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小学“语用型”课堂教学策略探究

2021-06-11 10:55陈云
考试周刊 2021年41期
关键词:小学教学策略核心素养

陈云

摘 要:在教育改革进程不断深化的背景之下,“立德树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成为教师在教学实践之中必须着力达成的重要教育目标。为切实促进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实现发展,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把握好语言应用能力这一核心素养基础构成维度,着力构建“语用型”课堂,重视采取科学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文章主要从核心素养视域出发,对小学语文“语用型”课堂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小学语文教师高效构建“语用型”课堂的具体实践教学策略,旨在提供具备一定参考意义的借鉴。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用型”课堂;教学策略

一、 引言

语言与文字是小学语文学科的基本构成要素,“语用能力”,即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是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内涵的一项重要构成维度。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之中,教师不仅应帮助学生形成对于语言和文字的深刻理解与掌握,更应重视发展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以此推动学生的语文学习实现由“输入”到“输出”的转变,从而促进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实现发展。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教师应着力构建“语用型”课堂,帮助学生巩固语言文字应用的知识基础、掌握语言文字应用的实践技能,力求切实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水平和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水平。

二、 小学语文“语用型”课堂概述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表述,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是指从具体语言情境和语言文字运用任务出发,结合自己的语言活动经验,进行口头和书面语言表达的能力。具备良好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学生,能够做到“交流顺畅,文从字顺”。小学语文“语用型”课堂,是指将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培养作为课堂教学的核心工作、围绕这一工作重心采取相应语文教学策略和教学措施的课堂。“语用型”课堂以发展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为主要教学目标,重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开展丰富的语言文字应用实践、塑造学生形成浓厚的语用兴趣和良好的语用实践能力。

“语用型”课堂具备以下三方面突出特征:其一,实践性。“语用型”课堂的核心教学环节是教师组织学生开展综合语言文字运用实践,因此其必然与传统的语文知识灌输型课堂之间存在本质区别,教师必须转变直接将语言文字知识以单向线性的方式传递给学生的教学做法,而应重视通过促使学生在实践之中对语言文字运用知识和技能进行深入的体会和总结;其二,生本性。“语用型”课堂,必然是“以生为本”的课堂,这是因为不同的学生个体之间在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方面必然存在客观差异性,為帮助学生形成个性化的语言特色,教师就必须在教学过程之中,重视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为其提供针对性语用能力发展建议;其三,创新性。“语用型”课堂的实践性特征和生本性特征,直接决定其必然具备创新性特征,这种创新体现在语文课堂教学理念、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和语文课堂教学方案等各个方面。

三、 构建小学语文“语用型”课堂的实践教学策略

(一)深入分析语文教材内容,找准语用能力培养方向

教材是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师生共用的基本教学工具,在构建“语用型”小学语文课堂的过程之中,教师必须把握好教材这一基本教学工具,重视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分析与挖掘,从而找准语用能力的培养方向。

现行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之中,主要包含识字模块、阅读课文教学模块、口语交际模块、习作模块和语文园地模块五个模块内容,其中,识字模块是学生在语文学习初级阶段接触的学习内容,在展开识字模块的教学时,教师要重视帮助学生掌握汉字的字音、字形以及字义,培养学生形成正确书写汉字、使用汉字组词造句的能力,从而为更复杂的语用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阅读课文教学模块是贯穿整个小学语文学习阶段的重要内容,在展开这一模块的教学时,教师要重视增进学生对于不同课文中语言文字运用方式与运用技巧的充分理解和掌握,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用知识;口语交际模块是语用能力在“说”这一层面的具体呈现,在这一模块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帮助学生掌握在不同的情景之中运用语言进行交流的技能,提高学生的口头语言运用能力;习作模块是语用能力在“写”这一层面的具体呈现,在这一模块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帮助学生掌握不同文体和不同体裁习作写作方式,提高学生的书面语言运用能力;语文园地模块是对单元语用知识的系统总结,在构建“语用型”课堂的过程之中,教师应重视利用好这一教学模块,帮助学生对单元语用知识进行总结归纳和复习巩固。

在展开不同模块的教学时,教师也需要根据其特征选用差异化的教学方法,以此激发学生的语用兴趣,调动学生在不同的模块之中掌握不同层面的语用能力。比如,在开展口语交际模块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围绕具体的口语交际话题,使用多媒体展开口头语言运用情境创设。如对于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中口语交际模块“我们与环境”的教学,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人类生活给地球环境造成的改变,包括积极与消极两个方面,以此创设出具体的口语交际环境,调动学生结合多媒体素材展开思考、组织语言,然后进行口语交际和讨论,以多媒体营造良好的语用氛围,推动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二)明确语用能力培养目标,完善语用能力培养方案

小学语文“语用型”课堂的整体教学目标是促进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实现提高,在教学实践之中,教师应重视从具体的教学内容出发,对语用能力培养目标加以进一步的细化,然后围绕具体的教学目标,对语用能力培养方案进行优化完善,从而切实增强语用能力培养实效性。语用能力目标具体可以细分为三类,即整体目标、阶段性目标和学生目标,其中,整体目标是指从语文核心素养出发对语用能力培养目标进行界定,旨在帮助学生做到“交流顺畅,文从字顺”;阶段性目标是适应学生语文学习活动在不同阶段所呈现出特征而制定的目标,是整体语用能力培养目标在不同年级、不同语文学习阶段的具体表现形式;学生目标则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语文学习水平进行灵活调整而得到的语用能力培养目标,直接反映出“语用型”课堂的生本性特征。

猜你喜欢
小学教学策略核心素养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