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型养老PPP项目融资风险研究

2021-06-01 07:24陈文秋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1年11期
关键词:养老融资

□文/陈文秋

(西安科技大学 陕西·西安)

[提要]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严峻,我国对于养老服务的需求也逐渐扩大。为了弥补社会养老供给不足的问题,顺应新时代的发展,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到养老产业建设中,我国正大力发展智慧型养老PPP项目。而PPP项目各阶段都面临着众多风险,融资风险直接影响到项目的顺利进行。本文采用SWOT-AHP分析方法,对项目全阶段的融资风险进行识别与评估,最终得出结论,以期对未来智慧型养老PPP项目在面对融资风险时有所启示。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科技进步,老龄化趋势日益加重,新型养老方式开始流行,社会上也涌现出一系列只为老人设计的高科技产品,最大限度地提升老人的晚年生活质量,是智慧养老、信息化养老、中国式养老的新形式。智慧养老是面向居家老人、社区及养老机构的传感网系统与信息平台,并在此基础上提供实时、快捷、高效、低成本的,物联化、互联化、智能化的养老服务。

养老服务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重大民生问题,养老产业也逐渐发展成为新兴的事业和产业。但是,我国养老市场的供应量远远达不到社会的需求量,供不应求。为弥补日益凸显的供给不足问题,养老服务业开始引入PPP模式,即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鼓励私营企业、民营资本与政府进行合作,参与养老项目的建设。PPP模式的引入不仅能拓展养老服务建设资金来源,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时能充分发挥市场力量,形成多层次养老服务市场。

由于PPP项目前期所需投入巨大、投资回收期较长、合同种类多样且相对复杂、项目利益相关者较多等原因,在PPP模式下会有多重风险。其中,融资方案不完善或融资成本过高等融资风险是PPP项目成败与否的重要一环,能直接影响到项目的顺利进行,严重可能造成项目中断或失败,因此风险的识别是有效规避风险的基础。

我国智慧养老产业正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养老PPP项目初始投资额巨大、利润低、回报周期长,很多养老项目都出现有头无尾或者高调开场低调结束的问题。因此,如何识别养老PPP项目的融资风险并进行有效评估、合理控制,成为本文研究的重点。

二、养老PPP模式融资风险研究

(一)案例背景。ZP县养老服务中心PPP项目建设运营以“休闲养老”为宗旨,建成后为入住老年人提供绿化、室外景观小品、健身、室内外娱乐等休闲场所,公寓建成后将建立热线咨询电话,实行信息网络管理,建立老人健康档案,开展的综合服务项目有老年保健、健身活动中心、老年康乐中心、书报阅览室、常见病和慢性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及信息和法律咨询等,项目静态投资为8,000.00万元,经测算,建设期利息为219.20万元,项目总投资合计为8,219.20万元。

本项目规划占地面积20,000m2,总建筑面积19,800m2,其中老年公寓13,750m2,餐厅1,500m2,医疗保健房500m2,活动室、阅览室及其他配套设施2,000m2、地下室设备间、储藏室等辅助用房2,050m2;设置床位287张。ZP县人民政府授权县国有资产投资经营有限公司作为政府方的出资代表,与中选社会资本方共同出资成立项目公司。根据业主自身条件,以及对社会资本方未来承担责任的要求,双方出资比例初步预定政府方出资占比20%,社会资本方出资占比80%。

表1 养老PPP项目融资风险一览表

表2 ZP县养老服务中心PPP项目融资风险评价指标一览表

(二)基于SWOT分析法的融资风险识别。(表1)结合案例资料,对项目内部、外部影响因素进行全面分析,罗列出项目自身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最终从项目的劣势及威胁中得出其融资风险。该项目面临的融资风险有以下几点:

1、运营风险。运营风险是项目在运营阶段对技术风险、供应风险、经营管理风险等因素的总称。项目周期长、投资大、盈利低、回收慢。该项目是一个公益性项目,追求社会效益,通过数据不难看出其盈利性较低,投资回收期也较长,这对项目融资来说是一项不可避免的困难。

2、金融风险。融资渠道少。该项目总投资额为8,219.2万元,通过财政扶持获得1,000万元,其余资金来源于招商引资,由此看来,本项目的融资手段过于单一。没有采用银行贷款的形式获取资金,避免审核手续复杂而导致项目延长的融资风险,但资金所得较易受到市场变动及利率波动影响,资金来源不稳定,受市场机制影响较大。

3、市场风险。市场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项目投产后的效益取决于产品在市场上的销售量和其他情况。在运营阶段,项目若定价不合理、无法得到群众的认可,或出现了更有力的替代品,都会导致项目无法进展,存在着极大的销售价格风险、竞争风险和需求风险等。建设期间材料物价变动以及人工成本的市场变动也会对本项目造成负担。

4、建设风险。建设风险是指项目因一些原因导致延期完工或无法完工的风险,存在于项目的建设阶段和试运行阶段,是融资风险的核心风险之一。建设风险意味着利息支出的增加、贷款偿还期限的延长和市场机会的错过。成本超支、工程质量不达标等都可能导致工期延误、成本增加,形成建设风险。

(三)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融资风险评估。层次分析法,简称AHP,是指将与决策有关的元素分解成目标、准则、方案等层次,在此基础上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决策方法。该方法是美国运筹学家匹茨堡大学教授Saaty于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的一种层次权重决策分析方法。

1、建立融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融资风险清单的梳理,以及专家对项目融资风险的判断,最终确定融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如表2所示。(表2)

表3 融资风险判断矩阵一览表

2、建立梯阶层次结构模型。根据ZP县养老PPP项目融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确立出该项目的梯阶层次结构分为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分别对应融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目标层、一级评价指标、二级评价指标。

3、构造判断矩阵。在层次分析法中,确定两元素之间的比值大小对于决策者量化分析问题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对以往文献的数据汇总,参考项目专家给出的意见,对每个层级的指标采用九分制标度法进行两两比较打分,得出判断矩阵如表3所示。(表3)

该矩阵的最大特征值λmax=4.1187,对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计算出一致性指标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0.9。

再通过每一个准则层的判断矩阵分别计算出指标层风险因素的权重,最终根据得出的准则层权重以及指标层权重进行汇总,计算出指标层对目标层的权重,得到ZP县养老服务中心PPP项目的评价指标体系权重总结果,如表4所示。(表4)

三、结论及启示

本文运用SWOT分析法结合层次分析法识别并评估出养老PPP项目的融资风险,并结合案例进行分析,最终得出一些结论,以期对未来智慧型养老PPP项目在面对融资风险时有所启示。

(一)利用财政政策,把握时机。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严峻,国民对于养老的需求不断扩大。近几年来,国家先后出台了多项政策以推动养老产业、PPP项目建设发展,养老PPP项目应充分利用财政优惠政策,把握时机,运用信息、互联、智能化使智慧型养老PPP项目发展顺利,减少因融资风险产生的损失。

(二)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融资渠道少是PPP项目的共性和难题,多以发行债券和银行贷款为主。发行债券还款期限较长,附加限制少,资金成本较低,但需支付一定的资金使用费,发行风险大,特别是PPP项目周期长,受利率波动影响大,金融风险较大;银行贷款资金充足,实力雄厚,来源也比较稳定,但是银行贷款审批复杂,对企业要求高,会延长项目周期。针对这些融资风险,我们应该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如融资租赁、股权融资、信用担保融资等,减小对银行贷款的依赖,降低融资成本。

(三)加强监管,降低运营风险。智慧型养老PPP项目为新兴产业,仍处在初级阶段,能借鉴的成功经验较少。行业发展不成熟,相关法律制度不完善,政府监管较为薄弱。政府指定部门与社会资本合作成立项目公司,在运营期间面临各种威胁与挑战,社会资本的趋利性与信用风险可能会造成经营成果较差,再加上养老PPP项目盈利性较小,最终导致项目难以维持、融资困难,以失败而告终。为避免此类融资风险,我们应该建立健全监管体系,完善相关法律法规,降低运营风险。

表4 ZP县养老服务中心PPP项目评价指标权重一览表

(四)制订有效的融资风险分担方案。政府指定部门与社会资本方是项目的利益相关者,双方存在互相博弈的关系。若政府承担过多风险,为推动PPP项目落地,提供过多支持和担保,会增加政府的隐性债务;若社会资本方承担过重的风险,将会打击其积极性,增加项目公司的运营风险。因此,政府与社会资本之间应做到信息公开、互相激励、加强监管,遵循“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全程合作”的原则,制订出行之有效的融资风险分担方案,使项目可以顺利实行。

猜你喜欢
养老融资
养老生活
房企融资能力对对碰
融资
融资
9月重要融资事件
养生不是养老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5月重要融资事件
4件重要融资事件
房产与养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