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性语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2021-06-22 15:56王春生
江西教育C 2021年5期
关键词:激励性教师应教学方式

王春生

社会的进步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小學阶段的学生处在知识启蒙的阶段,而这一阶段正是为后续的学习奠定基础的重要时期。语文科目是小学阶段的基础科目,教学内容也十分丰富。传统的教学方式比较枯燥,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没有良好的互动,导致学生难以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在新时代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使用巧妙的教学手法,让学生充分掌握所学的知识。因此,教师应打破传统的教学思维模式,融入创新型的教学方法,优化语文教学资源配置。本文就激励性语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展开论述。

一、应用激励性语言的必要性

如今,教育事业在不断发展,小学教育作为教育的基础阶段,得到了社会的许多关注。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依然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授课,导致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强,课堂氛围较为沉闷。为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教师应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多采用激励性的教学方式,促使学生树立对语文学习的信心。

二、激励性语言教学方式的优势

激励性语言对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具有积极的作用,受到鼓励的学生往往学习兴趣大增,反之,受到打击则有可能萎靡不振。教师在应用激励性语言进行授课时,应提前掌握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

三、激励性语言在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应用多样化的语言形式

激励性语言教学方式涉及的内容比较多,应用模式也比较多,因此教师在应用该教学方式时,应提前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以便充分发挥该教学方式的优势。例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奖励时,不仅要进行口头奖励,还要给予学生一定的书面奖励。在教学中,教师应采用多样化的语言模式鼓励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不断提高学习的质量和效率。例如,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爬山虎的脚》一课详细地讲解了爬山虎生长的过程,教师在讲解时,应注意表达形式,将口头语言、肢体动作和面部表情充分结合起来,并演示爬山虎爬墙的过程,让学生在充满乐趣的课堂教学中领悟课文描绘的情景,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

(二)将语言和情感相结合

为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更好地应用激励性语言教学方式,教师应在教学中融入真挚的情感,与学生进行深入的交流,从而产生良好的师生互动效果,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使用激励性语言,可以打动学生,让学生充满学习动力。要做到将情感和激励性语言相结合,教师就必须保持公正,多包容学生,在学生遇到学习上的困难时及时伸出援手。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教师应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钻研教学技巧,巧妙应用激励性语言教学,有效引导学生进行语文学习。

例如,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慈母情深》一课主要讲述了一位生活窘迫的母亲不顾同事的劝说,花一元钱为儿子买了梦寐以求的书的故事。故事看似寻常,却饱含作者的感情,作者从母亲的工作环境、龟裂的双手、皱皱巴巴的毛票等细节,将母亲的辛劳和慈爱充分体现了出来。因此,教师在讲解课文时要带入真挚的情感,用生动、形象的语言突出文章的主旨,促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三)发挥语言应用的持续性

小学语文教学的内容较多,教师若想在教学中有效应用激励性语言,就必须考虑到教学的持续性,应采用合理、有效的教学手段,结合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做到因材施教,从而充分发挥激励性语言教学方式的优势,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为了更好地应用激励性语言教学方式,在教学中,教师应提前对学生进行充分的了解,以便与学生进行沟通。同时,教师也应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全方位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更好地设计教学策略。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采用激励性语言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展现自己的幽默感,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从而促使学生产生更多的学习动力,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作者单位:江西省共青城市耀邦红军小学)

猜你喜欢
激励性教师应教学方式
集体教育活动中教师激励性语言运用的调查研究
集体教育活动中教师激励性语言运用的调查研究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激励性语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小学习作教学激励性评价的运用策略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高中数学高效教学方式与方法优选例谈
高中化学教学方式探析
依托激励性评价提高低学段口琴口头作业效度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