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下高校思政教育模式创新探索
——评《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探究》

2021-05-25 06:45安顺凤
科技管理研究 2021年8期
关键词:思想道德媒介时代

书名:《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探究》

作者:行连平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ISBN:978-7-5108-7424-6

出版时间:2010 年1 月

定价:46 元

新媒体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在悄然发生改变,曾经主要以书信、电话、报刊、广播等作为信息传递媒介的旧时代成为过去,各类网络通讯软件开始盛行,通过微博、微信、QQ 等进行与外界信息的输入输出,利用网络进行学习、社交、购物、工作等成为了一种主流,新媒体占领了新高地。然而新技术的崛起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问题,暴力游戏以及污秽广告等影响着当代新青年正确三观的形成,高校大学生在思想道德问题的负面报道越来越多,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设下了一道屏障。那么在新媒体时代的背景下,我们应该如何更好的将思政教育工作进行下去呢?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去思考与探索。

笔者在开展陕西高校辅导员工作研究课题(2017FKT07)的研究过程中认真阅读了《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探究》一书,该书通过对新媒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知识以及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的详细论述,深入探讨了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的构建理论与具体应用。该书内容丰富全面、结构明晰、专业性强、理论联系实际,使我们深入了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领域。在此基础上笔者对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进行了更深一步的研究。

首先,现如今关于高校大学生在思想道德问题的负面报道越来越多,因此,高校在抓文化教育的同时更需要注重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的教育,即便社会发展瞬息万变,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应紧跟社会前进的步伐,明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引领每一个高校大学生树立一个正确的政治观念。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每一个人的付出,作为社会中流砥柱的当代新青年更应该冲在社会的前沿,力争在思想观念上实现高度统一,在前进方向上保持一致,为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做出贡献。

其次,新媒体时代,传统的教育模式显得与之格格不入。为了顺应时代的改变,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势必会迎来改革的风潮,而改革的方向则应更多的偏向于学生较为容易接受的新媒体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模式。新媒体时代为学生创造了线上与老师沟通交流的机会,缓解了学生面对老师时的拘谨约束,让学生能够表达自己最真实的想法,交流的过程当中在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的同时也促进了师生之间的友好关系。

同时,在新媒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各种模式中,传媒教育模式更加能够适应高校大学生的社会生活方式以及他们的性格特点。所谓传媒教育模式是将微博、微信、QQ 等日常社交软件作为媒介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如今不使用这些日常社交软件的高校大学生屈指可数,而利用这些媒介编织成的一个全方位的教育网络能够使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在高校大学生中广泛传播,届时也能够在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以及综合素质的前提下促进其自身的持续发展。

总而言之,根据各高校大学生的思想现状来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改革刻不容缓。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培养全面发展、有内涵、有品质的大学生应是各高校的基本培养目标。而新媒体越来越多地运用于社会,其在教育中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新媒体的结合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推动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猜你喜欢
思想道德媒介时代
创新机制 多措并举 加快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向纵深推进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策略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 促进道德素质的提高
辨析与判断:跨媒介阅读的关键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书,最优雅的媒介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反思媒介呈现中的弱势群体排斥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