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中的任务型教学

2021-06-22 15:56刘华群
江西教育C 2021年5期
关键词:老舍笔者课文

刘华群

任务型教学模式即以实际性任务作为学生学习发展的指引,让学生在任务的指导下进行思考的过程。教师可借助任务型教学做好语言的传递与引导,提升学生学习效果,集中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深化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从而实现高效课堂目标。

一、集中学生学习的注意力

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因为外界因素而影响学习注意力,这也导致了学生在学习时出现不良状况。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任务教学的互动性、真实性、过程性。布置合适的语文任务,让学生在语言学习过程中集中精力。

例如,在教学《秋天的雨》这篇课文时,为了集中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注意力,笔者先给学生提出了以下问题:“同学们,在本篇课文中,作者向我们描写了秋天的雨。你们知道秋天的雨是什么样的吗?是萧瑟的还是清凉的?下面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内容,在阅读完之后,我会在班上随机挑选一个同学讲一讲他眼中秋天的雨和作者眼中秋天的雨。”在笔者的问题指引下,整个班级学生的学习兴致显得极为高昂。大多数学生都能积极地進行学习探讨,最终深刻地理解文章内容。在学生完成阅读之后,笔者再随机挑选一个学生回答问题,这时学生会认真地回答问题,在学生的眼中秋天的雨是比较凉爽的。而在作者的眼中,秋天的雨却是那么忧愁。笔者对学生的回答及时表扬,然后继续提出任务,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找出文中描写“秋天的雨”最为入神的句子,并将其摘抄在自己的记录本上。这样一环接一环的任务会保持整个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此时学生也真正集中了学习注意力,显著提高了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

二、锻炼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

自学能力是新课改对学生提出的一种新要求,也是学生后期发展的一种能力。借助语文任务型教学,教师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自学能力。

例如,在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这篇课文时,为了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笔者教给学生一些语文学习技巧,在技巧展示完之后通过任务型教学方法向学生布置相关的学习任务,以任务作为指引,让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首先,笔者提出问题:“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课文与祖国的领土相关,请同学们认真阅读完本课内容,小组讨论整篇文章到底介绍了什么?同学们在阅读时把自己不认识的字词圈出来。”待学生完成此项任务之后,笔者接着提出任务:“请同学们在认真阅读完课文之后将文章的内容主旨进行概括,了解作者蕴含于文章中的个人情感。”在这样的教学体系指引下,笔者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小组中依照任务进行自主学习。

三、深化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小学阶段的语文教材大多具有较强的哲理性,但是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他们在理解教材时难免会出现错误。为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应用任务型教学法指导学生去理解文章的内容,能提高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力,保障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盘古开天地》这一课时,为帮助学生深刻地理解课文的内容,笔者根据具体任务布置相关预习内容,提出问题:“接下来我们将要学习一个有关神话的故事,那就是盘古开天地。为了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请同学们在课下认真查阅与盘古开天地的相关故事。在上课时,我会邀请一个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在此问题指导下,学生在进行学习时会显得动力十足。通过认真查阅课后资料,让学生理解更多课堂知识,优化学生的思维。再如在教学《草原》这一课时,笔者讲解老舍的生平事迹,提出问题:“老舍的草原与老舍的人生有着怎样的相似性?老舍的草原到底好在哪里?”让学生联想整个文章的构思特点,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平时教师也要用好任务型教学模式,深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完成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作者单位:江西省资溪县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老舍笔者课文
北平的秋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周恩来与老舍肝胆相照的友谊
老师,别走……
背课文的小偷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老舍的求婚
背课文
老舍给季羡林“付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