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高考前的那个自己

2021-05-27 10:08张国燕
求学·理科版 2021年6期
关键词:提高效率科目大脑

张国燕

紧张的学习生活节奏、老师家长的殷切期望、来自心底的恐惧,是打垮许多人的“怪物”。有些人因为模考的失败而陷入自我怀疑,心灵常被消极的情绪占满,整天想着自己的不足。面对高考,在良好的心态支撑下,我们才能更加投入地学习——那么,如何才能调节状态,保持自信乐观呢?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积极的自我暗示树立自信心,用“我的基础很扎实”“我超棒”“我会成功的”等诸如此类的话提醒自己,把失败归因于努力不够、运气不好而不是能力不行,让自己从抑郁低沉的状态中抽离。

其次,学会自我比较。有时我们跟别人相比,会觉得自己很差,容易灰心。这时,就要改变对象,和自己比。每天找一个自己的长处和优点,接纳自己,鼓励自己,肯定自己,相信自己。把握好自己的复习节奏,不受别人影响。即使是微小的进步,也是值得肯定的。

另外,不要去担忧未知的結果。如果你惧怕道路前面的山崖,那生命就永远是一潭死水。我们要做的就是脚踏实地地学习,把考试想象成一次自我展示。人活在过程中,而不能困在结果的牢笼里。不恐惧,不放弃,让自己练就强大的内心去面对考试。

在所剩不多的时间里,效率一定要提高。专时专用,按照高考的考试时间来学习,固定时间学习固定科目,有利于大脑对知识的吸收。同时,克服拖延症,“今日事,今日毕”才能体会到游刃有余、忙里偷闲的快乐——那么,如何才能提高效率,做到有的放矢呢?

首先,切忌打“疲劳战”,不要为了考试而改变自己原有的生物钟,更不要从早到晚不停地学习。人的大脑是有工作限度的,超过这个度,就会感到疲劳,学习效果也不佳。所谓“文武之道,张弛有度”,劳逸结合才是激活大脑、提高效率的好方式。

其次,各个科目都要兼顾,不能只复习自己喜欢的和自己擅长的。对于薄弱科目的复习要分清主次,有所取舍。比如,你对英语语法掌握得不好,以致不能准确判断句意,造成失分,而长难句、非谓语动词、介词等考点都涉及语法,那你就要在语法上多花时间,才可能提高成绩。反之,如果薄弱点的分值占比不大,就可以看作是次要的,可以少花点时间。

另外,题目在精不在多,在刷题的同时,还要建立自己的题目系统,说到底就是整理这三类题目:做错的题目、新的题目、有新方法的题目。做错的题目,要写明做错的原因,总结此题的思路和方法,防止再错;新的题目,即以前没见过的题,它可以锻炼思维能力,也可能是未来考试的趋势;有新方法的题目,当老师或同学使用一种巧妙并且你没想到的方法解题时,应该记下来并消化成为自己的知识储备。平时没有积累错题的同学可以把做过的试卷装订成册,反复翻看,总结思路。

最后,在攻破难题的时候,也要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回归教材。题目虽然灵活,但万变不离其宗,许多高考题目就是教材题目的变式。不管是文科还是理科,都要吃透教材的细节,掌握书里的基础知识,对全书的例题和练习题要心中有数,能达到背诵的程度则更好。

复习的时候还要调动多感官,眼耳口手脑齐上阵,争取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眼睛看课本、看板书、看老师的表情、看同学的反应;耳朵听老师讲、听同学发言,不漏听、不错听;嘴巴复述、朗读,与老师和同学交流;手做笔记、圈重点、写感想、做练习;勤动脑筋、集中注意力、积极思考。

猜你喜欢
提高效率科目大脑
创设有效教学情境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效率
如果十二星座是语文老师
高考“新科目”
最强大脑
最强大脑
最强大脑
学生习作难题之解决策略
最强大脑
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上)重、难点讲解(unit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