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貌换新颜 老旧小区改出居民幸福感

2021-06-18 10:12
人民与权力 2021年6期
关键词:物业管理业主电梯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高度重视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支持管网改造、加装电梯等,发展居家养老、用餐、保洁等多样社区服务……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既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又有利于促消费稳投资、有效扩大内需。改造中普遍面临的“人”“地”“钱”等难题该怎样破解?代表们提出这些建议。

推进老旧小区配套实施改造

目前城区老旧小区配套实施不完善、设施老化,已经成为老旧小区居民的一大“心病”,尤其“高龄”小区管道排污、车难停、管线混杂等问题,小区居民表示深受困扰,居民对老旧小区配套实施改造呼声较高。建议:

为了让居民住得更舒心,改造中摒弃重“面子”轻“里子”的做法,将改造重心放在基础设施改造提升上,重点解决市政配套设施不完善,社会服务设施不健全、功能缺失等影响居住安全、居民生活的突出问题。老旧小区配套实施改造不仅是一个建设工程,更多的是一个社会治理、基层组织动员工作,需要发动居民群众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为此,要把居民生活中的“重点、难点、堵点、痛点”问题突出,群众改造意愿强烈的小区作为改造重点,优先列入改造计划。从“面子”到“里子”都得到了脱胎换骨的大提升,让老旧小区的居民变化看得见、得实惠。

组织小区居民挨家挨户宣传政策、下发征求意见表,充分征求居民改造意愿,了解居民诉求,形成改造方案并对方案进行公示;给水、排水、热力、电力、电信等管道可建设为综合管廊,并对室内外管道的公用部分合力规划设计,真正做到“改造一个提升一个”。改造过程中,居民向物主委员会和社区提出改造建议,把好的意见写进改造方案,并在施工中不断进行优化;网线要规范、管道要翻新、煤气要整改、下水要改造。改造后,邀请居民代表参与验收评价,让居民共同参与,共同推进老旧小区室内管网改造工作;符合安装电梯的老旧小区要做好工作,使居民出行更便捷;对小区公共空间要合理利用,适当增加居民活动娱乐场所和体育健身项目;老旧小区改造实行长效管理机制,老旧小区配套实施改造不能“一改了之”,还须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为破解老旧小区改造“一年新、两年旧、三年恢复原状”难题,在每个有改造计划的老旧小区都应建立由社区委员、业主委员会和物业公司带领居民自治自管,实现老旧小区“有人管”“管得好”,有效改善群众的居住环境,提升城市品位和形象。

(省人大代表、泗阳县百春锦蔬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周相民)

推动老旧小区加装电梯 助力城市发展

进入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增长,这对各级党委政府的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省市区会议都将“人民生活高质量”作为重要发展任务。当前已进入深度老年化社会,广大居民尤其是老年居民,集中反映的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就是许多老旧小区没有电梯,老年人的出行和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这也成为了居家养老、社区养老的一大障碍,也是一个较为突出的民生短板。为此建议:

政府积极主动作为,高质量补齐民生短板。各级政府应积极回应人民期待,成立“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谋划、整体推动,并将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工作列入民生实事工程加以推进。在统一居民意见过程中,政府要积极引导、主动作为,采取多种措施,切实打通加装电梯的“最后一公里”。对符合改造条件的加快推进速度,让电梯尽快入门进户,打通百姓回家的“最后一米”。

坚持利益共享原则,广泛听取业主意见。业主意见之所以难以达成一致,归根结底在于利益诉求不同,具体来说也就是同一栋楼每家每户的利益诉求往往不一样。因此业主意见征集应本着聆听业主意见,全面考虑业主利益,实现业主间利益共享的基本准则。

建立多方位费用筹集渠道,坚持利益与负担挂钩。

根据一些城市的试点经验,可采取政府补贴与业主分摊为主,提取住房公积金、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为辅,政府补贴以楼层规定标准;业主分摊比例由全体业主协商决定,按照“利益与负担挂钩”的原则,采取“楼层不同、分摊有别”的办法,并给予指导参照比例。可结合具体工程实际情况,提出更加合理可行的分摊建议并积极配合业主开展资金分摊协商工作。

发挥政府协调职能,简化审批流程。加装电梯项目工程虽小,但仍是一个完整的建设项目。规划报建仅是加装电梯工程中的一个环节,整个工程还涉及住房建设、安监、消防、财政、城管、街道等部门单位的工作,还需要相关部门加大工作力度,部门之间加强协调。故建议参考城市综合整治项目的做法,由政府负责加装电梯工作,相关职能部门出台相关技术规定并给予必要的技术指导,从政策层面打通障碍,开辟绿色通道。

(省人大代表、南通市崇川区唐闸镇街道高店社区党委书记、经济合作社社长秦菊香)

加强老旧小区改造后物业管理

老旧小区改造是一项福泽于民、惠及百姓的民生工程。就涟水县来说,近年来,政府不断加大投入,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对60多个老旧小区进行综合整治,提升了城市功能、优化了人居环境、改善了治安状况。但是改造后的成果维护却一直是个难题,在已改造的老旧小区中,有物业管理的小区很少,多数小区无物业管理。如何不让老旧小区改造的成果“昙花一现”,是老旧小区改造后亟待解决的问题。建议:

进一步重视和支持老小区物业管理工作。整合相关工作部门职能,有效形成推进老旧小区物业管理的工作机制,街道、住建、城管、环保等职能部门以联席会议、专题工作协商等途径,加强工作协调,加大工作力度;进一步整合相关扶持政策,加大对老小区物业管理的支持力度;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充分调动街道、辖区单位和社区居民的积极性,共同参与、协调推进老旧小区物业管理工作。

积极探索老小区物业管理的特殊机制,提高物业管理的生存发展能力。对老旧小区物业管理公司进行有效扶持,积极做好相应的政策配套;把握不同老旧小区的实际情况,有效探索物业管理“菜单式”服务机制;有效整合老旧小区物业管理资源,合理调整、合并物业管理区域,降低物业管理成本,提高物业管理经营活动的规模效益。

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努力提高老旧小区物业管理收费率。通过各个社会层面、各种媒体手段加强对老旧小区居民的宣传力度,增强居民花钱购买服务的意识;努力扩大社区居民对物业管理的参与度,从而提高对物业管理的认可度;加大法律对业主欠交物业管理费的征交力度。

(省人大代表、涟水县人大常委会原主任、党组书记别纯海)

猜你喜欢
物业管理业主电梯
探讨业主方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
浅析物业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与优化
一条鱼滑入下水道
职业“房闹”背后的“产业链”
八易其稿为立法:新修《河南省物业管理条例》背后的故事
论前期物业管理合同的法律效力
论前期物业管理合同的法律效力
被困电梯以后
电梯,电梯,“飞”起来
北京首创开放式街区准物业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