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财融合视角下审计案例教学研究

2021-05-26 04:53汪玉兰
国际商务财会 2021年3期
关键词:业财融合案例教学

汪玉兰

【摘要】审计课程案例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审计理论知识、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业财融合导向下的审计案例教学,一方面可以通过会计实验室模拟的方式,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企业各项业务流程,进而知悉相关会计记录背后的流程;另一方面,通过案例向学生讲授具体审计流程,提高学生对实践的了解,进而提高其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的能力。

【关键词】审计课程;案例教学;业财融合

【中图分类号】G642

★ 本文受“上海市第六批应用型本科专业建设”项目的资金支持。

审计学是一门实践性和理论性很强的学科,一方面审计实务要求学生能够熟悉企业业务流程与具体审计流程;另一方面,审计理论要求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审计准则的要求。因此,业财融合视角下的审计案例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企业具体交易的业务流程的同时引导其将学到的审计理论知识运用到具体的审计过程中,加深学生对审计理论和实践的理解和兴趣,促使学生将知识转化为审计能力。

一、业财融合导向的审计案例教学的重要性

(一)审计理论教学之“痛”

陈汉文(2020)曾指出审计教学过程中的五个“痛点”:一是内容繁杂、逻辑难梳;二是行文晦涩,概念抽象;三是纸上谈兵,了无生趣;四是准则频更,不知究竟;五是题目难解,信心消减。审计教材大多以审计准则为参考标准进行编著,相关的专业术语、审计方法、审计流程以及相关的逻辑框架通常都比较晦涩难懂,对于没有实务工作经验的学生来讲就如“空中楼阁”。其实,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学生们没有在企业工作的经验,企业对于他们来讲就是一个“黑箱”,企业每天在干什么、具体的交易流程、相关的财务工作以及具体的审计流程,对他们来讲可能知之甚少。另一方面,在审计教学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交易循环审计,在交易循环审计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审计相关的理论知识以及具体的审计方法,更多地还要求学生了解企业具体的交易流程,在每一个交易流程中涉及到的相关票据等。交易的合理性决定了项目余额是否合理,同时也决定了审计的重点关注对象和审计风险的关键点。对企业具体业务的了解一方面能够降低审计风险,另一方面还能够提高审计效率和效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大学生并没有太多的时间和机会进入企业深入学习,他们工作之后有可能直接进入会计师事务所从事审计工作,此时的他们对企业的具体业务并不了解,这就会带来审计过程中的无助和低效率。业财融合视角下的审计案例教学,运用具体案例分析的方法,帮助学生了解企业业务流程的同时,教会他们如何将具体审计方法运用到每个业务流程中,提高学生对企业业务流程的认知以及对审计理论知识的融会贯通。

(二)业务贯穿审计案例教学,提升逻辑思维

逻辑思维能力对于审计理论学习与实务工作都是至关重要的,具體体现在审计证据的获取过程中。但是这种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更多地依赖于学生对企业业务流程的了解,比如,在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过程中,我们需要对企业销售业务流程以及主要业务活动有充分的了解才能知道如何进行审计。对于学生来讲,他们可能并不知道企业销售商品确认收入之前的流程:即销售业务员取得客户订购单后由销售经理对客户订购单授权审批,销售部门再根据审批后的客户订购单编制连续编号的销售单,再由信用管理部门按照赊销政策进行信用审批,审批后由仓库部门编制连续编号的发运凭证,再由装运部门根据上述凭证编制装运单,财务人员向客户开具发票,最后在收入明细账中记录收入。一旦了解上述流程之后,学生就可以清晰每一步可能存在的风险以及需要重点关注的事项。此时,再向学生讲授如何对应收账款的真实性或完整性进行审计时,他们就知道应该运用顺查法还是逆查法,具体在每一个步骤应该审计哪些证据,提高学生逻辑思维的同时,还能够提高审计教学的趣味性。业财融合视角下的审计案例教学发挥了向导作用,帮助学生提前了解企业具体业务流程的前提下,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和效果。

二、业财融合导向下审计案例教学运用的主要形式

为了更好地将业财融合思想贯穿到审计案例教学中,可以通过不同类型的案例并借助审计实验室实现沙盘模拟的方法进行教学,具体包括引导性案例、知识性案例、实操性案例与综合性案例。

首先,在每章开头设置引导性案例引入本章将要学习的内容,并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对相关问题的兴趣,进而激发学生对本章内容的学习兴趣。比如,在存货审计的过程中可以引入獐子岛的“扇贝跑了”问题吸引学生的眼球,然后让学生们知道在存货审计中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

其次,通过引入知识性案例向学生讲授有关审计理论方面的专业知识,强化其对审计理论的理解。审计的专业性与实践性决定了其语言的晦涩以及逻辑的缜密性,这也增加了学习的难度。因此,可以通过知识性案例的引入将审计理论用具体的案例与实物展现在学生的眼前,并鼓励学生参与到企业业务与审计实务的过程中,提高他们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如在审计工作底稿的讲述过程中,可以利用审计实验室向学生展现出一份真实的具有代表性的审计工作底稿,然后通过模拟的方法让学生参与到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过程中,这样能够让学生很快掌握审计工作底稿的构成要素。

在交易循环审计的教学中,我们主要通过实操性案例让学生明白企业业务流程以及审计流程。比如在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的教学中,首先准备好相关的案例资料,然后分发给每位学生,让学生自己组成小团队,团队成员分别扮演销售与收款交易过程中的不同角色,最后让其他学生扮演审计人员对企业的销售与收款交易进行审计。通过这种角色扮演与模拟的方式,能够提高学生对企业业务流程的了解程度,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们的参与感与团队合作精神。

最后,综合性案例将整体审计知识系统地贯穿起来,为学生提供有关审计理论与实务方面的综合性解决方案,帮助学生巩固整个审计知识体系。综合性审计案例涵盖了从客户的承接到重要性水平的确定,从审计程序的选择到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从审计重点的确定到差错调整等,体现了审计理论与实务的相结合。让学生能够将学到的审计知识形成体系,并运用到具体审计实践中。

三、业财融合导向下审计案例教学的运用关键

(一)案例的代表性与实务性

案例的选择决定了审计案例教学能否成功,因此在案例选择时应该考虑以下几个原则:首先,理论联系实践。选择审计案例的目的是加深学生对审计理论知识的理解,进而更好地运用审计理论;其次,代表性与科学性相结合。中国资本市场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征,因此许多审计程序、审计方法都需要结合我国企业实践进行分析。注册会计师从事资本市场审计时不仅要遵循《审计准则》《会计法》《注册会计师法》等相关会计审计法规,还要遵守《证券法》的相关要求,因此在选择案例的时候应该以我国资本市场审计为背景进行分析。最后,创新性与实效性相结合。案例不仅是用来服务理论知识的教学,还要能够引发学生们思考,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比如在生产与存货循环审计过程中,由于客户业务的特殊性,可能无法停止移动存货让注册会计师进行抽盘。比如天然气公司或者自来水公司,此时我们应该采用什么方法执行抽盘呢?可以发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其提出可能的解决办法。

(二)注重德育教育,培养良好职业道德

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勤勉尽责是对每一位审计人的基本要求。审计被称为“经济警察”,经济越发展,审计越重要。因此,作为一名审计人员在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的同时更应该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培养大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至关重要。业财融合导向的审计案例教学,能够帮助学生认识到业务流程中可能存在的舞弊风险点,帮助他们更有效地完成审计工作,避免之后因为未履行相关审计程序成为“共同被告”。比如,在华泽钴镍的审计过程中,瑞华会计师事务所未对企业舞弊风险进行识别,导致了华泽钴镍2013年和2014年的年报严重虚假错报,最终被证监会处罚。通过该案例的分析能够帮助学生认识到职业过程中不能触碰“底线”,同时也要保持良好的职业道德,严禁出具虚假审计报告。

(三)充足的实践课时,助推实务能力提升

与理论课程相比,案例教学需要花费的时间明显增加。从案例资料的搜集到团队的组建与分工,再到案例的讨论分析与展示,都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但是这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也是非常有幫助的。业财融合导向审计案例教学不仅让学生了解企业具体业务流程还能够让学生明白各循环审计之间的勾稽关系,如何进行职业判断,应该具备怎样的专业素养和职业操守,审计证据的取得与分析以及最终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业财融合导向审计教学各环节能够体现出学生各项能力的培养。

(四)充分利用网络资源,锻炼学生实务能力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海量资源,资本市场中有关审计案例的资料比比皆是,充分利用网络为我们提供的真实资源,引导学生对相关问题的思考,形成自己的道德观、价值观,进而更好地从事未来的审计工作。业财融合导向的审计案例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掌握实操能力,重点关注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课程的考核方面,利用传统试卷考核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进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务能力。

四、结语

审计较强的专业性和实践性要求我们更加关注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业财融合导向审计案例课程,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了解企业具体业务流程,让学生对审计对象有更加深入地了解,另一方面利用我国资本市场审计中的具体案例资料,让学生在了解审计流程和方法的同时,熟悉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对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的相关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另外,业财融合导向下的审计案例教学需要借助审计实验室为学生提供真实情境下的审计流程与企业业务流程,让学生亲身体验企业业务流程与审计流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团队合作精神,为之后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主要参考文献

[1]郭芳芳,彭桂芳.基于实务导向的审计案例教学探讨[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17(4):103-107.

[2]张亮,刘蓉.构建基于认知学习理论的 MPA 案例教学[J].中国高等教育,2016(5):56-58.

[3]王晓峥,马施.审计模拟实验室建设探讨[J].审计研究,2013(6):19-26.

[4]马志娟.审计实践教学改革思路探讨[J].中国内部审计,2012(10):80-82.

[5]韦霞.审计教学案例选择与问题设计[J].财会通讯(上),2014(3):18-19.

[6]李兆东.审计案例教学的误区与再造[J].中国大学教学,2014(8):73-76.

猜你喜欢
业财融合案例教学
大数据对财务分析工作的影响和对策
通信运营企业基于客户效益的业财融合研究及应用
业财融合助力企业发展探究
钢琴对环境污染的探讨
浅议课堂教学与管理的体会
案例教学在机械创新设计课程中的应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
工业4.0下的业务与财务融合模式探索
EXCEL在《投入产出法》案例教学中的应用
《运筹学》教学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