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大学生体质健康“四联动”干预模式实验研究*

2021-06-07 01:29贾文娟
运动精品 2021年2期
关键词:显著性甘肃省体质

贾文娟 陈 静

(定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甘肃 定西 743000)

大学生作为实现中国梦的主要承载者,是祖国未来建设的主力军,大学生的体质健康对民族的繁荣富强至关重要,一直以来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1-2]。然而,大量研究表明,我国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各级各类学校的学生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持续下降,提高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迫在眉睫。我国大学生体质健康问题与学校体育教育关系密切,也涉及家庭、社区等方面问题,尤其是网络方面。因此,要想解决当前大学生体质健康下降问题,必须从不同层面和领域进行多方位综合干预,干预的效果需进行定量的科学评价。为此,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以构建“四联动”干预模式对甘肃省大学生体质健康进行干预研究,为大学生体质健康干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为改善甘肃省大学生体健康状况尽绵薄之力。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甘肃中医药大学、天水师范学院、陇东学院、定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每所高校抽取200人(男、女生各100人),共800人。

1.2 研究方法

1.2.1 实验法

按照“四联动”(即“学校体育+家庭+社区+网络”)干预模式设计方案,对研究对象进行实验干预和效果评价研究,阐明本方案对改善大学生体质健康的积极作用。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的体测标准评判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选取BMI、20米往返跑、RPE、大学生体质测试等四项指标。

1.2.1.1 仪器

身高体重检测仪、秒表、RPE量表、心率遥测仪等。

1.2.1.2 实验方案

按照“四联动”干预模式的安排,将研究对象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进行为期3个月的实验干预。为做比较研究,分组时两组的男、女生比例均等。干预组严格按照“四联动”干预模式进行干预,对照组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除干预措施外其他与干预组均无差别。实验结束后,分别在实验结束3日内、6个月后两个时间段在4所高校的体育馆内完成数据测试,测试时间安排在下午4:30-6:30,每项指标测试2次,测量结果均取最好成绩,做好数据记录。

1.2.2 数理统计法

运用EXCEL软件对测试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整理,利用SPSS13.0软件进行组间、组内差异比较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四联动”干预模式对高校大学生BMI指标的影响

表1 甘肃省4所高校大学生BMI指标测试结果

BMI指标是指用体重公斤数除以身高米数平方得出的数字,是目前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个标准,属于形态指标。根据《亚太地区BMI评价标准》的规定:BMI指标小于18.5属于体重不足;BMI指标在18.5-22.9之间属于体重正常;BMI指标在23-24.9之间属于超重;BMI指标在25-29.9之间属于肥胖;BMI指标在30-70之间属于严重肥胖。

从表1可知,“四联动”干预模式实验后,在测试1时,干预组大学生的BMI指标均低于对照组,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测试2时,干预组大学生的BMI指标略低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由此可见,通过“四联动”干预模式实验,大学生的BMI指标能回到正常范围,体内脂肪的供能比例增大,肥胖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但是随着“四联动”干预模式的结束,大学生身体脂肪组织又有所反弹,这充分说明“四联动”干预模式在控制与调节身体脂肪方面成效突出。

2.2 “四联动”干预模式对高校大学生20米往返跑成绩的影响

20米往返跑指标是评价机体心肺耐力的指标,属于机能指标。《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将20米往返跑共分为21个级别,级别越高,表明机体的心肺耐力越好。

表2 甘肃省4所高校大学生20米往返跑指标测试结果

由表2可知,在“四联动”干预模式实验后,在测试1时,干预组大学生的20米往返跑指标等级均低于对照组,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测试2时,干预组大学生20米往返跑指标等级亦均低于对照组,且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这表明通过“四联动”干预模式实验,大学生的心肺耐力和肌肉耐力得到了有效的提高,并且有利于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养成。

2.3 “四联动”干预模式对高校大学生RPE指标测试结果的影响

表3 甘肃省4所高校大学生RPE指标测试结果

自觉疲劳分级(Rating of Perceived Exertion,RPE),是瑞典生理学家Borg首先于1970年提出的。该指标是用主观感觉来反映身体负荷强度的一种方法,可用来调节运动强度。RPE指标有6-20级,共15级。RPE分级运动反应与心肺、代谢的指标有高度相关,如吸氧量、心率、血乳酸等。不同强度运动的RPE分值乘以10,大约相当于运动当时的心率值,这一规律适用于健康年轻人群,大部分锻炼者的运动强度应在12-16之间。因此,在进行同等强度的运动时,锻炼者运动后的RPE指标越高,表明其运动能力较强,机能状态较差,反之亦然。

由表3可知,在“四联动”干预模式实验后,在测试1时,干预组大学生的RPE指标等级均低于对照组,且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在测试2时,干预组大学生的RPE指标等级亦均低于对照组,且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这表明通过“四联动”干预模式实验,大学生承受运动刺激的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2.4 “四联动”干预模式对高校大学生体质测试的影响

按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规定,大学生体质健康等级标准为:59分以下为不及格,60-75分为及格,76-85分为良好,86分以上为优秀。大量研究显示,我国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学生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水平持续下降,肥胖比例及视力不良检出率仍居较高水平,个体BMI指数逐年增加,其中超重肥胖和体重过轻问题均相对突出,并呈现“双峰现象”,青春期的超重和肥胖会导致成年后的各种慢性疾病的产生与发展[3-5]。

表4 甘肃省4所高校大学生体质测试结果

由表4可知,在“四联动”干预模式实验后,在测试1时,干预组大学生的体质测试指标均高于对照组,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测试2时,干预组大学生的体质测试指标亦均高于对照组,且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这表明通过“四联动”干预模式实验,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得到有效提高,这说明“四联动”干预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改善有一定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3 结论与建议

(1)通过“四联动”干预模式实验,甘肃省4所高校大学生的MBI指数、20米往返跑指标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RPE指标变化较为明显。

(2)通过“四联动”干预模式实验,甘肃省4所高校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3)“四联动”干预模式实验结束6个月后再做纵向比较研究,发现干预组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仍好于对照组,20米往返跑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而BMI指数无显著性差异。

(4)甘肃省大学生体质健康“四联动”干预模式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

猜你喜欢
显著性甘肃省体质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一种结合多尺度特征融合与像素损失加权的显著性目标检测方法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席晓辉作品
欧盟法院判决明确欧盟商标通过使用获得显著性的地域认定标准
2017年度甘肃省三八红旗手(集体)名单
中日青少年体质PK
商标显著性的司法判断(一)
针对产妇体质特定食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