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高三教学工作探析

2021-06-08 15:57孙春梅
黑河教育 2021年2期
关键词:疫情策略

孙春梅

[摘 要]新冠肺炎疫情作为一次重大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影响着人们的正常学习和生活。面对疫情,教育部提出“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要求。疫情下的高三教学工作任务艰巨,高考迫在眉睫,一轮复习刚刚结束,二轮三轮复习以及模拟训练都没能有序进行。鉴于此,教师应积极探索更加科学和精细的教学管理方案,保持高三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秩序,有条不紊地开展好高考前的全面复习工作,保障高考的顺利进行。同时,为后疫情时期的教学工作提供有效的教学指导。

[关键词]疫情;高三教学;策略

一、抓住契机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

虽然高三的课业学习活动相对繁重,但教师也应鼓励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关注时事报道,关注新冠病毒检测试剂和高效疫苗的研发,体会科学技术在抗疫中的作用。应有效整合互联网学科平台中的学习资源,深度挖掘高考相关科目的习题,积极开发原创试题,了解我国积极防控的举措,增强战胜疫情的信心。同时,应结合抗击疫情的教育题材进行线上主题教育活动。抗疫过程中,许多平凡人的事迹震撼着学生的心灵,学生们亲眼目睹了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快递小哥主动做志愿者协助运送抗疫物资,农民将自己种的蔬菜无偿支援给抗疫前线……每个人都用行动为战胜疫情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作为身处这场战争中的高中生更应该将这种抗疫精神内化于心,不信谣、不传谣,外化于行,自觉隔离,认真学习,乐观向上,积极投入到高三紧张的复习中,为高中学习画上完美的句号,展现出当代高中生的精神面貌。教师应引导学生向时代医学精英钟南山院士和李兰娟院士学习,学习他们不顾个人安危、战斗在抢救患者第一线的伟大抗疫精神和家国情怀,以此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

二、做好思想教育工作,进行心理疏导

新冠疫情打乱了人们原本正常的生活。持续更新的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的数据、患者的行动轨迹、疫情结束的不确定性、新冠病毒较强的传染性等,都直接冲击着高三学生的内心。他们会表现出害怕、焦虑、不安等负面情绪,加之沉重的课业负担,导致学生的心理压力过大。有些学生得了普通的感冒都会担心自己可能已经被病毒感染,恐惧情绪明显上升,学习状态也受到严重影响。所以,教师要加强信息引导,及时给予学生心理疏导,调整学生考前的心态。学校也要加强宣传,积极传播正能量,普及抗击疫情的专业医学知识,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稳定学生的情绪。此外,还可以邀请专业的心理健康教师来校宣讲与疫情相关的心理健康知识,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减轻疫情给学生造成的心理影响。同时,要鼓励学生用乐观的态度应对挫折和困难,通过积极的心理疏导重建安全感,更好地投入到紧张的复习中。

三、引导学生自我防护,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居家抗疫是特殊时期应对疫情的重要举措,高三学生复学前也不例外,需要教师指导学生如何自我防护,如正确佩戴口罩、掌握清洁和消毒方法、了解乘坐电梯的安全防护措施等。同时,建议学生安排一定的体育运动时间,采用科学的方式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如学习央视教育频道的课间操、自编健身操等,以此缓解紧张的学习气氛,强身健体,增强抵抗力和免疫力。体育运动甚至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学生的不良情绪,减缓心理压力。高三复课后,要求学生做到“下课不聚堆,交流有距离”,大课间做室内健身操,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自我保护。

四、设置线上复习课程,优化课堂教学效果

疫情之下,及时转变教学理念,开展线上教学模式,已成为应对危机的有效策略。黑龙江省的空中课堂教学平台彰显了数字化媒体教学的优势。在学生与教师时空分离的背景下,有效地开展线上学习有助于完善高三的线上复习和考试模式,实现教与学的深度融合。我校的教育理念比较超前,数字化教学设备比较完善,疫情期间大量名校的优秀教学资源实现了共享,很多联考的模拟题、疫情相关的学科资料和教学课件都及时更新。同时,学校迅速组织教师学习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师对网络数字化教学资源的驾驭、掌握和熟练应用能力。由于教学形态的改变,原有的教学计划和课程内容需要重新调整,尤其要重点做好课程内容的设置,重新设计教与学,在备课内容、课堂互动、课后作业的检测、联考和模拟等方面进行重新优化组合。

首先,要安排详实的课程内容。开课前的准备、授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预设等环节,都要确保学生能够灵活、自主地在线学习,按照教学计划顺利有序地完成学习任务。所以,线上教学工作并不比以往更轻松,涉及的工作量更大,这就需要细化课前的各项工作,如每个知识点的处理、习题的讲解、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等。我校以各个学科的年级备课组为单位进行集体备课,有计划有步骤地做好分层次教学的习题准备、周测及模拟考试工作。疫情期间的每次线上自考、大型联考和模拟考试都充分发挥了信息化教学媒体的辅助作用,试卷的推送、答题卡的设置和试卷评分等都注重细节,后续的成绩分析、试卷答题卡的打印、包保对象存在问题的会诊都细致入微,为备考做出充分的准备。

其次,要加强教學互动。在传统课堂上教师会对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听课状态了如指掌,而线上教学中要想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比较困难。所以,在授课过程中为了加强教学反馈,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听课情况,教师应多与学生交流,开启“无限宝”中的课堂提问环节,条件允许还可以适当开启视频,实时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个别难点还可以开启课程群聊,增加学生互动,及时了解大多数学生没能掌握和理解的问题。教师也可以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了解学生的听课状态以及对知识的理解程度,进而更好地把握课堂节奏和课程进度。我校还为每个高三学生安排专门的帮扶教师,设置专门的微信群进行课后答疑并跟进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状态,鼓励教师与学生家长建立电话联系,家校合力,共同督促和指导学生开展有效复习。

五、家校有效配合,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疫情期间,在线上教学的过程中,各学科教师通过在线教学平台认真完成在线授课,教辅教管人员与之协调配合,高效完成教学管理工作,学生在家独立完成在线课程学习。由于学生的学习从群体变成了个体,缺少了传统授课形式中教师的直接约束和管理,加之课业学习难度大,很多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极易分散,更有一些学生在进入上课平台后只是开着电脑或手机,自己却开小差去了,课堂提问时也以没有耳机和麦克为由逃避回答问题,不认真跟随教师进行深度思考,作业也应付了事。可以说,学生的居家学习方式有很多劣势,直接暴露出现在的高中生容易受游戏影响,自律性较差,自主学习能力不足等问题。因此,家长对孩子进行学习监管至关重要。在居家学习的过程中,家长相当于班主任和各科的科任老师,肩负着监督孩子学习的重任,尤其对于那些自律性差的孩子而言,学习成绩的提高与家长的严格监管有直接的关系。此外,各科任老师和班主任要与家长及时沟通,定期通过微信群和电话等多种形式了解包保学生的学习全过程,包括关注学生的思想变化和个别学习问题的辅导答疑,甚至高三每次模拟考试过后对成绩不好的学生进行心理疏导。这是一种新形势下的家校合作方式,家校合作式网络课堂能够实现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全面监管,是优化高三各学科教学的有效举措。

疫情之下,教师的教学观念经历了一次重要的变革,互联网数字化教学广泛开展,线上优秀的教学资源实现了共享。回顾疫情以来的高三复习备考过程,抗击疫情的同时教学相长,备考模拟与思想政治教育两手抓,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加强课后作业的辅导与答疑,这些举措都有效提高了复习效果和教学质量。在风险降低的后疫情时代,教师也要积极探索,不断优化教学模式,为新一轮的高考和教育改革提供更加科学严谨的策略。

参考文献:

[1]罗京梅.战“疫”之境——浅谈疫情下的线上教学[J].中小学教育,2020,(5).

[2]袁丹.疫情之下的课堂活动“云设计”[J].基础教育论坛,2020,(4).

注:本文系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课程教材研究所《以中小学育人方式改革创新促核心素养转化落地研究》黑龙江区域课题组研究课题《后疫情时代数字化教学管理的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 赵永玲)

猜你喜欢
疫情策略
战疫情
基于“选—练—评”一体化的二轮复习策略
抗疫情 显担当
疫情中的我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