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结构设计研究

2021-06-22 15:56刘冰
江西教育C 2021年5期
关键词:教师应数学知识数学

刘冰

课堂结构是指一节课的组成部分及其过程。合理的课堂结构可以提升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合理安排教学环节,保证学生能够理解课堂教学内容。一般来说,学生的思维水平有三种状态的变化:逐渐上升阶段、平稳阶段和下降阶段。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数学课堂结构设计可以被分为课堂导入、课中调控和课后小结三个部分。

一、课堂导入

好的课堂导入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教师要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灵活多样的课堂导入方式。

(一) 巧设悬念

在教学中,由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好奇心较重,因此教师要利用学生的这个心理特点,在上课伊始就设置悬念,吸引学生的注意,促使学生快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例如,在教学“认识一元一次方程”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教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小明的年龄乘以3,再减去12,等于27。请问小明的年龄是多少?”教师可以让学生积极利用学过的知识解答问题,从而顺利地引入一元一次方程的教学。

(二) 利用生活实例

数学来源于生活,因此数学教学应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感到亲切。教师应将数学知识融入学生的生活,以此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例如,在教学“正数和负数”时,教师可以将天气预报的数据作为课堂导入;在教学“一元二次方程”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购物的经历,思考如何花最少的钱买到最好的物品。这种方式通俗易懂,能够让学生将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

(三) 利用经典游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学习兴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会认真思考,主动解答问题,从而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很多学生喜欢游戏,教师如果利用经典游戏进行课堂导入,就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在教学“概率”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抛硬币的游戏,从而引入“概率”的相关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课中调控

有效的数学学习不能单纯依赖模仿和记忆,而应让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相互交流合作。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只有合理调控课堂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让学生轻松快乐地学习,发挥学习的自主性,从而实现高效的学习目标。

课堂教学是一个不断生成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要始终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对知识的理解,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发展。数学教学过程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提出有利于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问题,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推动课堂教学顺利生成。有效的课堂提问可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因此,教师提问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数学课堂的调控效果。教师应在课堂问题的质量上下功夫,并及时评价学生的回答。

三、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能促使学生梳理课堂教学的内容、消化数学知识,从而有效达成教学目标。课堂小结的方式有很多,包括归纳式小结、梳理式小结等。有效的课堂小结既可以让学生及时掌握所学的知识,又可以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

(一) 归纳式小结

教师在进行课堂小结时,要引导学生归纳、整理本节课的知识,帮助学生进行知识巩固。例如,在教学 “用方程解决应用题”时,笔者归纳出了“一审、二设、三列、四解、五验、六答” 12字的解题方针。通过解题方针,学生能准确掌握应用题的解题步骤和方法,巩固有关方程的知识。

(二) 梳理式小结

教师应引导学生认真梳理课堂知识,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教师可以用表格的形式進行知识梳理,让学生对课堂知识一目了然,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此外,教师可以采取提问的方式,让学生逐一解答问题,在思考中达到梳理知识的目的。

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结构,让学生提高学习自主性,提升数学综合素养。◆(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

猜你喜欢
教师应数学知识数学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教师应上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
教师应首先在道德上成为教师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