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视阈下现代公共精神之塑造

2021-06-04 16:34祝丽生
行政与法 2021年5期
关键词:农民精神农村

摘      要:在持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进程中,随着民主意识的不断增强,农民越来越多地参与到乡村公共活动之中,乡村社会已具备了培育现代公共精神的土壤。由于乡村社会结构和形态正处于转型期,现代公共精神的培育和发展还面临着一些难题。应从加强党的领导、完善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培育农民公共意识等方面着力塑造现代公共精神,以助推“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建设。

关  键  词:乡村振兴;现代公共精神;乡村集体经济;民主政治建设

中图分类号:D42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07(2021)05-0073-08

收稿日期:2020-12-23

作者简介:祝丽生,中共绍兴市委党校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公共精神和基层治理。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发达地区乡村社会治理中公共精神重塑问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5CSH013。

一、乡村振兴背景下现代公共精神的内涵

公共精神是社会公共生活的产物,是一种高尚的伦理精神,是公众在现代公共生活中应具备的基本精神,其涉及到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公共生活领域,事关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事关个人生命健康和生活秩序。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结构以及地理空间等方面的差异,公共精神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衍生出不同的内涵。新时代,现代公共精神的内涵可以理解为社会成员在公共生活中对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准则、规范的主观认可以及客观行动上的遵守、执行。

现代公共精神以公共性为基础。现代公共精神的公共性主要体现在公众对公共事务的参与上,具体表现为具有一定公共精神的公众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积极主动地做出对其他公众和社会有益的行为。现代公共精神的公共性是以社会的基本道德为前提的,而道德又可以分为公德和私德。公德指向的是公共领域和公共空间,私德则表现为私人领域的基本道德品质。“人人独善其身者谓之私德,人人向善其群者谓之公德。”[1]从公德与私德的关系来看,“私德是公德的基础,社会上可能有些人私德醇美而公德还不完备,但绝没有私德败坏而公德却完美的人。”[2]因而培育现代公共精神应首先重视对个体道德品性的培育,继而形成维护公共利益的社会公德。现代公共精神是公众应具备的基本美德,是一个国家、社会不可或缺的素质,对于正义原则、公共参与和公共审议的不断关注有助于现代公共精神的培育和维护。[3]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农民为了满足自身需求而积极参与到乡村社会的各项公共事务中,正是这种公共性基础上的集体认同为现代公共精神的塑造提供了内在支撑。

现代公共精神以公共参与为实现方式。公共精神是在公共参与的过程中形成的,具体表现为公众对公共规则的认同、对公共利益的追求和对公共事务的关心。所谓公共参与,是指公众在一定的公共领域为了维护和追求公共利益通过理性参与的方式而形成的自觉行为。公共参与不是被动的、强迫性的,而是积极的、主动的,是建立在公众理性认识基础之上的,是具有公共意识的公众在公共领域和空间里自觉将自己融入公共组织中进而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随着公共领域和空间的不断拓展,现代意义上的公共参与不仅需要制度和价值层面的保障,也需要公众形成主动参与的良好意识。在我国传统乡村社会中,农民以家庭为活动单元,国家和集体意识较弱,对公共事务的参与度不高。而在乡村振兴进程中,源远流长的优秀农耕文明、寻根溯源的人文情怀、历久弥深的乡村情结特别是现代城市文明的导入融汇使农民的公共参与具有了深厚的文化土壤。

现代公共精神以公共空间为载体。狭义的公共空间是指那些供公众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共同使用的街道、广场、居住区户外场地、公园、体育场地等室外空间以及政府机关、学校、图书馆、商业场所、办公空间、餐饮娱乐场所、酒店民宿等室内空间。而广义的公共空间不仅仅只是地理概念,还包括公众在此空间中的广泛参与、交流互动。一方面,公共空间为公众塑造现代公共精神提供了平台。在公共空间内,公众参与公共活动、协商公共事务,并由此形成群体认同。公共空间这一公共交往、沟通协商的平台既能够为公众参与公共事务治理提供机会,也能够使公众将私人议题转化为公共议题,从而争取更多的关注以便妥善解决问题;[4]另一方面,公共空间拓宽了公众实现公共利益的渠道。在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除了满足各自的私人利益外,也存在着与他人共同的利益,如果都从自身利益出发去處理与他人的关系,极易出现利益间的矛盾冲突。因此,理性的公众为了追求公共利益往往在公共空间中积极地与他人沟通互动,以期形成合作共赢的局面。乡村公共空间既是农民公共生活的场所和领域,也是农村集体经济的重要资源和资产。只有充分挖掘农村公共空间强村富民潜力,盘活集体经济,将农村公共空间治理与环境整治、集体增收、扫黑除恶、基层治理相结合,统筹推进各项措施落实,真正让农民共同利用和享有公共空间,才能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进而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

现代公共精神以实现公共利益为最终目的。从政府的角度来看,社会的期望是政府的行政之本,亦即获取合法性之源,通常其会转化为政府对于公务员的动机和行为的要求,并以“公共精神”这一形式表达出来。概言之,公共精神体现的是政府对于公务员的内在要求。[5]现代公共精神对于公务员公共角色的塑造、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能够指导公务员通过行使政府公共职能实现公共利益的终极目标。从社会的角度来看,现代公共精神主要通过公民的整体素养加以体现,其与民主意识、法治意识和权利意识相联系,是基于平等前提下的公民在公共空间内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社会共同体精神之展现。具体到乡村振兴领域,现代公共精神的塑造更多体现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推进诚信建设,强化农民的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集体意识、主人翁意识。

二、乡村振兴呼唤现代公共精神

乡村振兴呼唤以公共认同为基础的现代公共精神。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总抓手,乡村振兴不仅仅是经济的振兴,而且是整个乡村社会多领域的综合振兴。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进程中,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农村逐渐由传统型进入到现代型,农民的自主性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得到了充分展示,农民民主意识不断增强,对于乡村振兴的认同也日趋由自发性转向自觉性。但应看到,在尚处于转型期的乡村社会中,农民对于乡村振兴的自发性认同正随着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逐渐淡化,而理性的自觉性认同又尚未真正形成,自发与自觉之间产生了一定的断裂。从本质上分析,出現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个体利益最大化所带来的农民对集体利益的漠视。现代公共精神强调集体认同,通过对农民公共意识的培育,有助于使其跳出个体利益价值观的束缚,在参与公共事务、追求公共利益的过程中实现个体利益的最大化,在满足自身物质和精神需求的基础上逐渐形成集体认同。

乡村振兴呼唤以公共参与为实现方式的现代公共精神。乡村振兴作为国家的一项战略决策,政府发挥主导作用是题中应有之义。农民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力量,需要在提升主体意识的基础上共同参与乡村社会建设,并在此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公共理念。乡村振兴就是要改变以往乡村内部的分散性,激发农民的参与意识,实现国家战略与农民全面发展的有机结合。为此,不仅需要地方政府积极转变职能,也需要农民转换角色,积极参与到对美好生活建设过程中,实现自身价值。现代公共精神遵循“人人平等”的原则,具有群众性、普遍性的特点。因而,塑造现代公共精神一方面有利于进一步发挥政府职能,从宏观角度加强乡村振兴各要素间的资源集聚与整合,另一方面有助于激活农民的互助合作意识,切实发挥内在合力的推动作用。

乡村振兴呼唤以公共利益为价值追求的现代公共精神。作为一项社会改革,乡村振兴的基本原则之一即“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切实发挥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作用,调动亿万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维护农民群众根本利益、促进农民共同富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不断提升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这就需要在形成公共认同的基础上凝聚以公共利益为最终目标的合力,引导农民积极参与农村公共事务。而现代公共精神正是在农民参与农村公共事务中逐渐形成的公共认同,其不仅能够强化农民个体的自主性,亦能够激发农民的公共认同感,使其充分认识到集体利益对个人发展的作用,进而自觉参与到农村公共事务中并形成“承担维护公共利益的责任和义务”的价值共识。

乡村振兴呼唤以城乡融合发展为保障的现代公共精神。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也将“坚决破除体制机制弊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作为乡村振兴的基本原则之一。从现阶段看,城乡发展尚不平衡,特别是农村的发展还不充分,这成为城乡融合发展的突出短板。要补齐短板,一方面需要加强农村自身建设,加快农业农村的现代化进程,另一方面需要发挥城市的反哺功能,在建立健全体制和机制的同时发挥城市的引领作用,实现城市公共资源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促进城乡之间资源的优势互补和优化配置。城乡融合发展既非农村城市化,也不是将城市的发展理念完全嫁接到农村,而是在保留乡村社会优良传统的基础上融入现代城市发展的先进理念,形成现代乡村社会独特的发展理念。为此,就政府而言,应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社会事业向农村覆盖,健全全民覆盖、普惠共享、城乡一体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标准统一、制度并轨;就农村而言,应深入挖掘乡村熟人社会蕴含的道德规范,立足乡村文明,吸取城市文明优秀成果,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结合时代要求进行创新,引导农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提高,实现家庭和睦、邻里和谐、干群融洽,充分展示新时代农民的精神面貌。

三、乡村振兴中塑造现代公共精神需破解的难题

农村集体经济基础薄弱。塑造现代公共精神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作支撑。目前,农村各项公共事业大多依靠政府的财政支持,农民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经济基础薄弱。特别是在农业生产和经营管理中,由于过于强调家庭的作用,对农村集体统一生产和服务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农村集体经济比重下滑,村级组织服务农业和农民的功能不断弱化,凝聚力和认同度相对较低,乡村内部矛盾凸显。而且,在城市工业化大规模发展背景下,集体性质的乡镇企业、村办企业与城市工业企业相较劣势明显,缺乏市场竞争力。在农村内部利益分化加剧和城市工业化发展的双重影响下,自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集体性质的农村企业大规模倒闭或转型。尽管近年来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但农村集体经济薄弱的现状依然普遍存在。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收益分配情况来看,2018年,全国无经营收益的村庄有195233个,占比35.8%;有经营收益的村庄中,收益在5万元以下的村庄占比27.9%。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入情况看,收入在5万元以下的村庄(包含无经营收益)占比总数为63.7%。[6]

农村民主政治建设有待加强。农村民主是农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现,农村民主政治建设是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在参与公共事务中不仅体会到民主对于满足自身发展的重要性,而且深刻认识到现代公共精神推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价值所在。在此过程中,农民逐步摆脱了计划经济体制下被动生产和经营的束缚,一些捕捉市场信息能力较强和思想开放的农民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奋力打拼,成为率先致富的经济精英。在自身发展的同时,这些“富人”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带动其他农民共同致富,极大地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可以说,“富人治村”是市场经济推动社会分层所带来的必然结果。在农村经济社会逐渐分化、各地政府鼓励“富人”成为农村“带头人”的大背景下,“富人治村”现象愈加普遍。“富人”群体的先赋特征和后致资源使其更容易成为村治主体。“富人”担任村干部,可以通过自身的社会关系网和社会影响力为乡村争取项目资源、发展机遇。但应看到,“富人”群体担任村干部,最直接的效应就是公共政治资源向经济精英集中,使其有机会借此建构出新的乡村政治伦理。在农村集体资产薄弱、项目筹资困难的情况下,“村干部贴钱办事”成为政治正确。当“以私济公”的道德门槛和水涨船高的经济门槛成为参与农村政治的地方性共识时,被选举权的标准就大幅度提高,普通农民由此被挡在农村政治之外。这种对普通农民的政治排斥会挤压农村的公共治理空间,导致基层治理的代表性缺失以及基层民主萎缩。[7]

村级组织功能缺失。村级组织主要包括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和村合作组织,其是党和国家在农村开展各项工作的基础单元,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节点。村党支部作为党在农村落实和开展各项工作的具体实施者,既是党与群众密切联系的纽带,也是农村其他各类组织开展工作的坚强领导核心。现阶段,村党支部建设还存在着领导力不强,党员结构失衡、老龄化现象突出、党员主体作用发挥有限等问题,一定程度上给党组织的凝聚力、生命力、号召力带来了不利影响。村民委员会的建立是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体现,农民通过对村级事务的自我管理极大提升了民主意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村民委员会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也存在着行政化色彩较浓、自治功能发挥不足,对腐败问题缺乏有效监督,成员政治素养不高等问题。村合作组织通过合作的方式将农民组织起来,不仅能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经济发展,而且能有效化解农村社会的诸多矛盾。但由于发展时间较短,村合作组织无论在组织管理还是在职能发挥上都面临着困境,如规模较小、缺乏专业指导和资金保障,农民思想较为保守,传统化特征明显、农业合作化效益尚未显现等。

农民集体意识弱化。近代以前的中国农村,村落不仅是一个地理意义上的人口结合,同时也是乡村文化的载体,个体农民家庭之间的互助就蕴含在这种文化之中并因为村落常见的血缘宗族关系而得到加强。社会主义改造使村落从根本上摆脱了千百年来一直延续的发展轨道和生存逻辑,合作社以及后来的人民公社成为动员、组织农民的连接形式,集体取代个体成为农民新的生产生活方式,而建立在此基础之上的协作也不再仅仅是道义上的互助,而是集体组织的安排和要求,乡村社会由此形成了一种较为理想化的集体主义原则,但这种忽视个体利益的“平均主义”一定程度上也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改革开放后,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经营方式实现了由“统”到“分”的转变。生产经营方式的变迁使农民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个体意识呈现增长态势,村落的天然归属性被弱化。较为分散的家庭生产经营方式极大释放了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使农业生产力水平和生产效率得到大幅提升,农民获得了农业农村改革带来的红利,但原子化的个体发展趋势也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农民的集体归属感,使其维护和发展农村公共利益的价值观念日渐“萎缩”。

四、乡村振兴中塑造现代公共精神的路径

加强党的领导,夯实塑造现代公共精神的政治基础。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将马克思主义作为党的根本指导思想,并在党的建设过程中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先后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使中国共产党具有了独特的思想理论优势。现代公共精神作为一种乡村社会内在的公共价值在塑造过程中应切实发挥中国共产党独特的理论优势,将马克思主义贯穿其中。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健全现代社会治理格局的固本之策,社会治理的基础在基层,薄弱环节在乡村。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关乎亿万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只有充分发挥“密切联系群众”这一中国共产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才能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才能增进农民福祉,让亿万农民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才能调动亿万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塑造良好的现代公共精神。农村党组织是党的最基层组织,最能了解农民的现实需求和思想动向。应进一步发挥党的组织优势,做好农村规划工作,改善村容村貌,加强农村公共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能力,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以助力于乡村社会现代公共精神的塑造。

完善民主政治建设,夯实塑造现代公共精神的民主基础。一是完善村民自治。一方面,理顺乡镇政府与村“两委”之间的关系。乡镇政府应切实发挥服务职能,依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指导和监督村“两委”工作,为乡村民主政治建设提供良好的组织保障。另一方面,健全村民自治制度。在民主选举方面,结合各地实际进一步完善农村民主选举方式、方法,增强民主选举的科学化和规范化程度;在民主决策方面,健全村级事务民主决策机制,进一步发挥村民代表大会和村民大会的职能;在民主管理方面,制定和完善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引导农民在农村经济社会事务中发挥自我管理作用;在民主监督方面,加大村务公开力度,规范政务公开的内容和形式,健全村务议事和财务管理制度。二是提升村干部和农民的政治素质。村干部是农村各项事业发展的带头人,为农村选拔素质高、能力强的村干部是当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条件,在选拔任用过程中应始终把讲政治放在首位,真正将政治理论水平高、政治能力强的干部选拔到村级组织中。农民是塑造现代公共精神的重要主体,应通过政治宣传和培训教育不断增强农民的政治素质,提升其参与政治生活的积极性。三是加强法治建设。积极推进乡村法治队伍建设,提高干部队伍的依法办事能力;推进农村法治平台建设,架构农村法治建设的网络化结构,使民主政治建设驶入法治轨道;积极开展法治宣传,引导农民遵守法律法规,学会用法律手段来维护个人正当权益。

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夯实塑造现代公共精神的经济基础。一是加大政府对乡村集体经济的扶持力度。塑造现代公共精神,必须解决钱从哪里来的问题。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把小农生产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培育各类专业化、市场化服务组织,推进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帮助农户节本增效;发展多样化的联合与合作,提升农户组织化程度;打造区域公用品牌,开展农超对接、农社对接,帮助农户对接市场;扶持农户发展生态农业、设施农业、体验农业、定制农业,提高产品档次和附加值,拓展增收空间;培育发展家庭农场、合作社、龙头企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和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支持符合条件的涉农企业发行上市、新三板挂牌和融资、并购重组,深入推进农产品期货期权市场建设;鼓励工商资本到农村投资适合产业化、规模化经营的农业项目,提供区域性、系统性解决方案,与当地农户形成互惠共赢的产业共同体;落实财政、税收、土地、信贷、保险等支持政策,扩大新型经营主体承担涉农项目规模;鼓励经济实力强的农村集体组织辐射带动周边农村共同发展。二是打破人才瓶颈。应畅通智力、技术、管理下乡通道,造就更多乡土人才,聚天下人才而用之。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支持新型职业农民通过弹性学制参加中高等农业职业教育,灵活设置专业(方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农村集体经济培养一批农业职业经理人、经纪人;探索公益性和经营性农技推广融合发展机制,鼓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到农村集体企业挂职、兼职或离岗创新创业,允许其通过提供增值服务合理取酬;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吸引企业家、党政干部、专家学者、医生教师、规划师、建筑师、律师、技能人才等通过下乡担任志愿者、投资兴业、包村包项目、行医办学、捐资捐物、法律服务等方式服务农村集体经济,支持农村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乡风文明建设、农村弱势群体关爱等;自主培养与人才引进相结合,学历教育、技能培训、实践锻炼等多种方式并举,引导城乡、区域、校地之间开展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鼓励科技人员定期服务农村集体经济。三是着力增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应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激活主体、激活要素、激活市場。积极推动土地流转,以股份合作的形式实现土地的集体化生产和经营;全面开展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集体成员身份确认,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发挥村党组织对集体经济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防止内部少数人控制和外部资本侵占集体资产;维护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引导进城落户农民依法自愿有偿转让上述权益;制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充实农村集体产权权能。

培育农民的公共意识,夯实塑造现代公共精神的认同基础。一是培育农民的主体意识。乡土人才是农村的种养殖能手、农民企业家、能工巧匠,长期扎根农村,懂技术,有经验,热爱农村,应把其聚集起来,在提升其综合素质的同时给予政策、资金、技术等支持,激发其干事创业的热情,将其培养成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的带头人。集中力量解决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从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医疗等方面入手为农民创造发展的硬环境和软环境,以增强农民“放下包袱轻装上阵”的安全感和“甩开膀子加油干”的信心,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主体。农民主体地位最终体现在参与感上。作为一方水土的主人,农民熟悉这一方水土,热爱这一方水土,农民有建设这一方水土的智慧和能力。只有让农民在参与家乡建设的过程中收获自尊,收获自信,才能激发农民的主人翁意识和群体意识,进而激活农民主动性,共建美好乡村。二是培育农民的责任意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农民作为乡村振兴的主体,必须担负起相应的义务。乡村振兴不仅仅是国家和社会之责,更需要农民尽一己之力、行权利义务之责,将“扶贫”和“输血”转化为乡村自身的“创造之举”和“造血之力”。应引导农民内化于心与外化于行兼修、权利之心与义务之行并举,着力塑造现代公共精神,共同筑就乡村振兴之梦想。三是培育农民的道德意识。“人而无德,行之不远。”加强农民道德建设、提高农村社会道德水平,是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每个人心底都蕴藏着善的种子,“人皆可以为尧舜”。引导农民树立道德意识,围绕德润人心,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德化人。要用农民听得懂、可接受的方式摆事实讲道理,通过在公共空间张贴标语和美德小故事图画、录制动漫视频等方式达到入耳入脑入心的效果;[8]需要既重对孰善孰惡的辨析,更重知行合一。道德是生活的哲学,从公共场所举止文明到邻里相处和睦互助,从举手之劳保护环境到心底无私为民服务,农民谨守社会公德,努力实现精神之美、行为之善、思想之真,激发“见善如渴,闻恶如聋”的意愿,增进“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行动力,就能成为一个“精神富有”的人,成为一个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人,就能让道义的力量汇流成河,润泽农村社会和谐有序运转。[9]

【参考文献】

[1]梁启超.新民说[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3.

[2]陈来.发扬中华文化,重视私德培养的传统[N].人民日报,2014-09-22(07).

[3](美)珍妮特·V·登哈特,罗伯特·B·登哈特.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M].丁煌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2004.

[4]陈朋.寻求公共空间建构的基层治理[J].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9,(4).

[5]张国庆,王华.公共精神与公共利益:新时期中国构建服务型政府的价值依归[J].天津社会科学,2010,(1).

[6]农业农村部农村合作经济指导司,农业农村部政策与改革司编.2018年中国农村经营管理统计年报[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9.

[7]董磊明.“富人治村”的利与弊[J].人民论坛,2019,(18).

[8]薛惠.德润人心,提升道德水平[N].人民日报,2020-07-17(05).

[9]李斌.做讲社会公德的好公民[N].人民日报,2019-10-29(04).

(责任编辑:刘  丹)

The Shaping of Modern Public Spiri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Zhu Lisheng

Abstract:In the process of continuously promoting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with the continuous enhancement of democratic consciousness,farmers are more and more involved in rural public activities,and rural society has the soil to cultivate modern public spirit.As the rural social structure and form is in the transition period,the culti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modern public spirit is still facing some problems.We should strengthen the party's leadership,improve the construction of rural democratic politics,expand the rural collective economy,cultivate farmers' public awareness and other aspects to shape the modern public spirit,so as to boost the rural construction of “prosperous industry,livable ecology,civilized rural style,effective governance and rich life”.

Key words:rural revitalization;modern public spirit;rural collective economy;democratic political construction

猜你喜欢
农民精神农村
耕牛和农民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农民
拿出精神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 新一辈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已达1200万(等10则)
做农民的贴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