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8年我国卫生总费用筹资问题分析

2021-05-28 07:05徐朋辉李海莉
绥化学院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个人卫生快速增长总费用

徐朋辉 李海莉

(1.江苏大学管理学院 江苏镇江 212013;2.皖南医学院人文与管理学院 安徽芜湖 241002)

卫生总费用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总体卫生筹资水平与利用程度的有效指标[1-2]。一方面,它能够全面反映国家或地区的卫生投入与卫生资源配置状况;另一方面,它还是衡量卫生投入充足、筹资公平、配置效率等是否合理的关键指标[3]。随着2009新医改,我国健康事业得到快速发展,卫生总费用与经济发展水平是否合适、卫生筹资水平是否合理等问题都值得学者们进一步研究。本文通过科学分析2009-2018年中国卫生总费用筹资现状与结构,为科学合理配置卫生资源提供研究基础。

本文主要选取2009-2018年中国31个省域的卫生总费用情况为研究对象(由于香港、澳门和台湾的数据缺失,暂不考虑),主要包括卫生总费用、GDP、政府社会以及个人卫生支出。关键数据主要来自2010-2019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和国家统计局网站。采用卫生构成比和消费弹性系数对2009-2018年中国卫生总费用进行分析。通过将2009-2018年中国卫生总费用等数据录入Excel2017,来计算构成比、平均值、增长速度、卫生消费弹性系数等统计学指标。

一、卫生总费用及占GDP比例

2009-2018年中国GDP保持快速增长,9年间增长了2.68倍,从2009年的335353亿元增长到2018年的900865亿元,年均增长速度约11.5%。2009-2018年中国卫生总费用保持持续快速增长,9年间增长约3.37倍,从2009年的17541.92亿元增长到2018年的59121.91亿元,年均增速约14.45%,比GDP增速快约3%。这基本符合卫生总费用与GDP占比5%的基本要求[4]。从表1我们可知2010年卫生总费用占比最小等于4.98%,2018年占比最高等于到6.57%。2009-2018年人均卫生费用持续快速增长,增长了3.22倍。

表1 2009-2018年中国卫生总费用情况

二、卫生消费弹性系数

卫生消费弹性系数是衡量两者卫生总费用与GDP是否科学合理的重要指标。[5]从表1可知,2009-2018年期间我国卫生消费弹性系数总体呈下降趋势,2009年最高为2.38,2010年最低为1.35,2018年达到1.88,从总体来看卫生弹性系数在2009-2018年基本保持在1.5-2.3区间,这表明2009-2018年我国卫生总费用增速大于GDP的增速。

三、卫生总费用筹资构成及占比

卫生总费用按照筹资构成可以分为:政府、社会和个人卫生支出三大类。[6]2009-2018年年间卫生总费用中来自政府的卫生支出总量增长了约12.28倍,从2009年的4816.26亿元增长到2018年的59121.91亿元;2018年我国卫生总费用中来自社会和个人方面的支出分别比2009年分别增长了约4.19和2.57倍。从2009-2018年卫生总费用的构成比例来看,政府卫生支出占比先从2009年的27.46%增长到2011年的30.66%再到2018年下降到27.74%,总体呈现倒“U”型趋势;2009-2018年期间我国社会卫生支出占比从35.08%快速增长到43.66%;从表2可知,个人卫生支出占比的快速下降与社会卫生支出占比快速增长截然相反,2009-2018年期间个人卫生支出占比从37.46%下降到的28.61%,这基本符合政府、社会和个人三种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例3:4:3的国际惯例[7,8]。上述各种指标详见表2。

表2 2009-2018年中国卫生总费用筹资构成及占比分析

四、城乡居民卫生费用对比

从表3可知,2009年到2018年,城乡人均卫生费用之差还在持续扩大,两者绝对值之差从568.9元扩大到805.6元。城市居民人均医疗保健与消费占比在2009-2018年年间基本处于6-7%之间,而2009-2018年年间农村人均医疗保健与消费占比从2009年7.2%增长到2018年的10.2%。

表3 2009-2018年城乡居民医疗保健支出

五、讨论

(一)卫生总费用保持快速增长,但仍需持续增加投入。我国GDP和卫生总费用在2009-2018年期间基本保持了快速增长,特别是卫生总费用年均增速保持在14.45%左右,显著大于GDP的增速11%。虽然我国卫生事业取得巨大成就,十九大明确提出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整体卫生状况仍处于不平衡不发达的较低水平,与经济发达的美欧国家相比,许多地区的医疗卫生基础仍然还很薄弱,还需要继续加大卫生投人才能补齐短板,进而通过提高全体国民的卫生保健水平来推动经济平衡协调增长。

(二)卫生筹资结构较合理,但仍需平衡。我国政府、社会、个人三种卫生支出占比在2009-2018年期间虽然基本符合3:4:3的标准,但与国际惯例相比仍有一定差距,筹资结构还不近合理。虽然个人卫生支出占比由2009年的37.46%下降到2018年的28.61%,但是我国个人卫生支出绝对值不降反增,在2009-2018年期间增加了2.57倍,由2009年的6571.16元增长到2018年的16911.99元,这和我国社会卫生筹资体系尚不健全有很大关联,发生灾难性卫生支出的风险概率仍然较高。社会卫生支出的比例很低,卫生投入仍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卫生支出尚未完全发挥风险分担、优化卫生筹资结构的作用。因此,政府仍需要继续扩大卫生费用支出、基本医疗保险的保障范围和提高报销比例,逐步优化筹资结构,以提高社会卫生支出比例,降低个人卫生支出比例;扩大宣传和充分发挥商业健康保险的优势,满足广大民众对卫生产品的多样化需求。

(三)适当控制卫生总费用的增长速度。2009-2018年期间我国卫生消费弹性系数基本保持在1.5-2.3范围,这表明我国卫生总费用在这一阶段处于快速增长状态。一方面,卫生总费用增长过快可能会导致大众健康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由于卫生总费用的支出增长过快,与GDP增长比例不协调,这可能导致财政负担过重,由于占用过多的社会资金阻碍其他经济社会事业的持续发展,反过来最终会阻碍我国卫生水平的提高。因此,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合理配置财政资源,继续大力发展国民经济,为国民卫生事业发展夯实基础;同时要适当控制过快增长的卫生总费用,以更好地服务未来的卫生健康决策,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个人卫生快速增长总费用
保持良好个人卫生于健康有益
保持良好个人卫生于健康有益
2021年上半年高技术制造业快速增长
热弹性方程的快速增长或衰减估计
“健康中国2030”背景下京、津、沪、渝四直辖市卫生总费用的比较研究
个人卫生不容小觑
2016年10月汽车产销比上月略增同比保持快速增长
2016年7月汽车产销比上月均呈下降同比呈快速增长
中国卫生总费用快速推算研究:以2011年为例
猜错了 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