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实提高工具性注重培养人文性

2021-06-08 15:57宋艳萍
黑河教育 2021年2期
关键词:优化策略初中语文

宋艳萍

[摘 要]2020年的疫情带动了线上教育的迅猛发展。半年来,教育从教师与学生直接面对面的线下课堂转变为师生通过电子设备开展的线上“云课堂”。教学形式的改变促进初中教育模式的转变,既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也意味着新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认识,及时调整授课方法,使自己的教育实践活动能够顺应疫情需要。语文是初中基础课程的主要科目之一,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一方面有利于学生整体学习成绩的上升,另一方面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未来学业与人生发展提供保障。

[关键词]初中语文;线上课堂;优化策略

语文是一门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学科,在社会的进步与时代的发展中,语文这一学科始终发挥着十分重要、不可替代的作用。《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来说,从初中阶段打好语文学习的基础,能够为其未来日常生活与职业规划提供莫大的助力。疫情期间,切实提高线上初中语文教学的质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势在必行。

一、线上课堂对初中语文教学的影响

1.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

传统教学工作的开展主要为教师口授和板书的形式,将学生局限在课堂中,被动地接受教师预设好的教育内容,在这样的课堂当中,教师具有绝对的权威性和主导地位,但学生一直处于这种被动的知识接受状态,所以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以及自身的思考能力明显下降。其次,现在的初中生更加崇尚独立、追求自由、更有个性,久而久之,这种状态可能影响学生整体学习的进展和质量水平。线上教学工作的开展,更加贴合学生的日常生活习惯,进而有助于学生提高对学习的兴趣。在线上教学工作的开展当中,以线上直播与录播相结合作为主要学习方式,学生可以通过自主观看录播的学习了解知识点,进而有效节约课堂时间,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学生之间增强互相的交流和有效沟通,有助于提高课堂利用率,促进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通过更为丰富的途径开展学习活动,教学的趣味性更强,教学内容更丰富,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改变原有的被动学习的方式,进而开始主动学习,主动汲取知识,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得以培养,学习效率得到提升。

2.对学生自学能力以及自制力的要求更高

线上教学中,录播与直播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意味着课前预习及自主学习的内容更多了,内容也更加重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初中阶段是学生承上启下的关键学习阶段。一方面,学生不再像小学一样各方面都依赖于教师的指导与帮助,疫情期间在家上网课更是拥有了更多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以及可以自由利用的空间。自律的学生学习成绩与学习质量都将得到提升,而自制力较差的学生,可能因为无法抵制电子产品的诱惑而面临成绩滑坡。另一方面,学生即将进入高中,进行更高、更深、更难程度的学习,对自主学习能力的要求也更高。线上教学虽然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及自主学习能力,却也容易造成成绩上两极分化的情况。

二、线上课堂初中语文教学的优化策略

在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语文教学中,语文的工具性是人文性的基础,是人文性的载体;而人文性则是对工具性的升华,它使语文的工具性充满了活力和灵性。为防止线上教学中出现“高耗低效”的现象,教师应更加切实提高语文教学中的工具性并注重培养人文性。

1.切实提高语文学习中的工具性

语文教学中的工具性也可以理解为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体现出来的个人能力。一方面包括迎合学生自身需求的显性能力,即语文知识与语文运用能力,另一方面是体现学生学习效率的课堂实践能力,涉及到学生面对所涉及的知识所体现出的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

线上课堂中,既要注重学生对字词句章的掌握情况,又不能忽视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考察。因此,除正常教学外,可增设上传课前预习情况的照片、课间以视频会议的形式朗读、课后进行写作练习打卡等多形式的语文学习;提供必要的学习指导或建议、线上便捷的学习资源等,明确学习目标和学习方向,确定学习路径和学习要点,提供关于课时学习电子文档、视频、音频、网页、地图等跨媒介阅读的综合学习材料,适当共享名校名师的优质课程。

叶圣陶先生认为:“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语文学习是一个从获得语言进化到规范语言的过程,学生可以通过语文学习提高交际能力,有条有理地叙述自己想法、抒发自己的感情。无论是线下教学还是线上课堂,语文学习绝不是单方面灌输知识,而是师生的双向交流。在线上教学中,学生的注意力很难维持较长时间,教师必须设计更为灵活、更为丰富的教学内容。线上课堂需加强课堂提问,提高学生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教学中教师应合理利用学习软件,及时发布与批改作业,对优秀作业给予适当鼓励。批改电子形式的作业不同于纸质作业,逐份批改费时费眼,教师可合理利用教学平台的“问卷”或者“群投票”功能,设计选择题,让学生进行线上答题。完成后,系统自动统计和分析数据,便于师生及时发现问题和查漏补缺;及时与家长沟通学生学习情况,对学习计划进行合理调整;除自主学习之外,还应设置同学之间必要的合作探究,及时反馈与激励。如建立班级线上学习小组,以实现同学间的横向合作探究。根据课堂需要,学生可以随时在教师直播间和学习小组间进行灵活切换。“如果说学校教育是学生语文知识获得的外在途径,那么家庭教育就可以说是学生语文素养获得的内在根基。”线上课堂开展以来,家庭已代替学校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因此,开发探索初中语文家校合作课程,能更好地达成教师和家长之间一致的语文教育观念,有效发挥语文教育的功能,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

2.注重培养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

著名教育家于漪老师认为:“人文精神的内涵应该包括知、情、意等方面,主要指人格、情感、意志、性格、心里品质等。” 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主张以语文教学为出发点,遵循语文教学规律,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语文教学不仅要教文学作品,还要教学各类文章,不仅要求学生知性、感性地理解课文内容,而且要培养学生深入把握不同课文形式的理性水平。依据文本特点与学生实践选择开展语文教学,彰显包括文章、科学知识与理性思维之中的人文之美,使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有坚实的依据,自然伴随于运用语文的具体活动之中。如果说工具性是支撑语文知识框架的骨肉,那么人文性则是使语文学习焕发生机的新鲜血液。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在满足学生硬性知识需求的前提下,引导学生自我成长,塑造良好的价值观、人生观,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及生命力,以及对美感的认知。

线上教学中,教师首先应疏导学生疫情不外出导致的不良情绪,使学生调整心态,及时适应新的学习模式,结合抗疫英雄事迹,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和使命感、责任感。除此之外,“凡是有人群的地方就有左中右之分”,人文性教学要求教师提高自身素养,改变教学评价方式的标准化,不单以成绩论英雄,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语文课堂上个性化发展。营造开放活跃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建构文本,但不能只停留在宣传鼓动、一味煽情的浅层次水平,要对学生形成强烈的心灵震撼并能够成为其行为的一种内在准则,需要理性地思考参与,需要着眼于人文性影响在未来的实现。

综上所述,疫情期间教育转型既是前所未有的挑战,也是难得的机遇。每位初中语文教师都应理性看待线上教学对于语文教学的利弊,掌握合适的线上语文教学方法,对于传统教学经验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抓住机遇,大胆实践,争取探索出更多的线上教学新思路、新方法,切实提高语文教学中的工具性,注重培养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

参考文献:

[1]胡佳怡.项目式学习中“教”与“学”的本质[J].基础教育参考,2019,(02).

[2]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北京:新知三联书店,1991.

[3]王惠惠.从工具性到人文性的基础教育语文阅读教学观研究[D].江蘇大学,2017,(08).

[4]朱典锴.挑战即机遇 线上更精彩——以《赤壁赋》为例谈中学语文线上教学[J].中学语文教学,2020,(02).

(责任编辑 史玉英)

猜你喜欢
优化策略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策略研究
武汉市部分高职高专院校足球课的开展现状及制约因素
企业重大风险确定及管理建议的研究论述
分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