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静电驱动的平行板式微执行器的静态吸合现象的研究

2021-06-28 12:23李伟华
电子测试 2021年2期
关键词:边缘效应极板板式

李伟华

(苏州博睿测控设备有限公司,江苏苏州,215000)

0 引言

目前,微机电系统(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简称MEMS)发展很迅速,被普遍应用于工业、电子和医学等领域。微机电系统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微能源、传感器、执行器。微执行器的作用是把电能转化为力学能, 对外界产生机械作用,它的移动幅度的大小等因素决定了系统的效率高低。微执行器常用的驱动方式是静电力,虽然相较于热膨胀和电磁等驱动方式的驱动力较小,但便于实现系统集成。静电微执行器产生的吸合现象区分为静态和动态,本文主要研究静态吸合现象,通过在两个平行极板形成的电容器两端逐步增加电压或电荷,使移动板无振荡地慢慢达到一个平衡位置,当施加电压超过临界值后,两板会突然吸合在一起,这是静态吸合现象,只考虑静电力的作用;动态吸合现象较为复杂,需要考虑加速度等的作用。

1 平行板式静电微执行器的静态吸合现象

在微机电系统中,众多文献讨论了较大尺寸的静电微执行器的吸合现象,而忽略了边缘效应。当固定极板与可动极板之间的距离不是远小于极板长度时,边缘电场效应会造成较大的误差,因而在研究一定尺寸的静电微执行器的吸合现象时要考虑边缘效应。

1.1 忽略边缘效应的静态吸合现象

基于静电驱动的平行板式微执行器主要由弹簧、固定极板和可动动板组成。通过设计,该微执行器的结构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平行板式静电微执行器结构模型

该点即为吸合点,即

吸合点对应吸合电压。将式(4)代入式(2)可以得到平静态吸合电压为:

由以上结论,可以得到平行板式静电微执行器的静态平衡曲线如图2所示。

图2 平行板式静电微执行器的静态平衡曲线

由曲线得出,当对两个平行板形成的电容器增加电压时,可动极板慢慢移向固定极板,系统保持稳定状态,当施加电压到达曲线的最高点,系统保持临界平衡状态,当施加电压超过临界值,两板就会突然吸合到一起。此时,曲线最高点即是吸合点,其对应的电压即是吸合电压。

1.2 考虑边缘效应的静态吸合现象

研究一定尺寸的静电微执行器需要考虑边缘效应,我们主要讨论简单的边缘电容模型和精细的边缘电容模型。

1.2.1 简单的边缘电容模型

如图1所示,模型不变,我们设计该模型的电容是:

1.2.2 精细的边缘电容模型

如图1所示,模型不变,我们设计该模型的电容是:

如今,很多文献讨论了平行板式静电微执行器吸合现象,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对于吸合点和吸合电压,当两板之间的距离与极板长度之比(d0/l)很小时,精细的边缘电容模型、简单的边缘电容模型和忽略边缘效应电容模型的结果相差不大,当d0/l渐渐增大时,它们的结果就区别很大。当d0/l渐渐增大,精细的边缘电容模型的相对误差基本保持不变;忽略边缘效应电容模型的相对误差基本随着其增大而线性增大;简单的边缘电容模型的结果与实际结果相差很大。由此看来,精细的边缘电容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实际结果最相似,此模型最适用。

2 平行板式静电微执行器的ANSYS仿真

本文采用ANSYS软件进行仿真,其主要包含前处理模块,分析计算模块和后处理模块三个部分。前处理模块对实验进行实体建模,之后对模型进行网格划分;模型建成后,分析计算模块通过模拟物理介质的相互作用获得分析结果;后处理模块将分析结果用曲线图出来。

基于静电驱动的平行板式静电微执行器的模型参数为:l*w= 5µm* 5µm,d0=1µm,在ANSYS的建模过程如下:(1)首先建立平行板式静电微执行器的模型,由上极板模型、空气模型和弹簧模型构成,如图3所示;(2)在平行板外建立空气层模型,如图4所示;(3)以网格形式划分平行极板与之间的空气层,划分结果如图5所示;(4)对极板施加电压,再施加载荷,如图6所示;(5)耦合极板的结点,再以网格形式划分外部空气层,如图7和图8所示。

图3 平行板式静电微执行器的模型

图4 微执行器外部空气层的模型

图5 平行极板和之间的空气层的网格划分

图6 施加电压和载荷

图7 平行板式静电微执行器极板上结点耦合

图8 微执行器外部空气层的网格划分

(6)模型建立后,对其进行求解并后处理,可得:

图9中显示的是移动极板的一边缘点的运动轨迹。由图可得,随着横轴向右移,电压增加,可动极板慢慢移向固定极板,而电压达到曲线的转折点时,两板吸合到一起,发生吸合现象。

图9 平行板式静电微执行器的静态吸合现象仿真结果

3 结论

本文研究了基于静电驱动的平行板式微执行器的吸合现象,分为忽略和考虑边缘电场效应讨论,主要分析了考虑边缘效应时微执行器的静态吸合特性,计算三种模型在不同比值下的相对误差,得出精细的边缘电容模型最接近实际结果的结论。之后进行实验,建立该微执行器的模型后,设置参数,仿真得到曲线,证明在转折点发生静态吸合现象,为实际生产中控制这种现象的发生提供了依据。

猜你喜欢
边缘效应极板板式
一种新型微球聚焦测量极板设计及应用*
滑盖产品的三板式注塑模具设计
板式吊耳设计中的相关计算
桥上纵连板式无砟轨道疲劳应力谱的理论研究
电容式电子测压器的边缘效应分析
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板间接缝开裂修补技术的研究进展
小麦—苜蓿邻作带步甲科物种多样性及其时空动态
香港经济社会发展的生态边缘优势效应
电容器与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测试题
燃料电池双极板制备工艺及其热压机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