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文化自信 促进师生成长

2021-06-15 21:50杨静晶韦耀阳陈中文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2021年6期
关键词:李四光名人校本

杨静晶 韦耀阳 陈中文

研究发现,校本课程资源不足,育人方式单一,是青少年学生家国情怀培育不足的一个关键原因。为解决这一问题,湖北省团风中学联合黄冈师范学院教育学院开展“名人文化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以下简称“三进”)行动研究,积极推进《地质之父李四光》名人文化校本课程建设,将弘扬黄冈名人文化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贯穿教学始终,让课堂成为名人文化传播的主阵地。

依托课堂主阵地,增进文化自信认知

团风中学是湖北省首批重点中学之一,为黄冈市示范高中。学校确立了“以人为本、质量立校、名师造校、教研兴校”的办学理念,形成了“严谨、博识、勤思、善导”的教风和“虚心、笃学、求真、致用”的学风。

《地质之父李四光》是面向团风中学全体学生开设的一门校本课程。本课程围绕多方位、多侧面、立体化学习和认识“团风赤子”、科学家、教育家李四光先生而展开。

校本教材《地质之父李四光》以新课改、新高考的政策理念为导向,突出课程内涵的综合性和学生综合素质、实践能力的培养,体例精当,架构完备。

全书依次从“团风赤子李四光”“科学创新李四光”“矢志爱国李四光”“光辉旗帜李四光”“勤廉典范李四光”“百年育人李四光”等六个方面来展现李四光的一体多面。

全书依据中学生的接受水平,从乡土文化角度来透视李四光先生光辉的一生,以李四光爱国精神为主线,精选他的研究成果、生平事迹、学术论文等,把李四光的精神与才华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达到了思想教育与审美教育相统一的效果。

作为生长于团风这片热土的赤子,李四光身上既有着浓厚的红色革命情怀,也继承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旨在通过对李四光的生平事迹、学术主张、教育思想等内容的教学,让学生从多方位了解和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领悟李四光矢志不渝的爱国情怀,從而增强学生对家乡的自豪感,强化学生对于家园和祖国的热爱。

课堂是学校德育的主阵地,是落实文化自信教育的主要途径。学校通过《地质之父李四光》校本课程建设,倡导教师引领学生从接触与感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开始,深入理解文化自信的内涵。

拓宽实践课程体验,深化文化自信情感

体验式学习是中小学德育课程倡导的重要学习和活动方式。作为主体与外部世界发生关联并生成反思与感悟的认识、实践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情感,达到更高的道德境界。

在增进文化自信认知的基础上,学校借助多样的专题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文化自信体验,深化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

“三节三礼”是团风中学的传统文化活动,也是学校重要的德育活动课程,包括科技文化节、读书节、艺术节,以及开学礼、毕业礼、升旗礼,成为学校开展文化自信教育的重要载体。

开学典礼,可以说是师生和家长新生活的阶段性起点,蕴涵着丰富的德育价值。每年秋季开学,学校都力争让全体师生共聚一堂,一起迎接新生活。在隆重而愉悦的氛围中,引导学生学习李四光立志报国的精神,了解李四光奋勇拼搏、为国争光的光辉事迹,引导学生与名人进行精神层面的“对话”,感受名人的可亲、可敬和可学,加深对“志存高远、家国情怀、责任担当”等的理解与认知。

读书节、科技文化节和艺术节更是学生学习和弘扬李四光精神、丰富文化自信体验的生动舞台。学校每年寒暑假都会为学生推荐专题阅读书目,并在4月隆重举办读书节活动。通过读书征文比赛、文化自信系列书信、绘画比赛、观看国防主题系列纪录片、现场演讲辩论、阅读之星评选等,为师生分享学习心得搭建平台、创造条件。科技节更是成为团风中学的品牌活动。“探索科技、传承文化”“李四光杯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秋科普自由行”“专家校园行科普讲座”等系列活动,引领师生感受我国科技的飞速发展,体验科技创新的乐趣,展望科技强国的未来,对祖国的强盛充满自信和向往。

建立教研共同体,共促文化自信认同

团风中学与黄冈师范学院教育学院联合开展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推动普通高中育人方式的改革。

教学实施是实化、细化和具体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手段,是展现师生名人文化体验的重要环节。黄冈师范学院教育学院联合黄冈市教科院以骨干教师送教示范、一线教师上研究课、现场集体研讨及专题讲座等形式为团风中学教师提供了互相学习、相互探讨、共同提高的平台,充分发挥李四光名人文化研究带头人、骨干教师的作用,通过示范课、研摩课和同课异构、同课同构等方式,为广大教师做引领,吸收优秀经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学校遵循“以生为本、价值为重、面向全体、突出体验”的教学原则,创立了“情境创设、活动体验、问题解决、反思感悟、品行内化、实践提高”六段式课程实施模型,以落实“核心价值+”的教学目标,探索解决学生理想信念淡薄、家国情怀不浓等问题。

通过让学生读名人、访名人、演名人、学名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构建和完善了“学科成绩+学分评价+学能评价+学习档案”的高中学生学业多元评价体系,发掘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特长,促进他们提高,引领他们成长。

课程建设的初步成效

更新了教师的课堂教学观念。在校本课程实施中,教师充分注意到了学生所拥有的潜能,建立起平等、双向交流与合作学习的新型师生关系。在教学中,教师采取了平等、宽容的态度,积极引导、帮助、鼓励学生学习,努力营造生动活泼、共同探索的课堂氛围,尽可能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使他们在教师的引导下大胆想象、积极思维、主动探索,发挥多方面的潜能。

推动了育人方式的变革。学生的学习活动主要是在课堂进行的,在课堂教学中改变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是团风中学在校本课程实施中的重点目标。教学方式要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应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得到充分发展。在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多样性、独特性的基础上,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对话,帮助学生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得到了大大的提高,学生的个性也有了广阔发展的空间。

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面对校本课程,教师的热情空前高涨,普遍认识到要快速提高自身素质。他们学习、研究的氛围较浓,集思广益,开动脑筋,大胆尝试,乐于探究,敢于创新。

综上所述,通过《地质之父李四光》校本课程的实施,教师在专家引领下更新了教育观念,改变了课堂教学方式,优化了课堂教学模式,改变了学习评价方式,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猜你喜欢
李四光名人校本
科学家公益宣传
——李四光
科学家公益宣传
——李四光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名人摔跤后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李四光的求学之路
你不可不知的中外名人
名人書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