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林科”背景下林草高校劳动教育模式与路径*
——以北京林业大学心理学系为例

2021-05-19 01:00雷秀雅刘浩宁李璐涵
林草政策研究 2021年4期
关键词:北京林业大学劳动思政

于 晓 雷秀雅 刘浩宁 李璐涵

(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北京 100083)

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重要讲话中围绕劳动、劳动者、劳模精神等内容进行深刻阐述,中共十九大报告又对劳动和劳动者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断[1]。新时代背景下,这些论述既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劳动思想,又勾勒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实践路径,构建了包含“实干兴邦”的劳动实践观、“崇尚劳动”的劳动价值观、“热爱劳动”的劳动教育观等内容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思想理论体系,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2-3]。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 《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 《意见》),强调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4]。《意见》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立德树人,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创新体制机制,注重教育实效,实现知行合一,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5],对新时代劳动教育提出了新定位、新要求。

2018年12月,中国林业教育学会发布 《新林科共识》,提出“新林科”是构建主动适应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需求、与新时代林业功能新定位相符的涉林学科和专业新体系,旨在通过结构功能调整和改革创新,重点解决林科人才培养和专业学科建设与国家需求不相适应的突出问题;“新林科”建设的愿景目标是适应全球新技术革命、产业变革和创新发展方向,对标2035年“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21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等目标,结合“新农科”建设的总体部署,更新理念,对接需求,合理布局,提升人才培养能力,推进林业草原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整体构建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林业草原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学科和专业体系[6]。“新林科”对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要求。劳动教育是林业草原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林科”人才培养中具有深刻价值意蕴:一方面,林科更加贴近基础劳动生产,需要注重学生劳动精神的培育;另一方面,劳动教育具有塑造个人生态价值观的潜力,直接关系到我国未来林业领域人才的基本素质与责任担当[7]。本文在分析林草高校劳动教育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以北京林业大学心理学系为例,提出“新林科”背景下林草高校劳动教育模式与路径,以期为“新林科”背景下高素质复合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1 “新林科”背景下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

“新林科”背景下,虽然各大林草高校高度重视劳动育人,积极探索和改革劳动教育模式,积累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但从实际效果上看,目前林草高校劳动教育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8]。

1.1 林草高校劳动教育的课程体系单一且师资力量薄弱

虽然劳动教育已经受到教育界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但劳动教育课程设置仍是林草高校劳动教育的薄弱环节。首先,大部分林草高校缺乏系统的林草行业特色劳动课程教育。目前的劳动教育课程主要依托思政理论课程开展,但思政理论课程中有关劳动教育的教学内容分散在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等多门课程中,缺少劳动教育课程之间内在的逻辑联系以及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没有形成完善的林草行业特色劳动课程体系,这可能会造成学生的劳动理论与专业实践脱节,影响学生劳动意识培养和劳动素质水平提高,不能满足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对林科人才的新要求。其次,大部分林草高校配套的劳动教育教学资源和师资力量薄弱,多数高校劳动教育课由行政老师和思政理论老师兼任,任课老师可能存在缺少最新劳动教育知识与技能培训、教育内容更新不及时、教育目标与教学成果脱节等情况,无法为系统开展大学生劳动教育提供有力保障。

1.2 林草高校劳动教育的课程内容浅显且教育形式窄化

首先,部分林草高校劳动教育课程内容陈旧,缺乏劳动教育与专业学科的有机融合,忽视了劳动教育之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作用,忽视了劳动教育之于“新林科”人才素质培养的重要意义。其次,劳动教育形式单一,大部分高校主要通过课程讲授和实践环节2种方式开展劳动教育。传统课程讲授方式多采用灌输传授法,不能贴近学生生活。实践环节虽然逐步注重从各环节开展劳动教育,如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志愿服务、社团活动来帮助大学生树立良好劳动观、培养积极奉献精神,但这些活动多数只需学生付出简单的体力和脑力活动,很容易出现“有劳动无教育”的现象,既起不到劳动教育效果,也容易引起大学生的反感和抗拒。目前,林草高校没有从整体上调动大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没有满足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特点和专业能力要求,更不能满足服务林业现代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培养目标。

1.3 林草高校劳动教育的课程效果有限且考核机制功利化

培养“新林科”人才,林草高校劳动教育需要引导学生树立绿色教育理念,形成艰苦奋斗品格,增强服务林业现代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识和本领,但目前部分高校劳动教育局限在“点”的层面开展,不能将劳动教育的目的贯穿到林科人才培养全过程中,出现重理论教学、轻实践形态或重实践形态、轻理论教学等现象,劳动教育效果有限。此外,目前林草高校劳动教育考核体制欠缺科学化。理论讲授环节考核采用纸面答题形式,学生在考核前集中突击、填鸭式背诵也能拿到较高成绩。实践环节考核多为学生撰写实践报告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但仍有部分同学存在伪造实习证明的造假行为,劳动教育难以发挥实效。林草高校劳动教育课程需要构建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需求、林业新功能定位更加适应的科学考核体系。

2 北京林业大学心理学系在“新林科”背景下的劳动教育模式与路径

“新林科”背景下,构建满足高素质林科人才需求的劳动教育体系,高校需将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专业教育等融汇贯通[9],形成“劳动教育+”的4个实践路径。具体来说,一方面可在高校既有的教育教学体系中融入劳动知识教育,如在思政教育中融入劳动教育形成“思政劳育”,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劳动教育形成“专业劳育”,在实践教育体系中融入劳动教育形成“实践劳育”;另一方面,还可在高校已有的教育教学体系中增加劳动知识教育,如设立专门的劳动教育课程,形成“课程劳育”。

北京林业大学心理学系坚持以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坚守新时代、“新林科”、新使命,以人才培养为中心,高度重视学生劳动教育,致力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在劳动教育培养模式改革上,尝试将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专业教育等有机融合,提出“劳动教育+”四维培养体系。

2.1 创新思政劳育形式,培育生态文明理念和意识

高校劳动教育和思政教育统一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服务于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二者在教育内容、教育途径方面密切相关[10]。在“新林科”背景下,将思政教育与劳动教育结合,不仅有助于增强思政教育的实践性,还有助于培育学生致力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理想情怀。具体而言,在思政课程的理论教学中,教师可将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等战略目标与艰苦奋斗等劳动意识有机融合,充分利用多样化教学手段,综合网络育人资源、拓展课文阅读资源,强化劳动元素融入;同时,强化劳模的引领作用,如邀请知名专家学者和杰出校友,开展思政讲堂,进行劳动精神宣讲活动,对劳动价值观进行深入解读,做到劳动教育和思政教育协同育人。

2.1.1 创新教育形式和内容,探索思政教育中的劳动元素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人文党风”主题教育活动自2006年创办以来,目前已连续举办16届,成为北京林业大学心理学系开展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有效载体。每届活动均结合时下思政劳育重点,开展各种形式的党风活动,如组织学生以“朗诵加快板”“小品表演”“歌舞表演”等多元化形式展现“实干兴邦”“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等劳动精神内涵,学生在活动中深入理解不同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劳动观,领悟劳动的意义和价值。

2.1.2 举办思政劳育讲堂,强化劳育对学生的价值引领

北京林业大学心理学系多次举行思政劳育讲堂,如邀请多位心理学相关行业资深专家(京师博仁公司主管、阳光易德大数据技术研究院院长等)举办经验分享会,各位专家不仅详细介绍了相关行业领域的发展现状,还从培育劳动品质、劳动价值观角度提出对学生的期望,鼓励学生夯实专业知识,在新时代把握好机遇,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以小我融入大我,为国家建设贡献力量。

2.1.3 基于思政劳育实践,培养学生的优良劳动品质

为落实思政课程中忘我奉献和吃苦耐劳的劳动精神及党史教育学习中“我为师生办实事”的要求、锤炼锻造大学生“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劳动品质,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本科第一学生党支部自发组织全校师生开展“近邻宝志愿服务活动”。该活动已经连续举办4年,目前已有全校200多支队伍参加,极大程度培养了学生的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和创造性劳动品质。

2.2 探索专业劳育路径,响应“新林科”专业人才培养需求

培养满足“新林科”需求的复合型劳动素质人才,需将传统的林业学科和涉林学科与人文社会科学深度交叉和融合,深入发掘专业课程中丰富的劳动属性和元素。专业课教师需结合专业特点,充分提炼专业知识中本身存在的劳动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将劳动教育有机融入专业教育体系设计和课程教育实践中,培养大学生形成吃苦耐劳、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观,将劳动教育渗透到专业学科中,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2.2.1 创新专业课程教育形式,发现生态劳动元素

北京林业大学心理学系开设 《环境与生态心理学》等特色课程,带领学生采用自主探究的形式,开展以环境和生态为主题的调查或研究,如学生依据环境与生态心理学知识规划森林公园的修缮方案,不仅做到了课程内容与社会热点充分结合,也使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现实落地有了一定认识,而且形成了专业知识与劳动教育的有机融合,为学生劳动教育构建了一个系统整合的体系。

2.2.2 强化学研产一体化,提升林科人才培养和科研水平

“新林科”对于高质量、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求愈发迫切,而在学术研究中融入劳动教育可取得一举多得的成效。北京林业大学心理学系积极为本科生群体搭建学术劳育平台,激发学生创新兴趣和劳动热情,以科研创新成果促生态文明建设。将“学术劳育”从研究生群体推广至本科生群体,从2007年开始为本科生尤其是大一、大二基础年级学生配备本科科研导师,鼓励本科同学针对自己感兴趣的心理学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目前已有多个本科学术小组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或在全国学术性会议上做报告。本科科研导师的工作无论对于学生的生活学习还是专业发展、职业定向和生涯规划均发挥着重要作用;学术小组的培养形式不仅使学生在学术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也培养了学生不怕困难、刻苦钻研、勇于探索的珍贵劳动品质。总体而言,这一举措极大加强了本科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以科研促教学,提高了本科人才的培养质量和劳动素质。

2.2.3 发挥专业优势,锻炼服务能力

北京林业大学心理学系注重挖掘专业知识的劳动价值,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发挥心理咨询的专业优势,在疫情早期就发起线上心理咨询服务、心理援助热线,以及公共事件心理健康微课等公益活动,对学生进行专业培训,帮助公众应对疫情压力,减轻心理负担,培养了学生乐于奉献、服务社会的劳动品质。此外,北京林业大学心理学系充分发挥临床与咨询心理学的专业优势,为学生提供专业培训和志愿服务机会,与学校咨询中心发起的“四月天”性心理援助热线是中国首家针对性心理问题的心理援助项目,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为来访者提供专业的心理帮助。该活动不仅极大发挥了专业劳育的作用,还使同学们通过劳动提高了自我价值感和专业价值感,实现了良好的劳动育人功能。

2.3 优化实践劳育模式,培育生态文明实践型人才

高校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开展劳育的天然场所。高校社会实践包含实习实践、勤工俭学、志愿服务、产教融合、创新创业等多个环节。在“新林科”及人工智能的背景下,学校可以结合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及时跟踪劳动形态变化,构建形式内容丰富、形式灵活的劳动育人体系,培育生态文明实践型人才。北京林业大学心理学系通过产业实践、志愿实践、竞赛实践等活动创新性地将劳动教育置于实践中,达成实践劳育。

2.3.1 深度挖掘实践主题,彰显社会实践的生态价值

北京林业大学心理学系依托“绿色长征”实践项目开展若干项社会实践,该项目旨在围绕生态建设、水土资源保护、黄河文化等内容,组织学生开展黄河文化寻访、科普知识宣讲、科技志愿帮扶、社会调查研究、发展建言献策等活动。在实践过程中,学生不仅提高了劳动观念和素养,还深入了解了生态环境知识,为生态环境保护做出了重要贡献。

2.3.2 以服务国家和社会为导向,组织学生参与实践劳动

北京林业大学心理学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建党一百周年”“七一重大活动”“冬奥会志愿者”等活动,在这些实践中,以“志愿+专业”“志愿+劳模”“志愿+赛会”为理念,建立专业的教师指导团队,注重对学生劳动态度和劳动思想的引导,鼓励和引导学生劳动奉献。2020年,在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评奖中,“彩虹宝贝”特殊儿童心理干预志愿服务项目获得银奖,这是北京林业大学心理学系实施该项目的第12年。

2.3.3 追踪劳动形态变化,创新实践劳育形式

北京林业大学心理学系与腾讯公司合作,采用人工智能技术,通过思维导图模拟咨询的形式编写咨询语料,针对疫情常态化后公众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AI心理咨询。该合作项目将课堂教学和教学时间外“第二课堂”深度融合,极大地锻炼了学生使用劳动知识的能力。

2.4 完善课程劳育体系,丰富劳育的生态文明内涵

构建具有林科特色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必须以现有劳动教育课程为基础,丰富劳动教育的生态文明内涵,形成与林科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劳动课程体系。

2.4.1 挖掘劳育课程的生态文明内涵

北京林业大学教务处为学生购买了 《劳动教育通论》专业教材,在全校范围内针对大一学生开设专业的 《劳育教育》必修通识课,并配备专业任课教师,帮助学生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经典的劳动教育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思想,熟悉劳动关系的政策和运行机制。不仅如此,课程还融入了生态主义劳动观和劳动伦理的相关内容,旨在培育学生的生态劳动思维。

2.4.2 创新劳动教育课程培养和考核模式

北京林业大学心理学系对标“新林科”人才培养要求,探索多元化、全阶段劳动教育培养考核模式,为劳育体系提供了有效支撑保障,如课程包含3门不同劳动教育主题的线上课程,学生可结合自己的专业方向和兴趣特点自主选择学习一门课程。课程效果评估采用过程考核和阶段诊断的多样化考核方式,加大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考核力度,以适应“新林科”人才的需要。

2.4.3 从劳动理论到劳动实践融汇贯通

北京林业大学心理学系通过不同学段采用不同形式的课程劳育,让本科生可以从理论到实践完整地探索、学习与未来职业发展密切相关的通用和专业的劳动科学知识。大一学年主要从了解专业概况角度出发,为学生介绍目前心理学学科领域以及相关行业的发展现状,掌握基础的劳动理论知识。大二学年主要从认识具体从业人员的工作情况出发,让学生从一个相对深入的角度了解当前某个心理学相关领域行业的情况,以及从事该行业需要具备哪些关键技能,进行专业劳动体验学习,进一步启发学生对自己未来的学习方向与职业选择系统地规划,如学科会为同学们提供往届校友的联系方式,以便同学采访自己感兴趣职业的从业人员。大三学年主要通过职业生涯课程与专业实习结合的形式,让学生对某个职业如教师、咨询助理、人力资源等有更加直观的认识,结合当下社会对劳动者的要求,探索符合自身未来发展特定及当下实际情况的职业规划。大四学年针对不同就业方向的同学组织专业化辅导,如通过就业指导、简历撰写指导、劳动素质培训等活动,从解决学生就业需求的角度出发,让学生对当前各行业招聘、就业形势深入了解,帮助学生成功就业;同时,为考研同学组织学习互助小组,塑造心理系“勤奋劳动、劳动创造力强、有责任感”的毕业生形象,帮助学生顺利深造。

3 北京林业大学心理学系“劳动教育+”四维培养体系有效性验证

“新林科”背景下,北京林业大学心理学系探索“劳动教育+”的四维劳动教育路径,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效。

3.1 响应国家社会需求,提高学生的社会服务能力

“劳动教育+”培养体系始终与“新林科”人才培养要求保持同频同向,在这一体系支持下,北京林业大学心理学系在服务国家社会需求、发挥作用等方面作出了更多贡献。在社会服务方面,北京林业大学心理学系与外交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家体育总局等20多个部门合作共建,提供专业心理咨询服务。“彩虹宝贝”特殊儿童干预中心获得首届北林榜样,线上线下咨询和讲座每年受众5 000余人。在科研方面,北京林业大学心理学系师生坚定“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信念,不断突破和创新。截至2021年,本科生完成国家级、省部级等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40项,参编著作8部,发表论文28篇,其中SSCI论文1篇,CSSCI论文20篇。

3.2 学生专业情怀日趋坚定,增强学生的专业认可度

“新林科”背景下,“劳动教育+”培养体系使学生在劳动中增强了专业认可度,进而能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专业实践与工作中。在专业认识方面,学生学习热情高,专业认同感和教学评价多年名列学校前列,致力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理想情怀坚定;在实践劳动方面,学生逐渐将艰苦奋斗精神内化于心,更加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与服务,如“彩虹宝贝”特殊儿童心理干预志愿服务团体曾获国家级优秀志愿者银奖,并被 《人民日报》和央视等权威媒体报导。

3.3 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广泛认可,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新林科”背景下的“劳动教育+”培养体系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近年来,北京林业大学心理学系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约95%;本科生深造率逐渐提升,2021年升至63%。2020年,北京林业大学心理学系面向部分用人单位发起专业能力等多维度的满意度问卷调查,包括毕业生硕博士就读学校导师、民营企业和党政机关等,结果发现,社会对北京林业大学心理学系毕业生满意度较高,认为学生能很好完成学业和工作。

图1 北京林业大学心理学系“劳动教育+”的四维劳动教育路径探索及成效

4 结语

“新林科”背景下,林草高校劳动教育关系着我国林草科技人才的基本素质与责任担当,要构建系统的劳动教育体系,林草高校需要进一步加强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可尝试通过“劳动教育+”四维培养体系提高劳育成效,帮助大学生树立劳动意识、提升劳动技能,培养能够支撑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等战略需求的新型人才。

猜你喜欢
北京林业大学劳动思政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主讲主问主评”工作法:提升党课教育吸引力实效性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How to Understand the Story of an Hour Using Id, Ego and Superego
思政课“需求侧”
我国图书漂流活动可持续发展研究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Pilot Study fo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liteness and Prosodic Featu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