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的初中化学课堂情境教学策略

2021-06-28 17:46许金龙
文理导航 2021年5期
关键词:课堂情境初中化学教学策略

许金龙

【摘 要】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是否专注、是否兴趣浓厚直接影响着最终的学习效果,而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其学习兴趣的一个有效途径就是创设情境。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还可以创设问题情境,或者通过实验教学创设探究情境,总之都要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与身心特点,提升其学习效果,促进其全面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化学;课堂情境;教学策略

初中阶段,学生刚開始接触化学,面对抽象、复杂的化学知识难免感到难以理解,学习难度较大。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运用情境教学法创设形象、生动的课堂情境,直观地呈现化学知识,增加教学的趣味性与学生的学习动机,促使学生自主探索化学问题,吸收化学知识,提升各方面能力。本文分析了核心素养下初中化学课堂情境教学的作用,并从几个方面探讨了具体的教学策略,以期改善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科学素养。

一、核心素养下初中化学课堂情境教学的作用

在新课改背景下,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用,教师要顺应改革趋势,积极转变观念,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模式。情境教学法作为一种常见的教学方法,不仅操作简单,而且具有很多种可能性,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具体情况创设相关情境,加深学生的知识印象,调动其课堂积极性,促使学生扎实掌握知识。教师用开放性问题创设的问题情境还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提升其思维的发散性与创造性;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创设的探究情境则能让学生在小组之中自主操作、合作学习,锻炼其观察能力、动手能力与合作能力。教师在创设课堂情境时不能脱离实际,要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熟悉的氛围中学习,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拉近学生与化学的距离,这样不仅能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也有助于学生吸收化学知识,提升其学习效率。情境教学法的应用可以推动学生的深度学习,在完成预期教学目标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探究能力、知识应用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提升其核心素养,为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发展奠定基础。

二、核心素养下的初中化学课堂情境教学策略

(一)讲述化学发展历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其他学科一样,如今的化学知识体系也是众多伟大的化学家经过长期的探索而逐渐形成的,其发展历史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从其中挖掘有用素材可以让学生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勇于探究的科学精神。化学概念、定理的形成与化学规律的发现都是需要时间的,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向学生讲述化学发展历史,借助多媒体呈现有关化学家和化学成果的图片,创设真实的情境,让学生“回到”那个年代,了解知识的发展与创造过程,从而激发其学习兴趣与探究欲望,为后续教学做好准备。

比如,讲解《常见的酸和碱》时,教师可以先问问学生什么是酸、什么是碱,然后介绍科学家认识酸和碱的过程。最初人们简单的认为凡是有酸味的物质都是酸,直到1663年英国化学家波义耳首先提出识别酸的方法:酸是有酸味的,能使石蕊试液由蓝色变为红色,并能溶解其他物质的体液。后来人们发现酸与碱发生作用可以生成中性物质,1787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在分析了硝酸、硫酸等酸的成分后,提出酸是“含氧的化合物”。而1811年,英国化学家戴维又推翻了这一结论,他发现“氢才是酸不可缺少的元素”。1887年,瑞典化学家阿伦尼乌斯再次完善了酸和碱的定义,提出了近代酸碱理论。教师可以用多媒体设备依次呈现这些发展过程,绘制思维导图,让学生知道化学知识的形成是曲折的,激发其求知欲望,同时也能培养其质疑精神与思维的批判性。

(二)联系实际生活经验,锻炼学生的应用能力

创设生活化情境即联系实际生活创设情境,教师通过在课堂中引入生活中的化学问题、化学现象等,创设一个学生熟悉的学习环境,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生活情境的创设有许多理论依据的支持,如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教育理论,陶先生认为生活与教育并非是独立存在的,在生活情境中教育学生可以获得更好的效果。而且教师可以在生活情境中引导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使其认识到生活和化学的联系,锻炼其知识应用能力。

比如,讲解《应用广泛的酸碱盐》时,盐是学生早就熟知的物质,而碱或许是学生上课时第一次知道,在讲解了二者的化学性质后,教师可以运用一个生活问题来创设生活情境:“小明想要帮妈妈做饭,但是他分不清哪个瓶子里放的是食盐,哪个放的是纯碱,你能在不尝味道的前提下就地取材,用厨房的物品帮他分出食盐和纯碱吗?”因为当代的青少年很少进厨房,所以这个问题是完全有可能发生的,学生纷纷开始思考问题,有人提出可以分别取一点放入试管内,然后滴加盐酸。很快就有人提出反对意见,题目中明确要求要使用厨房中的物品,于是又有人提出可以分别取少量放入碗中,然后加入食醋,纯碱会冒气泡。教师进一步提问反应原理,加深学生的知识印象,还可以当堂演示实验,让学生在享受学习乐趣的同时提升问题解决能力。

(三)科学设计课堂问题,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提问是组成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认知规律等精心设计问题,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引导学生思考,促进其思维发展,让学生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而不是被动接受者,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与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比如,讲解《物质在水中的分散》时,教师可以用提问的方式导入新课:“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人们经常需要将一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如将食盐分散到水中配制成食盐水,将农药分散到水中配制成喷洒的药液等,你还知道哪些物质能分散到水中?有什么作用?”待几名学生回答后,再继续提问:“那么,物质在分散过程中会产生哪些现象呢?所有的物质分散现象都相同吗?水溶液的性质与纯水的性质有哪些不同?”让学生进行简单的交流和讨论,肯定其提出的想法,尤其是一些比较有新意的想法,先不去评价其观点的对错,而是带领学生共同探索,寻找正确答案。

(四)优化实验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开展化学实验教学大多是按部就班地演示实验,或者在详细讲解步骤、注意事项等内容后让学生模仿操作,这种方式将学生放在了被动的位置,难以激发其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利用初中生喜欢动手操作的特点创设探究情境,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鼓励他们自己假设猜想、分析、制定和调整步骤、操作实验,最后观察结果,培养其探究精神与探究能力。

比如,在《溶液的酸碱性》实验中,教师提前在实验桌上摆放好了稀盐酸、石灰水、食盐水、食醋、肥皂水、可乐、蒸馏水等生活中常见的溶液,石蕊和酚酞试剂,以及pH试纸、玻璃棒、试管等物品,要求学生思考如何利用这些物品设计实验检测溶液的酸碱性。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各组的能力水平要尽量均衡,让其通过交流讨论确定实验步骤。学生很喜欢这种“自己做主”的教学模式,纷纷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因为这个实验的难度不大,各组都提出了相应的方案,并认真开始操作,课堂气氛良好,教学效果也十分显著。

综上所述,情境教学法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不仅能提升初中化学教学的质量,还能实现构建高效课堂的目的,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讲述化学发展历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联系实际生活经验,锻炼学生的应用能力;科学设计课堂问题,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优化实验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通过创设各种各样的情境将学生引入课堂教学之中,调动其积极性与主动性,提升其各项能力与化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李秀兰.化学情境宜适当核心素养是关键——化学课堂情境教学[J].理科考试研究(初中版),2020,27(5):57-59.

[2]余亮.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初中化学情境教学——以“爱护水资源”为例[J].化学教与学,2020,(5):19-21.

猜你喜欢
课堂情境初中化学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如何创设小学数学课堂情境
从《雨霖铃》课堂实例看信息化的运用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技巧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化学基础教学初探