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地区平欧杂交榛引种试验初报

2021-05-19 05:24刘玲玲刘凤霞车树理杨文玺
中兽医学杂志 2021年2期
关键词:榛树平欧榛子

刘玲玲,刘凤霞,车树理,杨文玺

(甘肃中医药大学定西校区,甘肃定西 743000)

榛子(Corylus heterophylla Fisch.)为榛科(Corylaceae)榛属(Corylus)植物的果实,又名山板栗、尖栗、棰子等。榛子果实含有人体必需的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及矿物质等多种营养成分,是世界四大坚果(榛子、扁桃、核桃、腰果)之一,素有“坚果之王”的美誉[1~3]。榛子味道醇香并具有软化血管、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及延缓衰老等功效。榛仁也是加工各种糕点、巧克力及各类高级木本膳食油料的重要原料[4]。榛子具有药食同源的价值深受人们的青睐。榛子果壳中含有活性炭成分,树皮、叶和总苞均含鞣质,可应用于制药工业和化工、食品、轻工、印染、军工等行业[5]。

平欧杂种榛是我国原产的平榛(Corylusheterophylla)与欧洲榛(C.avellana)的种间杂交优良品种,既保留了我国平榛较强的抗寒性、适应性及优良的果仁风味等特性,同时还具有欧洲榛产量高、果实大及出仁率高等优点[6]。2004年春,笔者团队从辽宁省辽阳市引进杂交大果榛子品系(种)82-4、82-11、达维(84-254)、薄壳红(84-454),试栽于定西市安定区。试验结果表明:4个品系(种)生长发育正常,其中达维、薄壳红两个品种在试栽地结果早、果实大,适应性更强。甘肃省定西地区的生态条件完全能满足榛树正常生长发育。为了在该地区进行大面积栽培推广榛树,笔者于2017年春从辽宁果树研究所引入8个平欧杂交榛品系(种),进一步观察榛树在该地区的抗寒性及适应性。

1 引种当地自然概况

定西市安定区位于甘肃省中部偏南,地处西秦岭余脉和黄土高原结合的高原丘陵地带,地跨104°~105°E,34°~36°N,地势西高东低,海拔1 420~3 941 m。当地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5.7℃~7.7℃,最热的7月平均气温为19.3℃,最冷的1月平均气温为-6.9℃,无霜122~160 d,年降水量350~600 mm,≥10℃积温1 775℃~2 585℃。年平均日照时数2 155 ~2 450 h,日照充足。试验地为楼间平地,壤土,有机质含量平均为10.37 g/kg,土壤养分总的状况是“少氮、缺磷、富钾”,pH值7.5~8.5。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017年4 月初从辽宁果树研究所引入8个平欧杂交榛品系(种)的一年生压条繁殖苗各10株,引种植株表现茎杆粗壮,根系发达,苗高70~80 cm,地径1.0~2.0 cm,无病虫害。见表1。

表1 引种榛子品系(种)

2.2 试验方法

2.2.1 苗木处理

核查苗木数量并检查质量,记录相关数据后编号登记。由于引种地和种源地的气温存在差异,即种源地的气温回升较早,引种地的气温回升较迟,为了能适时栽植并保证引种苗木处在休眠期,将提早引种的苗木埋在室外阴湿处地下1周,等引种地气温适宜时栽植。

2.2.2 苗木定植

修剪根系去掉过长的侧根和须根,按2 m×3 m株行距,各品系(种)单独成行栽植,并互为授粉树,定植时按株行距挖长80 cm、宽80 cm、深50 cm的栽植穴,每穴施10 kg左右的优质农家肥。于当年4月15日定植于定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药用植物园,保持苗木根颈与地表平齐,尽可能使苗木根系舒展,定植高度约70 cm,栽植后及时做直径约l m的树盘浇水。在苗木栽植后第三年的生长季节,每2 d定期观察记载各品种的物候指标,观察抗寒、抗旱及抗病虫害能力,比较各品系(种)间的生长适应性差异。

2.2.3 物候期、生长指标及经济指标

在李凤光等[7~8]关于榛子引种试验的初报中,物候期观察指标主要有:萌动期(整株25%的芽鳞片错开至芽体膨大状态);展叶期(整株25%萌发叶芽的第1片叶展开);抽梢期(叶芽展开长出1 cm新梢);新梢封顶期(整株50%新梢顶端有未展开的叶片,顶芽形成);种子成熟期;落果期(80%果实脱落);叶变色期(80%叶片变色);落叶期(整株50%的叶片脱落);生长指标包括:株高(从地面至树枝最高处距离);冠径(东西、南北两个树冠直径的平均值);新梢长度(新梢封顶后从基部至枝顶长度的平均值);新梢粗度(新梢落叶后基部以上1 cm处的直径);新梢数量等。

2.2.4 定植后管理

定植后在树盘内及时灌足水并松土,后根据墒情酌情灌水,中耕除草并追肥。榛树属于浅根性树种,不耐干旱,适时灌水是促进树体发育和结实的重要保证[8]。

在当地,每年3月下旬至4月初、5月上旬灌水,即发芽前后进行。遇干旱时6月末再灌水1次,或结合追肥进行;中耕松土除草3~5次,5月上、中旬和7月上旬采取弧形或放射状沟追施羊粪、牛粪等基肥。根据当地土壤“少氮、缺磷、富钾”的养分状况,在定植当年生长季节施尿素100 g/株,施磷肥200~300 g/株左右,第2年至第3年施复合肥200~300 g/株。培养单干或丛状树型。修剪在早春树液流动前进行,幼树开张主枝角度,轻剪延长枝长的1/3,当树高达到2~3.5 m、冠幅2~3 m 时,剪去主枝和侧枝延长枝枝长的1/2,促进新发结果枝[9]。保留短枝及中庸枝,疏除枯萎枝、病害枝、纤细枝、下垂枝、瘦弱枝及根蘖苗。生长季节不定期剪除根部萌动条[10]。为了安全越冬,每年在土壤冻结前对树干设置风障、包草、涂白等措施或者在树干基部培高度约为25~30 cm的土层。

3 试验结果与分析

3.1 成活率及适应性

通过观察数据的结果分析表明,引种的8个品系(种)均能正常生长,成活率达到90%以上,从栽植后的生长状况和越冬的适应性观察,经过3年的生长,8个品种均未发现寒害、霜害和冻害,越冬当年最低气温为-24℃,越冬后没有发现抽条现象,也没有发生任何病虫危害,8个榛子品系(种)生长能够完全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并能正常开花结实,其中辽榛7号和达维的成活率为100%,且具有更强的抗寒性,可作为今后推广种植的主栽品种。

3.2 主要生长物候

温度是榛树生长物候期的主要影响因素。平欧杂交榛在定西地区能完成萌动、展叶、抽梢、新梢封顶、叶变色和落叶等树木生长的全物候期。物候期观察统计:3月上旬树液开始流动,3月中下旬芽开始膨大进入萌动期,4月上旬开始展叶,4月下旬到5月上旬进入生长旺盛期 ,9月中旬顶芽全部形成停止生长,9月下旬全部落果,由于温度的逐渐降低,l0月上旬叶片开始变色,11月上旬开始落叶。见表2。

表2 不同品系(种)物候期观察结果

3.3 主要生长性状

当榛子顶芽全部形成停止生长后,观察并记录榛树品系(种)的树高、冠径、新梢长度、新梢粗度及新梢数量。结果显示:栽植3年后某些品系(种)树高达到了162.8 cm,有些榛树冠径最大的有42cm,新梢长度54~65.4 cm,最粗的新梢粗度为2.4 cm,大多数植株有4 个新梢。见表3。

表3 不同品系(种)生长性状

3.4 主要经济性状

所有品系(种)表现出较早的结果性,2~3年均可形成雌雄花序,叶丛枝、短枝、中枝、长枝均能形成雌花芽,萌发后成为结果母枝。结果母枝上雌花芽(混合芽)萌发后形成在顶端着生1个果序的结果枝,每个果序结果1~4个。坚果单生或簇生,近圆形,较大,褐色,上部外露。各品系(种)间的单株结果个数与平均单果重及出仁率有明显差异。定植后第3年,在8个品种中,辽榛7号、达维和辽榛3号的经济性状较好,结果早,果实大,果形整齐,果皮较薄,果面光滑,色泽均匀、美观,果仁饱满度均达到90%以上;平欧21号果实经济性状位居第2,其余品种较差。见表4。

表4 不同品系(种)果实经济性状比较

4 讨论

榛子果实除可食用外,还可以榨油,是一种油脂质量很好的木本油料树种[11]。平榛的抗寒耐旱性较好,欧榛的果实大,杂交榛集中两者的优点。由于其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不仅可以带来经济效益,同时还具有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本研究较全面地综合比较所引8个平欧杂交榛的成活率及适应性、在不同时期的物候、植株生长性状和果实的经济性状。结果表明,8个品种完全能适应定西地区的环境条件,都能够较好的生长并开花结果,其中辽榛7号、达维和辽榛3号的经济性状较好,结果早,果实大,果形整齐,果皮较薄,果面光洁,果仁饱满度均达到90%以上,可以作为该地区的主栽品种大面积推广种植,其他品种也具有一定发展潜力,有待进一步研究推广。

猜你喜欢
榛树平欧榛子
朝阳地区平欧杂种榛引种筛选试验
榛子遗传改良及丰产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真人榛事
提高平欧大榛子坐果率技术要点
7个平欧杂交榛子品种(品系)抗寒性研究
平欧杂种榛果实生长动态与品质分析
桓仁县平欧杂种榛子金龟子幼虫防治试验
榛子的猫猫图鉴(上)
不同树势的榛树对修剪响应的研究
伊春林区天然毛榛树高地径生长量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