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路侧振动带优化设计方法

2021-06-25 01:05秦利琼
中国公路 2021年10期
关键词:注视点瞳孔路段

秦利琼

(河北凯天路桥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河北 石家庄 050000)

一、引言

近年来,因司机疲劳驾驶所导致的交通事故频繁。为降低此类事故发生率,国内对其开展了大量分析研究,而路侧振动带主动预防疲劳驾驶的作用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在众多路侧振动带类型中,切削式振动带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并得到广泛推广应用。

二、路侧振动带设置设计

(一)作用原理

一般情况下,应该在硬路肩位置处设置路侧振动带。当车辆以小角度驶出行车道时,路侧振动带的不平表面,会使得车内出现振动噪声,起到提醒驾驶员的作用。此外,路侧振动带设置位置应距离行车道较近,以确保车辆具有足够的时间驶回原有路线。其作用原理为,当车辆贴近路侧振动带时,车辆轮胎与地面的冲击力会使其出现变形,引起轮胎的振动,该种振动进而带动周围空气出现振动,产生噪声,如图1所示。

图1.路侧振动带作用原理

当前,国内较为常见的路侧振动带主要有切削式、陶瓷道钉式、热熔型等几种类型,如图2所示。为使研究更具针对性,本文将以最为常见的切削式振动带为研究对象。

图2.路侧振动带类型

(二)振动带平面布置设计

可以采取连续或间断的方式设置切削式路侧振动带。连续的振动能够有效提醒司机,避免其驾驶方向有所偏离,并且在紧急情况下,路侧振动带具有一定帮助车辆制动的作用。间断式即按照一定的间断距离设置一组长度相同的振动带,一般情况下,以1800mm作为间断距离。

(三)特殊路段振动带组合设计

1.隧道进出口路段

对于山区高速公路而言,隧道进出口是交通事故的高风险路段,一般情况下此处多发重大事故。为全面保障隧道进出口路段的安全,可在隧道进出口设置切削式路侧振动带的基础上,以双排的方式增设热溶式路侧振动带,从而起到三级警示作用。

2.隧道紧急停车带

隧道紧急停车带主要作用是为车辆提供紧急停靠的地点,对于长大隧道而言,若中途出现撞车停车事件,实施救援较为困难,若导致事故发生,后果则不勘设想,故可将路侧振动带设置到紧急停车带区域处。

3.团雾易发路段

可在该路段设置连续式振动带,以起到提醒驾驶员避免疲劳驾驶的作用。若具有较为充足的经费,则还可结合诱导系统一起使用。

三、振动带视觉诱导设计

(一)视觉诱导设计方案

1.色彩诱导设置方案

色彩对于驾驶员的视觉以及心理而言具有一定的诱导作用,而在交通应用色彩中,橙黄色最具备吸引力。故本文在选取诱导色时选取了橙黄色。具体方案为:采用橙黄色进行标线涂漆,将切削式振动带的凹槽进行充分地涂刷。

2.标志诱导设置方案

因山区高速公路路况较为复杂,因此需要多加设置警示牌,提醒驾驶员避免疲劳驾驶。为便于分析,本文分别设置了三种方案:色彩诱导;标志诱导;色彩+警示标识诱导。

3.眼动仪仿真试验

本文采用SMI ETG眼镜式眼动仪进行仿真实验,由于实际的高速公路诱导试验投入成本较大,并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故本文将采用软件UC-win road对其开展仿真模拟试验。

(1)驾驶员瞳孔变化率

在自由流的环境下,车辆驶入路侧振动带时,受色彩影响,驾驶员的瞳孔面积会出现不同变化。当标志牌初次出现在驾驶员视线时,因其视觉无法及时适应,此时的瞳孔面积存在波动情况。而当其行驶一段时间过后,瞳孔面积变化率则逐渐趋于平静。

从仿真结果可以看出,色彩+标志诱导对驾驶员起到很好的诱导效果。基于相关研究可知,驾驶员瞳孔在20%的变化率下会出现较强的紧张感。故为避免对驾驶员造成心理负担,对该实验数据进一步分析可知,驾驶员的瞳孔面积在标志诱导下变化较大,其主要原因是标志牌对于驾驶员而言更具吸引力。鉴于路侧振动带的隐藏性较强,故在实际推广时,建议将诱导警示标志进行涂漆,并设置在路侧振动带前边位置,用于提醒驾驶员。

(2)视觉区域总驻留时间

驾驶员的视觉范围对研究成果有着较大的影响。行驶过程中,驾驶员对路况信息进行不间断地搜索,所以注视点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但眼动仪能够较为有效的对其注视点进行捕捉,从而分析路侧振动带与注视点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固定驾驶员的注视点,本文对其通过建立坐标系的方式进行分析。同时,为进一步提高结果精确性,本文以建立边界方程的方式划分了视觉区域。

在该方程中捕捉驾驶员的注视点坐标,即准确的获取各注视点区域范围,从而对应注视时间进行统计。

表1.不同诱导方案驾驶员注视点分布情况

表2.不同视觉区域驾驶员的总注视时间(毫秒)

对驾驶员来说,其注视点与路侧振动带的诱导方案有一定联系,并且与注视点的停留时间相关。因此,严格控制好注视时间,可以有效预测分析驾驶员的心理情况。

从所得结果可以看出,正前方区域有着最长的注视时间,约占据总时长的40%。所以在车辆行驶的过程中,正前方是驾驶员重点关注的区域。右侧以及上方区域分别有着33%和11%的注视时间占比。在诱导方案不同时,各视觉区域有着相近的注视时间,并且对于驾驶员而言,右上侧的标志具有较大的诱导性。注视地面和左侧区域时间较少,由此可以判断,警示标志诱导能够更好地吸引其注意力。

四、结语

将路侧振动带设置到山区高速公路中,能够较为有效降低事故发生率。本文针对山区高速公路中路侧振动带的设计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根据山区高速公路的特殊性,针对其特殊路段设置路侧振动带,例如在隧道进出口以及团雾易发路段布设,可进一步提高行车安全性,除此之外,还可通过采取视觉感知的方式来提醒驾驶员避免疲劳驾驶。

猜你喜欢
注视点瞳孔路段
眼动仪技术在里院建筑特色分析中的应用
冬奥车道都有哪些相关路段如何正确通行
基于超复数小波和图像空域的卷积网络融合注视点预测算法
部、省、路段监测运维联动协同探讨
A Survey of Evolutionary Algorithms for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Problems With Irregular Pareto Fronts
基于XGBOOST算法的拥堵路段短时交通流量预测
瞳孔里的太阳
射击运动员的反向眼跳研究
瞳孔
基于中央凹图像显著性和扫视倾向的注视点转移预测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