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沪高速铁路对国家重大战略支撑作用研究*

2021-06-28 06:58刘牧涵
铁道经济研究 2021年3期
关键词:插秧机城市群长三角

刘牧涵

(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 助理研究员,北京 100038)

高速铁路作为高效便捷的运输方式,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溢出效应。京沪高铁位于东部发达地区,串联了京津冀和长三角两大经济区,使沿线城市间的交流和联系更为紧密,形成了一条充满活力的经济走廊,为沿线城市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也为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发展等国家战略提供了重要支撑。

1 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

1.1 支撑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发展

京沪高铁连接京津两市以及河北东部,形成了京津冀紧密联系的交通走廊。京沪高铁的建成运营缩短了京津冀时空距离,直接推动了京津冀交通小时圈的形成,对打造轨道上的京津冀,有效支撑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发挥了重要作用。据统计,京沪高铁开通以来,京津冀地区沿线城市旅客交流量显著增长,2017年本线旅客交流量达530万人,是2012年的2.5倍[1]。见图1。

图1 京沪高铁京津冀地区旅客交流量变化情况

1.2 加速北京非首都核心功能疏解

首都北京作为人口和经济密集地区,近年来已逐渐出现能源供给、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问题,而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核心,就是以疏解非首都功能、解决北京“大城市病”为基本出发点,将京津冀三地作为一个整体实现协同发展。

京沪高铁满足了资源高效流动的需求,有效提升了沿线城市的区位优势,为增强投资吸引力、承接北京产业转移、实现错位发展和产业互补创造了良好条件,从而加速了北京非首都核心功能的疏解。京沪高铁开通后,部分沿线城市受益于时空距离的大幅缩短,逐渐成为新的投资热点。例如,北京市涉及航空航天、生物医药、服装商贸、汽车制造、文化创意、现代服务业等多个领域的重点企业已签约落户沧州和廊坊。可见,京沪高铁在加速北京非首都核心功能疏解的同时,也带动了沧州市产业发展。

2 助力长三角一体化建设

2.1 加快长三角沿线城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

京沪高铁南段连接长江下游城市群,是长三角地区交通运输大动脉。京沪高铁的建成运营加快了长三角沿线城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完善。

从基础设施看,京沪高铁带动了沿线市政交通及公路建设,促进了机场改扩建,有利于长三角地区形成大能力、多层次、立体化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从市场份额看,京沪高铁通过提高中短途旅客服务质量和出行效率,有效增强了长三角地区铁路客运市场竞争力。与2010年相比,2018年铁路客运市场份额提高了17.1个百分点,进一步发挥了铁路骨干作用,对长江经济带下游城市群构建绿色环保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促进交通运输结构调整产生了重大影响。见表1。

表1 长三角地区铁路、公路市场份额变化情况

2.2 促进长江经济带下游城市群辐射带动作用

从经济和产业发展方面来看,京沪高铁通过提高交通便捷性,加强了长三角沿线城市与上海的经济联系与互动,带动了苏州、无锡、常州、镇江等城市承接全新的产业,逐渐形成了以“上海知识型服务业体系”“苏州、无锡等区域特色新型制造业产业体系”为核心的区域联动发展新模式,有效提高了地区整体经济发展实力,从而扩大了经济辐射范围,发挥对长江中上游城市群的带动作用。

从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来看,京沪高铁节能、节地的优势有利于沿长江经济带城市群的绿色低碳发展。长三角地区城市密度高、土地资源紧张,京沪高铁的建设采用“以桥代路”的方式,最大限度节约了宝贵的土地资源。同时,高铁相较于公路、航空等其他运输方式更为低碳环保,京沪高铁通过与沪宁城际、合宁、合武等高速铁路共同形成沿长江经济带的高铁通道,高效便捷的比较优势更为显著,成为更多沿江客流出行的首选,对减少长江经济带污染物排放,实现绿色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从城市发展模式方面来看,京沪高铁加快了长江下游城市群城市发展新模式的探索。京沪高铁以高效、便捷、大能力、多频次等优势,改善了城镇交通区位、空间布局和产业结构,为车站周边地区带来了巨大发展机遇,形成了TOD发展模式的优沃土壤,为沿江沪汉蓉通道所串联的长江中、上游城市群提供了发展模板,有助于促进长江经济带沿线城市新发展模式的探索和实践。

2.3 推动长三角形成世界级城市群

城市群是指在城镇化发展进程中,在某些条件优越的地区逐渐形成的城镇密集分布的地域形态,具有空间组织紧凑、经济联系紧密、高度同城化和一体化等特征[2]。京沪高铁为长三角城市群城市的发展和城市间的联系提供了基础保障,对推动长三角城市群形成世界级城市群具有积极意义。

重庆地区大面积推广水稻插秧机,需要一种小型轻便化、插秧速度快的插秧机。其办法有:一是加大科研投入研究开发小型、轻便化插秧机,地方政府可以针对这种机型,加大科研投入,联合科研院所和企业研究、生产这种插秧机;二是引进这种小型、轻便化的插秧机,目前市场上已经有这种小型、轻便化的插秧机,其质量在17~22kg之间,适合丘陵山区的机插秧作业,具备推广应用的条件,重庆应该大力引进这种插秧机,提高水稻机械化种植水平,推动农业机械化。因此,要坚定不移推进水稻机械化,继续加大新机具新技术的研究、示范、推广力度,引进小型轻便化插秧机,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大面积推广先进适用的水稻生产机械化技术,逐步形成生产力。

一方面,京沪高铁的建设运营凸显了上海的核心作用。目前已被公认的世界级城市群,普遍拥有一个或几个国际性城市,这些城市的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城市群的发展水平。京沪高铁的开通为上海这一国际性城市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大大强化了上海核心城市的作用。目前,上海已建设成为国际级的经济、金融、贸易中心,对周边城市带动作用不断增强。

另一方面,京沪高铁促进了长三角地区一体化进程。形成世界级城市群需要多个都市区连绵分布,并且都市区之间有较明确的分工和密切的社会联系,从而构成一个具备整体优势的有机整体。京沪高铁串联了长三角中心城市上海与南京、苏锡常都市圈,使城市间资源要素的流动更便捷,有利于大中小城市的协调发展、互促共进,对长三角城市群整体实力和凝聚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从而助推长三角一体化战略的实施,并推动长三角城市群发展成为世界级城市群。

3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3.1 带动中小城市经济发展

京沪高铁的建成运营,打通了京津冀和长三角城市群之间人员、信息快速交流通道,使经济区联系更为紧密,将以京津冀和长三角为重心的“哑铃式”经济带,逐渐变为以铁路为纽带的经济增长极,进而发展成为具有战略地位的“南北经济走廊”,实现了东部地区整体实力的增强,同时为沿线中小城市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京沪高铁开通前,沿线GDP低于4 000亿元的地级及以上城市共有13个。见图2。通过对比2010年和2018年沿线城市GDP年均增长率的变化情况可以看出,廊坊、徐州、宿州、蚌埠、滁州、镇江、常州等经济基础相对较弱的7个城市在高铁开通后GDP年均增速达到10%以上,以高于所在省平均水平的速度发展。见图3。可见,京沪高铁的开通运营对于沿线中小城市的发展具有显著的带动作用。

图2 京沪高铁沿线城市GDP

图3 沿线城市与所在省GDP增长率对比

3.2 缩小沿线城市经济发展差距

以沿线地级及以上城市2010年和2018年的相关经济指标为基础,选取GDP威尔逊系数、人均GDP威尔逊系数以及库兹涅茨比率等常用指标进行测算,分析高铁开通前后沿线地区经济发展差异性的变化,从而定量化研究京沪高铁对沿线城市协调发展的作用。见表2、表3。

表2 区域发展差异指标[3-4]

表3 京沪高铁沿线地级及以上城市相关指标

经测算,2018年京沪高铁沿线地区GDP威尔逊系数、人均GDP威尔逊系数分别较2010年下降了3.4%和2.8%,库兹涅茨比率有所下降。见表4。可见,京沪高铁的开通有助于缩小沿线城市经济发展的差距,对于区域协调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表4 京沪高铁沿线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情况

3.3 优化沿线区域资源配置

一方面,京沪高铁强化了大城市的溢出效应,提高了中小城市对优质医疗、教育资源的可获得性。例如,蚌埠市在京沪高铁开通后先后引进了北师大附中、北大培文学校、上海长征医院等优质医疗、教育资源。

4 助推沿线城镇化进程

4.1 提高城市城镇化率

高速铁路的建设对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的转化作用显著。高铁使沿线城市聚集效应增强,通过刺激经济发展,就业岗位数量大幅增加,促进了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的转化,实现了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的提高。同时,依托高铁建设的新城、新区提供了优质的居住条件和生活配套设施,形成新的城市增长点。此外,高铁满足了生产要素流动的需求,激活了第三产业,特别是强调快速运输、资讯传递与流通的商业、服务业的发展,推动了由产业引发的城镇化进程。

京沪高铁沿线城市密集,高铁开通为城市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大大增加了就业岗位数量,为城市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创造了条件,从而加快了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转化,使沿线地区城镇化率得到大幅提升。例如,京沪高铁开通以来,沧州、廊坊、德州、泰安、枣庄、徐州等市城镇化率,2010年到2018年增长幅度均达20%以上。见表5。说明京沪高铁为沿线城市带来了巨大的人口“聚集”效应,从而加快了城镇化进程。

城市2010年城镇化率2018年城镇化率提高幅度沧州 42.01 53.64 28廊坊 47.29 60.01 27德州 30.19 57.01 89泰安 34.53 61.87 79枣庄 36.42 58.88 62徐州 53.20 65.10 22镇江 62.00 71.20 15常州 63.20 72.50 15无锡 70.30 76.28 9

4.2 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

京沪高铁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了基础设施保障。京沪高铁的开通运营,大大增强了端点城市与沿线及周边城市相互之间的空间联系和相互作用,有效促进了“集约高效、绿色低碳、统筹协调、产城互动”新型城镇化建设。

京沪高铁有助于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空间格局。京沪高铁催化了中心城市的集聚效应,增强了要素的聚集,有效提高了中心城市的规模效应和辐射带动作用。同时,进一步发挥了中心城市的扩散效应,推动非核心功能的疏解,促进产业和人口向周边地区扩散,从而带动了中小城市、城镇和乡村地区的开发和建设,推动新的城镇快速兴起,形成协调发展的城镇空间结构。

京沪高铁有助于推动城市的高质量发展。在产业方面,京沪高铁优化了城市的产业分工,有利于引导城市明确产业定位,避免城市间的同质化竞争,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产业的分工合作。在营商和居住环境方面,京沪高铁通过提升区位优势和改善投资环境,为大城市公共资源向中小城市、城镇和乡村地区转移提供了有力支撑,对建设宜业宜居的新型城镇具有积极意义。

5 结语

高速铁路是国之重器,本文通过总结分析京沪高铁这一典型样本,对于全面认识高速铁路对国家战略的支撑作用,提供可复制和可推广的经验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高速铁路规划建设的科学决策,从而促进高速铁路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猜你喜欢
插秧机城市群长三角
水稻插秧机发展综述
“1+1=7”凝聚长三角人大更大合力
百年辉煌
——长三角油画作品选之四
插秧机的使用与维修
“首届长三角新青年改稿会”作品选
2019长三角企业100强
长三角城市群今年将有很多大动作
《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获批发布
超智能插秧机
把省会城市群打造成强增长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