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的思考
——基于江苏省徐州市岳庄新村的规划设计

2021-06-20 02:52周宏轩
华中建筑 2021年6期
关键词:新村田园特色

周宏轩

葛 彪

孙 婧

吴 岳

陈 欢

从新农村建设战略实施至今的十几年间,我国在乡村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城乡发展不平衡的格局仍然未能破解。对此,党和国家结合乡村建设的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和优化顶层设计,乡村发展的战略部署也从党的十八大的“城乡发展一体化”调整为党的十九大的“乡村振兴”,这说明乡村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且建设目标也越来越明确。在国际范围内来看,发达国家的乡村建设均是在后工业化时代所爆发的,而在全国范围内来看,经过多年的努力,经济发展优势明显的江苏省在乡村建设方面所取得的成效比较显著,特别是在乡村环境改善、基础设施完善、现代农业建设以及农民脱贫增收等方面尤为突出,但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相比,乡村仍然是最为薄弱的环节[1-2]。如何体现乡村特色、留住乡村特有的基因、实现乡村的发展与复兴,是亟待思考的问题。

1 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建设

2017年6月20日,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印发《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行动计划》的通知(苏发〔2017〕13号),计划在“十三五”期间,规划建设和重点培育100个特色田园乡村试点,通过试点形成一批体现江苏特色、代表江苏水平的“可借鉴、可复制、多样化”的特色田园乡村。2017年6月29日下午,江苏省人民政府召开“全省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试点启动会”,标志着乡村复兴的大幕在全省范围内正式拉开。

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生态优、村庄美、产业特、农民富、集体强、乡风好”。从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的名称来看,“特色”、“田园”和“乡村”是三个并行关键词。简单来说,“特色”即特色产业、特色生态、特色文化;“田园”即田园风光、田园建筑、田园生活;“乡村”即美丽乡村、宜居乡村、活力乡村[3]。

1.1 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的“特色”内涵

“特色”就是要体现出与众不同的地方,这是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其中,特色产业是基础、特色生态是重点、特色文化是内核。江苏省目前约有18万个自然村,村与村之间必然是有所区别的,例如地形地貌、自然景观、特色资源、文化传统、建筑风貌等[4]。因此,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绝不能盲目地跟风抄袭,而是要在充分挖掘乡村特色基础上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创建乡村特色生态,打造乡村特色文化[5-6],用产业留住人才,用环境滋养人才,用文化聚拢人才,使人才能够更好地服务于乡村建设和发展。

图1 岳庄新村村域范图

图2 旧村原貌(左图:房屋原貌;右图:道路原貌)

1.2 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的“田园”内涵

“田园”就是要展现出山水之美的意境,这是美好生活的向往。其中,田园风光是乡情,田园建筑是乡貌,田园生活是乡愁。乡村与城市是有本质区别的,城市景观以人工建造的形态各异建筑与纵横交通网络为主,而乡村景观则以自然形成的传统聚落与云卷云舒为主,这也正是长期快节奏生活的城市居民向往田园乡村诗情画意的根本所在。因此,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要尊重乡村发展的规律,尽最大努力保护乡村原有的山水基底、历史肌理和空间形态,引领乡村经济、政治、文化、生态和谐发展,促进山水田林人居的和谐共生。

1.3 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的“乡村”内涵

“乡村”就是要呈现出宜居宜业的活力,这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其中,美丽乡村、宜居乡村和活力乡村是层层递进的关系,三者要形成有机整体,才能够实现乡村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乡村空心化的问题凸显,其根本原因是乡村的发展缺乏动力和活力,以致大量的资源流向城镇,如人力资源,乡村发展被搁置。因此,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要激发乡村活力,要践行“以人为本”的理念,切实以满足乡村居民的生产生活需要、改善乡村居住环境为目标,用逐步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让乡村居民愿意扎根农村、安居农村。

2 岳庄新村现状分析

为响应江苏省“十三五”规划中“营建美丽宜居村庄、农民自愿适度集中居住”的号召,江苏省徐州市丰县的中岳庄、小李楼、李新村、西岳庄及岳草楼五个自然村自愿组成岳庄新村。

2.1 基本概况

岳庄新村地处江苏省徐州市丰县顺河镇镇政府驻地北1.5km,省道254和县道301交叉处,规划占地150亩,建设536户,项目分三期进行:一期于2016年搬迁中岳庄、小李楼两个自然村,新建房屋95套,当年全部上房;二期于2017年搬迁李新庄自然村,新建房屋145套,目前已全房;三期于2018年搬迁西岳庄、岳草楼两个自然村,新建房屋296户,已全面开工建设,搬迁完成后可新增耕地380亩(图1)。

2.2 旧村原貌

图3 岳庄新村规划范围

图4 岳庄新村现村体面貌

图5 岳庄新村道路现状

图6 岳庄新村整体功能布局规划

旧村房屋以砖房为主,还有部分土房,房屋质量一般,风貌不一。砖房大部分是斜屋顶,用瓦片覆盖,砖房围墙较低矮,部分砖墙已有裂缝,安全隐患较大;土房常年受到风化影响,年久失修,破洞和脱落现象常见,多为老人房、废弃或辅助用房(图2左)。旧村道路以土路为主,路面不平整,路况较差,晴天条件下车辆经过扬尘较多,雨天路面积水严重、泥泞不堪。西岳庄村的主干道为水泥路,路面较平整,路况较好,但仅限于保证主干道的对外联系,其他路面仍为土路,道路安全存在隐患(图2右)。

2.3 新村现状

由五个自然村自愿组成岳庄新村(图3)其现村体范围已建设完成两期(图4)。于2015年10月竣工并于2016年完成搬迁工作的一期工程因地制宜,保留了老建筑的风貌,以休闲田园为基调,展现出极具地方特色的农家文化小院(如国学馆、陶瓷院等);2016年底竣工并于2017年完成搬迁工作的二期工程在延续一期工程整体建筑风格的基础上,突出古街特色,将黄河故道文化、知青文化以及清明文化融入其中,建筑层次和造型多样,有三种户型供村民选择(其中单层建筑为老年房),有效地改善了人畜混居的问题,村庄整体形象得到大幅提升,为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奠定了基础。

新村社区现有主入口一个,交通路局为网格状,对外联通省道,四通八达。新村道路以水泥路为主,主路路面宽度为11m,是新村级别最高的行车道;次路路面宽度为7~8m,主要是宅间道路;人行道路联通广场至绿化空间,总体道路状况良好,并建有停车场1个(图5)。

3 岳庄新村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规划

在一期和二期建设基础上,岳庄新村的总体规划应结合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要求,以发展自身优势特色为依托,充分考虑村民需求,构建山水田林人居和谐共生的繁荣景象。

3.1 功能结构布局规划——助推特色发展

特色是田园乡村建设的核心竞争力,是乡村振兴之魂[7]。岳庄新村现有耕地面积2184亩,流转耕地860亩,农田分布在村四周,土地性质以砂质土壤为主,光、热、水、土壤等自然资源丰富,农业种植为其主要产业,主要农产品为大蒜、洋葱、芍药、棉花以及青储玉米等。在政策指引下,结合岳庄新村在农业种植方面的自然优势与扎实基础,其功能结构布局以推动特色农业为基本规划思路,重新梳理新村规划范围内的空间格局,可分为居住区、农贸市场及商业配套服务区、农副产品深加工区、设施农业区、高效农业区(含订单农业)、青储玉米种植区(图6)。

在新村村体东西两边规划农贸市场及商业配套服务区和农副产品深加工区,以方便村民购置物品。在紧邻新村村体南侧规划设施农业区,便于村民务农,并以对外展示的方式建立农业科普区,同时便于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处理。在离居住区较远的南部区域依托现有玉米、芍药、大蒜、洋葱等种植基础,规划青储玉米种植区和高效农业区(含订单农业),青储玉米种植区离乐源牧场较近,故在此设立农业体验区,可提供给游客牧场挤奶、榨玉米油等互动体验;而高效农业区则在现有种植优势的基础上,联合科研院所研发良种,改善种植技术,并积极发展农产品套种,如“大蒜、洋葱套种棉花、白甜瓜、三樱椒”的高产值套种模式,在最大化开发土地价值同时,也有效提升农产品产量,为农户增收。

在农作物种植合理分区的基础上,规划依托电商平台实施“互联网+农业”,采用订单农业的方式,在各电商平台进行商品发布,解决农产品销售问题,作为岳庄新村特色农业的发展方向,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通过不断完善产业布局,拓宽销售渠道,提高品牌价值,打造属于岳庄新村的特色农产品,切实增加农户收入。

3.2 乡村景观规划——营造生态田园风光

凭借岳庄新村的自然资源禀赋,规划将其打造成为徐州市的后花园。岳庄新村外围的农田作为其独有的绿色背景,将生态和田园特色渗透于村庄之中,可渗透的边界呈现出村庄民居与乡间田野互融共生的美景,让人们可以接触到更开阔的自然环境。对岳庄新村现村体范围内的建筑与环境展开调研后发现,虽然岳庄新村的建筑很有特色,但街道景观形象不够增色,植物种类不够丰富。实地调研结果显示,岳庄新村目前现有植物包括:月季、红叶石楠球、紫薇、海桐球、白蜡、垂柳、黄杨球和高干女贞,乔木较少,绿化范围不足,还缺乏专门的植物养护人员。基于此,岳庄新村的三期工程规划在延续原有建筑风格的基础上,以田园生态为本底,增加物种多样性,提升乔木比例,合理搭配乔灌草(图7),美化村庄环境、建设景观小品,彰显生态田园风情。

图7 岳庄新景观植物分层分析

图8 岳庄新村道路景观节点图(左图为设计方案一;右图为设计方案二)

图10 岳庄新村村史馆分析图

图9 岳庄新村活动广场节点图

岳庄新村的道路景观规划设计主要以增加植物种类,设计景观小品,展现田园乡村风貌为目标。第一种设计方案采用整齐式景观绿植布局,打造现代农村绿地道路空间的整体性、功能性的完美统一,植物主要选取金边冬青、波斯菊、黄杨球和刺柏;第二种设计方案采用自然式景观绿植布局,注重乔灌草搭配,打造现代农村绿地休闲空间通达性、自然性、功能性的完美统一,植物主要选取白蜡、波斯菊和石楠球(图8)。已建成的活动广场在原有基础上增加树池和乔木,有效地提升绿化面积,弥补乔木的不足现状。同时,树下空间可作为村民休憩和沟通的场所,为村民提供更多的交流和娱乐空间(图9)。

3.3 深化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建设——乡村之根

“根”展现的是乡村规划的标志性符号,在乡村规划过程中应当在现有基础上对乡村资源进行整合规划,并融入文化传承[9],推动乡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岳庄新村位于湖西革命根据地,村民深受岳飞精神浸润,民风淳朴,重情重义,爱党爱国。2018年,岳庄新村被评为江苏省民主法治示范村以及徐州市丰县党建工作示范村。规划以岳飞精神为根基,以地域民俗文化(如核雕)、饮食文化(如白水肘子)、乡土文化(如逮解了猴)为传承,打造岳庄新村独有的文化标识,带动区域文化发展。规划的百家广场建造原料来源于旧村拆迁所保留的旧建筑砖石,既合理利用了资源,又可以保留旧村原有的村体历史记忆,同时赋予百家墙——百家强的文化内涵。规划的岳庄新村村史馆兼具行政办公、教育基地、建筑景观、文体活动、礼堂展演等多功能于一体,其中,一层为村史展示区与农耕文化教育区;二层主要为礼堂;三层是文体活动室与行政办公区(图10)。

乡村的主体是村民,所有围绕乡村而开展的建设都应当以村民的需求和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只有切实满足村民的物质需求,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发展乡村。岳庄新村现有人口1456人,其中劳动力720人,老年人432人,学生400人,外出务工人员243人。如何让外出务工人员返乡,让人才向岳庄新村聚拢,为乡村建设和振兴服务,也是特色田园乡村规划建设的重点内容。也即所规划的田园乡村不仅成为城市居民休闲度假的诗情画意,更应是本村居民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只有让村民切身体会到乡村振兴所带来的收入增加、环境改善所带来的身心愉悦、基础服务所带来的便利实惠、宜居宜业所带来的满足自豪,才能够激发村民进行乡村建设的积极性,也才能真正地释放乡村活力。

结语

田园乡村建设不仅是乡土文化的根基与传承,更是现代文明发展的形态与展现[10]。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的推进任重道远,在十九大乡村振兴精神的指引下,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正在江苏大地上展现出新的活力。

资料来源:

文中图片均为项目组设计、绘制或自摄。

猜你喜欢
新村田园特色
特色种植促增收
为“田园CEO”成长添把火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夏日田园杂兴(其一)
田园美景
评比的春雨,浇灌新人新村新貌
“五老”宣传队走乡串镇唱新村
发挥“五老”队伍作用 创建“三无四有”新村
不分内外育人 建设文明新村
田园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