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云班课平台的“做学教合一”教学模式的探究实践

2021-05-26 16:33朱美荣徐暄
江苏教育研究 2021年9期
关键词:做学教合一考核评价教学过程

朱美荣 徐暄

摘要:“做学教合一”教学模式在不同课程中实施具有学科性和课程性特点。探索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做学教合一教学模式有效融合,结合高职园林技术园林植物生产课程特点,构建“初步认知—知识技能内化—专业技能提升—跟岗实训强化—知识巩固与拓展”教学过程和“线上线下、过程结果相结合”的评价方式,进行了有效的实践,取得了良好成效。

关键词:“做学教合一”;教学过程;考核评价;云班课平台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1)02/03C-0109-05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最早提出“教学做合一”教学模式,认为:“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学生的关系说:做便是学。”[1]关于“做学教”合一教学模式的顺序,有学者认为该模式是有内在的先后顺序的,应先“做”后“学”再“教”[2]。也有学者认为,该模式不分先后顺序,其关键在以“做”为中心,核心是“合一”[3]。本文中所述“做学教合一”教学模式,不是“先做、后学、再教”,而是在做中学,做中教,边做边学边教,目的是让学生的做和学变被动为主动,自主学习和动手实践。

一、实施“做学教合一”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一)“园林植物生产”课程教学模式现状

对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淮安生物工程分院、苏州旅游与财经分院、盐城生物工程分院近三年(2017—2019年)“园林植物生产”课程专业教师共45人次进行教学模式与信息化教学现状调查。调查结果如图1。

由图1得出,教学中实施“做学教合一”教学模式的约占13%,大多数教师教学采取的是传统教学方法,即以灌输式的学科教学法为主,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地听课。在高职园林植物生产课程教学中尽管都使用了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但信息化水平不高,其中使用传统课件PPT教学的约占76%,而运用云班课平台、微课、网络视频系统或仿真实训软件等现代信息技术教学的占比例较低,约为24%。

(二)五年制高职园林技术专业学情现状

对淮安生物工程分院2016级、2017级高职园林技术专业的258名学生调研,分析他们对园林技术专业的认知情况。

图2、图3调研数据显示,约46%的学生了解园林专业的就业方向和岗位情况,但也有约54%的学生不了解。关于是否想从事园林专业方向的工作调查结果显示,约61%的学生对园林技术专业感兴趣且想从事此职业,但也有近28%的学生对该专业认知不清楚,不确定将来从事什么职业,还有约11%的学生对该专业不感兴趣,并且将来不从事园林专业方向的工作。因此,不仅需要加强专业认知教育,更重要的是平时的教学要与生产、岗位对接。另一方面,这些学生年龄小、思维活跃、好奇心强、有动手欲望,如运用适宜的教学模式引导和培养其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他们往往表现出较强的可塑性。比如,一部分学生在技能大赛、创新创业大赛等各类比赛中获奖,一些毕业生就职后快速成为公司骨干。

(三)五年制高职园林技术专业教学效果现状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大部分教师反映课很难上,布置的任务学生完成的效果很差。多数学生不愿学,对教师课堂上讲的内容没有兴趣,甚至对教师提的问题毫无反应,教师常常感到尴尬,怀疑现在的学生是不是不会思考了。即使教师认真教学,但真正学的学生不多,大部分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低,达不到教学目标。教师在教学中的疲于应付现象较多。课堂上有的教师自己讲自己的,学生听不听无所谓;有的教师因为学生不配合导致课上不下去,课堂大部分时间用于管理学生了;有的教师因为自己认真教学后发现学生的学习效果不理想,导致教学积极性受挫,上课毫无激情。

综上分析,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合当前的高职园林技术专业教学。教学方式死板教条、教学内容老旧落后、教学资源单一枯燥,没有根据学生的特点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设计,没有充分挖掘和更新教学资源,没有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辅助教学,更没有充分地结合职业的特点、行业需求。因此,必须对目前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让课堂教学内容贴近市场(行业、企业、政府)、贴近生活,讓教学模式适合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基于云班课平台的“做学教合一”教学模式的实施

五年制高职园林技术专业“园林植物生产”课程“做学教合一”教学模式如图4所示。以实施任务驱动教学,将任务贯穿做学教过程的始终。“园林植物生产”课程中的做就是要求学生自己先体验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做的内容包括技能操作,也包括在技能操作前、技能操作后所做的一切工作,如准备技能实践所需要的工具材料。为了清楚做什么,学生可登录云班课平台下载任务书;为了知道怎么做,学生参照平台上的课件、案例、微课及评价标准等自主学习有关技能知识点,完成导学案上的任务;为了检验做得怎么样,课上学生汇报知识点学习及技能操作的情况,教师相机而教,答疑解惑,通过案例讲解或者边操作边讲解,学生边学边做,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实现“做学教”有机融合,评价也贯穿做学教的始终,体现任务驱动下学生的“做”和“学”的主体性和重要性,教师“教”的主导性和针对性。

五年制高职园林技术专业“园林植物生产”课程“做学教合一”教学模式下的课程内容处理策略、教学过程设计策略和考核评价设计策略如下。

(一)课程内容处理策略

按照专业课程特点和职业岗位需求设计教学内容,课程内容延伸到企业相关生产实践。选取与生产实训相适应的知识点,边做边学边教,在此基础上再以点带面式地将其他课标内容串联起来。不仅实现了化繁为简,而且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园林植物生产”课程中扦插育苗内容包括扦插育苗成活原理、扦插育苗生根类型、影响扦插成活的因素等8项内容。将扦插育苗知识点和技能点进行分解,结合季节生产任务,以嫩枝扦插技术作切入点,在生产实践中介绍扦插成活的原理、影响插穗生根的因素、促进插穗生根的技术等知识点。在此基础上,通过举一反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以及教师点拨的策略将硬枝扦插、芽叶插等其他扦插方法归纳总结。

(二)教学过程设计策略

教师将理论和实践的内容要点及重难点以PPT、微课、学案等形式上传到云班课教学平台,课前学生以学案任务为载体,自主学习相关知识点;课上学生做学为主、教师答疑解难,相机而教,并且设计竞赛类型的活动促使学生不但要会做,还要熟练做。课后反复观看平台上的教学课件、微课等巩固知识点,完成线上测试题和实训后的管理任务,完成后将结果上传到云班课平台。

“园林植物生产”课程教学过程按照初步认知—知识技能内化—专业技能提升—跟岗实训强化—知识巩固与拓展来设计。下面以扦插育苗为例,分析各环节各阶段的教学过程。

课前:初步认知。教师将嫩枝扦插中的重难点,即插穗的选择和剪制微课以及学案上传至云班课教学资源库,学生登录云班课平台,根据导学案任务预习教材,观看红叶石楠嫩枝扦插微课,完成学案任务并上传到云班课平台。教师可以查看每个学生课前任务完成情况。

课上:知识技能内化。在多媒体实训室,师生共同交流解决课前学习及学案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嫩枝扦插的知识要点。为了加深学生对插穗的选择和剪制、扦插的流程、促进插穗生根技术等重难点的理解,教师在云班课平台上设置头脑风暴和抢答活动,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内化。

专业技能提升,利用多媒体实物展示平台,教师请学生代表上平台展示嫩枝扦插流程,师生观看点评(做中学);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操作示范(做中教),在学会正确操作的基础上,学生分组训练,教师巡回指导(做学教合一)。通过模拟竞赛方式,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扦插比赛,以激发学生学习潜能和主动性,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技能的掌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后:跟岗实训强化。为实现教学和工作岗位的有机衔接,利用校企合作企业的实训资源,按照企业中扦插育苗生产标准进行实训,让学生学以致用,同时切身感受企业的文化,提早了解有关岗位职责和工作要求,特别要将责任心、专业严谨、勤思考、团结合作等思政元素融入到任务中,让学生自觉习得。

知识巩固与拓展,学生不仅要做好扦插苗的管理,同时要总结其他扦插方法的具体操作要点,列表对比各种扦插方法的区别。

(三)考核评价设计策略

采用线上评价和线下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注重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开发反应学生真实学习状况的评价指标[4]。线上评价采用云班课平台统计学生表现情况。云班课一键签到功能,不占用课堂教学时间,相比较传统的花名册点名高效且准确。云班课平台自动统计学生课前学习参与率、学案完成的正确率、课中举手、抢答以及小组评价、课后项目完成、线上测试等情况,每节课学生的表现有数据可依,学生学习有约束有保障。线下评价是对学生做和学的过程与结果的评价。例如,学生完成扦插育苗项目任务的评价,不仅要看学生扦插的过程是否得当,还要看扦插苗最终的成活率和生长质量。

三、实施“做学教合一”教学模式的效果

课程教学结束后,对教师、学生、实习企业发放调查问卷,调查对该课程实施“做学教合一”教学模式的满意度。调查内容指标主要包括课程内容贴近生活,教学设计对接企业岗位,课堂使用信息化,教师上课的激情与活力,课堂上的学习气氛,学生思维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程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教学方法认可度,掌握基本知识技能,学生的敬业、责任心及文明创新等德行素养情况。分为非常认可、认可、不确定、基本认可、不认可5个评价等级。被调查对象采用匿名形式答卷。共发放6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60份。

根据问卷数据调查结果,五年制高职“园林植物生产”课程实施“做学教合一”教学模式在学生、教师及企业中认可度较高,有78%的学生非常认可园林植物生产课程内容更贴近生活、教学对接企业岗位、教师教学的激情与活力比传统教学时提高了;100%的教师认为教学过程实施策略比传统模式更合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有所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和职业素养得到提升;75%的企业师傅认为使用信息化云班课平台辅助教学更高效,100%的企业师傅认为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基本对接等。说明基于云班课平台的“做学教合一”教学模式适合“园林植物生产”这一课程,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有助于滿足社会及企业的用人需求。

今后的教学中,我们会继续将课程教学与生产过程、企业岗位有机结合,让学生充分了解岗位特点和职业标准,更加热爱所学的专业、行业。

四、展望

中高职学校推广实施“做学教合一”教学模式仍存在问题,主要因素可以概括为学校的硬件设施、实验实训资源跟不上[5];教师的教学水平、知识技能的更新、信息化水平等综合教学能力跟不上;能够正常对接日常教学的校企合作企业跟不上。因此,要想将“做学教合一”这一教学模式进行有效推广,必须先解决以上问题才能有保障,有质量。

首先,学校应加大人力、物力的投入,确保硬件设备、实验实训资源的建设。其次,要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出台有关教师定期下企业锻炼实践的机制文件,以保证教师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和技能,了解企业的情况和需求,定期修订学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了激励企业投资兴办职业教育、接受学生实习实训、接纳教师岗位实践、建设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联合印发了《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实施办法》,学校应结合国家出台的有关产教融合的政策文件,不断深化校企合作,推进产教融合,以培养市场所需人才。

参考文献:

[1]王世杰.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1:37-39.

[2]张健.应该提“做学教合一”[J].职教通讯,2011(8).

[3]石娟, 杨黎新.“做学教合一”——徐德春的职业教育理念与实践[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6).

[4]郑步春.区域推进职业教育“做学教合一”教学改革实验工作的思考与实践——以盐城市为例[J].江苏教育研究,2018(8).

[5]李立尧.中等职业学校实施“做学教合一”教学模式的问题与对策[J].江苏教育研究,2019(4).

责任编辑:陈向阳

猜你喜欢
做学教合一考核评价教学过程
基于“做学教合一”的中职《企业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究
“做学教合一”教学模式在计算机专业课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做学教合一”理念的中职数控专业职业课程开发与研究
以构建“做学教合一”为目标的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教学新模式的实践研究
任务驱动法在压缩机职业教育中的应用
校企合作背景下的大学生职业素质评价体系构建
欣赏教育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实施
以就业为导向,高职教育中《儿童常见病护理》课程教法的实践与研究
基于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建设的成本控制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