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菔子配伍蒺藜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的降压作用及机制研究*

2021-06-28 10:10李华妮郑连营王艳艳葛文静刘长河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1年5期
关键词:蒺藜莱菔子主动脉

李华妮,郑连营,王艳艳,葛文静,刘长河△

(1.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郑州 450004; 2. 河南省儿童医院、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郑州儿童医院,郑州 450003)

自发性高血压是多种危险因素引起的心血管疾病,以体循环的动脉压升高为主要特征,并伴有血液动力学异常、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和血管结构改变等现象。高血压可引起心脏等靶器官的损害,其对心肌细胞的结构和代谢都有一定的影响[1]。因此,降压治疗的目的不仅是有效控制血压,还要对心脏等靶器官起保护作用。中药复方具有良好的降压作用,而且能减少靶器官的损害和预防并发症,已经成为防治高血压的重要手段。莱菔子和蒺藜是中医治疗高血压的常用中药,临床上二者常配伍使用。莱菔子性辛、甘、平,具有降气化痰和消食除胀的功效。研究表明,莱菔子具有较好的降压作用[2],其有效成分主要是水溶性生物碱和芥子碱盐类[3-6]。蒺藜性辛苦平,入肝经,能平肝解郁、祛风明目,其活性成分主要是蒺藜皂苷类[7],药理作用主要为降压、降脂、抗心肌缺血、改善心功能等[8-9]。本文前期研究了莱菔子配伍蒺藜对60例高血压病患者的降压作用,其降压效果显著。综合前期的研究基础,本实验以SHR为研究对象,观察莱菔子配伍蒺藜对SHR的血压、血管活性物质、心脏组织和胸主动脉血管的影响,试从动物实验角度进一步阐明莱菔子配伍蒺藜的降压机制及防治靶器官损伤的作用,为莱菔子配伍蒺藜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实验基础。本研究已通过河南省中医药大学伦理委员会审查。

1 材料

1.1 实验动物

SPF级雄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40只, 9周龄,体质量190~200 g;SPF级雄性WKY大鼠8只,9周龄,体质量200~208 g,购自北京维通利华实验动物技术有限公司,动物合格证号SCXK(京)2016-0006。由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动物房喂养,饲养室温度25 ℃,空气湿度50%~70%,每3只大鼠1笼,大鼠可自由活动并自由摄取标准饲料与干净自来水。动物在饲养室适应性喂养1周后进行实验。

1.2 实验药物

莱菔子和蒺藜药材购自平顶山市仲华堂中药饮片有限公司。取等量莱菔子和蒺藜药材加入10倍量水煎煮2次,每次1 h,合并煎煮液并浓缩至浸膏状,然后将浸膏用0.1%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水溶液溶解,配成质量浓度为2 g·mL-1的混悬液。马来酸依那普利片(上海现代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号12112402,规格10 mg),用0.1%CMC-Na水溶液溶解,配成质量浓度为1 g·mL-1的混悬液。

1.3 主要试剂与仪器

NO试剂盒(批号20180823)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内皮素-1(ET-1)试剂盒(L180817117)、血管紧张素(Ang Ⅱ)试剂盒(L181204321)、醛固酮(ALD)试剂盒(L181214591),武汉云克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BP-2010 A型动物智能无创血压仪,日本Softron 柱式会社;GT-350 W型超声波提取器,济宁科技超声电子有限公司;ELx808酶标仪,美国伯腾仪器有限公司;2K15型冷冻离心机,德国Sigma公司;CX31型显微镜,奥林巴斯公司。

2 方法

2.1 动物分组及给药

40只SHR大鼠适应性喂养1周后正式实验前进行血压测量训练,连续7 d,待大鼠血压稳定后,根据血压分为模型组、马来酸依那普利组、莱菔子组、蒺藜组、莱蒺组5组各8只。莱菔子组给药剂量为20 g·kg-1,蒺藜组给药剂量20 g·kg-1,莱菔子配伍蒺藜组由10 g·kg-1莱菔子和10 g·kg-1蒺藜调配而成,马来酸依那普利组给药剂量10 mg·kg-1,另取8只同周龄WKY大鼠为正常对照组。莱菔子组、蒺藜组、莱蒺组和马来酸依那普利组每天灌胃给药1次,剂量为10 mL·kg-1,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则分别给予等量的0.1% CMC-Na,连续给药8周,每周测量大鼠体质量,并根据体质量变化调整给药量。

2.2 血压测定

灌胃给药后,每周采用智能无创血压计测定各组大鼠清醒状态下尾动脉血压。测定血压前先将待测大鼠在37 ℃恒温室内适应1 h,然后将大鼠固定在血压计配套的保温套内,待大鼠安静下来后,血压检测界面的脉搏波稳定时开始测定血压,连续测定3次,记录大鼠收缩压。

2.3 标本采集

末次给药后,大鼠禁食不禁水12 h,然后腹腔注射10%水合氯醛(0.3 mL· kg-1)麻醉大鼠,待大鼠麻醉后经腹主动脉取血,血样3000 r/min-1离心10 min后取上清,-80 ℃保存样品待测。ELISA法检测血浆中NO、ET-1、Ang Ⅱ、ALD含量。取血后迅速取出大鼠的胸主动脉和心肌组织,用生理盐水冲洗血污后,将胸主动脉和心肌组织放入4%多聚甲醛溶液中固定。

2.4 胸主动脉的形态学考察

取已固定好的胸主动脉和心肌组织使用梯度酒精依次脱水,二甲苯透明、石蜡包埋之后进行切片。胸主动脉进行常规切片,心肌组织进行横切,然后使用二甲苯和梯度酒精分别进行脱蜡和脱水,苏木素-伊红染色后用中性树胶封片,于×200倍镜下观察胸主动脉和心肌组织形态学变化并拍照。

2.5 数据收集情况

本课题灌胃给药结束后共有5只大鼠出现死亡,经解剖确认由灌胃造成死亡。除空白组8只大鼠存活,其他5组均为7只大鼠。

2.6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各组大鼠血压测定结果

表1示,给药前,各组SHR大鼠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模型组大鼠的收缩压在给药第3周时开始上升,莱菔子组、蒺藜组、莱菔子配伍蒺藜组大鼠的血压相对稳定,与模型组比较收缩压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莱菔子配伍蒺藜组组降压效果最明显。

表1 莱菔子配伍蒺藜对SHR收缩压的影响(mmHg)

3.2 各组大鼠血清中NO、ET-1、Ang Ⅱ、ALD含量比较

表2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中ET-1、Ang Ⅱ、ALD含量升高,NO含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莱菔子组、蒺藜组、莱菔子配伍蒺藜组均可降低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清中ET-1、Ang Ⅱ、ALD含量,升高血清中NO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莱菔子配伍蒺藜后的效应优于两者单独使用。

表2 莱菔子配伍蒺藜对SHR血清中NO、ET-1、Ang Ⅱ、ALD含量的影响

3.3 各组大鼠胸主动脉形态结构比较

图1示,模型组SHR大鼠胸主动脉血管壁厚度(291.4±11.2) μm,给药4周后,莱菔子组、蒺藜组、莱菔子配伍蒺藜组均能明显降低SHR大鼠胸主动脉血管壁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莱菔子配伍蒺藜组降低的更显著。图2示,正常对照组大鼠胸主动脉内膜表面光滑,结构正常,弹力纤维排列有序。模型组SHR大鼠血管内膜明显增厚,结构较紊乱,内皮层边缘粗糙,中膜纤维组织增殖。与模型组比较,莱菔子组、蒺藜组、莱菔子配伍蒺藜组大鼠血管平滑肌增殖、内膜增厚及边缘粗糙均有不同程度改善,莱菔子配伍蒺藜组大鼠血管内膜结构改善更明显。

注: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P<0.01;与模型组比较:b)P<0.01;与莱菔子组比较:c)P<0.05,d)P<0.01;与蒺藜组比较:e)P<0.01图1 莱菔子配伍蒺藜对SHR大鼠胸主动脉血管壁厚度的影响

图2 莱菔子配伍蒺藜对SHR大鼠胸主动脉形态学影响比较(HE×400)

3.4 各组大鼠心肌组织形态比较

图3示,正常对照组大鼠心肌细胞排列整齐,心肌横纹清晰,细胞形态规则且间隙均匀。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心肌细胞间隙增宽,形态不规则,肥大增生,心肌横纹变得模糊。与模型组比较,莱菔子组、蒺藜组、莱菔子配伍蒺藜组大鼠心肌细胞形态规则,心肌横纹变得清晰,且纤维组织增生也有一定改善,莱菔子配伍蒺藜组大鼠心肌结构改善更明显。

4 讨论

图3 莱菔子配伍蒺藜对SHR大鼠心肌组织形态学影响比较(HE×400)

SHR大鼠是由血压较高的WKY大鼠经过选择性近亲交配20代而得到的高血压大鼠品种,其血压升高是由多基因遗传因素决定[10-11]。SHR大鼠与人类高血压有着相似的发病机制和并发症,常用来研究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和筛选治疗高血压的药物[12]。高血压的发生发展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机体血压的稳定和变化与血管中活性物质水平息息相关。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是高血压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体液调节因子[13],在维持机体电解质稳定、调节血压和调控心肾等靶器官功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已成为高血压治疗的重要靶点。血管紧张素Ⅱ (Ang Ⅱ)是RAAS系统中的主要活性物质,它通过与AT1受体结合,可强烈促进全身小动脉收缩而引起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同时使交感神经活性增强,刺激醛固酮的分泌,导致水钠潴留继而增加血容量。Ang Ⅱ还能通过与心脏成纤维细胞表面受体结合,增加成纤维细胞增殖,从而使心肌细胞发生病理性改变[14]。本实验结果显示,莱菔子配伍蒺藜能够显著降低大鼠血清中Ang Ⅱ和ALD水平,提示其可能对RAAS系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血管结构的变化是高血压病程进展中的重要病理改变,长期的压力超载使血管壁张力持续升高,一方面导致血管收缩因子和血管舒张因子失衡引起内皮功能障碍,另一方面可引起主动脉血管发生肥厚性重构[15]。ET是机体内最强的缩血管物质[13],NO是内源性的舒张因子,两者水平能够反映血管内皮功能。高血压患者血浆中的ET-1水平随着血压的增高而增高,并具有正相关特性[16-18]。本研究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血浆中ET-1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与以上结论符合。给药后,各给药组ET-1水平均有不同程度下降,NO水平显著提高,提示莱菔子配伍蒺藜可以通过降低血浆中ET-1水平与提高NO水平改善内皮功能损伤。

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莱菔子、蒺藜单味药及其活性成分均有一定的降压作用,莱菔子因含有水溶性生物碱和芥子碱盐类而具有降压作用。蒺藜因含有蒺藜皂苷类成分可调节血管活性物质水平,不仅具有降压作用,还具有降脂作用。两者配伍之后能显著降低SHR大鼠收缩压的升高,改善SHR大鼠胸主动脉重构与心脏组织细胞形态,且配伍后的效果优于两者单独使用。因此,两者在降压、改善SHR大鼠胸主动脉重构和心脏组织细胞形态方面具有协同作用。本文后期将对代谢异常引起的高血压进行研究,如盐诱导的高血压、综合饮食诱导的高血压,为莱菔子配伍蒺藜在高血压防治方面的应用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蒺藜莱菔子主动脉
胸主动脉阻断联合主动脉旁路循环技术建立大鼠脊髓缺血损伤模型
莱菔子热奄包外敷神阙穴联合按摩疗法治疗胃肠胀气的临床观察
蒺藜的本草学考证
主动脉球囊反搏应用于胃贲门癌手术1例
又被蒺藜扎了
莱菔子的新用途
治排尿功能障碍
治咳嗽痰喘
主动脉夹层介入治疗术后应用血管闭合器的护理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