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肠道调节剂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的影响

2021-05-19 05:24黄子龙
中兽医学杂志 2021年2期
关键词:凡纳滨寡糖调节剂

唐 红,黄子龙

(广东三水正大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广东佛山 528100)

近年来,凡纳滨对虾在我国的养殖规模不断扩大,产量稳步提升,其产量在对虾的品种中位居前列[1]。但随着养殖业的迅速发展、高密度集约化养殖的增大、抗生素等药物滥用,致使部分对虾产品中的药物残留量增加或严重超过国家规定标准,严重阻碍了对虾养殖事业的发展,对饲料行业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提高凡纳滨对虾的生产性以及降低药物残留进行生态养殖或环保养殖已经成为行业趋势。

肠道调节剂是一种能够增强,恢复或调节肠道健康,维持肠道菌群正常功能来提高动物生产性能的一类制剂,包括酶制剂、微生态制剂、纤维制剂、某些化学药物和糖类等物质。具有高效、安全、专一、绿色环保等特点。目前添加于饲料中的肠道调节剂的种类很多,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相关报道有酶制剂对动物的生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体内的消化代谢过程中起到一个催化剂的作用[2]。微生态制剂是一种新型活菌物质,可通过人为添加有益菌来抑制有害菌的生长繁殖,从而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其中就有不少应用在凡纳滨对虾的养殖上[3~4]。寡糖能够提高动物体的免疫功能与抗病力及生产性能[5]。辣木粉含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已经应用到了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在肉鸡料中添加辣木叶来喂狄高鸡时,对促进肉鸡增重和降低饵料系数有显著的作用[6]。本实验主要研究几种不同种类肠道调节剂,如上述提到的的酶制剂、微生态制剂、寡糖和辣木粉等对凡纳滨对虾的生产性能的影响,为对虾养殖业进一步开发对虾肠道调节剂提供理论基础。

1 材料

1.1 试验动物

凡纳滨对虾苗31 500 尾,初始试验体重为8.6 ~10.4 g,从湛江某饲料有限公司苗场直接购买,购买时选购健康无病害、体重均匀以及色泽良好的虾苗。

1.2 饲料及药品

试验基础饲料、酶制剂、微生态制剂、寡糖和辣木粉直接由生产厂家提供。

试验基础饲料配方:虾预混料10.0%、豆粕(46%)22.5%、小麦粉15.0%、高品质BASA 鱼粉18.0%、秘鲁红鱼粉13.0%、虾壳粉6.0%乌贼膏3.0%、DDGS3.5%、海带粉3.0%、啤酒酵母2.5%、磷酯油1.5%、鱼油2.0%。

2 方法

2.1 试验动物分组及饲养管理

试验在湛江某饲料有限公司的对虾养殖池进行,凡纳滨对虾苗经消毒后随机分组,本试验共设7 个试验组,其中1 个为对照组,每组设计3 个平行,每个平行饲养1 500 尾虾苗。各试验组肠道调节剂分别为蛋白酶(1 号组)、复合微生态(2 号组)、蛋白酶加凝结芽孢(3 号组)、复合乳酸菌(4 号组)、寡糖(5 号组)、辣木粉(6 号组),按照各自说明书规定的添加量添加到基础饲料中,对照组仅投喂基础饲料。

试验周期为60 d,试验期间水温控制在26℃~30℃,溶氧量大于5 mg/L,pH 值控制在7.0 ~8.5,每天定时饲喂3 次日粮。整个养殖过程中应定期进行水体消毒,加强日常水质管理,不大排大灌,保持虾池环境的各种理化因素稳定及池内藻相稳定,尽量避免人为惊忧。

2.2 生长性能指标测定

试验期间测定了全虾的增重率、存活率、饵料系数等指标。增重率=(末体重-初体重)/初始体重×100%;成活率=(末尾数/初始尾数)×100%;饵料系数=总摄食量/总增重。

试验数据采用Excel 进行统计分析,试验数据采用((±s)表示,显著水平为P<0.05。

3 结果与分析

3.1 试验虾增重率比较

在组增重率上,添加了肠道调节剂的各试验组增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性显著(P<0.05);添加复合微生态组(2 号组)的组增重率为88.77%,显著高于其他试验组,差异性显著(P<0.05);添加复合微生态(2 号组)饵料对凡纳滨对虾的增重效果最佳。见表1。

表1 不同肠道调节剂对凡纳滨对虾组增重率的影响

3.2 试验虾成活率、饵料系数比较

添加了肠道调节剂的各试验组的成活率相对对照组均有所提高,且差异性显著(P<0.05)。其中添加复合微生态组(2 号组)的成活率为85.4%,显著高于其他试验组,且差异性显著(P<0.05)。除1、3 号组的饵料系数没有低于对照外,其余各试验组的饵料系数均低于对照组,其中添加复合微生态组(2 号组)的饵料系数最低,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见表2。

表2 肠道调节剂对凡纳滨对虾成活率与饵料系数的影响

4 讨论

4.1 肠道调节剂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的影响

肠道调节剂通常含有一些促生长因子或其他有益成分,能够增强、恢复或调节肠道健康,维持肠道菌群正常功能来提高动物生产性能。有研究证明,添加酶制剂、微生态制剂、糖类等肠道调节剂能提高水产动物的生产性能。刘文斌等[7](1997)用芽孢杆菌、寡糖、酶制剂相互配伍添加到饲料中饲养异育银鲫,异育银鲫的增重效果明显,最高组增重率比对照组提高了43.78%。谭崇桂等[8](2013)在饲料中添加β-葡萄糖、甘露寡糖和蛋白酶饲养凡纳滨对虾,与对照组相比,对虾增重率分别提高16.19%、12.78%%和11.25%。冯幼等[9](2013)研究说明甘露寡糖添加于饲料中可明显提高水产动物免疫力,调节肠道菌群结构和提高水产动物生产性能。李晓英等[10](2007)研究证明添加复合微生态制剂对中国对虾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夏磊等[11](2013)研究说明复合乳酸菌为鱼类肠道的益生菌,在鱼类肠道内具有良好定植能力,能够抑制有害病原菌的繁殖和生长,在养殖水产动物中和抗生素具有同等的抑菌效果,可取代抗生素在水产动物养殖过程中的作用。辣木粉是原产印度的辣木树结的种子粉碎而成,是一种药食同源植物。邓卫利等[12](2017)研究结果表明:辣木粉和辣木叶中含有较高的粗蛋白、氨基酸、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和维生素E等成分,以及含有较高的铁、镁、铜、磷和钾等矿物元素。

根据上述研究结果可以推断,在饲料中添加酶制剂,微生态制剂、寡糖和辣木粉等肠道调节剂可以提高凡纳滨对虾的增重率、成活率和降低饵料系数。本试验也获得相类似的效果:与对照组相比,在饵料中添加肠道调节剂(蛋白酶、复合微生态、蛋白酶+凝结芽孢、复合乳酸菌、寡糖、辣木粉)能有效提高凡纳滨对虾的增重率和成活率,且差异显著(P<0.05)。以添加复合微生态制剂的效果最佳,相对对照组组增重率提高了75.86%,成活率增加了33.8%,饵料系数下降了8%,不仅能提高凡纳滨对虾的存活率和增重率,还能有效降低饵料系数。与吴垠等[13~14]研究结果一致。吴垠等(1996)研究结果表明:微生态调节剂不仅能够显著地提高对虾感染暴发性流行病后的成活率,而且还可以使对虾的死亡高峰期得以延迟,添加微生态调节剂的试验组与对照组经感染致病后,其试验组血液指标和对照组比较变化幅度不同,实验组虾血液指标变化幅度明显小于对照组。徐光龙等(2007)研究说明:复合微生态制剂对于改善养殖水环境有显著作用,其作用机理为抑制水体中的有害病原菌的繁殖与生长,降低水体耗氧率以及降解水体中的有毒物质,从而起到降低发病率或者是提高鱼类的成活率。这可能是因为复合微生态中含有不止一种对虾类肠道以及水环境中有益的菌群,各种菌群之间的功能形成一定的互补作用,使凡纳滨对虾用于一个较好的体内以及体外的生长环境。从而对促进凡纳滨对虾的生产性能会更加显著。

4.2 结论

饵料中添加肠道调节剂(蛋白酶、复合微生态、蛋白酶+凝结芽孢、复合乳酸菌、寡糖、辣木粉)能有效提高凡纳滨对虾的增重率和成活率,添加复合微生态制剂的效果最佳,不仅能提高凡纳滨对虾的存活率和增重率,还能有效降低饵料系数。

猜你喜欢
凡纳滨寡糖调节剂
凡纳滨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防治研究进展(二)
凡纳滨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防治研究进展(一)
壳寡糖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园艺作物上的应用
HPLC法测定远志及其3种炮制品中3种寡糖酯
5%氨基寡糖素AS在番茄上的应用效果初探
凡纳滨对虾与点带石斑鱼的混养模式
哮喘治疗中白三烯调节剂的应用观察
微生物法转化菊糖生产果寡糖工艺优化
凡纳滨对虾CTSL基因与生长相关的SNP位点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