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基加固施工技术在市政道路施工中的应用

2021-06-24 13:52刘永彬
运输经理世界 2021年27期
关键词:路基市政道路道路

刘永彬

(济南市莱芜区交通运输事业发展中心,山东 济南 271100)

0 引言

市政道路在具体作业流程中应考虑到软土地基的具体情况,充分掌握软土地基的土质特点,确立软土地基对道路建设的不良因素。要清楚了解软土地基的土质特点和软土地基对市政道路基本建设过程中的不良影响,才可以应用合适的软土地基加固工程技术开展软土地基结构加固工作,软土地基的加固工程技术可以确保市政道路施工基本建设的品质和特性。这样不仅可以提升路面的平整度,还能提高路面的稳定性,同时还可以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减少中后期的维护保养和维护成本费。因而,在市政道路施工全过程中,应选用合理的软土地基结构加固施工工艺,达到市政道路施工品质要求。

1 工程概况

某道路工程位于某市内,总长4.115km,整体规划红线总宽约为10.5m。这条道路的北侧与目前道路交界,该位置堆填了部分杂填土,南侧与目前道路交叉的部位堆积了生活垃圾和石头,还堆积了少许的基本建筑废弃物。通过现场观察,道路有好几处软弱砂土,为了更好地保证地基的总体可靠性,务必进行软弱地基加固处理。下文主要剖析该工程项目中软基结构加固施工工艺及执行的关键点。

2 软基加固技术应用的重要性

目前,在道路施工过程中,软基加固技术是非常重要的施工技术之一,这种技术可以有效提高路面的稳定性,避免路基破裂、沉降等问题,是确保出行安全的关键工程施工技术;此外,应用加固技术可以增加路面使用年限,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所以,在建设市政道路施工时就可以应用软基加固技术。该技术的优点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首先,使用该技术能够有效解决软基沉降的不良危害。第二,可以处理软土地基漏水问题,利用排水管道排出软弱地基中的水分。第三,根据加固方式,可以充分提高软土地基自身的承载能力,达到道路建设的要求[1]。

3 软土地基的特点

软土地基就是指地质构造和土壤中间含有一定量的水,并且土壤中间有一定空隙的土质路基。这种地基的承载力比不上一般地基。土质的水分含量和空隙尺寸不一样,其承载力也不一样,通常水分含量越高、空隙越大,承载力越差。在具体的建设流程中,软土地基不利于道路建设,对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的总体质量会有一定的影响。软土地基具有自身流通性强、压缩系数高这两种特性,不但会造成道路地基流动,而且对城市道路的破坏力也会提升。另外,软土地基的承受能力和抗压能力较低,由于土壤中间存有空隙,造成软土基地的承载能力减弱,基本建设完成后一旦投入使用,就会造成路基坍塌或凹陷等现象。因而,务必加强软土地基结构加固,有效提高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效果和施工质量。

4 软基加固技术在道路施工中的应用

4.1 软基换填技术

软基换填技术,即使用符合规范的地基全部替代原软土地基的一种处理方式。就一般松填土来讲,假如原土水分含量不高,原土土壤层能达到地基应用规范,就可以选用轮番回填的方式来进行工程施工,即通过换置的方式对土壤层进行开挖,同时再用原土进行回填。回填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一层一层铺满的方法来控制回填的厚度。在进行压实操作之前,需要先对土壤层进行疏松,疏松深度需要达到40cm。同时,压实过程中还要对压实度进行检测,当深度超过1.5m 时,回填的压实度需要达到93%以上,当回填深度在80~150cm 之间时,回填的压实度务必达到96%。假如原土不符应用规范,就需要重新用土去换填。总之,原土换置技术具有不错的使用价值,其成本较低,技术性简易,有益于经营和管理。应用换填技术进行工程施工时,一定要注意,软土壤层水分含量太高,如果渗漏,就要事前挑选硬度较高的原材料,或者选择性能比较好的材料进行换填,比如,用砂砾石等特性好的原材料,此外,再应用分层次压缩方式进行工程施工,这样也能够保障道路工程建设的品质[2]。

4.2 排水处理法

在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处理软土地基时,首先要处理空隙大、含水量高等问题,多数情况下会选择表层排水法或塑料板排水法等方式。特别是在土壤层含水量高、土层好的情形下,可以应用表层排水法在路基两边挖排水管道孔,随后用回填土和吸水性好的砂砾石,设定为正方形沟,清除路基范畴内的地面水,减少含水量,与此同时,充分发挥固井作用,不断提升路基的承载力。如果软基上面有很多污泥或土壤层,一般会选用塑料板排水法,比如口琴状塑料排水板或波浪状塑料排水板是普遍种类,这类结构加固方式减少了软基结构加固时间,应用插板机在软土中插进塑料排水板,然后应用上方载荷作用将软基空隙中的水用水平塑料排水管排出。

4.3 土木合成材料的应用

在市政道路施工时,软土地基的加固施工通常伴随着深层次的软基加固,因而务必融合路基的详细情况来明确使用适当的施工方法。由于土木合成材料是更优质的材料,在深层次软基加固施工过程中就很适宜选用这种材料。土木合成材料可以更好地推动深层次软基加固工程项目。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在加固的桩顶安装基础垫层,确保回填土的均衡性和可靠性,可以从源头上避免单个桩的负担过大,导致施工质量问题。城市道路施工过程中铺装的基础垫层是在砂石路面上使用土木合成材料,如土工布就是土方回填使用较为普遍的原材料。应用土木合成材料,可以有效防止不均衡地基沉降造成路面地基发生施工质量问题,进而提升城市道路路面的可靠性。总之,道路施工专业技术人员在施工过程中,解决土层状况,开展全方位、仔细的调研和查验,明确科学规范的施工方式,随后应用振捣方式把土木合成材料融合应用到道路施工中,提升道路工程的相对密度[3]。

4.4 粉煤灰碎石桩加固法

在剖析中国市政道路施工软基加固问题时,可了解到,现阶段,粉煤灰碎石桩加固法在该行业的应用范畴和频率较高,通过长时间的实践探索和科学研究,现阶段该技术已较为完善,成为软基加固较为常见的一种方式。其机理是利用混凝土、粉煤灰、废砂砾石等原材料,按有效占比混合,随后加入适当的水,充足均匀地拌和。拌和完毕后,可以组成黏结强度高的结构原材料,可用于软土路基的加固处理,组成复合型路基,进而加强软土路基,提高路基平稳度,延长路基使用寿命。除此之外,该加固技术投入的成本不需要太多,这样也能将更多的资金应用到更多的道路建设中。

4.5 水泥深层搅拌桩技术

水泥深层搅拌桩技术也是城市道路工程建设中的关键加固技术,该技术有多种不同的类型,其中最常使用的加固技术是喷浆型搅拌技术,即应用工业设备将水泥喷射在软土地基上。应用该技术时,尤其要留意在喷射水泥的全过程中也要始终进行拌和工作,那样,喷射的水泥和路基才可以产生水泥化物凝胶体。该技术的基本原理是:水泥和土壤产生的混合体具备黏附特性,在拌和中完成对土壤颗粒物的吸附凝固,使土壤内部结构颗粒物和凝胶结合在一起,产生一个总体,达到加强软弱地基土壤的目的。在加固延展性指数大、水分含量高的软土地基时,大量地应用喷浆型搅拌技术进行作业[4]。

4.6 灌浆法

灌浆法施工的关键是通过高压机械设备将预制构件固化液全都倒在软土地基中,使其彻底融合,有益于组成总体构造,保证结构加固的总体预期效果。在软基建设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为了更充分地发挥灌浆技术的使用价值,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施工设备,减少施工难度,确保灌浆项目的顺利完成。同时,在完成灌浆工作后,应该对所使用的设备进行清洗和保养,避免因为没有得到妥善维护和保养给设备造成一定伤害,在后期使用时出现问题,给整体施工带来不良影响。

4.7 预应力管桩法

在市政道路软基加固建设施工中,采用预应力管桩法是防止桥头跳车的主要措施,能获得较好的加固效果。该技术与别的管桩技术对比,优势是可以开展规范化生产,施工效果比较显著。预应力管桩承受力强,但采用的建筑钢材数量少,所以,在抗拉、抗压强度较大的建筑项目中需要谨慎使用。在具体施工过程中,首先要把握施工类型与施工所采用的技术,同时确定桩身的位置,施工前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施工要求进行桩基施工,充分了解施工周边环境,选择合适的预应力管桩,在打桩时做好安全防护措施。

4.8 强夯法加固技术

强夯法加固技术也称为驱动力预压法,该加固技术的最大优点是项目投资成本低,关键技术简易。因为这种优势,强夯法加固技术被很多施工方竞相研究和营销推广,并广泛应用于软基处理。因为软土地基的密实度不高,必须应用多种多样的技术方法来提升软土的牢固性,而强夯法加固技术可以达到这一目的,提升路基稳定性和抗压强度。

应用这一技术时,要提早做好充分的准备,消除夯实部位的杂物,防止重锤落下来时偏移对加固实际效果产生影响。事实上,在应用强夯法加固技术时,要事先对土壤层状况开展深入分析和研究,保证道路工程建设要求,随后依据该要求明确强夯的部位、频次、锤体净重、尺寸等。为了更好地进行中后期的夯击工作,要提早标明不同区域的夯击部位。在开展强夯工作时,应用起重机等大型设备辅助强夯工作的进行,以确保最后的强夯效果。即利用起重机将锤体吊在设计高度,然后释放锤体,使其通过自由落体运动落在路基上,可以形成很大的冲击力,挤压出土壤中的水分,夯实路基,以此提高路基的稳定性[5]。

4.9 表层处理技术

该技术是处理软土路基中最常见的技术,关键是在开展软基工程施工初期,利用相对应的机器设备排除软土地基内的水分,随后用砂砾石等原材料填充,以提高路基的牢固性。利用该技术对软土路基进行排水处理时,可以在恰当部位开挖,依据施工现场自然环境等要素明确水渠的规格型号,以确保水分合理排出,降低对市政道路路基施工的不良影响。

5 提升软基加固技术应用效果的建议

5.1 注重施工重点,保障各项施工质量

首先,在准备机械设备初期以及选择桩基位置时,就应该对设备予以高度重视,进行合理的管理和应用。施工人员在施工前需要查验、调整注浆泵、振动器等各类设备。需要对施工现场的路面标高进行精准测量,根据桩基平面设计图对施工现场进行定位放样,用钢钎打到路面30cm 以下,加入少量的白灰,再插进木筷,防止产生部位偏位等问题。

其次,要做好填充料施工。桩基出洞后,将石料填放在洞内,控制好填料量、留振时间和密实电流量,使其符合规范,随后将振动器往上调节一定间距,然后再次将石料填充洞内进行压实工作。压实后,桩基的总体构造基本形成,这时就应该对密实电流量、留振时间和承桩的压力进行详细记录。

5.2 做好施工监测以及质量控制

想更好地保证施工工作有序开展,在施工过程中,就要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体制,还要让相关技术人员对施工过程进行不定期查验,如果发现问题就应该马上上报并处理,避免造成更大的危害,影响整体施工质量。具体地说,在施工期内,检测工作包含下列层面:施工以前,工作人员要查验排桩轴,检验没有问题后,才能进行后面的施工工作。另外,地基沉降及移动务必立即记录,规定工作人员利用水准仪等仪器设备开展定期检查判断,随后根据具体情况排除问题。同时,碎石施工中碎石震动会造成很多的砂浆,对施工现场的自然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因而,要树立文明施工的核心理念,打造绿色工程。最后,施工期内要高度重视对电流量、压力、维护保养时间的操控,以保障桩身品质。

6 结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市政道路项目建设越来越多,对施工质量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工程施工中遇上的软基加固项目也会越来越多。作为施工队伍,务必把握软基加固技术的应用关键点,融合软土地基的特点并遵循相关规定,合理挑选、应用适当的加固技术,有效提升软基加固工程项目的品质,提升道路工程建设安全性和实际效果,有效减少路面项目建设中后期产生的不均衡地基沉降等问题,延长建筑工程的使用期限。

猜你喜欢
路基市政道路道路
工程造价控制中竣工结算在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的应用
市政道路路基质检与控制探析
坚持中国道路——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
道听途说
无障碍设计在市政道路中的应用
公路与桥梁中的路基工程特殊路基水泥搅拌桩施工技术
浅析市政道路软基处理技术
软弱路基加固处理设计探究
浅层换填技术在深厚软土路基中的应用
我们的道路更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