并解决问题。因此,教师还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學习和探究,让学生学会自己思考并且敢于表达,促进其学习能力的不断提升。

以部编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中的《平行与垂直》为例,教师可以采取布置任务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比如,先让学生在纸上画出任意的两条直线,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经过探究,学生发现两条直线不是平行就是相交。这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将自己不同的想法告诉大家。比如有的学生就会问:“我画的两条直线没有平行,但也不相交是为什么呢?”教师这时可以引导学生将这两条直线再画长一点,然后观察,发现还是相交,从而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来消除心中的疑惑和问题,增强自信心。紧接着,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并且画出两条平行线和垂直线,这就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让其通过交流与合作得到答案,大大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四、总结

总之,动感教学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教学方式方法,其可以为学生创造活跃的学习氛围,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其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和思考。教师应有意识地采取措施开展教学,促进学生各项数学综合能力的提升,促进学生的学习发展。

参考文献:

[1]罗永恒.动感教学视角下的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策略浅析[J].好日子,2019(16):1-1.

[2]褚庆贵.数学思维视角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分析[J].读写算:教师版,2017(40):179-179.

[3]马玉兰.有效教学视角下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的问题研究[J].教育观察(下半月),2016(08X):105-112.

(作者单位:浙江省泰顺县罗阳镇中心小学325500)

猜你喜欢
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识字写字结合教学策略探析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三项教学策略
基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作文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