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网络同传技术在机房管理中的应用

2021-05-24 07:44何承够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1年12期
关键词:数据互联网

何承够

摘要:当今时代被称为是“互联网时代”,主要依赖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受到互联网的影响。各大高校都开始重视对计算机的教学,将计算机的教育列为与其他主要专业同等教学行列。而我们目前各个专业的学习、测试、实践操作等越来越依赖计算机。为了满足各学科教学时对计算机的需求,各个高校也在不断地扩大规模并完善计算机的基础数据。如果我们对每一台计算机进行软件和硬件设施的维护,就会需要非常多的时间,工作量也非常大。这与统一维护目标背道而驰。面临这样的需求,网络同传技术在这方面的应用就发挥了重大作用。

关键词:互联网;网络同传;数据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1)12-0051-02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和日渐成熟,各大高校依托计算机技术成立起来的计算机房逐渐成为各学校各专业实践操作和开展科研的场所,实践操作都是在计算机房里,对那些重视实践操作的高职学生来说,80%的課程都要通过计算机完成,同时还需要这类专业学生用计算机来完成作业,除了老师平时留的作业以外,还有很多考试和课外培训以及实际操作都要运用计算机来完成,比如说各专业课的考级等技能考试,学校机房无疑成为最适合学生实践操作的方式了。这就造成了各个机房的电脑上都安装了各种各样的应用软件,有时多达十余种;计算机使用率非常高,计算机的维护工作也非常难,工作量大,而且因为各种软件的下载,非常容易中病毒。这就需要我们提高机房的日常管理,重点是对计算机使用的管理。使用网络同传技术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1 网络同传的概述

1.1网络同传的含义

对“网络同传”这个名词最好的解释就是电脑系统的复制。使用网络同传技术就可以大大地减少计算机管理员给高校机房每个电脑安装系统软件的时间了。每个高校机房的数量都不少,如果每台计算机的软件和系统靠人工来安装,那就得使用大量的时间和人力,还非常容易出错。但如果是使用网络同传这个技术,就可以选出一台机器先安装好所需的系统软件并测试无误后,再以它为母机,连接剩余的电脑进行网络传输,这样就很好地解决了时间和人力的问题,也提高了准确性和安装的效率,同时也实现了对机房科学高效的管理与维护。

1.2网络同传的意义

网络同传技术的应用,主要优点就是在一个区域内多台计算机之间可以共享数据,并且大大提高了母机数据复制的功能效率。也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对多个机器同时进行杀毒、清理等维护工作,有效减轻了管理员的日常工作量,降低了各个机房的维护费用,提高了机房计算机管理的效率。

1.3网络同传的原理

网络同传技术本质上就是把母机上的数据通过网络以广播的方式传送给那些提前做好接收准备的机器,类似于学术上说的克隆硬盘。可是它又不是简简单单地对硬盘的复制,而是在使用网络的情况下一对多的方式进行的。这跟平时用网络传输其他的数据是一样的,只是不支持在DOS情况下的网络传输[1]。

2机房中网络同传技术的作用及特点

2.1机房中网络同传技术的作用

2.1.1制作母机

在网络同传技术里,母机是核心部分,主要的数据来源都在这儿。一般都会在开始设置的时候就会让母机分出几个不同功能的区域。如果想还原或者恢复,可以通过注册表来实现。一般情况下,为了防止母机和其他机器在传输的过程中出现不能兼容的情况,我们都会在硬盘上就把区域分好,保证数据能够兼容[2]。母机和其他机器不一样的地方就是它拥有修改权限,而普通机器却没有,只能被动操作。

2.1.2初次网络同传

配置好母机的设施之后,第一次网络同传,最主要是进行基础数据的传播,设置好软件的各种程序,做好克隆的准备。在限制网络区域内通过各自信息来找到接收的机器,网传同时就能够知道传输是否顺畅,是否稳定等等这些信息。

2.2网络同传的特点

网络同传技术对于各大高校的机房管理工作越来越重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母机可以统一设置所有要跟母机连机的机器的IP 地址和区域名,这样就可以不用手动,降低了错误率,也可以防止手动操作不准确后出现其他突发情况;(2)母机还可以增加发送量的功能,这个功能可以用在对整个机房电脑都进行系统和软件的安装或者更新,需要的时间非常少[3];(3)网络同传技术还有个优点就是,自我保护的功能非常强,在受到外界的干扰或者破坏时,能够迅速地自我恢复。在整个机房里,只要有一个电脑是安全没有问题的,就算其他电脑都处于瘫痪状态下,也可以恢复,可能会需要一点点的时间,但即使这样,也降低了管理者在这方面的工作难度;(4)网络同传技术,允许在同台机器里安装多个软件,这样不但能够提高每一台电脑的工具职能,也能够满足不同使用者的需求[4];(5)网络同传技术还有一个特殊的功能就是,进行自我保护的时候可以进行分区保护,这样就避免了整体被病毒感染的问题。

3 网络同传技术在机房管理中的实际应用

现在,因为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出现很多进行网络同传的方案,就连各大品牌的电脑厂商也都研制出了自己的网络同传技术和系统,有联想集团、方正集团等等,这些大的品牌商都有自己研制出的克隆硬盘的网络技术和系统,虽然彼此之间有点不一样,但是这样研制的目的和标准都是一样的,就是想解决目前出现的管理机房难的问题,使用这样的网络同传技术[5],本篇文章是用联想电脑的技术为例,具体情况如下:

第一步:在所有需要安装的机器上安装联想硬盘保护驱动程序,这里边包括了网络同传的功能。

第二步:把软件安装在母机上,最基础的系统、操作、应用等软件,同时还要注意安装Windows驱动装置,以及针对每一个需要测试的软件都要安装。

第三步:开机启动进入初始化,点开网络部署的界面,按计划进行设置,等待其他接收的机器进行接收工作[6]。

第四步:开启接收模式,模式我们可以选择,一般是要求启动ROM模式,除了这些之外,我们还要给自己注册一个IP地址和现在登录状态,这些都完成之后,可以进行数据同传了,为我们整个数据包的接收工作做好了准备。

第五步:再重新开启接收端,进入Driver模式,开通网络同传的模式,等着数据发送,此时也是可以进行数据同传的唯一时间[7]。

第六步:把数据通过网络传过去,并把网络的状态调整为正在发送,这样就可以执行同传命令了。

网络同传的时候,要格外的注意几点要求,一是在安装保护驱动之前,要全面检查杀毒软件,还要对硬盘进行格式化。二是关闭防火墙,不然会因防火墙造成同传的失败。还有就是保持限制区域网络的畅通,交换机和母机所处的状态都要注意,为能够顺利传输数据做好准备工作。网络同传需要在机房模式下进行,所以我们要分配好各个接收电脑的IP地址,同时要注意开机的顺序。最后,要保证母机和接收机器的PXE已经开启,要保护好电脑硬盘的数据,包括各种备用盘。

4 网络同传技术的实施步骤及问题解决

4.1网络同传技术的实施步骤

网络同传技术的原理就是在限制区域内广播,把母机的硬盘进行复制,通过限制区域的网络再进行其他机器的复制。而网络同传技术就可以做到同时传给多个机器,共同分享数据。大大提高了效率,节省了手动复制的时间和程序。达到了在限定区域内一个主机对多个分机进行传输的目的。可以在进行网络维护的同时,还能处理电脑上的软件,这也为机房的管理着节省了不少的时间。以后,随着技术的发展,会有更多的系统可以支持网络同传,各种各样的功能也会越来越多。因为网络同传这个技术带来了太多的方便,所以各大电脑厂商也想到了这个商机,都想研制出自己的方案,众多的公司都进入了研制这一技术的行列,所以同传技术在实际操作的时候有点不一样。但无论有多么的不同,还是会存在以下几个步骤大致相同:第一步,对母机进行软件安装,比如说操作系统、数据包、应用软件等等。第二步,安装硬盘保护驱动装置,这里也包括了网络同传解决方案,但要注意安装的版本和主板上板载的同传芯片是否相互支持,是否相互匹配。第三步,将母机调换到网络部署界面,检查接收端的机器连接是否在预定的范围内。第四步,在接收机器上启动ROM 模式,注册自己的 IP 地址和状态,用驱动更新将母机的同传系统的版本传给其他的接收电脑。第五步:重新启动接收机器,进入 DRIVER 模式,打开网络同传频道,将母机的数据发送给接收的机器。

4.2网络同传技术的常见问题及维护

一般情况下,半个多小时就可以同传一个操作系统,如果显示使用了一个小时甚至更多时间的,那就表明是同传技术存在问题,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1)检查局域网络的连接状态。如果在进行网络同传,我们必须要断开网络,确保与外界没有其他的联系,这样可以不受到其他网络的干扰或者侵犯,同时也可以避免其他的母机对不同区域的接收机进行干扰。

2)对交换机进行断网断电处理,这样可以使得交换机处于排空状态。在限制区域内由于一般都是母机通过把传输的数据传送到交换机,再传送给要接收的其他机器。为了发送数据和接收数据处不出现拥堵的情况,我们需要给交换机断电断网处理,这样可以达到清空缓存数据的效果,也为下一次的传输清理的通道。

3)检查交换机是否处于克隆状态,通常在限制区域内,我们使用的都是非网管型的交换机,依据实际需要的情况决定开关状态,通常支持“汇聚上联”“标准共享”和“网络克隆”这三种模式,一旦进行网络克隆的时候,就要注意我们有没有开启克隆。在没有网盘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用这三种模式。还有一个需要注意的是,作为整个过程中重点的部分,交换机因为待机量有时间限制,连接母机的机器尽量不要超过3个,而且每次连接的时候都要重新开机,进入克隆模式。

4)检查电脑主机上的网卡芯片是否有问题,看是否需要换主板。现如今,计算机的网卡很多是使用了PXE 模块,需要用 PXE 启动。这个模块最大的特点就是,只要使用它之后,同传系统便已启动,就会自动安装需要的软件。只要电脑的主机能够适应 PXE 功能,我们就可以开始设置 PXE 启动系统了,一共分两步走:第一步是母机部分,第二步是接收机器部分。所以,如果电脑的主板和显卡有问题,两边的电脑就都受控制[8]。一旦 PXE 模块出现问题,就会有无法连接的情况发生,也没有办法进行同传了,就需要我们更换电脑主板。

5)个别64位操作系统对同传技术接受不太好,偶尔还会出现蓝屏的情况。如果是32位的Win7版本就没有蓝屏的情况,接收的效果很好,但如果是换成64位的Win7就会随机出现蓝屏的现象,最明显的就是U10这个版本的。这时把同传技术的软件卸载了就能解决这个问题。

6)在限制区域内,只能有一个母机进行发送数据包进行传输,网络环境一般还具有一些要求,要求有一台母机发送数据,而接收的机器不能多于200台以上,若想保证传输的稳定性并不出现故障,每次最好不超过100台。并且还要求分区不能超出8个区域。在设置硬盘保护区域的时候,也要求不能够超过8个,否则会影响网络速度以及网络同传技术的应用。每个区域的容量大概限制在 500MB 到 200GB 之间。

5 结论

电脑机房在各大高校的教学过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在学生学习方面还是在教师的科研方面。要想机房发挥好它应有的作用,我们只有运用好各种管理技术对机房进行科学有效的智能化管理。而在这个过程中,网络同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个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管理者的工作效率,而且此项技术能够更安全、更可靠的对机房进行维护。这就保证了高校的正常教学、实践、培训、考试等活动都能够顺利进行,而且更加安全、便捷、高效。网络同传技术中的硬盘保护因为具有自我保护的功能,避免了机房遭受病毒的侵扰,这对机房管理者的维护工作是非常有利的。综上所述,拥有这个技术及它的一切功能,能夠很好地保障机房的安全使用,也能保障高校教研活动的正常开展。

参考文献:

[1] 吴春立.探讨网络同传技术在机房管理中的应用[J].通讯世界,2015(14):240.

[2] 何建平.网络同传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常见问题的分析与解决[J].山东工业技术,2016(11):151.

[3] 赵旭东.网络同传技术在机房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电脑迷,2016(7):6.

[4] 程志强.试分析高校机房中网络同传技术的作用[J].无线互联科技,2014(12):61.

[5] 张洪.高校机房网络同传的应用分析[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2,25(5):34-35.

[6] 蔡志军,张金华.“网络同传”在计算机机房中的应用和策略[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15(23):122-123.

[7] 李建光.探讨网络同传技术在机房管理中的应用[J].产业察,2015,4(24):10-12.

[8] 软件保护卡V2.2 使用手册-宏基集团[Z].

【通联编辑:王力】

猜你喜欢
数据互联网
“互联网+”环境之下的著作权保护
“互联网+”对传统图书出版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浅谈计量自动化系统实现预购电管理应用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