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小学音乐教育

2021-06-22 17:31李斯翔
江西教育C 2021年5期
关键词:音乐作品教师应音乐

李斯翔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我国的教育事业提出了殷切希望,提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笔者结合多年的音乐教学经验,在此谈谈有关小学音乐教育的策略。

一、小学音乐教育应把握的原则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教育也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变革,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适应发展的需要。小学音乐教育是基础教育中的重要部分,对学生的成长有重要的影响。笔者认为,小学音乐教育要与思想道德教育、健康教育紧密结合,因此教师应将优秀的思想和精神融入音乐教育。只有这样,小学音乐教育才能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让学生得到心灵上的抚慰及道德品质上的培养,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一) 在音乐教育中渗透道德教育

自古以来,音乐就和道德联系在一起。许多音乐作品融入了与道德有关的内容,学生在传唱时可以得到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对他人、对社会,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热爱,进而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与之相对,一些品位低级的作品会直接影响学生的精神面貌,让学生颓废、消极。在当下的社会环境中,学生通过网络经常能接触到这种品位低级的音乐作品,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多接触正能量的音乐作品,远离低级的作品。

(二)严格把关音乐作品

如今的信息化社会资讯发达,各种类型的音乐作品纷纷涌现。这些丰富多彩的音乐作品中既有充满正能量、积极向上的,也有消极负面的。不同类型的音乐可以起到不同的作用,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思想状态。小学阶段的学生心智不成熟,他们对音乐作品的选择较为盲目,无法判断优劣。因此,教师应对音乐作品严格把关,把优质的音乐作品输送给学生。

(三)在音乐教育中强化健康意识

音乐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当优美的歌声响起,学生会沉浸在音乐的海洋中,身心都会得到放松。音乐能缓解学习的疲劳,减轻学习的压力,让学生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学习;音乐能激发积极向上的情绪,让学生变得更加乐观开朗;音乐能让学生体会到爱,从而更好地将爱传递下去;音乐能让学生了解历史人物的艰苦奋斗,培养学生坚定的意志。总之,音乐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有着巨大的影响。教师应对音乐教育加以重视,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二、实施小学音乐教育的具体措施

(一)将德育融入音乐教育

在教学中,教师首先应立足思想品德教育,加强政治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学习;其次,教师应对音乐作品的优劣进行基本判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最后,教师应了解学生的心理,给学生推荐符合他们兴趣爱好的音乐作品,让学生打心底里爱上音乐。

教师作为学生的启蒙者,要具备专业的音乐素质,要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在音乐教育中融入爱国教育,用音乐激发学生勤劳勇敢、坚韧不拔、顽强拼搏的精神,帮助学生步入正确的人生轨道。

(二)注重素质教育

教师应充分了解音乐对提升综合素质的巨大作用,积极开展音乐宣传教育,向广大家长介绍音乐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有些家长不重视音乐教育,甚至认为音乐教育可有可无,对此,教师应积极转变家长的错误想法,提高音乐在学生和家长心目中的地位。教师还要勤于思考,开展多样化的课外活动,营造浓郁的音乐学习氛围,并设计各种有趣的音乐游戏,从而开发学生的各项音乐技能,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教师还应该把握现代音乐的新方向,为学生推荐具有时代感的音乐作品,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让音乐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好伙伴”。

(三)将健康教育融入音乐教育

在教学中,教师应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用音乐表达自己的感情,让学生的精神世界富足起来。教师还应精心选择优质的音乐作品,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播放一些经典的音乐作品,从而开阔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总之,小学音乐教育是學生成长道路上不可或缺的部分,教师应重视音乐教育,让音乐伴随学生健康成长。◆(作者单位:江西省抚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第三小学)

猜你喜欢
音乐作品教师应音乐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雷晓伟音乐作品选登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音乐
辨其体、感其韵、品其意——基于“曲式”的音乐作品阅读
教师应上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
教师应首先在道德上成为教师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