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识字单元教学策略

2021-05-31 19:27孙丽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21年4期
关键词:形声字归类读音

孙丽

统编本低年级教材,每册都安排了独立的识字单元。其中,一年级每册安排两个识字单元,二年级每册安排一个识字单元,进行集中识字,这是统编本教材第一学段在识字教学编排上的一大特色。

识字教学不仅要保证学生识字量的积累,更要注重学生识字方法的学习和识字能力的培养。这就需要我们认真研读教材,了解编写意图、文本特质以及构字规律,再通过趣味化、多样化以及灵活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享受汉字学习的乐趣。

我以统编本教材单元集中识字课为例,探求行之有效的识字教学策略。

一、溯源,文化传承学识字

中国的汉字,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源头活水。识字教学既要体现语文的工具性,更要体现语文的人文性,让学生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价值,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洗礼。

《天地人》是一年级第一篇蒙学识字,以汉字“人”的教學片段为例:

师:(出示图片“人”)最早的“人”字,古人是这么写的,看到这个图片,你觉得这个人在做什么?

生:在种田,在除草,在洗衣服……

师:除了在干活,这个人还可能在做什么?(师侧身模仿古人作揖)

生:鞠躬。

师:是的。古人觉得作为一个人,首先要有礼。所以他们见面的时候,要先深深地鞠一躬。古人还觉得,作为人一定要学会劳动。懂礼仪、会劳动的才可以称得上——

生:(齐)人。

师:古人就是根据人们平常有礼仪、会劳动的样子,造出了古代的“人”字。慢慢地,就演化出了现在的“人”字。(出示“人”字的古今演变)

“人”字的教学,不仅让学生感受到生而为人的自豪感和责任感,同时,由“人”字的学习,也正式开启了学生学习汉字的奇妙之旅。

《古对今》也是一篇传统蒙学识字课文,选编自《笠翁对韵》。这一课里,有“暮、朝、晨”三个带有“日”字符的生字,教学过程如下:

师:生活中,太阳在不同的位置,表示不同的时间。同学们,请仔细观察“暮、朝、晨”三个生字中“日”所在的位置。猜一猜:这三个字分别表示一天中的什么时间?

生:“晨”字,“日”在最上面,太阳升起来,“早晨”表示新的一天开始了。

生:“暮”字,有个“日”在最下面,就像是太阳从草丛中落下去了,应该是太阳落山的时候。

师:你们可真会观察!“朝”字,又有“日”又有“月”,该怎么解释呢?

生:天刚刚亮,月亮还能看见,太阳快升起来,大清早的时候。我早起曾经看到过。

教学时,我抓住“暮、朝、晨”三个生字的共性,围绕字符“日”在汉字不同的位置表示不同的含义来展开教学。这样教学,不仅助力学生准确识记生字,而且能让他们理解“日”所传递的文化意义,与蒙学识字课需要承担的文化传承也极为契合。

二、归类,发展思维学识字

现代汉字中,形声字占比近90%。在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发现形声字的构字规律,构建字音、字形、字义之间的有机联系。这样,引导学生归类识字的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思维。

二年级上册识字课《树之歌》一文,从内容上看,是树木特征的归类介绍。从方法上看,是形声字的归类识字。教学过程如下:

师:(出示文中与树木名称有关的汉字)哪位同学火眼金睛,能发现这组生字的共同特点?

生:它们都是木字旁。

师:为什么都带有木字旁呢?

生:因为他们都和树木有关,是树的名称。

师:如果把“木”旁边的字单独请出来,再读一读,你又有什么发现?

生:“吾”“同”“风”加上“木”字旁读音还是一样的。

生:“华”“公”“白”“圭”加上“木”字旁读音虽然有变化,但还是和原来的读音很相近。

师:你们发现了这些汉字读音中的秘密。木字旁是表示这些汉字和树木有关,提示生字的意思,另一部分是声旁,提示读音,我们称这类字为形声字。

教学时,教师通过归类,引导学生发现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学生就会由一个一个生字的学习,变成一串一串有关联生字的整体识记,实现了同类字识字方法的迁移运用,发展学生思维的同时,也彰显了汉字的趣味。

三、语用,丰富积累学识字

小学阶段是学生丰富语言积累、习得语言经验的关键时期。看似简简单单的写字教学,也是学生语用的“源头活水”。以《田家四季歌》教学为例:

师:“场”这个生字在课文中用蓝色标注,说明是个多音字。大多数情况下读第三声,表示能适应某种需要的较大的地方。比如做操的地方是——

生:操场。

师:打篮球的地方就是——

生:篮球场。

师:谁还能照样子说一说?

生:卖菜的地方叫菜市场。

师:“场”当它专指平坦的空地,多半用来脱粒、晒粮食时就读第二声。把有壳的粮食放到平坦的空地上,使他脱去外壳就是“打场”。农村中用来打谷、晒粮食的平坦地方叫“场院”。把谷粒晒到场院上,就是文中的“稻上场”。

教学中,教师若始终做个教学的有心人,在教学生字的同时,不忘拓展,引导学生积累。久而久之,日积月累,就会极大地丰富学生的词汇量,为学生日后的习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图文,拓展想象学识字

汉字是可爱的,具有图画性和故事性。在识字教学中,对于一些象形字,引入图片,介绍汉字的演变,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所见所感,图文结合,形象直观地认识,课堂也会变得生动活泼。如汉字“鸟”的教学:

师:同学们,对照着图片看,小鸟的“鸟”字,你是怎么记住的呢?

生:横折钩就像是小鸟的头部。

生:里面的一点就像小鸟的眼睛。

生: 竖折折钩就像小鸟的身子。一长横是小鸟的脚。

师:同学们,你们可真会联想。“鸟”这个字就是这样演变而来的,我们把它叫作象形字。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字吗?

生:马、鱼、龟……

由“鸟”字出发,图片与文字相结合,识记字形,了解字义,还能激发他们识字的趣味。

《小书包》一文围绕“学习用品”,由六个词语和一首儿歌组成。课文插图采用卡通的形式,展示了各种学习用品,鲜艳可爱,既能增强学生的阅读愉悦感,同时也能帮助学生借助插图,图文对照来识字。教学过程如下:

师:(出示各种文具,带拼音词卡)这些都是我们常用的文具,咱们大声叫出它们的名字好不好?读的时候,注意看清它们的读音。

(个别读、正音、集体读。)

师:下面咱们来玩个游戏,当小小售货员。请你将这些标签和文具一一对应,谁来试一试?

(课堂互动连连看)

师:你们可真棒!现在,这些文具都卖出去了,就剩下这些标签。谁能告诉大家,商店里下次该进什么货呀?

教学中,先配图带拼音出示文具名称,请学生认读。在学生读准字音以后再通过课堂互动游戏连连看,让学生将图片和生字连线,建立图片与文字的联系。最后,去掉图片,让学生直接认读词语。这样层层递进,由扶到放,学生很轻松就掌握了新字。同样的游戏方法,在教学《动物儿歌》《树之歌》等课文时也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作者单位:安徽合肥市庐江县岗湾小学)

责任编辑 张 艳

猜你喜欢
形声字归类读音
形声字太调皮
统计易错题归类剖析
字词篇
画说汉字——摆(bai)
绘画与分享
万有引力问题的归类分析
我是小字典
我们的新发现
挑战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