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机械工程师国际工程应用能力教学模式探索

2021-06-21 03:11曹蔚王洪喜沈云波BHANDARI.ABHIJIT
高教学刊 2021年6期
关键词:卓越教学模式

曹蔚 王洪喜 沈云波 BHANDARI.ABHIJIT

摘  要:文章针对西安工业大学卓越机械工程人才国际化工程应用能力培养的现状,基于“增长拓宽学生国际见识”的理念,进行了卓越机械工程师国际化工程应用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改革探索并提出改进措施。重构了课程体系,加强国际化课程建设,改革主干课程新的国际化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建设国际化课程及工程资源单元,探索面向国际工程能力培养的多元跨文化化实训教学。改进课程评价方式,培养学生的国际机械工程应用能力和跨文化国际交流合作能力。

关键词:卓越;機械工程师;国际工程应用能力;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1)06-0024-04

Abstract: In view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ultivating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ability of excellent mechanical engineering talents in Xi '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expanding students' international knowledge",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reform of teaching mode of cultivating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ability of excellent mechanical engineers and puts forward improvement measures. This paper reconstructs the curriculum system, strengthens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improves new internationalization teaching method and the teaching content of the main courses. In this paper, international courses and engineering resource units are constructed, and cross-cultural practical training teaching oriented to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ability training is explored. The purpose of improving the course evaluation method is to cultivate students' international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ability and cross-cultural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nd cooperation ability.

Keywords: excellence; mechanical engineer;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capability; teaching mode

一、概述

“中国制造2025”计划已明确提出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促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的号召。世界制造业已经超越国界,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当前机械工程师培养不能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从而造成目前毕业生就业困难、企业找不到合适国际化人才的局面。因此,高校必须深化机械工程师培养方式的改革,研究国际化视野要求机械工程师应具备的素质,找出我国机械工程师和国际化机械工程师之间的“差异”“师夷长技以制夷”。结合国际化卓越机械工程师培养的特点,深化教学改革,更新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培养学生掌握机械专业的国际化知识和国际惯例。这对培养具有多元文化交流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的人才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针对西安工业大学卓越机械工程人才国际化工程应用能力培养的现状,基于“增长拓宽学生国际见识”的理念,以学生为主体,围绕我校卓越机械工程师试点班,从教学观念、教学过程组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资源建设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改革。本项目基于“差异性学习”和“国际见识增广”的思路,以学生为主体,立足本土实际,转变国际化卓越机械工程师培养理念。探索更加科学的国际化机械工程应用能力和素养培养方式,完善国际化专业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国际机械工程应用能力。从而解决已有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不能很好地支撑国际化机械工程师培养、已有教学方法没有重视学生国际化学习能力和国际视野培养,学生的国际机械工程应用能力较弱等问题。

二、教学模式改革措施

(一)转变教学理念、重构课程体系

本项目具体改革思路如图1所示。

本研究以西安工业大学机电学院卓越机械工程师班为试点,进行中外教学模式对比分析;改进教学方法,增加培养国际化视野能力方面的课程,改进卓越机械工程师专业课程设置,重构课程体系。

(二)加强国际化课程建设、拓展现有专业课程国际化内容

课堂教学即注重本校学生个体差异、又注重国内外学生之间的差异,取长补短。增加了《机械设计双语》《机电产品规划与创新双语》《机器学习双语》等一系列双语课程,编写了相关双语课程新的教学大纲,具体如图2所示。

针对上述新增课程,本研究进一步改进优化了上述双语系列课程课堂教学内容,采取一系列措施拓展现有专业课程国际化教学内容。注重多元化知识传授,教师利用英文语言讲解,使英文与专业课学习共同进步。包括邀请留学生进行课堂讲座、鼓励卓越班学生利用双语课外学习和课内讨论等多种形式。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知识技能的同时,还始终灌输机械工程的标准化意识。编写完成了双语系列课程的课件,编写了系列课程的校级规划教材。

(三)改进教学方法,建设国际化师资队伍

本研究采取加强学术交流、借力留学生、教师参与国际合作、学生国际实践训练等多种途径,建设国际化师资队伍等途径建设国际化师资队伍,如图3所示。

1. 加强学术交流

鼓励机械专业教师参加海外进修和国际学术会议,参加校内外的英语培训,邀请国际专家来校讲座等渠道增强教师在国际先进教学理念、技术、方法以及实际语言讲演的锻炼与学习,提高教师英语听、说能力和国际化教学能力。核心课专业课教师已经基本达成国际化访学或培训交流。

2. 借力留学生

立足本校实际条件,培养后备辅助力量。借鉴国外高校经验,挖掘专业教师指导的留学研究生资源,培养本校外籍留学研究生担任助教或辅导学生,作为国际化师资队伍的辅助力量,建设国际化学习语言环境。加强留学生和本校学生互动,营造校园跨文化国际交流与学习氛围,增加我校学生的国际化见识。

3. 教师参与国际合作

为提高国际工程应用能力和学术能力,鼓励本专业教师积极申报并参与国际合作项目,目前本学院教师已经获批了一系列省级重点研发计划-国际合作项目,极大地提高教师的国际工程应用能力和学术能力。

4. 学生参与国际实践训练

在机械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为学生提供国际合作项目案例训练以引领学生参与项目、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围绕国际化项目增加了大量的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内容。鼓励学生自行查阅国际文献、组织英文语言讲解,使英文与专业课学习共同进步。增加创新实践和团队作业环节以激发学生工程能力和团队协作的意识,从而拓展学生国际工程视野。

(四)丰富教学手段,构建覆盖国际化专业内容的卓越机械工程师学习资源单元

借助新型的网络化、智能化等技术,搭建了校园“差异性学习和国际化思维训练”平台,平台的构成框架如图4所示。平台整合了中外机械工程多元文化知识、国际项目案例和国际化远程教育课程,增加涵盖国际化内容的机械工程师学习资源单元,如图5所示。

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利用该平台自行查阅国际文献、熟悉国际规则、整合国内外各种资源单元来独立完成项目,培养卓越机械工程师国际工程能力。

基于平台资源,同时依托机电学院专业实验室、校企合作实训基地、课题组成员的国际合作项目,创造立足本地的卓越机械工程师国际工程应用能力实践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和国际化视野。

(五)创新实训教学方式,创造立足本地的国际交流机会

1. 充分利用本校留学生资源,促进组建包含国际学生的中外跨文化团队参加创新创业训练及学科竞赛(包括全国互联网+大赛的国际赛道竞赛、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等)。

2. 组建包含国际学生的多元国际研究小组合作完成项目,注重学生的国际化思维训练和跨文化国际交流合作能力培养,激发学生工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国际化大局意识。

3. 引导学生深度参与教师的国际化机械工程合作项目训练(省级国际合作项目),将课程设计、毕业设计题目与国际企业项目案例结合,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校园“差异性学习和国际化思维训练”平台,整合国内外各种资源单元来独立完成项目。特别强化国际项目质量意识和国际契约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坚守国际伦理道德和职业道德规范,使团队内部成员熟悉国际规则,增广国际见识。

(六)评价方式多元化,关注学生国际化工程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

借鉴国外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方式,在传统的考试评价方法外,对于主干双语课程采取了双语试卷结合根据双语口头报告大作业、双语研究报告、双语课堂互动讨论、国际化案例项目研究及团队协作大作业等方法对学生国际化综合素质进行评价,同时引入了留学生评价和生生互评的形式,如图6所示。

三、实施效果

1. 基于本校机械专业积累的国际化教学案例、设计题目、省级国际合作课题,卓越工程师班学生的毕业设计题目融入了国际工程应用能力培养的元素,两届学生已顺利完成毕业答辩。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好评。

2. 本校机械专业教师转变国际化教学观念,将国际工程应用能力培养纳入机电学院卓工班各个教学环节,近两年,组建包含本科生与留学生成员的跨文化团队参加了机械创新大赛、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大赛、互联网+比赛,全国摩擦学创新设计大赛等学科竞赛获得省级以上奖励20余项,申请知识产权40余项。

3. 建设了《机械设计双语》等一系列双语课程,编写了新《机械设计双语》等课程的教学大纲、教案在本校机械电子、机械制造专业认证专家进校时获得肯定。建设了一系列校级规划双语课件和双语教材。

4. 搭建“差异性学习和国际化思维训练”平台,扩充国际专家讲座等视频内容,已经在毕业设计、学科竞赛等环节中得到广泛应用,2020年11月日均访问量30次/日。

5. 充分利用本校留学生资源,课堂借助雨课堂、视频会议等手段,邀请留学研究生为卓越机械工程师班做双语讲座和讨论;本科生与留学生、研究生合作参与了英国2019COMADEM、美国2019WOM、2019SDPC等国际会议、本科生与留学生、研究生参与国际合作项目并联合发表论文20余篇。

6. 近两年来,本学院教师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交流,包括:英国切斯特大学访学、英国哈德斯菲尔德大学交流、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等的访学。参加了世界摩擦学大会、世界磨损大会、世界故障诊断大会等一系列顶级学术交流并作报告。获批了一系列国际合作项目,增强教师在国际先进教学理念、技术、方法以及实际语言讲演的锻炼与学习,提高了教师英语听、说能力和国际化教学能力。

四、结束语

针对卓越机械工程师国际工程应用能力培养的现状,本文围绕我校卓越机械工程师试点班,以“增长拓宽学生国际见识、培养学生国际化工程应用能力”为目标,探索培养国际化工程应用能力的教学模式。从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过程组织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改革。重构了课程体系,加强国际化课程建设,革新主干课程新的国际化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整合多元跨文化力量,建设国际课程及国际化工程资源单元,探索面向国际工程能力培养的多元跨文化化实训教学。改进课程评价方式,培养学生的国际机械工程应用能力和跨文化国际交流合作能力。

参考文献:

[1]唐新姿,彭锐涛.基于专业认证导向的机械类双语课程建設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1):52-55.

[2]汤晓燕,云忠.国际化、大工程背景下机械类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J].大学教育,2016(11):102-103.

[3]沈玲,林杰.课程国际化背景下高校师资建设机制研究[J].辽宁警专学报,2014(5):93-97.

[4]张慧敏,孙贤奎,周琼.机械类国际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大学教育,2017(12):139-141.

猜你喜欢
卓越教学模式
追求卓越,拒绝内耗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创新线上英语教学模式的思考
画与理
以人为本 追求卓越——福州十中简介之一
高中英语“读写学思”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曾鳴 警惕停留在優秀的誘惑,這是卓越最大的敵人
曾鳴 警惕停留在優秀的誘惑,這是卓越最大的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