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误区及对策

2021-06-22 17:10高玲玲
江西教育C 2021年5期
关键词:生活化数学知识教学内容

高玲玲

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是一门抽象、逻辑性强的学科。在小学阶段,学生只有对数学内容感兴趣,才会主动学习这门科目。因此,数学教师要创新教学形式,丰富教学内容,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内容相结合,让学生在生活中体会数学的奥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误区

(一)教学脱离学情

在目前的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都已经认识到教学生活化的重要性,也会在教学过程中加入一些生活化的元素。但是,有些教师对教学生活化的认识不够全面,导致在教学的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导致学生不能理解数学生活化的真正内涵,从而难以对数学产生兴趣。例如,有这样一道题:有若干吨煤,第一次用去了一半多2吨,后来又买进了3吨,这时还剩15吨,问原有多少吨煤?对于现在的小学生来说,煤是很陌生的,他们没有见过也没有用过,不能理解题目的生活含义,于是学生没有办法将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这种题目不仅无法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也无法让学生理解题目。

(二) 教学过度生活化

有些教师为了使教学生活化,将生活中的一些场景生硬地搬入课堂。例如,有些教师会在教室里模仿买菜的场景,利用简单的物品当道具,让学生在讨价还价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计算方法,在情景模拟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知识。虽然这样的课堂会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比较活跃,但是学生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买卖的乐趣中,忽视了数学计算的相关原理,导致数学课堂上的主次内容被颠倒,最终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

二、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对策

(一)根据实际生活设计教学内容

如今小学生的生活环境及接触的信息内容和以前相比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教师应该紧跟时代的步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数学教学内容,这样有利于学生融入课堂,学生也可以借助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数学知识。久而久之,学生会对数学越来越感兴趣,从而积极地投入数学的学习中。教师在教学数学知识时,可以联系学生家里都有的相关物品进行讲解,使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更加容易理解题目的意思,逐步对数学产生兴趣。将数学教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内容要简洁明了

生活化教学是一种教学方法,教师不需要刻意建立一个场景让学生融入其中,这不仅会导致教学目的不突出,还会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过多的压力。在数学生活化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使用一些简单的物品如一支笔、一本书为学生创设简单的情境。教师在教学中要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为主要目的,对学生进行生活化的教学。例如,在教学“图形的运动”一章节时,教师可以通过剪纸让学生对该章节的内容产生深刻的认识,使学生在课堂上更加活跃,从而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另外,在如今的教学中,多媒体也成了不可或缺的教学工具。

(三)布置与生活有关的实践作业

课堂上的时间是有限的,有些学生不能在短时间内理解相关的数学知识。因此,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可以布置与生活相关的实践作业,让学生把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数学,明白数学的重要性,对数学产生兴趣。学生只有将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运用于生活中,才能真正掌握知识,并能体会到数学知识的价值。

综上所述,生活化的数学教学不能停留在表面,教师要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實际情况,借助生活中的案例讲解数学知识,让学生更好地将数学知识运用于生活中,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数学生活化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过于看重数学知识的生活化,要以教学目标为主进行生活化的设计,从而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作者单位:江苏省海安市城南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生活化数学知识教学内容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挖掘数学教学内容所固有的美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