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交通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研究

2021-06-24 13:52李素梅
运输经理世界 2021年27期
关键词:道路交通管理制度管理人员

李素梅

(江苏海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江苏 连云港 222000)

0 引言

施工质量管理是道路交通工程建设中至关重要的工作内容,只有做好施工质量管理工作,加大质量监督管理力度,才能确保施工安全,确保施工现场高效有序开展施工作业,为道路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的显著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但是就目前道路交通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情况来看,仍旧存在施工质量管理意识薄弱、施工质量管理制度不完善、施工材料质量把控不严、施工队伍综合素质不高等各项问题,这些不足和缺陷严重影响了道路施工质量的有效提升,制约了道路交通工程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道路交通工程建设中,施工企业需要树立施工质量管理意识,强化质量管理,制定完善的施工质量管理制度,加大施工监督力度,严格把控施工材料质量,加强人才建设,打造专业的、高素质的施工团队,切实提高道路交通工程的施工质量,为道路出行安全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1 道路交通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施工质量管理意识薄弱

进行道路交通工程施工建设时,部分施工企业施工质量管理意识不足,没有深刻认识到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为了短期的施工利益一味要求施工人员追赶施工进度,完全忽视了各个施工环节的施工质量,由于没有严格把控施工质量,导致道路交通工程施工建设中存在很多质量隐患,严重情况下还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给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以及企业的经济效益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此外,部分施工企业根本不重视施工质量管理工作,在道路交通工程施工建设中,仍旧保持传统的施工观念,沿用过时的施工质量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导致施工质量管理成效差强人意。由于企业的不重视,工程管理人员即便在施工中发现一些微小的质量瑕疵,也采取置之不理的态度,没有及时修正解决这些潜在的质量隐患,积少成多,道路施工质量问题也由量变发生质变,最终导致道路交通工程施工出现较为严重的质量问题,造成不良影响。

1.2 缺乏完善的施工质量管理制度

进行道路交通工程施工建设时,施工企业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质量管理制度,加强监督,管理整个工程的施工环节,及时发现、解决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确保施工安全,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以管理制度规范和约束施工人员的施工行为,确保施工人员严格按照标准化、规范化的施工操作流程实施作业,显著提高道路施工质量。但是,从实际施工情况来看,部分施工企业并没有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和施工质量要求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质量管理制度,不仅没有全面有效监管整个施工过程中,也没有正确管束施工人员的各项操作行为,导致施工质量管理工作难以有效落实,执行到位。部分施工企业为了图省事直接使用以往其他工程的质量管理制度,由于不贴合实际情况,不仅无法为质量管理工作开展提供有效的指导,反而影响了质量管理工作的高效有序开展。另外,部分施工单位虽然制定了较为全面的质量管理制度,但是并没有设置相应的质量管理部门,管理力度不足,缺乏较高的执行力和约束力,导致施工质量管理工作效果大打折扣,难以发挥出应有的管理效用[1]。

1.3 施工材料质量控制不严

进行道路交通工程施工建设时,需要使用到大量的施工材料,施工材料质量高低会直接影响到道路交通工程的建设质量,关乎施工现场的安全性。如果施工材料质量不合格,就很容易出现豆腐渣工程,导致道路交通工程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和质量隐患,不仅降低了道路的使用年限,而且威胁行车安全。但是在道路交通工程施工建设中,仍有一些施工企业并没有严格控制施工原材料、半成品材料、成品材料的质量和性能,由于施工材料成本大约占据整个工程造价的50%以上,企业为了节省材料成本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往往以次充好,将一些外观相似、质量不合格的施工材料应用在施工环节中,导致道路施工质量不符合施工要求,不仅需要二次返修重建,还白白损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大大增加了工程的整体造价成本。由此可见,在道路交通工程建设中,施工企业需要严格控制施工材料质量,采取有针对性的材料管理措施强化质量管理,以此来确保道路交通工程的施工质量。

1.4 施工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不足

施工质量管理工作需要依靠施工管理人员开展落实和具体实施,管理人员的知识水平、管理能力、管理经验等都会直接影响到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的实施效率和质量,因此施工企业需要重视管理人员的培养工作,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水平和管理能力,这样才能确保施工质量管理工作落到实处,确保道路交通工程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但是,实际情况并不尽如人意,一些施工企业的管理人员知识水平匮乏,不但缺乏较高水平的专业能力,而且缺乏质量管理意识和岗位责任意识,在施工质量管理工作开展中经常玩忽职守、消极怠工,不正确履行自身的工作职责,不仅难以有效落实质量管理制度,也无法及时消除施工中的安全隐患和质量隐患,导致施工现场质量问题、安全事故频繁发生。还有的管理人员仍旧保持传统的质量管理观念,不能有效吸收和正确应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同时这些管理人员也不注重自身的学习,无法熟练掌握和操控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的管理技术手段,管理手段落后最终影响了管理实效,降低了道路交通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水平。

2 道路交通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有效策略

2.1 转变观念,提高施工质量管理重视度

意识决定行动,施工质量管理的关键在于提高施工企业的质量管理意识。鉴于此,进行道路交通工程施工建设时,施工企业需要树立质量管理意识,强化施工质量管理,要深刻认识到施工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施工现场营造以施工质量管理为主线的施工氛围,牢固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思想观念,确保管理层和施工人员从思想上重视施工质量管理。同时,在施工现场,企业需要加强宣传教育,大力宣传质量管理的重要意义和质量隐患带来的严重后果,提高施工人员的质量认知,在施工现场形成全员参与施工质量管理的良好态势,潜移默化地影响施工人员的各项施工行为,让其始终将施工质量放在首位,全面贯彻落实施工质量管理制度,显著提升质量管理成效。

2.2 建立健全施工质量管理制度

只有建立健全施工质量管理制度,才能科学指导道路交通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确保施工质量管理工作有制可依、有规可循、有序可守,全面提升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和规范性,消除人为因素、环境因素对施工质量的不利影响,保证道路交通施工质量符合建设要求。因此,施工企业需要提高质量管理制度的重视程度,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全面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为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制度保障。当然,施工企业也可以直接参考借鉴原有的质量管理制度,在原有的基础上加以优化完善,提高质量管理制度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在落实质量管理制度过程中,企业需要加强制度执行力度,采取动态管理与静态管理有机结合的管理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地管理整个施工过程,消除施工中的安全隐患和质量隐患。此外,施工企业还需要完善岗位责任制,对道路交通工程施工的各个环节进行具体的责任划分,明确各部门、各人员的工作内容和工作职责,提高各人员的责任意识,避免出现责任推诿现象,从而提高质量管理的有效性。还需要建立考核奖惩机制,将质量管理与管理人员、施工人员的绩效工资直接挂钩,提高各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确保他们自觉规范自身的工作行为。针对日常表现突出的员工,企业可以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或者精神奖励,针对日常工作不配合不作为的员工,必须采取一定的惩罚措施,起到有效的警示作用[2]。

2.3 加强施工材料质量管理

在道路交通工程施工中,施工企业还需要重视施工材料质量,强化材料管理,确保施工各环节的施工材料质量符合施工要求和设计要求,从而为道路交通工程整体建设质量的显著提升奠定基础保障。施工材料的管理工作需要围绕材料采购、运输、存储等各个环节展开,确保每个环节的质量都在掌控之中,避免材料不合格影响了道路交通工程的建设质量。进行施工材料采购时,施工企业需要根据施工要求合理制订采购计划,保障材料及时充足地供应。采购人员需要货比三家,选择物美价廉、质量有保障的生产厂家,然后签订采购合同,合同中需要明确注明材料的数量、规格、型号、质量要求、入场时间等等,避免后续供应中出现责任扯皮现象。运输施工材料时,需要根据各材料的使用特性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以防材料运输过程中外界因素破坏了材料的完整性和使用性能。施工材料入场时,采购人员需要根据采购清单核对各施工材料的数量、尺寸、规格等内容,还需要仔细检查各施工材料的合格证书和质检报告,确保施工材料的质量符合工程施工的要求。如果检查过程中发现质量不合格或者规格型号对不上的施工材料,需要及时与生产厂家沟通,及时进行更换处理,不能为了图省事直接使用在施工环节中。施工材料入库后,仓管人员需要根据存放要求将施工材料放在合适的存储区域,存放地方设置好标识牌,详细注明材料的名称、尺寸、规格等,方便施工人员领取材料。而且存储区域需要做好防水、防火、防潮处理,保证存放环境的干燥性、通风性、安全性,保障施工材料的使用质量不受到任何影响[3]。

2.4 注重人才培养,打造专业、高素质的施工质量管理队伍

进行道路交通工程施工建设时,施工企业还需要提高人才重视度,大力培养管理人才,提高管理人才的理论知识水平、管理能力和业务素养,组建一支高素质、高能力的质量管理队伍,积极开展施工质量管理工作,取得显著的管理工作成效。首先,进行管理人员招聘时,企业可以适当提高招聘门槛,对管理人员的学历、管理能力、实践经验、道德素质等进行综合考评,从中挑选出优异的管理人才,为质量管理队伍注入新鲜血液。其次,企业需要制订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计划,采取多形式、多途径培养管理人员。可以开展知识讲座或者专题交流研讨会,也可以开展岗位知识培训和管理技能培训,还可以去其他优秀企业参观学习,通过一系列的手段改变管理人员的传统观念,及时更新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学习到更多前沿、先进的管理技术手段,全面提升管理人员的施工管理水平。这样管理人员在开展质量管理工作时,能够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可以利用所学的知识和技术高效解决施工中的各项问题,提高施工效率的同时确保施工质量。当然,企业也不能忽视对管理人员责任心等道德品质的培养,提高管理人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其在工作岗位上恪尽职守,敢于负责,不敷衍了事,认真做好施工质量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出质量管理工作的实际作用。最后,管理人员还需要加强自身学习,提高自身素养,避免被时代所淘汰。在闲暇时间查看道路交通工程的相关书籍,在网站上浏览行业的发展动态,在科技杂志上翻阅查看最新的建筑施工技术和高科技,增长见识的同时增加知识储备,为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有效管控道路交通工程的施工质量[4]。

2.5 加大施工现场的质量监管力度

道路交通工程施工现场环境复杂,存在很多潜在的危险因素,而且施工流程多,施工中的重难点环节和薄弱环节较多,施工企业只有加大施工现场的质量监管力度,才能够严格规范施工人员的各项行为,提高质量管理工作的有效性,最大限度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施工单位可以设立专门的质量监管部门,由监管部门负责巡查整个施工现场的施工情况,认真仔细地排查施工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和质量隐患,认真检查施工人员的施工操作规范,提高施工安全系数。监管部门的人员还需要严格检查一些隐蔽性工程或细节性工程的施工情况,千万不能忽视此部分的检查,避免因小失大,给企业带来严重后果。同时,施工企业还可以将信息技术应用在质量监管中,通过建立信息管理系统实时全方位地监控施工全过程,一旦发现不规范的施工行为或者潜在的安全隐患,需要及时上报给相关负责人,采取有效措施解决施工问题。此外,道路交通工程施工中会使用到很多施工技术,每种施工技术都有自身的应用特点和技术要点,施工中的细节问题和注意事项也存在较大差异,施工企业还需要根据施工环节设置专业的技术管理岗位,由专业的技术人员有效监督各个施工技术操作过程,为施工人员的技术操作提供有效指导作用,提高施工技术操作的合理性,避免技术操作失误带来的质量问题[5]。

3 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道路交通工程施工质量管理能够确保施工安全,提高施工安全系数和施工质量,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因此,进行道路交通工程施工建设时,施工企业需要转变观念,提高对施工质量管理的重视度,树立质量管理意识,通过建立健全施工质量管理制度、加强施工材料质量管控、加大施工质量监管力度、提高施工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等管理手段提高道路交通工程的施工质量,有效保障道路交通运输安全和稳定。

猜你喜欢
道路交通管理制度管理人员
道路交通安全主动防控探究
制度与规范:近现代设计管理制度研究
南京市2017年至2019年道路交通死亡事故分析与研判
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中的节能减排问题及技术探讨
探讨企业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道路交通安全法》修改公开征求意见
以“5×3”立体模式打造外派管理人员队伍
建筑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素质现状提升探讨
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王秉刚:电动汽车宣传应实事求是,管理制度要加强事后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