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特征性离子快速筛查和识别色胺类新精神活性物质

2021-05-24 12:00钱振华花镇东
质谱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胺类苯环甲氧基

钱振华,花镇东

(1.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北京 100038;2.公安部禁毒情报技术中心,北京 100193)

色胺是一种存在于植物、动物和真菌的单胺生物碱,含有一个吲哚核,因其结构与色氨酸类似而得名。色胺类物质以色胺为母体,其具有抗肿瘤细胞、抑制黑色素及抗黑素瘤细胞、抗细菌、治疗糖尿病及抗氧化等生理药理活性,受到化学研究者的广泛重视,拟用于医药目的的各种色胺类物质被大量研究和合成[1-13]。但由于色胺类物质具有致幻作用,近年来被越来越多的吸食者非法滥用,其作为新精神活性物质中的一大类,对个体健康和公共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已经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14-22]。目前有报道的色胺类新精神活性物质已达45种。我国列入管制的色胺类物质共11种,其中《精神药品品种目录(2013年版)》中有6种被分列为第一类和第二类管制精神药品, 2015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非药用类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制品种增补目录》增加了5种色胺类新精神活性物质的列管[23-24]。

研究表明[25],色胺类物质结构的不同可导致其药理作用和精神活性的不同,如苯环上无取代或者4-羟基取代的色胺类物质致幻性较弱,而5-甲氧基取代的色胺类物质致幻性更强,并且N-取代基的不同也会影响其在体内的效力。因此,制毒者通过改变苯环及N原子上的取代基,以期合成出种类更多、致幻效果更强的色胺类物质。

质谱技术灵敏度高、特异性好、分析速度快、专属性强,近年来发展迅速。对于已知的新精神活性物质,传统的质谱法通常使用新精神活性物质的标准物质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但新精神活性物质更新换代迅速,对于未知的新精神活性物质,由于标准物质、标准谱库和标准检验方法的缺乏,使得定性、定量难度较大,制约着法庭科学实验室发现和鉴定新精神活性物质的能力。因此有必要归纳同类型化合物的质谱碎裂规律,进而识别该类未知物的化学结构。

2015~2019年,我国在新精神活性物质市场上共查获11种色胺类物质,包括N-甲基-N-异丙基色胺(MiPT)、N-甲基-N-乙基-4-羟基色胺(4-OH-MET)、N-甲基-N-异丙基-4-羟基色胺(4-OH-MiPT)、N,N-二甲基-4-乙酰氧基色胺(4-AcO-DMT)、N-甲基-N-乙基-4-乙酰氧基色胺(4-AcO-MET)、N,N-二乙基-4-乙酰氧基色胺(4-AcO-DET)、N,N-二甲基-5-甲氧基色胺(5-MeO-DMT)、N-甲基-N-异丙基-5-甲氧基色胺(5-MeO-MiPT)、N,N-二异丙基-5-甲氧基色胺(5-MeO-DiPT)、N,N-二烯丙基-5-甲氧基色胺(5-MeO-DALT)、N,N-四亚甲基-5-甲氧基色胺(5-MeO-pyr-T)。这11种色胺类物质按照结构不同可分为四类:1) 苯环无取代;2) 苯环4位羟基取代(4-OH);3) 苯环4位乙酰氧基取代(4-AcO);4) 苯环5位甲氧基取代(5-MeO)。其中5-MeO-DMT、5-MeO-MiPT、5-MeO-DiPT、5-MeO-DALT等4种物质已被列管,其他7种物质尚未列入管制。

本研究拟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和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串联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 MS)法分析这11种色胺类新精神活性物质,并探讨在电子轰击源(EI)和电喷雾正离子(ESI+)-碰撞诱导解离(CID)模式下的裂解机理,以期建立快速、简便、有效的实验方法用于识别和筛查色胺类新精神活性物质,为快速鉴定色胺类新精神活性物质提供方法和思路。

1 实验部分

1.1 仪器与装置

QP-2010 Ultra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日本岛津公司产品;ACQUITY UPLC I-Class超高效液相色谱仪:美国Waters公司产品;Q-TOF MS 5600高分辨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仪:美国AB Sciex公司产品。

1.2 样品与试剂

MiPT、4-OH-MET、4-OH-MiPT、4-AcO-DMT、4-AcO-MET、4-AcO-DET、5-MeO-DMT、5-MeO-MiPT、5-MeO-DiPT、5-MeO-DALT、5-MeO-pyr-T等11种色胺类物质样品:由国家毒品实验室查获所得,经核磁共振确定的化学结构示于图1;乙腈:色谱纯,美国Fisher公司产品;甲酸、甲醇:色谱纯,德国Merck公司产品;超纯水:由美国Millipore公司生产的超纯水器制得。

注:a.MiPT;b.4-OH-MET;c.4-OH-MiPT;d.4-AcO-DMT;e.4-AcO-MET;f.4-AcO-DET; g.5-MeO-DMT;h.5-MeO-MiPT;i.5-MeO-DiPT;j.5-MeO-DALT;k.5-MeO-pyr-T图1 11种色胺类新精神活性物质的化学结构Fig.1 Chemical structures of 11 NPS tryptamines

1.3 样品溶液的制备

将每种样品研磨均匀,称取适量,用甲醇溶解后配制成0.5 g/L甲醇溶液,再用0.1%甲酸水溶液稀释至1 mg/L,离心,取上清液。

1.4 实验条件

1.4.1GC-MS条件 色谱柱:Aglient DB-5 MS石英毛细管柱(30 m×0.25 mm×0.25 μm);升温程序:140 ℃保持3 min,以20 ℃/min升至320 ℃,保持16 min;载气为He,流速1 mL/min;分流进样,进样量1 μL,分流比40∶1;进样口温度280 ℃。

EI电离模式,电子能量70 eV,离子源温度230 ℃,接口温度250 ℃,质量扫描范围m/z35~500。

1.4.2UPLC-QTOF MS条件 色谱柱:Waters Acquity UPLC CSH C18柱(1.7 μm×100 mm×2.1 mm);柱温40 ℃;流动相:A为0.1%甲酸水溶液,B为乙腈;梯度洗脱程序:0~1.5 min(2%B),1.5~6.5 min(2%~90%B),6.5~9.4 min(90%B),9.4~9.5 min(90%~2%B),9.5~12 min(2%B);流速0.4 mL/min;进样量1 μL。

DuoSpray离子源,ESI正离子模式,离子源温度600 ℃,喷雾电压5 500 V,雾化器压力344.7 kPa,辅助加热气压力344.7 kPa,气帘气压力206.8 kPa;TOF全扫描模式,去簇电压80 V,碰撞能量5 V,质量扫描范围m/z100~1 000;二级碰撞诱导解离(CID)模式,碰撞能量(35±15) V,质量扫描范围m/z50~1 000。

2 结果与讨论

2.1 GC-MS特征及碎裂规律推测

在1.4.1节条件下,11种色胺类新精神活性物质的EI-MS质谱图示于图2。可以看出,色胺类新精神活性物质的质谱图呈现以下特点:1) 均出现分子离子峰,但丰度不高;2) 均出现R2R3NCH2峰,且为化合物的基峰。推测的碎裂途径示于图3,特征离子列于表1。色胺类新精神活性物质首先失去1个电子得到分子离子峰碎片A,继续通过α断裂得到碎片B,通过β断裂得到基峰碎片亚胺阳离子C和碎片离子D。其中,碎片离子B的质量数MB=MD+14,但碎片离子B的丰度比D低,推测原因为离子D存在p-π电子共轭,使得碎片离子相对稳定,而离子B只存在对正离子稳定作用较弱的超共轭效应,导致碎片离子存在时间短,不易被检测到。在生成离子B和D的过程中,如果苯环上的取代基R1为乙酰氧基(-AcO),则乙酰氧基会失去—COCH3变成羟基(—OH),这可以作为判断苯环上取代基类型的依据。当MC+MD

2.2 UPLC-QTOF MS特征及碎裂规律推测

在电喷雾正离子模式下,11种色胺类新精神活性物质的一级质谱图均只出现1个峰,即[M+H]+准分子离子峰。11种物质的CID模式二级质谱图示于图4,推测的碎裂途径示于图5,特征子离子列于表2。

对于苯环上无取代基的色胺类物质,[M+H]+的C—N键发生α断裂得到丰度最高的离子C10H10N+(m/z144.080 8),发生β断裂得到(R2R3NCH2)+和C10H9N·+(m/z143.073 0);C10H10N+失去1个NH3得到C10H7+(m/z127.054 2),失去CH3N得到C9H7+(m/z115.054 2);离子C10H9N·+还会失去乙烯得到吲哚结构离子C8H7N·+(m/z117.057 3),示于图5a。

苯环上为乙酰氧基(AcO)或羟基(OH)取代的色胺类物质,均出现m/z160.075 7、132.080 8、117.057 3、115.054 2碎片离子。[M+H]+的C—N键发生α断裂,如果是AcO取代,得到离子C12H12NO2+(m/z202.086 3),再失去Ac得到C10H10NO+(m/z160.075 7);如果是OH取代,直接得到C10H10NO+(m/z160.075 7),该离子的丰度最高;[M+H]+发生β断裂得到(R2R3NCH2)+;[M+H]+还可能失去所有取代基,得到吲哚结构离子C8H7N·+(m/z117.057 3);离子C10H10NO+存在共轭体,进一步失去1个CO得到离子C9H10N+(m/z132.080 8);离子C9H10N+还可能失去1个NH3得到C9H7+(m/z115.054 2),示于图5b。

注:a.MiPT;b.4-OH-MET;c.4-OH-MiPT;d.4-AcO-DMT;e.4-AcO-MET;f.4-AcO-DET; g.5-MeO-DMT;h.5-MeO-MiPT;i.5-MeO-DiPT;j.5-MeO-DALT;k.5-MeO-pyr-T图2 11种色胺类新精神活性物质的EI-MS质谱图Fig.2 Mass spectra of NPS tryptamines obtained by EI-MS

图3 EI模式下,色胺类新精神活性物质的碎裂途径Fig.3 Proposed fragmentation pathways of product ions for NPS tryptamines at EI mode

表1 EI模式下,色胺类新精神活性物质的主要特征离子Table 1 Characteristic ions for NPS tryptamines obtained by EI-MS

苯环上为甲氧基(MeO)取代的色胺类物质,都出现了m/z174.091 3、159.067 9、143.073 0、131.073 0、130.065 1碎片离子。[M+H]+的C—N键发生α断裂得到丰度最高的离子C11H12NO+(m/z174.091 3),发生β断裂得到离子(R2R3NCH2)+;离子C11H12NO+进一步失去甲氧基中的CH3得到离子C10H9NO·+(m/z159.067 9),也可直接失去CH3O得到离子C10H9N·+(m/z143.073 0);离子C10H9NO·+再失去1个CO得到离子C9H9N·+(m/z131.073 0);离子C9H9N·+存在未成对的电子,易与末端C原子成环,得到离子C9H8N+(m/z130.065 1),示于图5c。

3 结论

色胺类新精神活性物质具有相同的骨架和类似的分子结构,因而它们的质谱碎裂途径和主要碎片离子具有高度的相似性。本研究建立了GC-MS和UPLC-QTOF MS法筛查和识别色胺类新精神活性物质。通过归纳色胺类新精神活性物质的四类化学结构及质谱碎裂行为,为该类样品的推断、鉴定提供较好的依据。

注:同图2图4 11种色胺类新精神活性物质的二级质谱图Fig.4 Mass spectra of NPS tryptamines obtained by LC-ESI-QTOF MS

注:a.苯环无取代;b.苯环乙酰氧基(AcO)或羟基(OH)取代;c.苯环甲氧基(MeO)取代图5 ESI-CID模式下,色胺类新精神活性物质的碎裂途径Fig.5 Fragmentation pathways of product ions for NPS tryptamines at ESI-CID mode

表2 ESI-CID模式下,色胺类新精神活性物质的主要子离子Table 2 Product ions for NPS tryptamines obtained by ESI-CID

猜你喜欢
胺类苯环甲氧基
芳香族化合物同分异构体的书写
对苯环上一元取代只有一种的同分异构体的系统分析
2-(2-甲氧基苯氧基)-1-氯-乙烷的合成
Z型三叉树多肽聚苯环系统的Hosoya指标的计算公式
物化法处理醇胺类污染地下水的实验分析
DAD-HPLC法同时测定龙须藤总黄酮中5种多甲氧基黄酮
芳胺类化合物的原位氧化溴化工艺研究
全球胺类产品市场2020年将达到140.7亿美元
胺类化合物合成与应用研究进展
合成邻甲氧基肉桂酸的两步法新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