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人大智慧和力量

2021-06-18 10:12夏伟赵杨洋
人民与权力 2021年6期
关键词:碳达峰江苏绿色

☉本刊记者 夏伟 赵杨洋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有一对“热词”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它们就是“碳达峰”和“碳中和”。这两个词源于去年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大会上明确提出的目标:中国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随后,党中央召开的一系列重要会议对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作出部署。4月30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新形势下加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行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向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也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变革。

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兑现承诺、推动变革?在实践中,如何发挥好人大职能优势,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5月11日,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召开扩大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并围绕碳达峰碳中和专题开展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交流。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党组书记娄勤俭委托,省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党组副书记李小敏主持会议并讲话,副主任、党组副书记王燕文,副主任许仲梓、马秋林、邢春宁、刘捍东和秘书长陈蒙蒙参加会议。

李小敏常务副主任在讲话中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具有很强的思想性、理论性,为“十四五”乃至更长一个时期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了科学指引。省人大常委会及机关要充分认识碳达峰碳中和是一项全局性工作、系统性工程,不仅涉及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调整,还涉及经济社会各个方面,将会引发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要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引领,准确全面把握新形势新任务,充分发挥人大职能优势,立法工作更好体现引领性,讨论决定重大事项更好体现时效性,监督工作更好体现针对性,代表工作更好体现融入性,形成助力全省碳达峰碳中和的整体合力。要加强工作研究和计划安排,科学谋划人大“十四五”时期相关立法、监督、讨论决定重大事项等项目,依法推动江苏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现代化篇章贡献智慧和力量。

学习会上,大家结合自身体会和工作实际,对我省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面临的形势作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对如何在这场深刻变革中展现人大担当谈了自己的所思所悟,在思想的碰撞中进一步深化认识、凝聚共识。

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变革

早在2015年巴黎气候大会前,中国就与美国、法国发表了《元首气候变化联合声明》,推动形成了气候谈判中关于一些重大问题的共识;2020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发表重要讲话,表明了中国碳达峰目标与碳中和愿景;今年3月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强调: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拿出抓铁有痕的劲头,如期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

“从总书记重要讲话中,我们深切感受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来谋划经济社会发展,对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高度重视和坚定决心。”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马秋林认为,“十四五”期间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必须努力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他说,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绝不是对立的、相互排斥的,而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关系。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不仅可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而且可以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这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变革,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对江苏来说,产业结构调整、生产方式转变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他表示,对标对表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江苏“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新使命新要求,江苏各项工作必须有更高站位、更高目标、更高追求,在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上也应如此,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上江苏必须走在全国前列。“十四五”时期,江苏要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必须适应生态文明建设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的新形势。“在减污降碳、全面绿色转型成为经济发展硬约束的情况下,不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不实现国家下达的节能降耗、碳减排目标,就不可能为经济发展创造条件、打开空间。我们唯有科学识变、主动求变、正确应变,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进生产方式转变,才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马主任的发言掷地有声,引发大家共鸣。

积极谋划减污减碳“施工图”

江苏作为产业大省、用能大省,更承担着为全国发展探路的使命,必须在这场变革中迎难而上、知难奋进、向难求成,努力在全国达峰之前率先达峰,为国家大局和发展全局作出江苏贡献、体现江苏担当。

去年,我省煤炭消费总量比2016年降低3200万吨以上,煤炭消费占比下降至54%;清洁能源替代进程加快,非化石能源占比达11%,比“十三五”初期提高近3个百分点;可再生能源实现跨越式发展,2020年可再生能源装机升至3496万千瓦,五年增长370%,其中并网光伏项目总规模为1684万千瓦,海上风电装机573万千瓦,规模全国第一;2020年碳排放强度比2015年降低24%左右……“十三五”时期,全省积极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大力实施污染防治攻坚,成绩显著。

在去年底召开的中共江苏省委十三届九次全会上,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娄勤俭明确指出,江苏要在全国率先实现碳达峰的目标;今年1月召开的全省“两会”也提出了“力争提前实现碳达峰”工作要求,充分体现了我省“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使命担当。

“江苏作为经济大省和能源消耗大省,是全国碳减排的重点区域和潜力地区。”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捍东在交流中针对我省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化石能源占比高于全国等现状谈了自己的看法。江苏未来绿色低碳发展的重点方向是什么?“首先就是要加快能源结构调整,下大决心严控煤炭消费,具体到江苏而言就是要解决好火力发电的问题。”他认为,江苏应努力做到“多引电少发电”,将火力发电控制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这样才能为发展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留有空间。“碳中和的中长期目标不仅是生产者的责任,也是全社会成员的共同责任。”他指出,要努力形成绿色生产和生活方式,一方面积极培育绿色光伏和绿色产业,推进经济产业结构的绿色化转型、绿色化改造;另一方面要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在发言中,他还建议我省在推动绿色低碳技术的快速发展应用和探索碳排放交易方面要早布局、早作为,掌握主动权。

去年12月,南京市政府联合东南大学等有关方面共同组建长三角碳中和战略发展研究院,聚焦碳中和领域政策、技术、产品开展研究,促进碳中和技术成果推广应用。省人大常委会民宗侨委主任朱晓明作为该院的首任院长,在学习会上详细汇报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在她看来,我国在多个绿色、低碳技术方面都有着不错的基础,如果能够突破关键技术瓶颈并通过大规模推广应用降低成本,无疑会创造出巨大的经济增长机遇。围绕如何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她谈了四点具体建议。她说,“首先,要针对各地、各企业自身的排放总量、排放结构以及经济、人口、产值关系等,建立相关统计制度,做到摸清‘家底’;其次,要找准能源结构调整、高碳行业脱碳、建筑与交通行业脱碳等具体路径,早日实现碳达峰,并为碳中和提前做好准备;再次,要通过编制规划、形成指标体系和政策配套、明确投资项目清单和技术攻关清单、制定相关法律法规等措施,全面推进这项工作;最后,要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各部门通力合作、建立碳定价机制、动员社会力量、开展国际合作等方式,共同推动面向碳中和愿景的发展。”

人大必须助力打赢这场硬仗

我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人大要以强烈的政治担当、抓铁有痕的劲头,通过加强相关立法修法工作,加大监督工作力度,高质量办理议案建议,从而服务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大家在交流中一致认为,人大必须助力打赢这场硬仗,而且空间广阔、大有可为。

打赢这场硬仗,推动生活方式转变是攻坚战之一。“人大工作要围绕省委、省‘两会’提出的目标任务,在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助力我省率先实现碳达峰目标上有效发挥作用、贡献积极力量。”省人大常委会环资城建委主任汪泉认为人大应从三个方面体现作为担当,“要不断完善推动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相关的法规体系,加快垃圾分类处理、反对食品浪费、规范商品包装等方面的立法步伐,明确绿色消费、绿色出行等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的法律地位,通过立法征收惩罚性税赋等措施对过度消费、奢侈浪费、过度包装等行为进行约束,筑牢生活方式绿色低碳化的法治基础;要把监督相关法律法规的实施、相关民生实事的落实等在重要位置,督促政府及有关部门采取有力措施推动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完善公共交通、资源回收利用平台等配套设施,增加绿色产品供给,推动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要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引领作用,带动人民群众形成简约适度的消费模式、绿色低碳的出行方式、垃圾分类的行为习惯,使绿色低碳生活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据了解,国家和我省“十四五”规划与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都已把碳达峰碳中和明确写入其中。我省的规划纲要还明确提出“抓紧制定二〇三〇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计划,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率先达峰”,提出加强资源高效利用、推进产业绿色化发展、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生产方式等任务。目前,我省正在编制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意见、碳达峰行动总体方案以及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方案。

“我委将持续跟踪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的编制与实施,加强分析研究,抓牢关键环节,通过加强立法发挥保障规范功能,通过加强监督发挥支持服务功能。”省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常委会预算工委主任顾树生表示,“要督促有关方面抓紧建立我省碳达峰行动方案体系,研究制定分领域分行业碳达峰专项行动方案及若干保障措施政策;要推动严格落实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及碳排放强度控制要求,督促省有关方面全面梳理排查在建项目、科学稳妥推进拟建项目、深入挖掘存量项目节能减排潜力、完善政策实施机制;要推动财政加大对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等投入力度,推进生态环境财政预算支出制度,完善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绩效导向的财政资金分配方式;要支持构建财政引导、多方参与、市场化运作的绿色金融政策体系,支持设立各类绿色发展基金,注重发挥政府投资基金对化工产业结构调整的支持,推进用能权和碳排放权交易,推动研究建立省碳排放交易平台和相关制度建设。”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项多维、立体、系统的工程,也考验着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在助力我省率先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进程中,人大将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和独特优势,为建设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贡献人大智慧和力量。

猜你喜欢
碳达峰江苏绿色
绿色低碳
蒋伟群:侨界“碳达峰、碳中和”追梦人
数读江苏
关于“碳达峰”和“碳中和”——2030碳达峰与2060碳中和
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企业碳排放权会计处理探讨
碳达峰碳中和要求下的设计思考
数独江苏
数读江苏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