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环境创设和材料投放中农村幼儿教师自我管理能力的反思

2021-06-20 04:58张蒙周琴
求学·教育研究 2021年5期
关键词:材料投放环境创设自我管理

张蒙 周琴

摘 要:班级区域环境是幼儿园教育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被幼儿园教师所重视。因此,我们应该努力创设与幼儿能够进行有效互动的可见和无形环境,让幼儿真正成为与环境互动的主导者,努力发挥环境和材料的催化作用,为幼儿的游戏注入活力与生机,挖掘环境更深层次的教育功能,让区域环境真正成为幼儿的第三位老师。

关键词:材料投放;环境创设;自我管理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环境是教育的重要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教育工作者应将环境作为学前教育的重要区域环境加以关注。我们必须努力创造一种可见和无形的环境,使儿童能够有效地相互作用,让他们真正成为与环境交往的领导者,并发挥环境和材料的催化作用,为幼儿创造了一个适宜的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做事,根据自身能力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操作能力。

一、聚焦观察,及时发现问题

(一)环境的创造和材料的投放简单,固定形式单一,忽视了儿童的兴趣

部分幼儿教师在创造一个适合幼儿活动的环境时只考虑自身的想法和愿望,重视装饰华丽,无视孩子的兴趣和本意。一些教师在投放游戏材料时,没有过多地关注材料投放以后幼儿的实际操作情况,忽视了对材料的更新,更不会因游戏主题的变化而变换材料,一些材料一到两个月甚至一个学期都没有改变。在环境的创设和材料的投放方面,教师更新不及时,缺乏动态灵活性。

(二)材料的放置忽略了儿童生活经历和年龄的差异

有些教师在材料的投入上没有考虑到活动中孩子的生活经历和年龄特征。尤其对于小班儿童来说,如果材料不合适,低结构的材料很容易成为他们眼中的高结构材料,从而影响区域游戏的作用和价值。观察儿童游戏时,有些教师只注重孩子们有无争吵、抢夺玩具等明显现象,缺乏对细节的关注。比如,在游戏的过程中,对于什么样的材料是孩子喜欢的,什么样的材料不受孩子欢迎,什么样的材料是幼儿生活中经常用到的,什么样的材料是孩子不熟悉的等细节,教师的观察是不够全面、详细。

(三)投放的材料不具備层次性、丰富性、科学性

在观察中发现,大多数教师在活动开始前将所有已有的材料一次性放在活动区域内,导致了高结构材料和低结构材料的泛滥。有些教师在为区域活动发放材料时,只注重现成物品的使用,而忽略了自然物品和废旧物品的利用。有些教师投放的材料从小班一直用到大班,中间都没有及时地更新或改造,从而导致教学不能充分有效地利用材料的特点,而且其还占据了班级区域环境的空间,缺乏可操作性和科学探索,妨碍了区域游戏的有效开展。

二、不断调整,优化区域创设

在区域活动中,环境和材料是幼儿游戏活动成功的重要因素,儿童能通过与环境和材料的互动获得经验和知识,因此,在环境创设和材料投放方面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营造适宜的区域环境

创设适宜的区域环境应与教育目标、教育内容相关联,同时还要关注到幼儿的年龄特点、发展水平和需求,让幼儿具有自主性,使幼儿成为区域里的主人,让幼儿自己做主,布置适合自己全面发展的区域。教师在创设区域时,既要考虑幼儿之间能否相互交流、友好合作,还要考虑区域的独立性,让幼儿在进行游戏活动时能够专心地探索问题。

(二)投放适宜的操作材料

老师投入的材料是否适宜关系到能否吸引孩子自主进行游戏。材料的投放应以班级孩子的年龄特征、生活经验水平等为依据,激发孩子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积极学习,提高学会观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1.家园合作收集材料。在环境创设中取得家长的配合,家园合作共同收集并使用自然材料、废旧材料已成为支持幼儿自主游戏的一种适宜方式。

在大自然中,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石子、沙子、树枝、秸秆、叶子、果实等。我园基于“大自然、真游戏、活课堂”的理念,构建“自然生长”课程,自然生长顺应儿童的兴趣和需要,符合儿童的发展和特点,自然生长的过程是儿童活动的过程、兴趣延续的过程、能力发展的过程、品质养成的过程。在自有游戏中,幼儿体验到自主游戏的快乐并交流分享经验,所以家园合作收集自然类材料必不可少。

2.根据兴趣投放材料。幼儿游戏质量的高低跟班级区域里材料的投放密切关联。结构简单、操作性强的材料可以帮助孩子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然而,并非材料越丰富就越好,俗话说,多则滥,滥则泛。材料过于多、花哨,会影响孩子的注意力,造成幼儿游戏时会分心。因而,在投放材料时,教师必须注意所提供的材料能不能达成幼儿的活动目标,加强材料投放的针对性、目的性和科学性,并在幼儿活动时多多观察,发现材料的适宜性,及时反思,并进行调整与更换。

3.根据幼儿的需求和发展水平投放材料。环境的创设和材料的投放要以幼儿为主,根据幼儿不同的需求和发展水平,提供低结构、操作性强、趣味性高的材料,供幼儿探索、游戏。众所周知的“水桶”理论告诉我们,儿童的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孩子生活环境不同,家庭教育不同,他们的发展水平也就不同。作为幼儿教育者在创设环境和提供材料时,千万不能用一把尺来衡量所有幼儿,而应让每个幼儿都在适合的环境中得到全面发展。

三、深度反思,注重自我管理

1.树立意识,改变创设观念。幼儿园环境创设的目的在于服务幼儿,为幼儿全面发展做好充足的准备。在创设环境时,教师应关注不同年龄阶段幼儿发展所需,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首先,教师要有为幼儿创设具有结构性和探索性的,可供幼儿与之对话的适宜环境,投放可操作的材料,让幼儿在活动中得到全面发展。其次,教师在观念上要有所转变,引导幼儿在温馨、适宜的环境中实现自我成长。所以,作为一线教师必须要树立意识,通过恰当的途径,坚持学习,不断提升自我。

2.儿童为本,支持幼儿发展。在幼儿园教育中,幼儿是“C”位,教师应以幼儿为本,为幼儿提供适宜的环境,同时必须关注幼儿的需求,提供合适的材料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同时,教师必须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将幼儿发展的指导原则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因此,在区域活动中,教师要坚持以幼儿的发展为基础,了解幼儿的行为特征、游戏形式等,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和兴趣,让幼儿与环境、材料产生思维的碰撞,形成共鸣。

3.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我。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应注重自己的学习,在学习中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教师可以通过日常积累,也可以在专业书籍的帮助下,在老教师、网络平台的指引下,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做到能够随幼儿游戏的水平及时调整材料,提供适宜的材料扩展游戏内容,不断提高自身的区域活动环境创设与材料投放方面的专业知识。

4.注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素质。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每个环节都有值得反思的地方,作为幼儿教师,应及时对班级区域环境和材料投放进行反思。幼师聚在一起,集思广益,形成思想的碰撞与交流,使反思更加全面和深入,从而促进幼儿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总之,区域游戏是一项可操作性研究。当孩子们选择操作材料时,教师不仅要做孩子游戏中的伙伴,还要仔细观察和参与孩子的游戏活动,从而发现活动中的问题,创造新的想法和新的方案,为下次材料的投放提供思路,指引方向。

猜你喜欢
材料投放环境创设自我管理
对幼儿园区域活动材料投放的思考
试论不同健康教育模式对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影响
基于激励机制下销售人员业务能力提高的理论分析
基于激励机制下销售人员业务能力提高的理论分析
信管专业生产实习过程自我管理的实现
主题区域环境创设浅析
简谈幼儿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
区域活动中材料投放与幼儿的主动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