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腔镜术后子宫内膜息肉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干预措施

2021-06-08 00:59梁洁意
微创医学 2021年2期
关键词:异位症孕激素息肉

梁洁意

(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广东省佛山市 528300)

子宫内膜息肉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妇科疾病,由子宫内膜局部过度增生所引起,通常可引起子宫异常出血症状[1]。近年来我国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病率达5.7%~25.0%,且呈逐年升高的趋势[2]。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是临床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首选手术方法,具有定位准确、快速切除和恢复、安全等优点。但临床实践中发现,子宫内膜息肉术后容易复发,不仅严重影响预后效果,而且治疗也比较棘手[3]。因此探讨宫腔镜术后子宫内膜息肉复发的危险因素,并且针对这些因素采取及时有效的干预措施,最大限度降低子宫内膜息肉的复发率,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为此本文探究宫腔镜术后子宫内膜息肉复发的危险因素及干预措施,为临床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接受宫腔镜诊治的240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1)符合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诊断标准;(2)均进行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3)病历资料完整。排除标准:(1)治疗依从性差;(2)存在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3)合并恶性肿瘤。将随访1年后病情未复发的患者纳入未复发组(n=179)、病情复发患者纳入复发组(n=61)。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入选患者均知情同意本研究并签署同意书。

1.2 研究方法 收集所有患者的生理阶段、初次妊娠年龄、体重指数、产次、流产次、息肉大小、息肉数量、伴子宫内膜增殖症、伴子宫肌瘤、术后孕激素治疗、既往内膜息肉病史、术后妊娠、剖宫产史、子宫内膜异位症史、胰岛素抵抗、不孕症等临床资料。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例数(n)或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进行χ2检验或秩合检验;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影响宫腔镜术后子宫内膜息肉复发的单因素分析 复发组61例(25.42%),未复发组179例(74.58%)。复发组的生理阶段、息肉数量、术后孕激素治疗、术后妊娠、子宫内膜异位症史、胰岛素抵抗与未复发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复发组的育龄期、息肉多发性、有子宫内膜异位症史、有胰岛素抵抗患者比例均高于未复发组,术后孕激素治疗、术后妊娠患者比例均低于未复发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复发组的初次妊娠年龄、体重指数、产次、流产次、息肉大小、伴子宫内膜增殖症、伴子宫肌瘤、既往内膜息肉病史、剖宫产史、不孕症与未复发组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影响宫腔镜术后子宫内膜息肉复发的单因素分析 [n(%)]

2.2 影响宫腔镜术后子宫内膜息肉复发的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将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作为自变量,子宫内膜息肉的复发情况作为因变量,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变量赋值见表2。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育龄期、息肉多发性、无术后孕激素治疗、无术后妊娠、有子宫内膜异位症史、有胰岛素抵抗为宫腔镜术后子宫内膜息肉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见表3。

表2 变量赋值

表3 影响宫腔镜术后子宫内膜息肉复发的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 论

宫腔镜应用于子宫内膜息肉的治疗,可直接探查患者宫腔内部的情况,帮助临床医师获知子宫内膜息肉的具体位置、大小、数量等信息,以达到高效清除的目的,减少了对患者子宫内膜组织的损伤及对卵巢功能的影响,还可满足患者的生育需求。临床以宫腔镜下息肉摘除为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金标准”[4]。有研究表明[5],宫腔镜术后无其他治疗措施的患者子宫内膜息肉的复发率高达33.33%~52.00%。因此为减少宫腔镜术后子宫内膜息肉复发,临床医师需要深入了解宫腔镜术后子宫内膜息肉复发的危险因素,进而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宫腔镜术后子宫内膜息肉的复发风险,阻止疾病进一步恶化。

目前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临床为尽可能预防复发,仍对其病因及发病机制不断地进行研究。多数学者认为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病机制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激素失调、感染及炎症、氧化应激、细胞增殖及凋亡失衡、细胞因子等[6]。本研究结果显示,育龄期、息肉多发性、无术后孕激素治疗、无术后妊娠、有子宫内膜异位症史、有胰岛素抵抗是导致子宫内膜息肉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术后孕激素治疗可减少子宫内膜息肉复发,与覃晓等[7]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胰岛素抵抗与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生相关,与封全灵等[8]研究结果基本一致。根据本研究结果,笔者对预防子宫内膜息肉复发的干预措施总结如下:(1)在积极治疗的同时,应进行复发危险因素评估,将处在育龄期、息肉多发性及有子宫内膜异位症史的患者作为重点管理人群,进行跟踪随访,并提供相应的健康指导;(2)预防性使用孕激素,可促进细胞凋亡、抑制增殖而使息肉组织退化[9];(3)对有生育需求的患者可鼓励其在术后妊娠,以降低子宫内膜息肉的复发率;(4)有子宫内膜息肉的妇女在宫腔镜术后可进行与改善胰岛素抵抗相关的保健或治疗。本研究选取的样本量较小,研究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倚,还需更大更可靠的样本量进一步证实。

综上所述,宫腔镜术后子宫内膜息肉的复发与多种因素有关,应根据复发危险因素进行评估并随访,同时进行健康指导及预防性用药,降低复发率。

猜你喜欢
异位症孕激素息肉
体外高频热疗仪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所致痛经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宫颈长息肉了怎么办
不同剂量孕激素治疗无排卵型月经不调的临床疗效对比
miR-145通过调控人子宫内膜基质细胞OCT4的表达促进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展机制
雌,孕激素联合克罗米芬,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合并不孕的临床疗效分析
孕激素类药物 什么时候吃 什么时候停
肠息肉防治莫入误区
胃息肉会发展成胃癌吗?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怎样引起的?
孕激素保胎并非都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